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曹志誠 的評論頁

 

大崩壞 :人類社會的明天?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書中的最後一章「相倚為命」,綜合他對歷史文明的研究,提醒現代世界的每個人,大家都是唇齒相依的。毀了這個地球,也就毀了我們的明天。

他特別提到一些第一世界居民的心態。他這樣說:

「很多第一世界富有的居民都認為,儘管有這麼多的環境問題,他們還是過得好好的,第三世界民不聊生不關他們的事。」

戴蒙教授特別糾正這樣的心態。即使我們可以築起一道圍牆,喝著礦泉水,吃著高級的有機食品,不讓醜陋的世界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但那些被污染的空氣,驟變的氣候,終究還是會在可見的未來,讓我們的天堂崩潰。

人不可能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但若不願投身聆聽別人的需要,進而採取行動,唯一讓自己不再痛苦的方式,就是關上自己的心門,拒絕觀看,拒絕聆聽,拒絕感受。但是,眼不見為淨必然的後遺症是:所有的機會、恩寵,也都被自己關在門外;所有上天給自己的特恩,所有讓自己感受到獨一無二的潛能,都將成為無用的廢物。

喀布爾美容學校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12/01

雖然說這本書的作者黛博拉筆下的自己,不是一個腦袋精明,能夠理性行事的人。但她的行動力,她對人的關懷與同理,卻讓她走進了許多女孩的生命之中,成為他們的貴人,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與心靈。

整本書充滿了許多對阿富汗社會兩性不平等的描述。女人出門得要穿上「布卡」,這個罩住全身,只留下看路開口的標準服裝;妻子出外工作,需要得到丈夫的同意;父親可以為了女婿沒有給足夠的聘金,而覺得嫁出女兒沒有讓他得到合理的「利益」。

這種種的社會現象,不要說黛博拉看不下去,連我這個千里之外的讀書,也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怒火就要升起。

但最後,黛博拉最後一段反省,卻也讓我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判斷是否真是合理、公平、成熟的。許多像我一樣的西方人極力想幫助阿富汗女性,可惜往往適得其反。此地女性受到太多束縛,裹足不前,但西方人士往往看不見這些束縛。我花了好一陣子才了解,當地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我們截然不同,有時即時了解彼此的差異,也無能為力,幫不上忙。阿富汗民風的改變速度遠不及女性夢想起飛的速度。

黛博拉發現自己想要建立一個協助女性自立的小小「綠洲」,但當這個女性自立的機構,也無法抵擋阿富汗社會的共同價值與勢力時,綠洲反而讓這些女孩置於險境。

而且,女性即使在一個尊重他們的人手下工作,但她們仍在阿富汗社會中生活,她們仍需要用社會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彼此。雖然這些價值觀導致的小團體、排擠,讓黛博拉有些失望,但這也讓她對於「慈善」這件事,有了更中肯的認識與了解。

雖然這所「喀布爾美容學所」只經營了5年,能教育、影響的女孩有限。但我相信,黛博拉對待這些女孩的方式,對她們的肯定與信任,會改變她們對自己的看法,對男女關係的看法。或許還有很久之後,才能讓阿富汗的社會,能產生讓人看得到的改變,但我相信,只要持續有人願意去「認識」這個社會,真正了解這個民族所需要的,並慷慨分享,這些看似「愚公移山」的努力,終會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一天。

失控的邏輯課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2/04

這真的是本非常特別的小說。從讀到一半之後,我就一直被那股好奇心帶著走。不止是想要知道誰綁架了波麗,更想知道威廉斯教授為什麼要透過這一門課,翻開20年前的陳年往事?到底他跟波麗有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關係?那些在教授之間的鬥爭,是否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一直到今天晚上,看到小說的最後一章,所有的謎題才驀然解開!解謎過程中一切詭異的情節,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雖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看了出版社特別封住的「附錄」之後,才明白這一切精心設計的課程,究竟是為了什麼?也在附錄的案例中,確認了真的會有人花費功夫,去探究人性最底層的現實。

這是一本我覺得談了結局是十分不道德的小說,但我是忍不住要紓發一些感覺。如同瑪麗對「波麗」的好奇,想要解開他失蹤的謎題,我也像在不知不覺中踏入謎題的參與者,不知不覺投入了自己的有限的精力(早點睡覺對於白天做不完的工作是有益的),想要趕快解開謎底。

一本有趣的書,真的。特別當你的堅持看完正文,才去拆開附錄,更會有一種坐著雲霄飛車從最高點俯衝而下的快感!

真愛旅程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24

或許是因為書中描述的平凡生活太真實了,真實到讓人看了都會心頭一驚,仔細回想,書中的人物,指的是不是自己。

艾波反省到自己「不甘平凡」,卻又找理由讓自己「安定下來」的行為。這樣的矛盾,一直在侵蝕這些小人物的靈魂。雖然艾波想要透過移民來改變這樣的困境,但或許那些「從外至內改變」的計畫,終究還是無法強迫內在「逃避現實」的意志就範,一旦有了意外,這些計畫就逐漸崩解、毀棄。他們還是得去面對自己內在的矛盾,那最真實的困境。

只是,那樣的真實太赤裸裸了,不止傷害了這對夫妻的朋友,也深深地傷害了這對夫妻間的信任。於是,悲劇還是發生了。

這本書讓我想起電影〈楚門的世界〉。楚門從小被就養在攝影棚內,是一個實境節目唯一「認真」參與的演員。父母那彷彿緊箍咒的教導,讓他一直不敢越過小鎮的那座橋,也一直活在一個設計好的環境之中。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這個巨大的謊言,他鼓起勇氣,面對那從小被種下的恐懼,走進了大海,也走到了攝影棚的邊,不管製作人的警告,走出了攝影棚。

楚門的勇氣,讓他跳脫他一直生活於其中的謊言。而這個勇氣,也原本可能法蘭克與艾波的希望。只是,這對夫妻一直沒有勇氣面對「平凡」這個殘酷的現實;沒有勇氣面對彼此都不是完人;沒有勇氣面對,說出心底真話之後,生活會更好,還是更糟?

我們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有著人的喜怒哀樂,有著人的有限,有著犯錯的「本能」。但是,我們也同樣是「獨一無二」的,有著豐富的情感,有著悔改的「潛能」。只要我們腳踏實地面對「平凡」的事實,終究會發現自己,同樣也擁有的「不凡」的恩寵。

第三祕密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1

在官網上,對這本書的介紹是「不要在深夜看這本書,保證失眠到天亮!」讓我很好奇,到底書中暗藏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看完之後,我才明瞭,它確實挑戰了很多天主教的傳統與教義,甚至會巔覆整個教會的運作。

但是,我並沒有「失眠到天亮」。或許是我早已接受,天主教會雖然靠著聖神的帶領,但它依然是個「人的教會」。所有人會有的軟弱,人會受到誘惑,以及人會犯的錯,在教會的每一份子身上,都不會錯過。也因此,即使主教因著自己成長背景或教育造成了偏見,甚而影響他做一個不明智的抉擇,也極有可能的。

但正如有人曾告訴我的,一個大公司很難經營2000年,依然沒被倒閉。我也相信,天主教會中的每個人有的軟弱,也都在同一的「信仰」基礎之下,獲得彼此的後援、協助、補正。

如同這本書的結厄所引用教宗利奧十三世在1881年所說的話:
「本教會別無奢望,但求真理。」
這樣的共識,讓教會不斷在跌倒與爬起來之中,往前邁進。

--------------------------------------------------------------------------------

「神父結婚」、「女司鐸」、「節育」等教會採取明確立場的教導,我認為並非不能改變。重要的是,這些改變是否經過大家的分辨,能幫助我們接近真理,接近天主創造世界的本意?

或許,我們更需要努力的,是幫助更多的基督徒,學著不止按照「教條」來過「宗教生活」。而是透過教會的教導、成熟基督徒的分享,而逐步建立與天父的關係,從而能按自己內在的聖神─良心來行事,過真誠的「信仰生活」,才能真正建立和諧的社會,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吧!

暮光之城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看完這本小說,我試著回憶自己十七、八歲時對於「愛情」的感覺,才終於能夠懂得,這本書吸引我那些可愛學生的原因。

人類與吸血鬼之間的戀情,是個人們無法想像的「愛情荒原」。沒有人能說明這之間的戀情如何開始,又該如何發展。但從一旁窺探貝拉與愛德華渴望在一起又害怕結果的緊繃張力,如同坐上「大怒神」的感覺,讓人興奮,讓人期待。

特別貝拉與愛德華開始認識的描述中,不斷出現「憤怒」、「痛苦」、「害怕」、「悲傷」這些強烈的情緒,好像這段戀情永遠不可能有穩定的結局。它就好像吸毒一樣,讓人興奮,讓人好奇,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地往下看。

對於「愛情」充滿憧憬的少男少女來說,這本小說提供了很寬廣的想像空間。原來,愛情可以超越現實;原來,愛情可以改變自我;原來,愛情可以不必管那些理所當然的法則,只因為,那熊熊燃起的愛戀,無法澆熄。

「我害怕的事…嗯,最明顯的是…我怕不能跟你在一起。我怕我想要永遠跟你在一起,比我應該的更想。」

貝拉對愛德華坦白了自己的渴望。而那對於「永恆愛情」的渴望,透過貝拉願意變成吸血鬼,用「生命」換得「不變的青春」而表達出它的價值。

或許它只是個少男少女喜愛的愛情故事,但追尋永恆,擁有不變的愛,豈不是每個人持續不變的渴望?或許透過人與吸血鬼辛苦地相戀,再次喚起了我們那被生命所掩埋的渴望;或許,我們也在字裡行間,尋找與「永恆」相遇的,小小滿足。

告白

讀者評鑑等級: ★★★★☆ 2010/01/01

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不是這個匪夷所思的主題,而是作者接著這個事件,讓幾個關係人分別做了「告白」。這些告白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詮釋同一個事件。

我們有機會看到,即使是那兩個惡行惡狀的少年,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與背景,在那事件發生的當下,做出了合理卻令人遺憾的抉擇。

這種寫作方式,是我一直想要在課堂中跟學生討論的模式。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事件,就會有詮釋立場上的差異。

最近學校也發生了類似的事。同仁之間有了衝突,兩方都非常的不痛快。當上級長官決定讓一方留,一方走的時候,那個「各自表述」的情況就發生了。

或許自己不是當事人,就有機會聽到「三方」(包含主管)的說法。聽每個人的表述,都會同情對方的立場。但當所有的說法都呈現出來後,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難免還是會有自己主觀的看法與期待。

世界上很難找到絕對的好人與壞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與有限。只是,如同「求同存異」,反而成了活下去的必要智慧。不然,如此堅堅持下去,遲早會把身旁的人,都推到自己的世界之外。

聖誕毛衣

讀者評鑑等級: ★★★★☆ 2010/01/01

看到艾迪被外公外婆收養,卻還是執拗地拒絕二老的關心,甚至還用刻薄的話語侮辱外公時,我火都要冒上來了。

當艾迪渴望成為同學家的小孩,只因他們家開著高級轎車,到加州迪士尼樂園渡假竟已經不是個令人興奮的提議,艾迪不會再因為得不到的東西而生氣。我更火大了!

但是,最近的省察讓我注意到,會讓我生氣的事,通常都跟我的個性或是經驗,有很深的關係。我開始反思,到底這個艾迪有哪一點惹到我了?

嗯,我懂了,我是跟艾迪截然不同的小孩。從小我就被教導要懂事,我也知道犧牲自己的期待,可以換得大人的肯定,換得一個可以讓我安心的關係。於是,我是個不會「要求」的小孩,即使真的要求了,我還是不敢放心地期待,深怕會讓人感到不快。

所以,看見艾迪這麼「不要臉」地為沒有得到一部腳踏車而生氣,甚至為難母親時,我真的不敢想像,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當外公外婆的關心被當成了驢肝肺時,我更是想要一巴掌教訓這個超不懂事的小孩。

但一直到了後半段,我才從艾迪與人的互動中,逐漸了解這樣的小孩,心裡需要的是什麼,那些不懂事的行為,又代表了什麼。

很多時候,時間,真的是讓我們能彼此「認識」的必要元素。

中性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11/27

卡莉琵歐的故事,雖然跟大多數人的經驗不同,但那種「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的渴望,卻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那些被我問到「畢業後想做什麼?」的學生,那種不安低垂的眼神,跟卡莉琵歐並沒有太多不同;那些身在女人堆中的男學生,那種自覺不如女孩子的挫敗,也是卡莉琵歐曾有過的,孤獨與落寞。

這些成長的故事,是不會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完美大結局。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像左娜一樣,用自己走過風風雨雨的篤定,給那些找不到自己天空的年輕人,一個安定的微笑。

這或許就是在學校工作,跟這群少年少女們成天混在一起,最有意義、值得自己驕傲的事了!

偷書賊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或許死神最的困惑,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

「我很難給人類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我想問她(賽莉爾),同樣是人,怎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燦爛呢?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光輝呢?」

書中希特勒的《我的奮鬥》,讓德國人民成為了了一個歷史的悲劇的主角。他那仇視猶太人的態度,讓成千上萬無辜的靈魂,遭遇了地獄之火之煎熬。包括了躲在賽希爾家中地下室的麥克斯,包括了那些走過天堂街,低垂著眼神的猶太隊伍。他為失去了對明天的盼望,只因為,「首領」憎恨他們!

但是,賽希爾卻把她所遇見的那些美麗靈魂,透過文字留了下來。她的養父漢斯,不顧旁人的眼光,拿了一片麵包走到猶太人的行進隊伍旁,遞給了一位老先生。雖然這對施予者與獲得者都遭受了無情的鞭打,但是,「老先生會像個人一樣死去,至少帶著他曾是個人的念頭而死去。」

賽希爾也紀錄了那位鎮長夫人伊爾莎,雖然始終帶著失去孩子的憂鬱神情過著每一天。但是,她卻關注到賽希爾對書本、對文字的渴求,大方地讓這個小女孩進入自己的書房,盡情地閱讀。甚至在賽希爾因著母親的失業而對她大吼大叫之後,仍不計較地打開書房的窗戶,讓賽希爾進來「偷」自己的書。她唯一的期盼,是這些躍動於眼前的文字,能繼續滋養賽希爾的靈魂,並讓她獲得駕御文字的力量。

雖然,賽希爾也曾經因著家人與朋友的痛苦,仇視過文字,仇視過故事。但最終,她還是發現到,「不是文字的錯,而是操縱文字的人藉著它們毒化了人們的心靈」。也因此,她願意躲在地下室,一字一字,一頁一頁地寫下自己故事。她不再懲罰自己,相反地,她找到對抗邪惡的力量:不與文字為敵,而是透過手下流出的文字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看完這個讓死神動容的故事,我彷彿也發現作者在故事中隱藏的訊息:分別兩個世界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勢,而是一顆一顆的心。如果我們都能擁有漢斯那顆善良的心,擁有伊爾莎那顆體諒的心,擁有賽希爾那顆誠摯的心,我們手上的力量,不會成為毀滅世界的邪惡,而會化為天使的雙翼,成為溫暖世界的光明。

危基當前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故事一開始,那位「生物基因製藥公司」的大股東華生的演講,引起了我的注意。

「進步是我們的任務,是我們神聖的使命,我們要消除疾病,我們要停止老化,使痴呆症消失,使生命延長!我們要一個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沒有恐懼的人生!人類最偉大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這種將「痛苦」之價值眨到最低的言論,歷史上從來不曾停下來過。但也一直有人在幫助大家看到,痛苦對人的價值是什麼。

從「意義治療法」的創始人Frankle的《痛苦這個啞謎》中,就提到了麻瘋病人因著神經系統受到破壞而失去痛覺,眼見著自己的身體在沒有被「注意」到的創傷中,一寸一寸地壞死,一寸一寸地脫落。甚至科學家努力想要為麻瘋病人設計出人造的「痛覺神經元」,讓這些苦於「失去痛覺」的人們找回保護他們身體的重要機制。

而那種對生命有限的恐慌,也被完全的妖魔化了!我的學生們都可以說出,「失落」讓我們學會「珍惜」。一個不再有失落的世界,是否會讓人們開始虛度人生,因為,「永遠都有明天」!

另一位基因科技的擁護者,巴勒米諾博士,在一篇演講中,也發表了許多讓我深思的論點。

一、基因工程不是「扮演上帝」,而是忠誠地按照上帝交待人類的使命─「治理大地」─去實行。

二、基因改造跟許多農業科技一樣,都改造了動、植物的特性,只是更快、更有效率。如果可以用農業科技創造出碩大的農產品,為什麼不能利用基因科技更有效地達成這個目的?

三、耶穌在世上做的,其中一項就是「治癒」。如果這是祂體認到的使命,那我們運用基因科技消除人的疾病、痛苦,又有什麼錯呢?


其實,上面這三個論點,我都無法反駁。但我想到的是另一些問題:

一、這些科技是否都能被用在「促進人類福祉」的高貴目的人呢?會不會像當年的「核子分裂」科技被發明時一樣,最後被用來製造毀天滅地的原子彈呢?

二、能夠開小客車的人,未必就能開高鐵。運用這些科技的人如果沒有被完整地訓練,會不會像是讓一個沒有執照的人開高鐵列車一樣,因為無法面對意外(如同書中的一些情節一樣),而釀成「更有效」的大禍呢?

三、耶穌只是消除人疾病帶來的痛苦嗎?祂首先關注的,應該是心靈上的痛苦吧!所以在祂治癒那個被抬來的癱子時,祂說的是「孩子,你的罪赦了。」這些基因科技的擁護者,是否也關注人類心靈的需要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老祖宗早就累積出來的人生智慧。過份樂觀或是過份悲觀,都不是面對這個世界的恰當態度。唯有像孔子一樣,以「中庸之道」衡量所有決定會帶來利弊得失,才會做出對人類全體,最有利的決定。

秘密晚餐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2/04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讓我從中午吃完飯後一翻開,就放不下來,用一天的時間看完,還是因為書中的情節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最後晚餐」這幅壁畫從小時候就一直出現在我身旁,不管是教堂的餐廳,亦或是介紹宗教藝術的圖書,包含《達文西密碼》,丹.布朗都把它作為達文西參與聖殿騎士團的證據。當然,我對它背後可能包含的隱含意義,更是好奇地放不下這本書了。

書中提到在中世紀時的一個信仰門派「卡塔爾教派」。我在網路上查了關於這個教派的信仰特色,發覺能找到的資料實在太少了。如果按照《祕密晚餐》書中所描述的,這個教派最大的主張,就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認識神,不非得要透過教會來找到救恩。也是這個主張引發了羅馬教廷的注意,派遣了十字軍討伐,並建立宗教裁判所,將這個異端學說根除。

從現代的觀點,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這個主張會引發這麼大的宗教衝突?是否這與當時的教育背景有關,或者單純是因為「政教合一」所帶來的現實利益,讓貴族與羅馬教皇之間的衝突,堂而皇之地以「正本清源」的藉口來解決?

群(上)(下)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這個故事一開始讓我好奇的,是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大海可以一反常態地與人類唱反調。但讀到下冊,我開始好奇,小說的主角會如何解決這個大麻煩!

其中有一段,是科學家與軍事家在一艘航空母艦上開會爭辯,要如何面對這個似乎有智慧的不明生物。一位從事探索宇宙工作的科學家克羅夫說:

「不管我們在這裡做什麼,只要將我們的價值觀視為世界和宇宙的中心,我們就不能成功接近Yrr(這個不明智慧的名字)。我們必須將自己降為真實的我們─無數可能的生命中的一個,沒有大一統的特殊需求。」

克羅夫的態度,後來成為科學家們的共識。他們開始了「認識」、「溝通」的努力。

只可惜,擁有權力的軍方並不那麼想。代表人物「黎」並不真的想要與這個智慧溝通,只想要找出Yrr的弱點,徹底消滅這個威脅人類文明的「敵人」。黎正是克羅夫所說,那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大人類主義者」。遇到阻礙時,她唯一可能的決定,就是除掉這個阻礙,而非探討「為什麼會有阻礙」、「該如何和平解決衝突」。

在書中的最後,作者藉著克羅夫的日記,給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結論:

「也許應該要來一場人類革命了,好控制住我們古老的遺傳危機和高度發展。地球仍然是我們收到的禮物,如果我們想尊重它的話,我們就不應該研究Yrr,而應該研究我們自己。生活在摩天大樓和電腦之間的我們學會了否認自己的出身,只有先認識了它,那通向更美好的道路才會為我們打開。

不,Yrr沒有改變世界,而是向我們指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在這場價值觀鬥爭結束之後,留在我心底的,是克羅夫帶來的反省:我是否真的謙遜地把自己當成地球的「管理者」,而非可以任意按自己意志決定一切受造物生死的「主人」。特別當高爾用〈不願面對的真相〉向世人提出警告之後,我們更需要認真地想想,我們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這個世界!

身為「萬物之靈」,我們要選擇「唯我獨尊」,還是「和平共生」,作為我們的價值觀?什麼樣的選擇可以讓我這個地球更好,而不是急速走向毀滅?

我們都需要好好想一想…

波特貝羅女巫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11/27

保羅.科賀的書,最大的挑戰,是他會不斷透過故事中的人物,要求自己面對自己的信仰,面對自己的價值觀。

其中有一段是雅典娜與盧卡斯離婚後,在主日彌撒領聖體時,直接被神父拒絕:因為「離婚」眨抑了婚姻的神聖性,是一種罪。

雅典娜大哭地離開這個她最信賴的避難所,而神父在之後的反省中,也說道:

「我選擇了尊敬制度,而非這個制度賴以建立的話語。」

保羅.科賀甚至在這一段的最後,用一個很具有諷刺性的說法作為結論,呼應神父的反省:

耶穌可能會看著雅典娜,回答說:「我的孩子,我也被排拒在外。我已經很久都不被允許進去了。」

到底,耶穌來是為「拯救罪人」還是「獎勵義人」?這其實在福音中就已經明白地表達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常會看到一個像個「聯誼團體」的地方教會:在聖誕節時舉辦聯歡晚會,而非去向窮苦的人報佳音;用排斥面對那些與自己不同調的人,而非傾聽與了解。

另一段是雅典娜連結了與「大地之母」的力量,開始有一些人願意和她一起聚會時,有一位牧師帶著自己的教友前來示威抗議,把雅典娜神為中世紀的女巫,妖言惑眾,引發邪惡風氣。但是,這群教友並沒有真的問這些參與的群眾,為什麼來了還想再來?沒有去問雅典娜,妳敬拜的是什麼樣的神?

其實,這不止是在教會面對其它宗教團體時,有這樣的現象。連教會內的不同團體,都會有隔閡。而這隔閡常來自於:「不溝通」、「不聆聽」、「不了解」。

所以,如同書中末尾處的一段話:

「現在地位穩定的宗教已經不再問一些根本的問題,例如我們是誰,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相反的,他們只專注於一系的教條和規則,而這些教條和規則關切的只是如何順從某個特定的社會或政治組織。因此真正想尋找靈性的人只能往新的方向去,而這無可避免的表示重返過去、重返原始的宗教,直到這些宗教被權利結構污染為止。」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句政治學上的名言,教會團體,亦不能免疫。

當教會已經不問,「現代人需要什麼」,而是問「如何增加領洗的人數」時,這個教會就己經慢慢地「硬起心腸」來了。當基督徒花時間在行政事務上,減少了與耶穌、與天父交往的時間時,「基督徒」也將淪為一種「身份」,而非一種「價值」了!

燦爛千陽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襯著這個故事的,是阿富汗多桀的歷史。從蘇俄入侵阿富汗,帶給阿富汗人民痛苦開始,阿富汗一直處於戰爭的威脅中。蘇俄離開,但軍閥割據,相互鬥爭的結果,人民始終處在生命的威脅之中。塔利班政權興起,奪取政權,卻也極端地把他們對可蘭經的詮釋,加諸在所有百姓身上。

塔利班的第一個命令,讓我看了也為之咋舌。

所有國民必須每日禮拜五次。如果在禮拜時間做其它的事,處鞭刑。

所有男人必須蓄鬍鬚。長度至少達頷下一個拳頭的長度。未遵守者處鞭刑。

......

禁止玩牌、下棋、賭博、放風箏。

禁止寫作、看電影、畫圖。

對於女性的要求,更是身處台灣的我們無法想像的。

必須隨時待在屋內,不可漫無目的在街頭遊盪。出門時必須由男性親人陪同。如果單獨上街被發現,將遭鞭打,並押送回家。

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露出面容。外出者必須罩上布卡。若不遵從,將遭嚴厲鞭刑。

......

女人禁止上學。所有女子學校立即關閉。

禁止女人工作。

也因此,當阿富汗民生凋敝,萊拉把女兒送到孤兒院去,卻仍然每天去看她。她的丈夫拉席德不願陪他步行來回去看女兒,萊拉只好冒著被發現後毆打的險,冒險獨自上街,只為見女兒一面,安慰她傷痛苦的心。

萊拉的父親告訴她,共黨統治下的阿富汗,為女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塔利班政權的興起,則為阿富汗重建不被重視的宗教信仰。

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到底哪一個選擇才是對的?

我突然懂了國共鬥爭時,為何大陸的許多農村百姓會選擇迎接共產黨了。即使後來的文化大革命讓整個中國深受重傷,但我想,他們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啊!

瑪黎安肯定了自己的身份與價值,慨然地迎向自己的命運。

萊拉回到那個曾讓她痛苦不已的家鄉,喀布爾。那是面對自己記憶所展現的勇氣,也是在跌倒後試圖找到意義的努力。崩壞的喀布爾讓她一度失去了幸福,但她要用自己的力量,為重建這個美麗的城市盡一份力。

曾經的痛苦,不會折磨人一輩子;只要擁有希望,明天永遠值得期待!

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3/04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很詳細地描述了地球的「進化史」,包括那些單細胞生物,如何在一個既熱又無常的環境中,慢慢演化出多細胞的結構,到最後成了魚類、兩棲類、爬蟲類,甚至在幾次「世界末日」殞石的大洗牌後,將整個地球的物種翻兩翻。

它也很清楚地介紹了我在看《源》時最好奇的「甲烷水合物」─這個號稱可以取代石油,成為下一世代新能源的玩意兒─讓我在眾多地理、自然科學同事之中問不到結果的疑問,有了清楚的解答。

最妙的是,它還解答了國小自然課本裡,在介紹潮汐時我就有的疑問:「為什麼海洋被月亮吸引而漲潮,卻會在地球的另一頭也引發漲潮?」原來是因為月球的引力讓地球像個胖子拉著小女孩轉圈圈,雖然因為地球的質量遠超過月球,但地球還是會像喝醉酒的胖子一樣,搖搖晃晃地轉圈圈,也因此引發了地球相對於月球那一邊的漲潮。(我知道這很難懂,反正我搞懂了!)

薛慶也把未來海洋面對的難題,在書的後段介紹給讀者。我特別注意到海洋資源枯竭的問題。他也冰島為例,講到這個國家曾三次發動「鱈魚戰爭」,因為近海捕不到鱈魚,於是漁民開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和英國的漁民發生衝突。歐盟介入調停的結果,是經濟海域由三海浬變成二百海浬,最後所有國家都一體適用。

大家毫無節制,卯起來捕魚的結果,是能捕的魚種愈來愈少,漁民的生計也更加困難。所有政府以「保護漁民」作為自己鄉愿藉口的結果,反而害了那些漁民。

先進國家毫無節制地使用資源,排放二氧化碳的結果,不也和這竭澤而漁的下場一模一樣?最後,大家都被困在這艘愈來愈沒法住的太空船上,不斷怪自己的祖先,為何留這麼個爛攤子給我們!

還好,我們有高爾,用一部富有趣味又發人深省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喚醒大家對地球暖化的重視;也還好我們有薛慶,吸引了科學家的研究數據後,寫出一本本易於閱讀的好書,讓我們意識到地球的危機。

如同薛慶自己在談到那些試圖保護海洋資源者時所說的「在水下努力自救的人」,高爾、薛慶都試圖用他們的天賦,透過他們的影響力,救自己的未來,救全人類的未來……

星巴克救了我一命 :從一杯Latte開啟的生命奇蹟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11/27

前幾年看了一本《生命咖啡館》,腦海裡留下「咖啡館」與「生命內涵」緊密結合的印象。前一陣子又看到了這本《星巴克救了我一命》,又好奇起來,到底這家掀起時尚咖啡旋風的連鎖咖啡店,有著什麼樣的魔力,可以「救人一命」?!

翻開了這本書,就看到統一星巴客的總經理徐重仁的推薦。從他的分享中,發覺星巴客好像真是一個有著不同企業文化的公司。或許正因著這樣的特色,讓星巴客可以救了這本書的作者一命。

這本書的作者麥可,曾經在廣告界叱吒風雲,卻因為領導階層的改組,使得他遭遇中年失業的命運。

雖然麥可積極地想要透過自行創業,重新找回在市場上的位置,卻始終是「天不從人願」。又因為他在婚姻忠誠上的問題,導致失去了妻子與女兒,讓他更是痛苦不堪。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坐在一家星巴克店裡,喝著他快要負擔不起的拿鐵,思考著接下來自己可以怎麼辦。卻在一位正在徵才的星巴客黑人女店長克麗絲朵的一句「你要找工作嗎?」中,看到一線曙光。

對於麥克而言,從一個發號施令的領導者,轉換角色與一群年紀小自己一半的伙伴從事服務工作,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或許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麥克的財務壓力讓他得以忍耐那些適應的過程,並且發現這份工作的美好之處。原來,星巴克不是一個單純的「服務」工作,而是一個讓人「樂於服務」的工作。

雖然在書本最後,麥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而調到另一家自己社區分店的星巴克服務。但浸營在這家星巴克一年,對麥克所造成人際及工作價值觀的影響,卻將會讓他把每一份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一個「成就自己、服務他人」的機會。

在這本書的前言,我就看到的星巴克的企業價值:

霍華德.畢哈(星巴克資深董事)曾說:「如果你重視員工如夥伴與家人,而不是資產或是人事費用支出,他們所創造出的成果,將會大大超乎你所期望。如果你將顧客與社區視為你想服務的人群,而不是利潤來源,你將會與他們建立深厚的情感,而情感的交流與回饋將是源源不斷的。」

其實,這樣的一種企業宣言並不少見,只是能落實到日常經營場域的第一線,需要的是經營者落實的決心。

這樣的星巴客所呈現出來「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不止影響了星巴克的員工,也影響了那些走進星巴克的顧客。書中有幾段很有趣的記述,呈現了星巴克的企業價值所造成的影響:

「在星巴克,夥伴們與客人們似乎都心照不宣地同意,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尊重與尊嚴的對待。」「...或許他們(客人)希望星巴克給予他們的正面體驗,這些為他們服務的人也一樣能感受得到。」

所以,星巴克很重視「社區經營」,因為他們能透過每天與社區居民的互動,建立起熟悉的人際網絡,進而落實「尊重顧客」的理念。

所以,星巴克重視員工的福利,即使是一個兼職的員工,仍能得到完整的醫療保險,甚至是進修的補助,幫助他們無後顧之憂地做自己,發展自己的潛力,開心地為走進星巴克的每個客人服務。

也因此,克麗絲朵會鼓勵麥克成為店裡的「咖啡大師」,將他對咖啡的喜好所累積的知識與能力,透過一個一個的小活動,與社區的居民分享,加深與社區居民的互動。

也因為這樣的企業文化,麥克發現到自己的前半生一直在一種「競爭」、「成就導向」,而「不把人當人」的環境中工作。而星巴克,給了他一個新的眼光、新的人生。

我必須承認:我若不是被情勢所逼,否則絕不可能找到這個自己熱愛的世界。過去,我從未探索心靈,以追求完美的工作與生命的圓滿:我只是為了求生存而掙扎拚鬥。世上大人司空見慣的事物,對我這個被寵壞的王子來說,卻極不尋常。

... 我不應該再這樣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看得這麼重。是的,我失去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但是我還活著,還在星巴克咖啡店裡工作,而且獲得克麗絲朵的尊重。我也學到了即使是最艱辛、最低賤的工作,也有其尊嚴存在,就連掃馬桶也是如此!我應該多歡笑、歌唱─這是為了尊重高登與他力爭上游的不凡生命;為了尊重克麗絲朵以及她對我的教導;更是為了尊重我自己與我的新人生!

如同我很喜歡的那個故事「有一天我遇見一頭公牛擋路 」中所說的,「原先我們所設想的大問題,最終可能是無數的祝福,我想我們有時缺乏的,只是發覺它的勇氣!」

上個禮拜五我們舉辦了「教師節慶祝大會」,看著和自己一起進文藻的同事們上台領了「服務文藻滿10年」的獎,才驀然發現自己已奉獻了1/4的青春在這個校園了!

或許是在文藻夠久了,得以覺察到文藻的校園價值,對學生、對教職同仁的影響。也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為何麥可會如此感謝克麗絲朵及其它星巴克伙伴,給予他的影響,改變他的人生。

我也期待自己像克麗絲朵一樣,用那種「以人為中心」的眼光、價值觀,看待每個與我相遇的朋友!

來不及穿的8號鞋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2/04

這是一本說出結局也不怕大家會掃興的書。因為它的可貴不在於它是否有著出乎意料的結局,而在於它把愛倫的心情描繪得絲絲入扣。

那種難以平息的憤怒,讓她聽不進任何的安慰與體貼。那源源不絕的怒氣,只會讓她不斷地想著,為什麼是自己的詹姆士,而不是別人家的。

而鮑伯的出現,似乎讓愛倫陷入了另一個掙扎的深淵。這個熱情、善良的律師,幫忙愛倫向布坎南討回公道。但愛倫卻為自己的蕩漾的心情而感到罪惡不已。彷彿她是利用兒子的生命換得自己的幸福一般。

就連自己的大兒子也感受到弟弟的離去,讓整個家有了好大的空缺。不管任何話題,任何事情的發生,自己都不會再是主角。那個不在的人,彷彿才是這個家的中心。

「只是,嗯,我覺得妳好像再也看不到我的存在了。每一件事都和詹姆士有關。」

每個受苦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把那個造成自己痛苦的人,看成是十惡不赦的惡魔,愛倫也是如此。一直到她在法庭上看到這個驚恐的肇事者時,她才驚訝地注意到,原來,這個惡魔不過是個「孩子」。而那個為審判結果痛哭失聲的女人,也只是和自己一樣,深愛著孩子的母親。

或許是愛倫努力要討回公道的努力,讓她的怒氣慢慢地被完整地表達,她也開始看到身旁那些自己一直看不到的事實。於是,她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地張大嘴的決定,為這個讓自己的兒子失去性命的年輕人說話。

或許,愛倫的這個行動,正是讓傷口結蒂落痂的最後儀式。她不再害怕回到那個自己最愛的湖邊,不再害怕讓自己的兒子走進那個可怕的水域。她得回了自己的生命,放下這個讓自己生命歡笑的小兒子,繼續往前走。

書中一開始就說了:

「如果不放手,孩子就無法真正地成熟,但放手讓孩子獨自向人生邁步時,代價是父母的焦慮。就算是乖巧聽話的孩子,也可能被莫名其妙的事物傷害。孩子的傷是父母的痛,為了讓孩子自由體驗人生,父母必須默默承受不確定的威脅感,壓抑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努力不因此限制孩子的發展。」

或許這個面對不確定的焦慮,正是淬煉為人父母者成熟的方式。當他們能夠把孩子獻給神,獻給這個滋養他們的世界時,他們也就能得回那,綿延到永遠的平安。

三杯茶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2/04

看完這本《三杯茶》已經好一段時間了,一直想寫下自己的感動,卻又好似在等待時機般地,延宕至今。

今天晚上,處理完手邊的工作後,問起還在辦公室的工讀生柔汶,如何看待學校的學習課程。會這麼問一方面是昨天到高雄第一科大跟一群學生進行他們的志工訓練,聊了「社團服務學習經驗」,學生們睜著大眼聽著我的每段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對比今天早上學生上課的樣子,讓我不禁又開始想,自己留在文藻的意義在哪裡?這裡真的需要我嗎?

看《三杯茶》的過程中,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今天跟柔汶談到在溫世仁的紀念影片中,看到甘肅黃羊川鎮的學生們,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下,努力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的模樣;也分享了聽到我們的學生,暑假到泰北服務的經驗。那些要什麼沒什麼的孩子,渴望唸書的心情。

這些都對比了自己現在在課堂的工作,似乎已經像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少了讓人期待的活力與生命。

我知道或許是自己已經習慣了面對文藻的學生,因而看不到他們的認真與辛苦;但是否這樣的心情,也是一個轉換跑道的記號,讓我可以把這十年累積的經驗,用在另一個更需要耕耘的領域呢?

摩頓森選擇過著簡單的生命,只為在地球另一頭的回教徒們,蓋一所讓他們可以安心唸書的學校。這小小的心願同樣經歷過許多考驗與試煉。摩頓森雖然總是有著挫折感,但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

我只是不確定,如果走上了摩頓森的腳步,我是否也能如他一樣,堅持自己的信念與理想,為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過著有希望的生命。

「哈吉.阿里教我要花時間喝三杯茶,慢下來,像重視蓋學校一樣的重視和工人間的關係。他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知道從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身上,我有太多要學的,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要教給他們什麼。」

即使摩頓森已經開始在科爾飛蓋起他的第一所學校,他依然沒有被自己完成「善行」的喜悅所沖昏頭。他謙遜地接受哈吉的教導,讓自己不斷地「認識」這些人,不斷地「認識」自己。

不管自己未來的路會怎麼彎曲、改變,會不會走上一條和現在很不一樣的路。但至少在《三杯茶》中,摩頓森教會了我,「永遠保持一顆開放的心,並且堅持理想,久不放棄」!

他們的第一滴淚 :馬宜中和那些有故事的人

讀者評鑑等級: ★★★★☆ 2009/02/14

去年10月,有位校友回到文藻。那個名字很熟悉,一看到就讓我想起那清純的民歌時代。我一直以為只是湊巧的同名同姓,結果沒想到,她真的是文藻的校友。那就是曾經在校園民歌界有著一席之地的,馬宜中。

正好她出版了這本新書《他們的第一滴淚》,所以公關室也趁熱邀請這位大學姊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她一路走來的動人故事。聽完了她的奮鬥歷史,聽了她口中那彷彿天下掉下來的幸運,聽見許多螢光幕背後的點滴故事,我開始好奇,那些歌星,是如何被她「導」出MV上的第一滴眼淚?

過年前趁著上台中之前,用一個週六看完了馬宜中的這本書,覺得很有同伴的感覺。她分享自己拍攝MV時,都需要花幾天的時間,反覆聽著這首剛出爐的歌,讓腦海中的影像蘊釀、奔馳,讓這首歌在自己心中「生出」一段故事。接下來,她就把這幅在她腦海的故事,化成我們所看到的感人影像。

我也是個「熱愛」故事的人。喜歡蒐集故事,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特別喜歡那些聽我說故事人眼神中閃爍的期待,以及聽到結局時的驚異與了然。所以,當馬宜中在書中說起自己的「故事」時,也讓我成為那個「聽故事」的人。聽她拍片的點滴,聽她說那些敬業歌者的相遇。

她書中談到好幾位讓人心出好感的歌者。有禮貌又可愛,即使紅透半邊天也不改本性的五月天;為了馬宜中的要求,安靜地培養情緒,讓自己流下一滴淚的劉德華;趁著拍片空檔,開心地帶著馬宜中在澳洲到處找景的成龍;為了融入劇情,不惜破了多年酒戒的張學友。在她的筆中,這些看似金光閃耀的巨星,有了屬於人的純真與令人敬佩的特質。馬宜中特別寫道:

「不管在哪一個行業,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別人並尊重自己正在做的事。」

這也是馬宜中寫這本書的原因,只因為她希望讓那些想要走進鎂光燈的世界知道,「在這個圈子裡面努力並且堅持,是多麼重要的事…」

我很高興這個年少時所聽到,唱著「風中的早晨」的聲音,說起了故事,而且是一段段有人味,動人的故事。也希望我們有更多文藻的畢業生,能像學姊看齊,成為一個勾勒美麗,傳達感動的,生命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