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我們的八十年(AB0173)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人間叢書
作者:蘇雪林、琦君等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1年09月30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437頁
ISBN:957130313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書摘


「老冬烘」與「新青年」


.蘇雪林


安徽太平人,民前十五年生。筆名有綠漪、杜若等,安徽第一女子師範、北平高等女師畢業,法國里昂國立藝術學院肆業。曾任東吳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教授,來台後任師範大學、成功大學教授。曾獲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著有論述《唐詩概論》、《屈賦新賦》、《楚騷新詁》等,小說《棘心》、《天馬集》等,散文《綠天》、《青鳥集》、《歐遊攬勝》等。



辛亥前,我已十三、四歲,已能讀點報紙,知道一點革命黨的故事,如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事敗被剖心而死,鑑湖女俠秋瑾也被牽連而被斬。我雖是一個小女孩,基于同性的關係,特別崇拜女俠,只恨自己出世稍遲,未能追隨女俠,同她去革命,同她去流血!



我是個對政治毫無興趣的人,又自幼氣質渾噩,人稱木瓜,木瓜即有感覺也遲鈍得可以,所以中國八十年來近代史的事蹟,雖波詭雲譎,千變萬化,我腦中並未銘刻什麼印象,不過也有著若干事蹟,使我難忘。



我是親眼看見中華民國成立的。即歲次辛亥,武昌首舉義旗,各省紛紛響應,不久杭州也告光復。我祖父那時正交了錢塘縣的印篆,賃屋在巡撫衙門旁邊居住,等候辦完各種手續後,赴海寧履他積資升級的海寧知州任,那時城中謠諑紛紜,都說革命黨要在杭州起事了,我們闔家都在提心吊膽,度著日子。果然,某一夜,聽見撫署前槍聲不斷,知道要來的事果然來了。次日一清早,一個小僕人出門探聽了,回來說看見許多馬隊,進出撫署,徵詢路人,說革命軍昨夜攻入撫署,巡撫曾韞已被擒,藩台正向革命軍繳庫藏, 台不知逃向何處,總之,杭州是完了。



.祖父忠於滿清,最後才剪辮子



我祖父一向忠於滿清,因有幾個同僚來勸他投效新政府,便攜家逃往上海租界,住了近兩年。家裏男人一到上海便剪去辮子,他的辮子是最後剪的。



辛亥前,我已十三、四歲,已能讀點報紙,知道一點子革命黨的故事,如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事敗被剖心而死,鑑湖女俠秋瑾也被牽連而被斬。我雖是一個小女孩,基於同性的關係,特別崇拜女俠,只恨自己出世稍遲,未能追隨女俠,同他去革命,同她去流血!



隨祖父到上海後,大讀禁書,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十次文字大獄等等,對滿清皇朝便更為憎恨起來。我後來稍能讀史,知道滿清君臨中國,傳了九代,其中除咸豐晚年頹廢、同治童昏,光緒無權,慈禧貪虐而外,其他還都朝乾夕惕,勵精圖治,算是好皇帝,遠勝明朝諸帝之昏庸殘暴,不過我總是不歡喜他們,理由他們是異族。我覺得我們大好中華民族是不該讓異族統治的。因此,找更加倍崇敬推翻滿清,首建民國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也加倍崇敬那些赴湯蹈火,斷頭流血,為革命犧牲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及吳樾、史堅如、陸皓東、徐錫麟、秋瑾諸義士。



民國三年秋,我初入安慶第一女子師範,日本以二十一條致我,同學無不痛哭,我亦義憤填膺,寢食皆廢,恨不得前去從軍,請櫻殺敵。曾做了一首打油七絕云:也能慷慨請長櫻,巾幗誰云負此生,磨拭實刀光照膽,要披巨浪斬妖鯨!



袁世凱稱帝,我也極其忿恨,二次革命失敗,我扼腕不置。幸而蔡鍔起事雲南,各省響應,卒使在新華宮裏做了八十幾天的洪憲皇帝憂憤而死,我說袁氏這可應了「遺臭萬年」的這一句話了。但袁世凱帝制雖失敗,他所訓練的北洋軍卻成了軍閥,二十年間,屢次作亂,烽煙處處,閭里為墟,生靈塗炭,國脈幾為斷絕,我們沒有一天好日子可過。這個後遺症也真是可怕。



.國文老師是老冬烘,教出一群小冬烘



我自安徽一女師畢業後,校長留我在附屬小學當了兩年的教員。聞北京女子高等師範成立,要去升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去成。那是民國八年秋,正當五四運動後不久。我本是舊家庭出身,又在風氣閉塞的安慶城肆業三年,國文教師的國學根柢倒不壞,但都是熱心衛道之士,平日所灌輸給我們的都是些舊觀念。他們是老冬烘,我們也就成了小冬烘,不過我一到北京思想便改變,完全接受了五四的新思想,自命為「五四人」了。原來我在安慶當小學教師時,曾借來陳獨秀所編的「新青年」,傅斯年、羅家倫所編的「新潮」及「星期評論」等,有暇便閱讀,覺得他們的議論很有道理,我的思想早已潛移默化,所以接受五四新潮,並不困難。



民國十年,我與兩位女高師同學考上了吳稚暉、李石曾在法國里昂所辦的中法學院,女高師差一年畢業,我竟放棄了,與百數十名同學赴了法國。我赴法的宗旨原想學習藝術。我為了升學奮鬥,曾大病一場。在北京二年,健康始終末能恢復,想學習繪畫,不需多用腦力,況我本能書得幾筆,以為有點基礎,學習當較容易。



.空赴藝術之邦法國,學畫學文都不成



同船來的潘玉良、邱代明一抵里昂,便入了城中的藝術學院,我也進去鬼混了幾時。又想學晝即成,不過成為一個畫匠,我應當於繪畫之外,再來寫文章介紹法國的各派藝術,這樣便須懂得法國語文,要懂法國語文便非讀書不可。於是又退出藝院,隨著同學在中法學院讀起法文來。為了同班生或原在國內學過幾時法文,或英文程度頗佳,上課未久,便要求教師改授比較高深的功課。我這個連法文ABCD發音者不會的人,跟著他們死拖活拖,十分辛苦。下課後只有查生字的份兒。一堂課竟有百來個生字,查著了也不能溫習,有時只好不查,對於那篇文章的意義,當然不能瞭解,所以讀了多時,法文仍毫無進益。再者,家中來信多事故,心緒極壞,兼之水土不服,患了病,轉地療養,更談不上讀書的事。及病愈回校,我自己尋到一位補習教師,又在城中一個中學上課,自低年級讀起,為求法語的進步,住進城中一個寄宿舍,隔離中國同學,僅和法國人相處,果於一年間,我的法文學得比以前好了許多,法語也略能對付。



我學畫學文,反覆了幾次,弄得繪畫固未學好,法文也未精通,真是「學書不成,學劍亦不成」。若當時像潘玉良、邱代明等一樣,一到里昂,便進藝術學院便好了。潘極富藝術天賦,畫的畫後來在彼邦也稱上品,所以不如徐悲鴻回國後之出名者,就是缺乏國學基礎,我在這件事上自問勝過玉良,所以我常自侮,空赴那個藝術之邦一趟,未能成為畫家。我天然富于民族主義的情感,又讀中國史書較多,對于數千年中國歷史壯麗的史跡不勝神往,每想把它一幕幕畫出來。對于中國近代革命史蹟,我也非常感動,已為前述,我地想繪為整套的史畫,徐悲鴻、林風眠所作大幅油畫頗少,我若成為畫家,自信在史蹟畫上成功只有比他們大,不會比他們小。



歐洲遠離中國,中法學院雖有中文報刊可閱,都是幾個月以前的陳編,毫無刺激性,引不起我們的興趣,只知國內軍閥日尋干戈,專事破壞,盜賊隨之蜂起,北方是白狼的流竄,弄得赤地千里,野無青草,南方也有股匪蠢動,打家劫寨,迄無寧日,我們的家鄉「嶺下」便曾遭了一場大劫,家財被掠無餘,連住屋都幾乎被匪放火燒卻,我母親為救護祖母,被匪推跌重傷,宿疾復發,臥床不起,我恐母女難再相見,遂於民國十四年夏間輟學返國。為安慰病母,在鄉間當面與未婚夫張寶齡舉行結婚典禮。我母終以病入膏盲,無藥可治,我婚後三閱月,終於撒手人寰。



母逝後,我於次年到蘇州景海女師東吳大學任教。那時中國共產黨受蘇俄的培植,許多黨員混入國民黨,汪精衛本來是個沒主意的人,受了馬列主義的蠱惑,在武漢成立一個政治組織,與南京政府儼然分庭抗禮。政權完全操縱於共黨之手,欲知那個政權種種措施,讀名作家姜貴的《重陽》那部小說,便知端倪。這便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寧漢分裂」,就是南京政府這一方面也是共黨手握大權。所以梁啟超言論中痛恨這個政權(是連寧漢兩方面都恨的),北伐軍迫近北京時,王國維投昆明池自殺,就是懼怕將為葉德輝之續。葉是湘省名紳,是在長沙被共黨殺害的。其實王氏是冤枉死了,那時北伐軍統帥是先總統蔣公介石,他那會殺害這位學人﹖



幸而黨國元老吳稚輝、蔡元培等見共勢日張,國民黨非被同化,則將被消滅,力主「清共」,就是把原來寄生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徒一舉清除出去,漢方汪精衛也覺醒了,也舉行「清共」,共黨被驅出去後,便成了流寇,到處流竄,其後以江西瑞金為根據地,成立蘇維埃政府,仍分兵四出竄擾。中國共產黨也奇怪,知道宣傳之重要,高於一切,不知是蘇俄教導他們的,還是他們自己發明的。它雖窮磨瑞金,經過國軍五次大圍剿,流亡二萬五千里,到了陝北的延安始安定下來。雖精銳盡喪,勢孤力弱,但整個文壇仍掌握在它手裏。把一個紹興師爺魯迅捧上了金交椅,成為文壇霸主,將他所發明的什麼「打落水狗」、「獵狐式的包圍」、「悶死、窒死敵人」的法術,一項項展施出來。魯迅本是個虛無主義者,本無愛於共產主義,惟他好名好利之心特別強烈,知道共產主義是個時代大潮流,站在這種潮流的一邊,才可吸引青年使為我用。他癖好阿諛,聞稱某先生為「文士」幾乎笑歪嘴巴,但人稱他為「中國尼采」「中國羅曼羅蘭」「中國高爾基」甚至「中國列寧」他就恬然受之了。他又最怕人家批評他,懷中常揣著一個小冊,若有人侵犯他一言半語,便將那個人名字記下來,施以惡毒的報復。人家都知道魯迅這種脾氣,每提到他,便連篇累牘說上許多好話,壞話是從來半句沒有。於是魯迅聲望愈隆,地位日高,就成了文壇盟主了。共產黨又故意把他造成偶像,教人日日替他塗金抹彩,結果真把他造成一尊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的大神。他在文壇上言出為經,語出為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而且順我者生,逆我者死。他的凶燄又無非常可怕。他說的話,無論如何荒謬,你只有順從,決不敢反對,魯迅與共產主義遂成為兩位一體,服從魯迅的話,就必要服從共產黨的話。魯迅與新文學又成為兩位一體,只須你愛好文學,你就必須崇拜魯迅偶像,崇拜魯像就墜入共產主義的迷魂陣而不自知。



.共產黨壟斷文壇,吹捧二、三流人才



魯迅及其黨徒終日對國民政府造謠、誣衊,痛詆、醜詆,無所不用其極,使國人對國府喪盡信心,失盡敬意,以為要想中國得救,非把這個政府推翻不可。共產黨既壟斷了整個文壇,又進軍於整個文化界,共黨雖無人才,卻能把第二、三流的人才,拚命吹捧起來。頂壞的是國內有名望的文人如茅盾、巴金、田漢、曹禺、丁玲,甚至老好人葉紹鈞,思想無不赤化,寫作文章、劇本日日鼓吹共產主義,青年人甚至全國人想讀書,都是這一類,除此以外不知其他,他們當然爭先恐後跟著這個潮流跑了。它的軍事一發動,國民政府便土崩瓦解。



共產主義在中國宣傳之成功,非有魯迅偶像,成功不能如此之速。我之所以拚命反魯者,就是這個原因。



對日全面抗戰展開以後,共黨表面上宣傳不如以前之猖獗,後方窮困,也不能大量出書,不過用戲劇方式揄揚太平天國,用為影射。抗戰才一結束,共產主義的宣傳又趨活躍起來。而它的軍事活動也就接著展開。談談打打,遷延數年,終被共黨獲得最後勝利,纂據了整個大陸,國民政府惟有播遷來台。



國府播遷來台以後,全國上下,殫精竭慮,圖謀自存,籌思發展,未嘗有一日一時之懈怠,鑒於前失,嚴防匪諜的活動,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他一切福國利民的舉措,不遑歷述。總之,我們是遵行 國父三民主義的遺教,使台灣成為安定而富裕的國家,而大陸方面則殺人數千萬,流血數千里,共產天堂,渺不可接,國內弄得一窮二白,戚戚不可終日,又來走資本主義的老路,可見馬列主義是個不可實行的主義,他們是大錯特錯了。



於今我們這邊想和平統一,認共產政權為一實體,中止動員戡亂法,思與對岸溝通,只要慢慢地來,或有溝通之一日。溝通以後,對方覺悟共產主義是不可實行而放棄,而和平統一竟告實現,何幸知之!


目 錄

序 邵玉銘

前言:歲月留痕 邱七七



第一輯:筆墨山河(民國元年~民國25年)

.「老冬烘」與新青年 蘇雪林

.入學瑣憶 沈迪華

.做個「學堂生」 琦君



第二輯:悲歡中國(民國26年~民國38年)

.洋記者‧發報機‧防空洞 徐鍾珮

.抗戰學生唱的那首歌 胡品清

.記得當年在重慶 葉蟬貞

.生命寫史血寫詩 匡若霞

.黃沙河的惡夢 張漱菡

.守著崗位的園 丁艾雯

.雙排銅扣 童逸凡

.英子的鄉戀 林海音

.大漢天聲永傳唱 鍾麗珠

.常懷千歲憂 趙淑敏

.苦澀的八年 郭晉秀

.老蠟梅 姚宜瑛

.龍飛高原——滇緬公路 讚曾焰

.動亂中的移變歲月 蓉子

.迎向陽光 席裕珍

.鞋裏鞋外 鄒品梅

.二二八事件前前後後 丘秀芷



第三輯:吾土吾民(民國39年~民國64年)

.同步成長 邱七七

.危樓歲月 畢璞

.小城故事 鮑曉暉

.杜鵑聲裏 徐薏藍

.路,是人走出來的! 王琰如

.永恆的彩虹 小民

.風雨待歸人 心蕊

.麵粉袋歲月 周培瑛

.筆友比爾 劉靜娟

.夜空下的羽翼 封德屏

.四十有惑 鐘麗慧

.養雞記 康芸薇

.殞落的星星 應平書

.赤足天使 水天

.故鄉的船 陳佩璇

.歡喜船入港 白慈飄

.饑荒心理 楊小雲

.有「屋」萬事足 溫小平



第四輯:有情歲月(民國65年~民國80年)

.風起雲湧 梵竹

.一張舊照片 郜瑩

.巷子裏的歌聲 楊明

.關於股票的事 林黛嫚

.返璞歸真關鍵年——民國八十 廖輝英

.那一頁,和文建會相擁 朱婉清

.大地之愛 林少雯

.木麻黃垂淚——金門三十年 邱淑女

.文化知識的寶庫——國立中央圖書館 唐潤鈿



編後記:文學之美與歷史之真 封德屏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