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馬星野序
恍如昨日——重序《多少英倫舊事》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這個動盪的世界
抬頭看二十九次月亮
人來人往


多少英倫舊事(AB000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人間叢書
作者:徐鍾珮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5年09月15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1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424頁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馬星野序恍如昨日——重序《多少英倫舊事》



  恍如昨日——重序《多少英倫舊事》

.馬星野

美國老作家Elmar Davis曾把 20 世紀初期一些大事如林白飛渡大西洋、鐵達尼大郵船觸冰山沉沒等十多篇作品綜合成書,名為「恍然昨日」Only Yesterday。我曾讀過全書,興味濃郁,有如讀當天的報紙,大概不朽的文學,是歷久彌新的。徐鍾珮女士這輯「多少英倫舊事」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三十餘年後今天,我再讀一遍,覺得仍有向讀者介紹的價值。

記得抗日勝利那年(民國三十四年)我在南京負責中央日報。第二年我們聘請徐鍾珮女士為中央日報駐倫敦特派員。當時倫敦是世界風雲的重心,也是世界新聞的重心,她寫通訊別出心裁,她有高度文學修養,豐富的同情心和至深的愛國情操,她寄回的通訊,許多篇是集中於報導英國在戰後經濟困難之際,政府與人民如何厲行節約,束緊褲帶,戒絕奢侈,有許多吃苦耐勞的民間現象,遠出我們想像,而鍾珮以一個家庭主婦,生活在這個節衣縮食的社會裏,一方面感動於英國人的奮發吃苦,一方面對中國京滬一帶我們國人窮奢極侈之情形,傷心悲嘆。

這個報導,給我們政府社會如同當頭一「棒喝」,真是清夜鐘聲。叫醒迷糊的一群。當時中央日報廣大讀者深深地受到徐女士報導的感動,有極大的迴響,例如在南京便要市政府制止通宵達日一的跳舞,因此還引起南京舞廳人員聯合到新街口中央日報的示威,徐女士這些報導之影響,並不限於南京一隅,上海、天津、漢口、北平等處都受到影響,大家都說「英國人能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

悠悠的歲月已過了三十八年,而我們社會大眾仍舊有看三十八年以前的老毛病,當前國家處於艱危困難的時刻,一般人居然還是紙醉金迷,不知今日何日,此地何地!我們實在需要有清夜鐘聲來敲醒沉醉迷夢,而徐女士這個集子,便是最好的晨鐘暮鼓。

我再讀了本書一遍,覺得有三點是本書特色﹕一是選題靈巧,二是文筆秀拔,三是寓意深長。就題材論,是以英倫所見所聞所經歷為主,巴黎會議之旁聽,德國柏林戰後之巡禮,均為其次,而英倫方面,又以「英倫歸來」十六篇與「倫敦與我」二十篇為全書精華所在,選材非常靈巧,並不是枯燥的政情報導或宣傳說教,全書活潑清新,有許多可歌可泣發人深思的篇章,而又不乏高度幽默感的文字。

作者的文筆,尤其是描寫的功夫已很高超。輕輕描來,都是丹畫佳作,如「老友約翰」篇把老英國人神情描繪盡致,「滿園春色」與「海濱」也是彩色繪畫,所以本書就文學技巧上已是值得推薦的。

而最令人敬佩是作者用意之崇高與純潔,文學為文學固然不一定要有道德或政治之目的,不過文學是作者全人格的反映,當提筆為文時,作者的思想與主張即自然流露放射。全書對於貧苦者的同情,對於愛國的崇尚,對於戰爭之罪惡與外交之欺詐等都可以看出,然其最重要貫軸,是愛國的一片丹心。所以雖然本書是幾十篇通訊稿的彙集,然其一脈可尋,前後相聯,有如串珠。

我希望本書再版,能夠在臺北引起反應有如當年在南京一樣,而我們看不慣臺北、高雄驕奢淫逸的風氣,希望因這本書而有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