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80 年代小辭典

作 者 作 品

從四○年代到九○年:兩岸小說集
縱浪談
耶穌喜愛的小孩:第 16 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送行:第 17 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魚骸:第 18 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70年代懺情錄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這個動盪的世界
抬頭看二十九次月亮
人來人往


狂飆八○(AJ0012)──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深度特區
作者:楊澤主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2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菊12開/平裝/264頁
ISBN:957132922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80 年代小辭典



  80 年代小辭典




  新電影的童年往事──侯孝賢


.王志成

如果沒有台灣新電影,在相隔二、三十年後,這塊曾經年產二、三百部電影的土地上,能被憶起的作品,實在寥寥無幾,最好的例子是打開你的第四台,看看諸多當年紅極一時的國片裡,有幾都還能吸引你看下去而不失笑?

80 年代台灣新電影的誕生,緊接在香港新浪潮之後,兩者大有年年在當年推行國際化的金馬獎一決雌雄的競爭意味。不同於香港新浪潮,從一開始就標榜那群既留學又在電視台磨練過的創作者純熟的商業技巧,台灣新電影反過來以題材的本土化(所以沒有熟知西洋經典電影的引經據典 Homage 或者 Parody)和手法的清新寫實著稱。這種未以運動為號召,卻共同把創作由商業噱頭轉向人性生活關注的集體特色,和政治上開始鬆綁、政策開始本土化相呼應,任影評和媒體大力炒作下,迅速成為一個廣泛被討論的重要現象。說新電影是商業主流的一次黨外運動並不為過,而這個運動的靈魂人物,就是侯孝賢。

對於 90 年代看不慣侯派長拍風格的觀眾而言,大概很難想像,侯孝賢其實是一個在台灣商業電影體制內,由基層做起的資深工作者,他做過場記、副導演、編劇,他也導過鳳飛飛、江玲這些唱片公司力捧歌星的銀幕虛女作。侯孝賢取材的本土化、技法上的寫實長拍,其實是一種對舊有台灣商業主流電影漸進的反叛。而台灣新電影,如果沒有開始幾部片在票房上的成功,也難以為繼。

從《在那河畔青草青》開始,其實已經可以嗅出新電影懷鄉寫實的氣味。 80 年代的侯孝賢縱橫在這一片 80 年代也曾以「健康寫實」名義出現,後來卻淪於政令宣導的新寫實主義土壤上,身手矯健、聲音洪亮,他既自編自導,也幫別人寫劇本(例如《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甚至自己出資讓別人拍片,自己下海演戲(《青梅竹馬》),在台灣電影要由配音轉向同步錄音的時代,侯孝賢帶著一組人員,土法煉鋼,竟也走出一條電影技術現代化的方向來,侯孝賢的影響力因此不可謂不大。

但是真正把侯孝賢變成一個門派的肇因卻來自海外的國際影展。國際影展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發掘能創新電影語彙的新人,或尚末曝光卻飽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資深老將,共同加入影展俱樂部,所以有「東歐電影熱」、「拉丁美洲電影熱」,也就有「中國電影熱」,而侯孝賢以《冬冬的假期》和《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陸續在歐洲小型影展曝光得獎,既是國片進軍國際的先驅,也間接打開政府以電影參展取代文宣的另類外交,電影輔導制度開始逐漸成型。

1989 年,侯孝賢以回顧二二八事件為題材的《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奪下金獅獎,這種來自國際影壇的肯定,在台灣電影史上自是史無前例。在這個外交上挫敗連連的小島上,開始把「侯孝賢」三個字變成一種門派、大師的等義字,仿效者眾。侯孝賢當初為解決非職業演員表演不連貫而設計的長拍,變成一窩蜂即使用的是職業演員,也一鏡到底的跟風,在台灣電影市場先被港片打垮,港片和國片再一起被開放拷貝數的西片屠城之際,是新電影拖垮國片還是輔導金「扶倒」國片成了議論焦點,而這一切又都和一直在把電影、也想為台灣電影倣一點事的侯孝賢脫離不了干係,這也算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每一個世代都會老化,每一個新世代也都會想藉革上一代的命來立下自己的招牌,但是藝術的價值並不在於一時的褒貶。關於台灣新電影和侯孝賢的成就功過,都還要等很久以後,當這一段歷史只是文明的一小段童年往事時,才知道哪些人哪些事會被記住,回憶是甜美或醜惡。






   MTV


.安寧


MTV 其實是一個音樂電視頻道的名字,但在中港台卻有新解。 80 年代「MTV 視聽中心」的招牌開始大量出現在台北街頭,南京東路的「震撼」、民生東路的「超感性」為早期代表。其後,「太陽系」則成了 MTV 的代言人。

當時錄影機或有線電視都未普及,影音資訊無法快速傳播,這些視聽中心就請人從美國「MTV音樂電視頻道」上錄下節目,再經由國際快遞送來,有的經重新剪接後播放,成了年輕人最愛。最初一間間隔開的包廂是沒有門的,消費者必須戴上耳機,可以看電影或音樂錄影帶,逐漸才發展成密閉式,成為許多男女「幽會」的場所。

後來美國以三○一條款強力干預影帶的公開播放,MTV 就因為片源銳減而日漸式微,加上資訊比過去開放,消費者需要的是更多的參與感,因此 DTV、RTV、HTV 等,凡與視覺有關活動均被冠上 TV 二字。

由於台灣對音樂錄影帶最早的資訊和印象都來自 MTV 頻道,它遠播重洋來台後,竟讓人以訛傳訛地把歌手的音樂錄影帶(music vedio)誤稱為 MTV 了。





  音樂啟蒙者──羅大佑


.歐陽水雷


如果說音樂對個人的效果之一,是打開一個新的世界觀的話,那麼,在那樣的年代裡,羅大佑的前三張專輯「之乎者也」、「未來的主人翁」、「家」,可以說是當時為高中生的我啟蒙了一個全新的、在課本與主流教條之外的,關於個人、家庭、社會與世界的感知結構。這從歌詞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如《之乎者也》、《末來的主人翁》、《盲聾》、《吾鄉印象》、《家》等等。儘管當時,在後美麗島的時空中,一些自由、批判與個人主義(相較於戒嚴時代一切強調集體的一致與團結)的空氣已藉由課堂上幾個老師隱晦的言談,逐漸發散出來。但言談畢竟只是言談,作為一個高中生,所能接觸及感受到的畢竟有限。真正使得這些開始發酵的想法有了當代實在感的,正是羅大佑的音樂。以他的音樂襯底,一個脫離舊時代的思考與感知方式方能有血有肉地架構起來。

在「家」這張事輯之後,如同許多其他的羅大佑迷一樣,我也在期待著:下一張會是什麼?然而,我們所得到的,卻是一紙《昨日遺書》,以及接踵而至的《明天會更好》。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轉折?有人破口大罵地的背叛;有人開始酸溜溜地清算他的過去,說他的音樂語言其實都是從西方抄來的──而且還抄得不高明;有人則自我安慰地說:比起其他的流行歌星,羅大佑要好很多了,畢竟,在這樣的社會,這樣的時代,我們還能對他多要求些什麼?


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少了羅大佑的參與之後,能使我們的思考與行動繼續活化的襯底音樂是什麼?對我來說,整個 80 年代後半,似乎沒有一個本土的樂音可以扮演猶如前期羅大佑那般的角色:這是一段非常長期的空白。

論者或者會說,這是因為台灣已進入多元化的時代;啟蒙已經漸漸過去了,英雄不必存在了。但問題是,對我來說,啟蒙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它打開了一個空間,但也創造了更多的問題必須被進一步深化與解答。《末來的主人翁》經過十年之後是什麼樣子?該怎麼唱?《鹿港小鎮》的悲情是否依然存在?我們還是依樣畫葫蘆地嘶吼呢?還是換一個嘶吼的方式?《吾鄉印象》裡家園荒漠感的在地美學與哲學意涵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十年之後我們還是只能原地踏步地在心底迴盪著同一套詞曲、節奏、配器與身體律動的組合方式,不斷翻炒著還停留在啟蒙伊始的感知結構?沒有人有答案。在 80 年代後期如大火炒菜般的社會與文化氣氛中,我們只能似有若無地摸索或不摸索著,讓羅大佑的歌聲逐漸焦去。

最近在聆聽觀子音樂坑自己壓製發行的專輯,有一個名詞跑進腦袋裡:「民歌搖滾」。這不是完全照抄美國「民謠搖滾」的意思;經過十多年的摸索,「民歌搖滾」這個詞如果有意義的話,也已經有了它在地的歷史經驗與社會文化內涵。最近的一次採訪當中聽到觀子在練團時,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翻唱著羅大佑與李雙澤的歌,向他們心中的大師致意;我感覺到一個新的開始,對於當初羅大佑所形構的許多命題──特別是關於音樂與感知結構之間的關聯,我們是該有足夠的能力與歷史縱深去跟那個時代對話,並繼續向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