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武俠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楔子

作 者 作 品

大唐李靖 卷一:龍遊在淵
大唐李靖卷三:龍旂陽陽

武俠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大唐李靖卷三:龍旂陽陽
大明長歌 全系列套書
大明長歌 卷四 小重山
大明長歌 卷三 覓封侯
大明長歌 卷二 前出塞


大唐李靖卷二:龍戰于野(ORI0033)

類別: 武俠小說
叢書系列:時報悅讀
作者:齊克靖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18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78957138329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楔子



  內文摘錄

第廿五回  綜論天下

中國歷史上,功成之後身退,而能得保全真的政治家只有三位,越的范蠡、漢的張良、唐的李靖。然則句踐忍狠、劉邦侮慢,惟有李靖得幸遇逢「千載可稱,一人而已」的李世民。

歷代皇朝中,萬里戎馬倥傯,而未嘗敗績的軍事家也只有三位,漢的韓信、唐的李靖、宋的岳飛。相對於韓信、岳飛的下場,可知李世民、李靖君臣得以善相終始,何其難能可貴!

且說如今,暮春三月,本當是浴乎青沂、風乎舞雩;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季節。然而洛陽城西四十里處,卻有數萬大軍駐紮。只因時值隋唐之際,乃是西京長安的大隋義寧二年,東都洛陽的大隋大業十四年。在那諸營環衛的主帥帳內,正有兩人對坐而談。上座一人二十郎當,身著明光鎧甲,雄壯威武,他,是此次東討副元帥李世民。下座一人年近半百,僅著三衛服色,卻難掩其岩若孤松、溫如潤玉的器宇軒昂,他,則是李世民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將才」李藥師。

行轅外地,帳內沙塵難免。李藥師就著積塵,手指幾番揮灑,案上已出現一幅簡單地圖。他指著地圖西方對李世民說道:「如今形勢可說彼此均是三面受敵。然我軍卻最具優勢,只須固守新安、宜陽,便無後顧之憂。」

他再指著地圖中央:「王世充在東都,遭李密圍攻數月,兵馬早已疲弊。日前又渡洛水,與李密交戰大敗,更是士氣全無。」

他又指著地圖東北:「至於李密,他的根基是黎陽、洛口二倉。倉廩糧餉雖豐,然而當年文帝建倉,並沒有考量防禦工事,因此極易攻取。」

他的手指移向東南:「宇文化及由江都而來,號稱驍果甲士四十餘萬,其實半為餒卒、半為災民。此刻只求充饑,哪有半分鬥志?我軍只消放出風聲,但說李密正在放糧,宇文饑兵必定前去攻搶,李密則必得回師救援。如此兩軍自顧不暇,焉能追躡我軍?」

李世民擊掌大讚:「精闢!精闢啊!」

李藥師躬身謙謝,隨後望向李世民:「只是李密救援兩倉,卻讓東都緩一口氣。洛陽西方向由段達戍守,他並未與李密接戰,兵馬健全。我軍若想回師,卻須防他。」

李世民問道:「不知先生如何計劃?」

他二人為何率軍來到洛陽城外?為何須要回師?李藥師又如何計劃?這一切,都得從四個月前說起。

且說……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唐軍初入長安。李淵立年僅十三歲的皇孫代王楊侑為天子,改元義寧,遙尊遠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當年不僅是大隋楊廣大業十三年、楊侑義寧元年,同時也是長樂王竇建德丁丑元年、定楊可汗劉武周天興元年、魏公李密永平元年、西秦霸王薛舉秦興元年、涼王李軌安樂元年、梁王蕭銑鳴鳳元年、梁帝梁師都永隆元年、永樂王郭子和正平元年……楊侑這位有名無實的皇帝,依李淵之意,詔封他為唐王。

當時唐軍之外,天下已是「三十六路煙塵、四十八方兵馬」;唐軍之內,李藥師與李淵的嫌隙由來久矣,李世民的處境卻更為尷尬。他雖貴為唐王二公子,得封秦國公的爵位,可是一向與長兄、四弟並不融洽。如今長兄李建成乃是唐王世子,四弟李元吉也有齊國公的爵位。兩人聯手,對李世民虎視眈眈。尤有甚者,父親對他似乎也頗有戒心。李淵身邊的幕僚中,以劉文靜與李世民最為親厚。可是唐軍入關之後,李淵卻把劉文靜調去潼關,輔佐李建成了。

在李世民心中,「平天下」是義無反顧的。然而在那之後呢?父親踐祚,兄長成為當然的皇太子;再接下來,兄長繼位之後呢?對李世民來說,他必須爭的不只是成敗,更是生死。現在,他是默默延攬天下人才,穩穩培植自己勢力。

在李藥師心中,「平天下」也是義無反顧的。可是如今,他已經四十有七了。過去三十年間,神光大師、猿鶴二公、玄中子、徐洪客先後說他「壯志不減沛公」「當有九五之份」「溥天之大,盡可為你所有」;然而代天行雨,誤殺生靈,正如龍宮太夫人所說,他「前功盡棄」。爾後軒轅古鏡遺在太華西嶽雲堂淨室的設色山水之中,當時他固然綽負「天命雖有不逮,難道人力便不可為」的豪情,卻又遭遇龍師尋仇,導致身陷囹圄……

所謂「剝極而復」「否極泰來」,李藥師身陷囹圄的時日,竟讓他恰有機會定靜思慮,而有所得。其後李淵錄囚,因有李世民援手,他才得以存活。可他全然沒有料到,唐王李淵的這位「二公子」李世民,竟是這多年來始終念茲在茲的「?鬚龍子」!為這位「龍子」做任何付出,李藥師都毫無懸念。早已年逾「不惑」的他,如今只覺,自己離「知天命」愈來愈接近了。

至於李世民,他對李藥師是由衷的欽敬,對他的出塵夫人,更有一種說不出由來的親敬。只不過,眼前的李藥師乃是甫出囚牢,擢於罪亡之餘,李淵僅給予「三衛」之銜。三衛是天子的儀衛,嚴聲容重紋彩,以尊君而肅臣。相對於李藥師的才識、智慧、經驗、能力,這樣的職位實不只是一番兩番的大材小用。是以李世民將他延入自己軍幕,待以上賓之禮。

這日在秦公府中,李世民又與李藥師綜論天下大勢。此時隋帝國境內,有稱帝者、有稱王者、有稱公者、有稱總管者、有稱將軍者……兩人對著大幅羊皮地圖,李世民說道:「如今四海紛亂,生靈塗炭。我等豈可獨善其身?必當弔民伐罪,以解倒懸!」

李藥師長揖道:「公子胸懷萬庶,以天下為己任,卑職自當勉附驥尾。」

李世民伸手托住李藥師的長揖,順勢握住他手,慇慇說道:「先生,如今在我幕中,眼下只有你我。你若如此拘禮,我倆如何開懷暢談?」他放下李藥師雙手,指著地圖說道:「放眼華夏九州,先生可願為我略述高見?」

李藥師微微一笑,便也不再矜持,朗聲說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今自建旗號者雖眾,然其犖犖大者,不過數家。」

李世民含笑頷首,望著李藥師,等他說下去。

李藥師侃侃而道:「我軍出於太原,立足三輔,居有天下之中,得以放眼四海。然我方雖固有地利,卻也須防多面受敵。所以用兵之首要,在於孤立一軍,穩住他方,如此便可各個擊破。」他說此話之時,心中自然浮現當年在徐洪客雲堂淨室中的那盤棋局。

李世民擊掌而道:「照啊!果然所見略同!」

李藥師謙謝,抬手指向地圖西側:「我軍西有武威李軌、金城薛舉,北有朔方梁師都、榆林郭子和。」他手指移到河套以東:「河東又有馬邑劉武周。」他回身面向李世民:「諸軍雖然皆與突厥有約,不得相互攻伐,但那薛舉近在隴右,時時意圖蠢動。」

李藥師又指向地圖東側:「至於關東,北有漁陽高開道、涿郡羅藝,東有樂壽竇建德、任城徐圓朗、瓦崗李密。」他再度回身面向李世民:「李密與我最近,卻也為我扼住東方,使諸軍並不直接與我對壘。」只聽他語音一頓:「另有朱粲,人神共憤,有識者皆欲剿之,何獨我軍!」朱粲竄據各地,所到之處動輒大肆屠戮,甚至以人肉為軍糧,所以李藥師說他「人神共憤」。

此時李藥師手指洛陽,直視李世民,說道:「然則東都尚有王世充輔佐越王,不奉我主正朔。」大業十二年楊廣南遊江都,命皇孫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皇孫代王楊侑留守西京長安。如今李淵已立楊侑為天子,改元義寧,所以李藥師稱楊侑為「我主」,以義寧年號為「正朔」。當時東都仍以楊廣為天子,以大業為年號。

李世民點頭道:「的是。隴右須防薛舉;關東各路軍中,王世充則為心腹之患。」李藥師恪守人臣之禮,遣詞用語相當謹慎;李世民則頗為率性,將名義上同為隋臣的王世充,直指為「心腹之患」。

李藥師於是順著李世民語意,點頭說道:「如今宇內崩離,天下喪亂,江都遲早有變。待得彼時,王世充若立越王,則天下將有兩位大隋天子,未免棘手。因此對於東都,須當早作處置。」

李世民道:「然則東都與我之間,尚有屈突通。」唐師渡河進入關中之後,曾遭屈突通由背後追擊。雖經李世民攘退,刻下卻仍在潼關東方,與李建成、劉文靜對峙。

李藥師道:「師出有名,名正方能全勝。屈突通身為隋臣,為隋守土,不得謂之為叛。我軍若加討伐,竊恐師出無名。何況……」他望向李世民:「自建旗號之犖犖大者,固須各個擊破,然其小者則宜招安,以防困獸之鬥。比如霍邑之戰,王師只斬宋老生一人,其餘降者免死,所以萬眾歸誠。如今若殺屈突通,竊恐兩河豪傑生畏,竟會裹足不前。」

    李世民道:「先生的意思是……」

    李藥師道:「屈突通不宜討伐,然可脅降。」

    李世民喜道:「如此甚好。」他與劉文靜最相親厚,只須一通書信,便能溝通情況。

    此時李世民又道:「北方諸軍形勢,先生洞若觀火。然則南方各地,卻不知看法如何?」

李藥師微微一笑:「海陵李子通、毗陵沈法興、歷陽杜伏威、豫章林士弘,眾皆不足為意。惟有巴陵蕭銑……」他將話止住,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點頭道:「的是。蕭銑非但是南朝帝裔,又是蘭陵世族,在南方根基既深,名望又廣。」

蕭銑的六世祖是建立南朝梁國政權的梁武帝蕭衍,高祖父是編纂《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蕭統英年早逝,梁國皇位由其弟蕭綱承繼,是為梁簡文帝。蕭統之子、蕭銑的曾祖父蕭?心有不甘,依附北朝,在江陵另建後梁政權,是為後梁宣帝。承繼其位的後梁明帝蕭巋是蕭銑的伯祖父,再傳其位予蕭銑的堂伯父蕭琮。

後梁所依附的北朝,先是西魏,再是北周,後是大隋。所轄領域既小,又是魁儡政權。然則蘭陵蕭氏畢竟是數百年的世家大族,梁武帝蕭衍可稱一代學者,尤重佛教。昭明太子蕭統編纂《昭明文選》,對後世的影響更為深遠。後梁諸帝克紹箕裘,均重學問,相對於同時期的北朝諸代與南朝陳國,後梁具有高度的文化素養。

隋文帝開皇七年,楊堅召蕭琮入朝,廢其帝位,後梁遂亡。蕭銑的祖父蕭巖,亦即蕭巋之弟、蕭琮之叔,不願歸順大隋,投奔南朝陳國。其後大隋伐滅陳國,蕭巖被楊堅處死,因此蕭銑少時,家境頗為窘困。然而隋煬帝蕭皇后是蕭琮之妹、蕭銑堂姑,基於這層關係,蕭銑在大業後期成為羅川縣令。羅川在今湖南汨羅,乃是蕭梁故地。

蕭銑不但因著家世出身,承襲高度的文化素養,而且秉性寬和,事母至孝。他以蕭梁帝冑的身份,出任蕭梁故地的官職,仁以治下,厚以待人,因此聲名遠播。大業十三年,巴陵校尉董景珍與所屬郡縣起事叛隋,欲推董景珍為主。然而當時社會,門第觀念極重。董景珍自知出身寒微,難以服眾,於是推蕭銑為主。

其後沈柳生歸附蕭銑,推他為梁公。蕭銑遂以恢復梁祚為號召,將服幟改回南梁制度,一時近悅遠來。就在李世民與李藥師綜論的當下,蕭銑的勢力正在迅速擴大。

此時李世民問道:「對於蕭銑,不知先生可有想法?」

李藥師微笑道:「蕭銑固是南朝帝冑、蘭陵望族,然其部眾各分派系,未必全聽蕭銑號令。比如沈柳生殺徐德基,董景珍因此欲殺沈柳生,而蕭銑不得不由之。」

李世民擊掌喜道:「蕭銑膏肓,盡入先生眼底!」他握起李藥師雙手,豪情萬丈地說道:「如此你我一南一北,戡平大江大河,則四海廓清,天下砥定矣!」古人稱長江為大江,稱黃河為大河。

李世民「你我一南一北,戡平大江大河」的心意,李藥師原本清楚。是以他此番綜論,對北地群雄只略敘形勢,對南方蕭銑則進陳戰略。此時李世民豪情既現,李藥師也不禁慷慨軒昂,揚眉而道:「待得彼時,天清地寧,盼隨公子富國家、強社稷、興教化、安百姓,以逞平生之願!」他二人四掌緊緊相握,眼神忱忱熾熾地對視。

良久,李藥師方才說道:「蕭銑部眾之事,或以賄、或以間,均可徐緩圖之。眼前另有一事,則是迫在眉睫。如今山南以至巴蜀,尚未落入蕭銑掌握,我軍實宜儘速招安。」

李世民點頭道:「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