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代序 1-1
代序 1-2
書摘 1-1
書摘 1-2
書摘 1-3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評1
書評2
對談

作 者 作 品

我的不安
人在歐洲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
乾杯吧!托瑪斯曼
孩子你慢慢來
野火集:20周年紀念版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
孩子你慢慢來(典藏版)
親愛的安德烈(典藏版)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百年思索(AK090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龍應台作品集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8月23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29525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代序 1-1代序 1-2書摘 1-1書摘 1-2書摘 1-3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評1書評2對談



  書評2

.張維安(清大社會所教授)

龍應台又出書了。《百年思索》是她在今年 8 月正式接受台北市文化局長職務的邀請之前一兩年的近作。全書共有 39 篇文章,討論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各種議題,文化、人權、政治、性別、民意、知識份子、扁蝨、玻璃鰻與資本主義商品。雖然坊間關於這方面的批評文字已經很多,不過這本集子值得優先閱讀。

論說的內容雖是縱橫東西,但是許多例子都是台灣的借鏡,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可在她解讀西方社會的字裡行間,看到她對歐洲社會的忌妒,也看到她對自己社會的期望。例如,〈詩人剛走,馬上回來〉,〈一本書的背後〉,〈有什麼副刊,就有什麼社會〉,就有許多忌妒與羨慕。尤其是〈給我一個小城〉,她一方面讓讀者了解這個小城魏瑪所充滿的文學、藝術氣息,也藉著歷史闡述這許多理念、理想,比如說民主。

書中對於民主、人權的討論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暴君的紅唇〉,〈魏京生訪台的反省〉,對李登輝回答日本記者的批判,對《台灣的主張》一書背後所透顯的社會轉型諸多歷史的糾纏,闡述了她對「人」的主張。〈兩顆草莓的賄選〉和〈10 億元一個電話〉,針對德國的選舉和台灣做了比較,也對台北市選里長這件事情的熱絡與浪費,替選民做了分析。本書除了善用不同社會之間的比較之外,也有許多歷史比較分析,它可以是文學,但不只是文學,每一篇都值得關心人類社會的讀者細細閱讀。

對於台灣社會,作者指出,能夠享有今天的基本權利,其實都是長時期以來,知識份子捧著易碎的瓷器接力賽的成果,瓷器一百年不落地,嫣然放出光芒,但她也說這個新得到的自由,在台灣人的手裡,像一條抓不住的泥鰍。對於了解今天台灣的民主亂象或民意專制或民意代表的專制,有許多啟發。關於民意,通過小城魏瑪,她這樣問到,代表民意的總統或總理是否就更能保障思想的自由和文學藝術的發展呢?如果在 1775 年魏瑪以公民投票來決定是否聘請歌德和席勒,以投票來決定尼采的去留,投票的結果會是什麼呢?平庸主義可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而民主的傾向就是向平庸看齊、靠攏。她不只一次提到,民主並不等於投票,民主也不一定就是保障人權,我們的社會有了選舉,並非就此沒有人權的問題。我們開始要面對民意的專制,現代民意取代了過去的獨裁,膚淺的民意無所不在。她雖然有些菁英主義,但也很貼近歷史。

和人權與民主糾纏的另一條線索就是多元文化的思考。她指出,以一個主流的或正統的文化解釋社會現象是不足的,任何一個所謂中心,都有某一個邊緣的存在。所有的歷史都可以換個角度來重新敘述,中國馮燕與希臘巨吉斯的故事,就是一個對照。觀看美國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不能只有美國人的觀點,必須也有德國人的觀點,則是另一個例子。「人」,應該是一樣的,每個士兵都是劃破了指頭要流血的人子。多元角度的分析,突然又回到對「人」的關心上面來。

全書,我對〈序〉感到特別有興趣,這篇〈政治人的人文素養〉,是一篇在台大法學院的演講,非常精彩,有啟發性,其中她提到一個會寫詩、懂古典音樂、有哲學博士學位的人,不見得不會妄自尊大、草菅人命。我認為不只是對政治人,現代公民都應該看看。

本書的最後一頁,寫於 1999 年 8 月 5 日歐洲時間晚上七點。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看看本篇的副標題〈與我的讀者暫別〉。我猜測,這是因為她接受了台北市政府的邀請,準備成為一個手裡有資源(或權力)的人。她一定記得她寫過:「獲得權力的時候,就是責任壓下來的時候」。她也一定記得她寫過:「當反對者成為當權者,要接受什麼考驗。第一個就是得準備被人笑話」。雖然文化局的職務,不全然可以相比,但是「當批判的人成為執行者,要接受什麼考驗?」希望這只是暫別,不要太久。

~本文原載於 1999 年 10 月 28 日中國時報開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