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評1
書評2

作 者 作 品

霜冷長河
鞦韆架
行者無疆
山居筆記
我等不到了
千年一嘆:十年珍藏版
行者無疆十年珍藏版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千年一嘆(AK0042)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3月28日
定價:299 元
售價:23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26頁
ISBN:957133109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評1書評2



  書摘 1

選擇荒涼

1999 年 9 月 27 日,深圳

今天開始動筆的,是一份真實的考察日記,記錄我在 20 世紀最後幾個月的數萬里行程。

明天先從香港飛希臘。這是考察的第一個重點,將會停留較長時間,然後越過地中海去埃及。從埃及開始,整個旅程將在吉普車上完成。大致是:沿尼羅河南下到盧克索,再穿過阿拉伯沙漠北上到蘇伊士運河,過河後進入西奈沙漠;到了西奈沙漠的盡頭,就要叩擊疑雲重重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大門了,如能叩開,則要仔細考察,尤其是對耶路撒冷,然後,沿約旦河到戈蘭高地,進約旦,稍作休整,以後便進入舉世注目的危險地區。想進伊拉克很難,到現在還沒有獲得批准,但一定要闖進去,因為那裡有完全無法省略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兩河文明和巴比倫。如能成行,那就得寸進尺,穿越兩伊戰爭的戰壕去伊朗,伊朗的重要性在於它集中體現了伊斯蘭文明的嚴格形態,更在於還埋藏著煙滅已久的波斯文明。如果「走通兩伊」之夢能圓,接下來就必須面對至今還在進行著激烈核競賽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了,這繞不開,因為在古代,幾大異域文明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印度河——恆河文明。考察印度結束後,應該進入尼泊爾,那兒還有不少佛教文化的重要遺留。從尼泊爾往北,在喜馬拉雅山腳下,開始國內旅程。

如果這樣一個計劃能夠一步步實現,那麼,我們的車輪將要滾過整整十個國家的腹地。據目前了解的情況,除開頭的希臘外,其他九個國家都存在著相當嚴重的行路安全問題。大量的地段不在政府的有效控制之內,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反政府武裝、販毒集團和多種土匪比比皆是。我們無法避開這些地段,因為它們如此遼闊地橫亙在必經之路上,而一切恐怖力量又都不會放過必經之路。

只有坐飛機或火車才會躲過這些危險,但這違背了我們這次文化考察的主旨。飛機、火車大多停靠在現代都市,現代都市是現代文明的交點,卻未必是古代文明的穴位。古代文明的經絡已被淹埋,與現代的交通線路很難重疊。例如,以現代的交通方式,去伊朗必到德黑蘭,擴而大之到伊斯法罕,但在那裡怎麼找得到波斯文明呢?同樣,如果以為可以在伊斯蘭堡考察印度河文明,在新德里考察恆河文明,也大錯特錯。

什麼是荒涼?首先不在於自身形態,而在於通達的艱難。古代文明的衰落和荒涼,也以難於通達作為主要標誌。這次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樣一個考察目標,那麼也就是選擇了荒涼,只能竭盡全力把難於通達的地域一一走通。

早年在故鄉山坳裡遊玩,常常看著那些荒墳發怔,尤其是那些占地很寬、氣勢宏偉的荒墳,居然也蔓草覆蓋,路斷石坍,不能不猜想墓主的家族承傳已經中斷。我們這次是去尋找幾宗更大的荒墳,同樣,也會以通達的險夷來判斷它們與後代的關係,以及後代的興衰。

由此看來,通達方式本身,也是我們的考察內容,因此豈能害怕艱險。

那麼,為什麼偏偏要選在世紀之交去尋訪這一系列人類文明故地呢?

這次世紀之交也是千年之交。在即將跨越這道千年山梁時,不能不回頭看看以前的那幾道千年山梁。這一看不要緊,發現滿世界的熱鬧其實都發生在腳底下最近的山谷裡,美國、澳大利亞這些特別年輕的地方姑且不論,即使是銅鏽斑剝的歐洲,一個個國家數過去,絕大多數話題也只在千年之內。因此,眺望第一道千年山梁已是人跡寥落,更不待說第二、第三道了。
本來,這麼寥落的遠景也不必仔細去張望了,但問題是,每一道千年山梁上都有中國人的腳印,而且這排腳印沒有中斷,一直排到今天中國人的腳下。當年我們的祖先身邊應該有一些陌路人吧,他們都到哪裡去了?他們的腳印消失在何處?他們的身影飄逝於何時?也許,他們還有行李寄放在哪個山洞裡?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有沒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把腳印延續至今究竟是福還是禍?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去辨別一下別人的腳印,研究一下他們離去的原因。

這就必須去遠山,地理的遠山和時間的遠山。

請不要指責我們不務正業。中國文化人千年走一回,並不嫌多。如果把比喻的格局縮小一點,那麼不妨說,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學校,今年是這所學校的盛大校慶。我們中國,屬於最早入學的那幾屆,需要在返校之日尋訪一下早年同窗的蹤跡,捕捉幾許早已遠逝的下課鐘聲。這是一種天然使命,不必讓誰來批准。

這個考察計劃不是我想出來的,真正的實施者是香港鳳凰衛星電視,他們把這個計劃稱之為「千禧之旅」,我是他們特邀的嘉賓。1 個月前,1999 年 8 月 28 日,我在中央電視台為國際大專辯論賽的總決賽作點評,被到處都在找我的鳳凰衛視發現了下落,台長王紀言先生從機場直接來到我下榻的賓館,三言兩語把計劃說得清清楚楚。我開始有點猶豫,因為匆忙間無法推掉 4 個月的工作,但最後還是點頭了。於是先回上海安排好我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的課程,然後立即飛到美國舊金山,矽谷地區有不少華人工程師讀我的書,多次邀請我去談談中華文化的世紀命運,我原先答應的時間與「千禧之旅」重疊了,只能提前。沒想到矽谷講完了又接到美國其他地區的大量邀請,我只得把即將開始的旅行考察計劃告訴他們,他們一聽,都說這個考察計劃重要,也就放走了我。

至於鳳凰衛視為什麼選擇我,儘管他們說了很多讓我汗顏的理由,又說是「一致通過」,但最讓我高興的理由是這一條:他們經過多年觀察,信任我在面對艱苦和危難時的身心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