回王文華流行館首頁
   
關於王文華 作品集 活動報報 讀者作品集 訂閱電子報 王文華回覆讀者留言
 

 


 

 

 

3477之十八

黃明正是靜惠的第一個男朋友。在靜惠工作第四年(大約是二十八歲的時候)的時候出現,算算今年應該有四十六歲了。像他這樣的人應該結婚了吧?不過也很難講,既然他在三十八歲的時候還願意等靜惠,對於愛情必定有強大的堅持。

明正是那個年代的一種典型,「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那個時候好像只要書唸的不錯,環境也過的去的年輕人,都非得去留個學,最好還是去美國。唸完了以後回來發展,一方面「父母在,不遠遊」,一方面對國家貢獻所學等等。現在留學的風氣沒有以前盛了,也許是高等教育普及,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台灣繼續升學。那個年頭要出國也不容易,好不容易出國誰不是靠著獎學金過日子。錢還是小事,光能「出去」就得花很多力氣。

書裡面對黃明正的形容是這樣的:

「成熟、穩重,有文化素養和經濟基礎。」
「到了三十幾歲,在電腦界闖出一番事業,卻還很知識份子,喜歡讀書、聽古典音樂、看歐洲電影、研究軍事史。」
(p.6~7)

第一句話表示「跟這個人戀愛可以安心」,穩重踏實又有經濟基礎﹔第二句話表示「這個人雖然從事科技行業卻充滿人文關懷」,怎麼看都沒的挑剔。這樣的生活穩定而幸福,但也可預期,太可預期了。

靜惠一開始對他的追求「有禮而疏離」,但黃明正以最堅定的毅力不輕言放棄。他維持一貫體貼有禮的態度面對靜惠,而在一次約會之後,黃明正想送靜惠回家卻被拒絕,但他仍「拿出PDA,記下車子的車牌號碼」。靜惠終於被打動。這跟徐凱的方式就很不同,黃明正尊重靜惠的態度不敢越雷池一步,徐凱則根本不管她有多ㄍㄧㄥ。進一步來說,黃明正的態度讓靜惠覺得「我這樣拒絕他很ok,他會識相的不為難我,也不會讓交情變的太尷尬」﹔徐凱則有一種本事,讓靜惠可以在第一次約會的時候就放鬆心情、說話大膽(我指的是跟她一貫的言行相比)、跟徐凱「走過大半個台北」。

跟黃明正在一起像「愛書人讀到一本好書、好廚師吃到美食」;「有一種上學的感覺」(p.7~8),這種美好而平淡的感覺有可以超越距離的可能,但最後還是中止了。原因不是因為平淡,而是靜惠對感情的不安全感。他們在南海路美國文化中心的那個下午,黃明正大叫不讓靜惠去東岸、「激動的抓出她的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沒加s」(p.13),靜惠在感情上是「高中生」(p.11),但也同樣享受完全佔據另一個人心靈的快感。

她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溫和有禮又堅強,黃明正終歸是得不到的。套一句電影台詞:「好人?去跟法官說吧。」感情的世界,可不是好人得天下的。


上一頁:之十七 下一頁:之十九

 
Editor:Symour Designer:Niko (c) 2006,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回時報悅讀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