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前序
書寫的懷舊
魯迅與版畫
尋找張愛玲
尋常百姓盞

作 者 作 品

瓷心一片:擊壤以歌‧埏埴為器
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
遠洋外貿瓷
沉船外貿瓷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尋找張愛玲和其他(AK0080)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張錯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10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0頁
ISBN:957134058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序書寫的懷舊魯迅與版畫尋找張愛玲尋常百姓盞



  前序

我自山中住.她從海上來

◎文/張錯

這不是一本研究或專門介紹張愛玲的文集,雖然書內收錄一些有關她的文章。其實我和張愛玲的關係說不上千絲萬縷,但箇中亦有關連。我不止是負責張愛玲女士海葬主要成員之一,同時也是宋淇夫人交托張愛玲英譯原稿《海上花》的人。在南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我成立了「張愛玲典藏」(Eileen Chang Archive),專門收集張女士著作及研究資料,其中主力收藏,就是《海上花》英譯及另一篇只有七十多頁英文打字,沒有完成有關「少帥」(The Young Marshal)的英文短篇小說文稿。

我也是一個珍惜羽毛的人,不想嘩眾取寵,更不想攀緣附會。但是多年來處理許多有關張愛玲事情,甚至近年一個研究生的博士畢業論文,都讓我時刻感到,原來我一直都在「尋找」張愛玲,以及企圖繼續「發掘」她過往的一切。在追尋過程裡,容或我不是「張迷」或「張學」專家,但我不但虛心學習閱讀別人(譬如近年高全之、林幸謙……等人)對她的學術研究,自己心內還和她認同分享著同樣的寂寞蒼涼。因此,書名「尋找張愛玲及其他」,應可視為我創作生涯一個巨大隱喻。

她代表著一種已經消逝的美好華麗,無論文字或內涵──「再也不會有同樣的人或文字了,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永遠不會,她是自己的唯一,也是這類典型的唯一」,這是我的喟嘆。但是我又好不甘心她消失遠逸,雖然,我自山中住,她從海上來。多年來同住一個城,同姓張,同認識一個叫林式同的朋友,但就沒有見面來往,比鄰有若天涯。

然而,她和魯迅倆人是我的文學偶像,後者雖是紹興人,但長期居住及逝世於上海。他們分別代表著我多年來許多憤懣抑鬱、夢想憧憬、及過往緬懷。

當初收集文稿編纂此書時,正逢南加州山林大火,風仗火勢,火靠風威,英文稱為「暴風火」(firestorm),可謂氣勢懾人。不止土地房屋遭逢摧毀,數以千計山區居民更岌岌可危,被迫收拾細軟,遷離災區。這種面臨大自然威力的人類無助感覺,使人頓然想起老子《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不止煙霾瀰漫,日月無光,灰燼飄落如雨雪,影響著整個大洛杉磯地區生態。沙漠吹來焚風有增無己,火勢繼續藉風蔓延,從一個城市燒向另一個城市。救火員無法抑制,天氣預測也無任何下雨或風息跡象。大難尚未臨頭,人們只好留在屋內,繼續等待。

這場火災,讓人想起台北文化生態。

流行潮流像野火,摧毀許多傳統價值。尤其創作與出版方面文化生態,正面臨暴風火的肆虐。大家既不願束手待斃,但又無法放手一搏,待到火近燃眉,要奔逃?還是要撲火?

這就更像魯迅的鐵屋子譬喻了。在《吶喊》書序,魯迅這樣記錄他和錢玄同的對話: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上面兩段話,笫一段是魯迅疑問,第二段是錢玄同回答。

如果在那段話加上一句「有如南加州的暴風火撲向鐵屋子」來描述一種萬難破毀的文化困境,那今天的我們是否應該大嚷起來?還是沉默?

但又回心一想,所謂傳統價值,並非一成不變。它的形成,還不是推翻了更早的陳舊傳統價值?

由此看來,驚醒較為清醒的幾個人還是有必要。他們的吶喊與前瞻,就像錢玄同說的,驚醒另一些人,另一些人再驚醒多一些人。

這才是生命存在意義。至於鐵屋子能否打破,大家能否衝出來,其中自有相互作用,儘管我還是像魯迅那樣,非常宿命與悲觀。

因近年來曾為港台兩張報紙寫過兩個短期專欄,多少代表在文化逆境中幾聲微弱吶喊。如以魯迅辣手文章的社會功能而言,這些微弱聲音也不過是蟲豸般的呻吟吧。但它們多少代表近年努力方向──社會良心外,長期隱藏在心內的藝術狂熱顯露無遺。除了有系列小品描述對青銅器及陶瓷喜愛,還更以一種探險逾越心理,發展成公開講座及學術文章。那是大膽嘗試,以文化史代替歷史去整理藝術。

然而這種心情,未必就不是魯迅寓居在北京紹興會館內鈔錄古碑的心情。至少,我們分享著夏夜的一般孤獨落漠──「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裡看那一點一點的青天……」。南加州落日非常艷麗,但夜晚天空並不青藍,星光非常稀少。偶爾也有夜鴉飛過,像「藥」的那隻。

另一個讓人沉溺主題是懷舊。那些不能全然忘卻的回憶,尤其是少年成長期就讀在香港一個耶穌會英文書院,以及一段殖民地華人社會話語。 許多回憶滲雜著甘苦,我屬於戰後嬰童群,也就是隨著父母自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徙居台港而成長的一代。早年艱苦歲月,像一碗冶療百病的廣東苦茶(那時最出名老店是「王老吉涼茶」),甘甘苦苦,也就喝了,沒那麼苦,但也不甜。像一捲沒有聲帶默片電影,一幕一幕往事在靜寂回憶裡流淌,終於提筆寫就一系列香港從前,就算是這些影像的字幕說明吧。

書付梓時,剛巧柯振中兄在「人間副刊」發表有〈我見過張愛玲?〉一文,也屬「尋找張愛玲」之類主題,蒙他慨然答允附錄書後,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