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這個動盪的世界


讀者時代(AK007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唐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16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57133914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從種族一神到普世一神 讀佛洛伊德的《摩西與一神教》

古爾德是我個人這些年來最喜歡、最真心歎服的古生物學者,可能還不只是古生物學這一項,還包括他生物學背後的哲學思考,以及他幽默動人的書寫講述技藝。就我個人閱讀所及,台灣至少出版了他四部著作,每一本都值得一讀再讀,其中《達爾文大震撼》書中談到一段佛洛伊德的精采發言,有關人的生物演化大關鍵,究竟是先完成直立的兩腳行走?抑或先完成今天我們引以為傲的、以為真的讓我們從鳥獸蟲魚中卓然分別出來的碩大「巨腦」?

超過百年以上,包括就事論事的古生物學者,也包括最侈言空想的哲學家文學家,絕大多數都把答案押在「巨腦」上頭--人之異於禽獸幾希,的確這樣,從昔日解剖學乃至今天的基因蔚然成風研究,無不得到近似這句中國古老智者之語的結論,然而,當我們抬頭看今天的「末端成果」、看眼前世界被我們人類單一一個物種搞成何等模樣,我們人又多奇特多真實差異的從芸芸物種之中悍然獨立出來,包括和我們生物條件幾無差別的聰慧黑猩猩。因此,我們也就很容易相信,這跑不快、跳不高且根本飛不起來的脆弱人類,所可倚仗的斷非生物性的肌骨筋肉,而是「智慧」,或科學點、唯物點來說,大腦。

然而,佛洛伊德卻選擇站人少的那邊,他斷言,「人類的文化之所以能發祥,起源於我們的祖先採取了直立的姿勢。」--三句話離不開「性慾」本行的佛洛伊德以為,正因為我們採取了直立的姿勢,所以人類的感官才從嗅覺改變成以視覺為主〈多精巧的發見!〉,此種降低嗅覺地位的變化,使得女性對男性施以性刺激的主要方式,從原本斷續性的發情期氣味散發,轉變成雌性生殖器官的連續性視覺刺激,因此,人類不是在短暫的排卵季節才進行功能性的交配,而是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有性活動,如此持續性的性活動,讓人類發展出更穩固的「配偶/家庭」關係,從而人類的特殊文化活動堆積才成為可能云云。

今天,人類早期化石,尤其是南猿化石的持續出土,把勝利判給了佛洛伊德這一端:直立的確是先完成的,大腦只是直立之後的自然衍生物或副產品。但古生物學者的解釋遠比佛洛伊德的性慾注目來得素樸且全面,就像奧坎簡明扼要的話:「人類站著走路,所以獲得自己的特性;也就是在雙手自由之後,才可以得到心智的自由。」

古爾德〈以及一干直立派的生物學者〉進一步說明,雙手解放出來,不再如獸類的前肢受制於著地奔跑的功能〈平坦厚實的掌心和平行而生的指頭〉,可執行更精緻複雜的抓握之事,開啟了往後的工具和武器的製作,這才帶動了相應於雙手如此功能的必要腦部發展。或更完整來說,人直立起來,這個新的姿勢,有機的牽動了整個生物結構的配合變化,從腿骨、盆骨、脊椎到顱骨的外表形態到內部構造的一系列變動,比方說腿骨得更強壯、更富支撐力好獨立支起整個直立的軀體;比方說盆骨部位的因此調整使雌性的陰部向前移,從而適合正面的、所謂「正常體位」〈只對直立的人類而言正常〉的新交配姿勢;比方說更有趣更重要的,我們喉部的發音部位因此和猿類有了微差,能發出更複雜、多樣、精緻的聲音,人類往後的語言發展,在這裡意外的取得了決定性的第一步等等。

是這些精緻的新功能出現,才再進一步牽動了大腦的了不起發展。

說大腦是衍生物、是副產品,並沒要否認今天一個人皆可見的素樸事實:人類今天暫居於萬物之上,擁有偉大〈或作惡多端〉的力量的確主要來自大腦--這裡,古生物學者溯回洪荒的時間之路,只是忠誠的為我們揭示事實。生命持續浸泡在偶然的、隨機的大海之中,面對當下的、局部性特殊性的環境敵意作出一次又一次細緻的調整、回應並奮力突圍向前,很多日後證明是最重要、最強力的成果和發明,往往並非始料所及,在最原初既非目的,其發展路程也不是直線。就像古騰堡當時發展了印刷術原為了傳教,卻讓人的知識因此取得驚人的傳佈力量反倒瓦解了神;就像我們今天消耗量驚人的男性聖藥威而鋼,本來是因為心臟血管的治療功能而生的,卻在更形而下處找到沛然莫之能禦的威力。

這種隨機的、不存在終極意志和目的的生命進展「模式」,通常會讓人沮喪、爽然若失,但古爾德建議我們由此去欣賞生命的豐富、繽紛和自由,去欣賞生命如何在次次不同但持續施壓的天擇底下各自勇敢前進,這正是他另一部著作《生命的壯闊》書名之所從來--我也建議我們至少先記得如此「模式」,這會提供閱讀這本《摩西與一神教》另一個有意思的視野。

摩西,一個被殺的埃及人?
《摩西與一神教》是佛洛伊德對人類思維世界的最後一次貢獻,或說最後一次闖禍,它事實上由三篇〈三波〉論文所組成,其中第三篇的﹝摩西,他的人民和一神教﹞直到一九三八年春天他逃離歐陸抵達英國倫敦才發表〈當時佛洛伊德說:「我又能講話和寫作了--我差點說成是﹃和思想了﹄……」,這是頗辛酸的告白〉,這時他已高齡八十二了,而整體成書則還要等到來年的一九三九,事實上這也正是佛洛伊德撒手死去的一年--因此,這本尤其對佛洛伊德本人猶太裔身分極具爆炸力的書,的確有種打了就跑的意味,至少如果憤怒的猶太人要拿石頭打死他〈根據《聖經‧舊約》,係承傳自摩西律法的古老猶太刑罰〉也來不及了。

今天,我們所讀《聖經》的前五篇,﹝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到﹝申命記﹞,習慣稱之為「摩西五經」,這個並不精確的稱謂,並非斷言猶太人的「信史」由此開始,但一般比較信靠歷史而非宗教的學者傾向於相信,猶太民族的模糊建構成型可由摩西作為一個起點,如﹝利未記﹞的祭司階級建立並世襲,如﹝民數記﹞的十二支派分割確定以及人口普查,如﹝申命記﹞的律法訂定云云,由此定點,猶太人才回頭回憶之前的約瑟、雅各、亞伯拉罕、諾亞直至亞當夏娃,拼湊出他們的來歷和創世神話,因此,摩西是猶太人的第一個先知,也是第一個民族英雄,他把猶太人從埃及法老王統治底下帶領出來,也把猶太人從蒙昧不明的歷史之中帶領出來。

但佛洛伊德卻說摩西是埃及人,一神教是埃及宗教,而且摩西還被他的猶太子民所弒殺,一切榮光歸於外族,源自敵人,光是這份勇氣和想像力,這本書就值得我們一讀。

但這是真的嗎?我想,一開始就急著問這樣的終極答案儘管很人性,但卻是不太恰當的。正如佛洛伊德說的,「如果所流傳下來的關於過去的一切,都是我們稱之為傳說的,一些不完全的和模糊的記憶,那麼,這對藝術家來說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他可以自由地根據他想像的欲望來填補記憶的空白,來描繪他希望根據他的意圖來再現那一段時期。一個人幾乎可以這麼說,傳統愈是含混不清,它對於詩人就愈有用。」因此,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壓住我們對真假判定的渴望,好好欣賞一次思維的詩意演出,把疑惑保留到路的末端再來下判決,甚至不下判決,留住疑惑成為我們再思索再學習的強大驅力。

這部詩意的《摩西與一神教》,如果我們不從論文分篇的角度,而從編織論證的角度來看,它明顯斷成兩大塊,前半是佛洛伊德在《聖經》經文、傳說和歷史材料的採擷揀擇,後半則是個「打回原形」的數十年如一日的一貫心理學老本行老主張。很清楚但多少有點狡獪的是,其中真正居指導作用、屬於佛洛伊德「意圖」或「想像欲望」的,顯然是後半段才露出的心理學主張這部分〈「創傷」「壓抑」「記憶/失憶」「弒父」「禁忌」「圖騰」云云〉,由此堅定的指引,佛洛伊德選取了他所需要的歷史材料和解釋,包括埃及史上短暫出現如曇花又旋即消滅的「阿頓神」一神改革、包括摩西的埃及王室身分或說童年奇遇、包括利未人祭司階級的身分來歷之謎,以及細瑣但讓人會心的,摩西不善言辭的聖經明文記載,需要由亞倫代言,佛洛伊德以為這正是摩西埃及人不懂猶太語言、需要同步口譯的證據〈至於摩西初次需要口譯的談話對象是法老王,要說服他准許猶太人離開,這就沒辦法面面俱到,只能說是傳說的變形了〉。

總的來說,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佛洛伊德劇本之中,真正關鍵的是摩西死亡這件事,不能讓他如﹝申命記﹞最末尾,登尼波山,站上毘斯迦山頂遙望許諾的迦南地,咫尺天涯的孤獨平靜死去〈「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而是摩西得被忘恩的猶太人弒殺,讓這個滔天罪惡藏入代代傳說的幽黯處,成為猶太民族的「童年創傷」,歷經漫長歷史的潛伏和壓抑,最終以尖銳的一神信仰〈以及「救世主死後復活」「原罪」等等〉顯現出來,這完全符合佛洛伊德神經症的公式:「早期創傷∣防禦作用∣潛伏期∣神經症發作∣被壓抑事物的部分回歸」。對無神信仰的佛洛伊德而言,宗教本來就是一種幻覺,一種典型的神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