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導讀
附錄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生命的奮進(AB0081)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人間叢書
作者:吳甿、劉美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4年10月15日
定價:120 元
售價:95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64頁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唐君毅、徐復觀、牟宗三、梁漱溟四位學問家活生生的探索學習過程,生命的格範與風姿,全在其對世界人生的惺惺一念。


作 者 簡 介

唐君毅(1909—1978)

四川省宜賓縣人,1909年出生於四川宜賓,幼年在成都省立第一師範附小及重慶聯合中學接受基礎教育。二十三歲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四年後同母校中央大學任講師。此後即獻身教育學術界,曾分別執教於中央大學、華西大學及金陵大學等校。

1949年以前,在大陸執教期間,是畢生治學的第一階段。這段時期除用思於純哲學思想問題,對中西哲學思想的異同作比較研究外,更對人生問題作哲學性的反省,諸如《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集》、《人生之體驗》、《道德自我之建立》及《心物與人生》、《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等,不僅思辯鋒發、自闢理境,而且大都富於詩意。

1949年,大陸變色,赴港創辦新亞書院,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哲學系系主任等職。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被聘任為哲學系講座教授,並任第一任文學院院長。赴港最初十年間,是治學的第二階段。這時期,由於大陸變色,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面臨斷續存亡之關頭,逢此變局,遂由對純哲學問題的論述或比較,轉而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多方面的反省,並透過對西方學術文化進一步的深入考察,來論述有關中西文化與哲學思想等問題。其間如《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等書,多為反省評論過去的中西學術文化思想,或者本於人之所以為人的信念,以展示人類未來的前途。又有《哲學概論》,兼採入中國哲學的材料。1958年元旦,與張君勵、牟宗三、徐復觀諸先生,共同發表「中國文化宣言」,深受國際學術界的重視,遂由國內名學者而成為國際哲學界所公認的新儒者。

他治學的第三個階段,有關中國哲學原論的著作,則大多為近十餘年來,通論中西文化和中西哲學思想之後,再返而專對中國哲學問題作訓詁上的考訂、歷史上的疏論、以及義理上辨析、確定和展示,以求中國哲學思想的繼承與開展。這些著作包括《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等。

1976年秋,他經肺癌大手術後,身體衰耗,然授課未嘗一日間斷;此真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學問長於辨析,善於綜攝,馳騁於東西哲學之中,而歸於中國聖賢義理之學。一生著作奧衍浩翰,馳騖八極,而立足於人生,以開闢生命之本源。其在醫院親作最後一校之《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乃平生學思之綜化,亦即先生思想體系之完成,涵攝廣大而一以儒家之盡性至命為歸極。

先生學問淵博,治學不限一家之說,對中國、西方與印度的哲學思想無不盡心研究,但數十年來用力最深者,實為中西印三大文化思想中研表現的人文主義精神。且深信唯有憑藉人文主義的教育,才足以去除近代中西教育所產生的流弊。本於這個信念,與錢穆、張丕介等先生,創辦了新亞書院,並標示人文主義教育為新亞追求的理想目標。

1975年,漢學家Th. De Bary主編《新儒學的開展》(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即以整頁標題標明「獻給唐君毅教授」,對他治學的畢生努力,給予最高的榮譽。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