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英雄好漢上梁山 傅錫壬
第一章 心魔

作 者 作 品

梁山英雄榜:水滸傳
樂府:大地之歌
樂府:大地之歌
水滸傳:梁山英雄傳

古典文學

【類別最新出版】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精裝增訂限量簽名版)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下冊)
西南聯大詩詞課
論語
莊子選


一○八好漢忠義豪傑:水滸傳(XLF0050)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古典文學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作者:傅錫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8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78957136680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英雄好漢上梁山 傅錫壬第一章 心魔



  第一章 心魔

宋仁宗嘉祐三年的春天,江南流行著一種怪病,罹患的病人,先是惡寒,全身戰慄,隨之又發燒而全身冷汗直冒,發病時間有周期的間歇性。經過長時期安居樂業的百姓,都像失去了抵抗力似的,紛紛病倒。蔓延的速度像一陣春風,從江南直吹到河南的開封、洛陽一帶。各州縣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都紛紛向朝廷請求救援。

在開封府衙門的廊廡下、屋簷旁,已躺滿了呻吟哀號的病患,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烈的湯藥味。包拯—這開封府的青天大老爺,親自坐鎮,用盡了自己的俸祿,不斷地添購藥材,可是怪病的傳染似已不可遏止,開封城裡、城外的軍民已死亡大半。

嘉祐三年三月的清晨,天剛破曉,待漏院前車水馬龍,冠蓋相屬,但文武百官面部的表情都十分嚴肅而凝重,氣氛也顯得格外陰霾、沉重。五更三時,天子癡肥的身軀剛出現在紫宸殿上,階下的人叢中已響起一陣騷動。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都已雙雙並肩跪在階下,口中齊聲奏道:

「目前天下瘟疫盛行,軍民病死大半,請陛下急頒大赦令,減輕賦稅、禳除天災,救濟蒼生百姓。」

天子聽後,大為震驚,立刻下令翰林院起草詔書,一面大赦天下,一面免除賦稅。並且指示在京師的所有宮觀寺院中修設禊(禊)事,禳除天災。不料,瘟疫反而流行得更為猖獗。

xi

仁宗皇帝眼看百姓的痛苦哀號,心如刀割,終日憂鬱,幾番臥病,一再地召集百官議事。一日,正在和百官計議時,班列中走出一員大臣,天子細看,原來是參知政事范仲淹。他奏道:

「依臣子愚見,恐怕只有宣召張天師到京師,修設三千六百份羅天大醮,奏聞上帝,或能解救天下百姓的災難。」

天子應允點頭,立刻叫翰林院起詔,天子御筆親書,並附了御香一炷,命令殿前太尉洪信,星夜前往江西信州的龍虎山,請張天師來朝廷禳除瘟疫。

洪太尉領了聖敕,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隨從數十人,離開了京師的南門,馬不停蹄地奔向信州的貴溪縣。整整走了三天兩夜,才到了信州。當地的大小官員聽說了,都到城郭外列隊迎接,並且急忙派人通知龍虎山上的上清宮主持道人,準備接詔。

第二天,洪太尉和相隨的大小官員,在許多上清宮道眾的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的迎接下,直到了宮門前才下馬。而上清宮中的主持更親率著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把詔書接到了三清殿的中堂供奉著。洪太尉高聲朗道:

「請天師接詔。」

「稟知太尉,天師此時不在本宮。」主持真人一邊答話,一邊卻想到:「天師果然料事如神。我就照著他的吩咐辦事,也好大大折磨你一番。」

「但是今天有詔書在此,一定要見到天師才行。」太尉已經顯得有些焦慮。

「太尉不知,這代祖師號叫『虛靖天師』,性情清高,不喜歡迎接之事。他獨自在龍虎山頂蓋了一座茅庵,在上面修真養性。」主持真人看到太尉心焦,卻暗自好笑。

「既然天師在山頂的庵中,又如何不請來相見,也好開宣詔書呀!」太尉說。

「這代祖師雖然住在山上,但是他的道行很高,能騰雲駕霧,蹤跡不定。就是貧道也難得一見,又如何派人去請呢?」主持真人剛說罷,太尉已急得跺腳。心想:「皇帝聖旨在此,如果不能請到天師,那麼前途豈不都完了。」嘴上卻說:

「這可怎麼辦呢?如今京師瘟疫流行,如果天師不能即時前往禳除天災,恐怕天下百姓就受苦了。」

「天子既是要救萬民百姓,我想只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行。」主持真人說。

「請你快說,無妨!」太尉說。

「為表示誠意,請太尉立刻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不可以帶隨從,必須獨自一人,背著詔書,點燃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首,或許可以見到天師。不過,萬一誠心不夠,還是徒勞。」真人心想:「你若依著,便有好戲可見。」太尉聽了就待發作,大怒說:

「我從京師一路素食到此,怎能說心不誠一呢?唉!罷了,罷了,現在一切都依你,明日及早登山便是。」當晚太尉遣走了大小官員回縣,留下幾個隨從,只得在三清殿旁,覓了個乾淨的齋房睡了。

翌日破曉時分,道童已經準備香湯,請太尉起來沐浴。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腳下穿了一雙麻鞋草履,喫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包好,背在脊梁上,手裡提著銀手鑪,裡面燃著御香。主持真人和道童送太尉來到了後山。真人指著滿布叢棘、亂石交錯的崎嶇山徑,說:

「請太尉就從此處開始登山。為拯救萬民百姓,一路上千萬不能心生後悔、退縮之意,只顧志誠地爬上去。」

太尉別了眾人,嘴裡念著天尊寶號,獨自一人,邁開大步,挺起胸膛往山上走去。走了一會兒,盤旋了幾座山坡,眼看山徑越來越狹,坡度也越來越陡,只得攀援著路旁的葛藤往上爬。約莫又走了幾個山頭,二三里多路,發覺手已痠了,腿也軟了,實在已經走不動了。嘴裡雖沒說話,心中卻想著:

「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睡的是裀褥,喫的是佳餚,還覺得厭倦。何曾穿草鞋走過這種山路,受過這種折磨。如果不是皇帝的詔書在此,又關係到自己的仕宦前途,我管他什麼張天師在哪裡!」

太尉隨即在路旁一塊大青石上坐下,脫下草鞋,用手捏著腳趾頭,一陣陣的痠痛,從腳底直透進心扉,舒了一口氣,人都覺得有些懶了。

這時突然看見山凹裡颳起一陣強風,吹得青綠的樹葉紛紛落下。風沒停,那松樹背後,奔雷似地大吼一聲,撲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的錦毛大蟲來。洪太尉大喫一驚,叫了聲「啊呀!」人往後栽了一觔斗。說也奇怪,那隻大蟲只在洪太尉的身邊左盤右旋,也不咬人,咆哮了一會兒,就往草叢裡一鑽,不見了。洪太尉倒在大樹根旁,嚇得面如土灰,卅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地響,混身像中風般麻木,兩腿一似鬥敗的公雞,口裡連聲叫苦。大蟲走後,大約一盞茶時,才勉強站了起來,撿起地上的香爐,重新燃了龍香,定了定神。心想:「此回如果見不到天師,回去也沒好受。」於是歎了口氣,拍去身上的枯枝敗葉,繼續上路。

大約又走了二三里路,看看烈日正頂著樹梢,肚子不覺已經有些餓了。就在樹蔭下坐著,取出乾糧,正待要喫時,只覺得迎面吹來一陣腥風,奇臭無比,衝得太尉只想吐,定眼看時,山邊竹藤裡,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般粗的,滿身雪花似的蛇來。太尉見了,撇下手中乾糧,叫了聲「休矣!」拔腿想跑,可是兩條腿像被釘了釘子,想移動個半步也困難。眼睜睜地看著大蛇爬過來,把自己纏做一堆,大蛇昂著頭,兩隻眼裡閃著金光,張開巨口,吐出紅信,不停地把霧往太尉臉上噴。太尉緊閉著嘴,屏住呼吸,都快被自己憋死了。那大蛇看了洪太尉一會兒,往山下一溜,也就不見了。

太尉此時才吸了口氣,甦醒過來,打了個寒慄,伸手一摸,一身的雞皮疙瘩還沒有消退,胯下已自濕了一片。嘴裡叫聲「慚愧!」心想:「這分明是牛鼻子道人有意戲弄我。如今為了皇帝詔書,我都忍了,等我辦完差事,再與你計較。」從草堆裡尋回了包袱、銀爐。重新整飭一下衣服、巾帽,準備繼續上路。這時忽然聽到松樹背後,隱隱約約傳來幾聲清脆悅耳的笛聲,太尉心想:「莫非又是什麼作怪?」順手從地上抓起了一根碗口般粗的木棒,瞪著兩眼一瞬也不瞬地往松樹後看,只見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笑嘻嘻地從松樹後繞過來。太尉見了,猶不放心。指著道童大聲說:

「喂!你是誰?」

道童卻不理不睬,只顧吹著橫笛。太尉一連叫了幾聲,道童才呵呵大笑,拿鐵笛指著洪太尉說:

「這位可是洪太尉?想必來見天師?」

太尉一聽,又是一驚。說道:

「你是什麼人?居然知道得如此清楚!」

道童笑著說:

「我清晨在草庵中服侍天師時,聽天師說:『當今天子派了個洪太尉,帶著丹詔御書到山中來,宣我去開封做三千六百份羅天大醮,祈求上蒼禳除瘟疫。我如今就騎著仙鶴去了。』這時恐怕天師已經不在庵中。你千萬別再上去,山中蛇猛獸甚多,會傷了你的性命。」

「你不要說謊!」太尉怕又是在戲弄他,追問不休。而道童笑了笑,也不回答,又自顧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太尉追趕不上,想到剛才所受蛇猛獸之苦,也就只得再尋到舊路,急急忙忙地奔下山去。

三清殿的方丈坐下,洪太尉滔滔不絕地說得起勁,隨從們都聽得目瞪口呆,把太尉看成了英雄。只有主持真人心裡暗笑,「太尉竟是隱瞞了這許多事實。」而嘴上卻說:

「可惜太尉錯過,這個道童正是天師。」

「他若是天師,怎會如此年輕?」太尉似是不信。

「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看起來年幼,其實道行很高。他是得道的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所以世人都稱他為道通祖師。」真人解釋著。

「唉!我竟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太尉的聲音很低沉,有些悵悵然。

「太尉且請放心。既然祖師已經去了開封,等你回去時,恐怕這場醮事,都已經辦完了。」真人看太尉似已放心,就恭恭敬敬地將丹詔收藏在御書匣內,留在上清宮中,把龍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晚在方丈內大擺齋供,設宴飲酌,好好地款待太尉。

次日早膳剛用罷,主持真人率著提點執事和道眾,來請太尉遊山。太尉大喜,步出道院,後面跟著許多隨從,前面有二個道童引路,在宮前宮後,賞玩了許多景致。原來三清宮的建築雄偉極了:左邊廊下有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邊廊下有太乙殿、三官殿、驅邪殿。太尉把諸殿都一一參觀了。走到了右廊的盡頭,突然發現一座殿宇,建造得十分奇特。四周都是搗椒紅泥牆,正面的兩扇朱紅色大門上,掛著一道胳膊般粗的鎖,門縫上交叉地貼著十數道封皮,封皮上都是重重疊疊的朱印。簷前懸著一面硃紅漆金字的牌額,上書「伏魔之殿」四個金字。太尉好奇,指著門問:

「這是什麼殿?」

「這是前代老祖天師鎮鎖魔王之殿。」真人答。

「那上面為什麼貼了這麼多封皮?」太尉又問。

「喔!據說從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開始,以後每傳一代天師,都親手添上一道封皮,使子子孫孫不得妄開。否則走了魔王,聽說他十分厲害,會到處去作惡。到現在已經傳了八九代,沒一個敢開,於是就用銅汁灌到鎖裡,把它鑄死了。如今,誰也不知道裡面的情形。小道來這裡主持,已經三十多年,也只是聽聞而已。」真人答。

洪太尉聽了,反而覺得更為好奇。加上受了山上的幾番折磨,膽子反而壯了。就叱令隨從說:

「你們快替我把門打開,我倒要看看魔王是什麼模樣!」真人一聽,不覺慌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

「大人千萬開不得!先祖天師一再叮嚀,任何人不得擅開。」

太尉笑著說:

「又是一派胡言。分明是你們想故弄玄虛,煽惑百姓,故意安排這種地方,假稱鎖著魔王,來顯耀你們的道術。我就是不信,快快替我打開。」

「這個殿門開不得呀!開不得呀!否則讓魔王傷害了百姓,後果不堪設想。」真人擋住了殿門,不停地叫著。這時太尉像著了魔似地,突然大怒。指著真人大罵:

「你們若不打開給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阻擋宣詔,違抗聖旨,故意不讓我面會天師。再奏你們私設魔殿,蠱惑軍民,看你們誰擔當得起!」

主持真人畏於太尉的權勢,只得叫來幾個工人,用鐵椎把鎖打爛,但卻沒有一個人敢伸手去撕那殿門上貼著的封皮。太尉飛起一腳,踢在門上,「」的一聲,殿門開時落下一陣塵土。

大家一起走進門裡,黑漆漆不見一物。太尉叫隨從拿了十幾個火把點燃,四處一照,竟空無一物。只看見在屋子中央豎著一個石碣,大約有五六尺高,下面是一隻石龜趺坐,大半已經陷在泥裡。太尉用火把一照,看到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沒人認得。照到那背後時,卻看到鑿著四個真書大字—「遇洪而開」。

洪太尉看到這四個大字時,不禁大喜。就說:

「你們前時一再阻擋我打開門,而數百年前就已經把我的姓鑄在這裡。所謂『遇洪而開』,分明是叫我來開嘛!還不快快替我把石碣掘起,好見魔王!」

十幾個從人,高舉起鋤頭、鐵鍬,就待要掘,主持真人發了瘋似地奔到前面,把石碣抱住。嘴上叫著說:

「掘不得!掘不得!萬一走了魔王,恐會傷人。」

太尉這時哪裡肯聽,大叫一聲「滾開!」十幾個隨從拿著鋤頭、鐵鍬一齊上,先把石碣放倒,再掘石龜,大約花了一盞茶時間,才把石龜掘出;再掘下去,不到三四尺深,見到了一片大青石板,有一丈見方。眾人合力把石板扛起,看那石板底下,竟是一個萬丈深穴。當眾人都伸長脖子,探頭往下望時,突然聽到由穴內傳來「刮喇喇」一陣巨響,只見一團黑煙從穴裡翻滾上來,掀塌了半座殿角。那股黑氣直衝到半天高,散成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射去。

大家一時都放聲大叫,丟了鋤頭、鐵鍬,爭往殿外跑,翻的翻、滾的滾,都擠做一堆。洪太尉更是嚇得面如死灰,正要往廊階下跑時,一回頭和主持真人撞個滿懷,跌做一團。太尉伸手一把抓住真人衣襟,顫抖地說:

「這跑的是什麼妖魔?」

真人歎口氣說:

「唉!天數啊!天數!太尉有所不知,當初老祖天師,在此鎮住了三十六員天罡(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零八個魔王。如今跑了,必會擾亂凡間生靈,傷害百姓,真不知如何是好?」太尉聽罷,渾身冒了一陣冷汗,一句話也不說,急急收拾行李,星夜趕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