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入境大廳(VN00044)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Story
作者:陳偉棻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14日
定價:330 元
售價:26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78957139746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一九八五年,父親是一名高中老師,通過教育部的公費甄選,到美國華盛頓進修三個月。

我當時才三歲,關於這件事的記憶幾乎沒有,但是這件事情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各式各樣的細節,被爸爸以及其他家人朋友頻繁地提起,導致我們所有人好像也一起跟他在華盛頓過了三個月。因為這對我們這個極為普通的家庭來說是不得了的大事,能出國,還不用花錢,肯定是交了不屬於我們的好運才能達成願望。

去美國三個月,好像勝過在臺灣活三十年,爸爸跟我們講美國車、美國人、美國校園、美語、美元、美國天氣、美國食物、美國交通。他還從美國寄了卡片、貼紙與髮夾給我,巴掌大的硬紙板上面挖了十條縫,每一條縫上面別一支髮夾,成對的,一共五種樣式。收到這些舶來品,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千金小姐。阿嬤跟我要,我心疼地給了她一支。很多年後,全部的髮夾早已不知去向,我給阿嬤的那支,卻始終放在她桌上容易拿取的位置,成為唯一剩下的一支。

爸爸說,去了之後真後悔沒有從臺灣帶原子筆,美國原子筆一支一美元,相當於新臺幣四十元,「夠我在臺灣買一盒!」

爸爸也說,還好同行的其他老師帶了大同電鍋,他們集體燉牛肉,配當地便宜的硬麵包,餐費立刻從一餐十美元,變成一餐一美元。
‧‧‧
二十多年後,我去美國念書,行前買了好多筆,也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全新的大同電鍋打包。其實在我出國的二○一一年,這些東西未必需要,只是,我是家人和親戚間第一個出國念書的,爸爸說過的話像是二十多年沒有更新的教科書,成為我踏上遙遠國度的唯一行前指南。

去了美國之後,不難想像,我發現爸爸說的,以及過去二十多年我們集體創造出來的美國生活經驗,某些是實在的,某些是虛幻的。可是最鑽進心底的,是某些我相信爸爸也經歷過,他卻沒有說出來的事情。

有一次我從美國回家,一年沒回臺灣了,爸爸來接機,見了面交給我兩袋東西後就背著手往停車場方向走,讓我自己跟上。一如往常,我們不會並肩聊天,只是一前一後地走著。到了車上,我打開袋子,發現是一碗甜不辣和一碗大腸麵線。

他這時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妳吃吧。出國就是那樣而已,開心幾個禮拜,到最後只想著回家」。

那句話像是吐露一個祕密。既然對方也有長期旅外經驗了,關於孤獨,就不妨直說了。如果我沒有出國,爸爸恐怕永遠不會告訴我,一九八五年的他,即使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開過眼界之後,只想念臺灣的牛肉麵。
‧‧‧
去美國念書之前,我也有一點點出國觀光的經驗。第一次出國去了沖繩,團體行程,我和媽媽、姑姑,還有姑姑找來壯膽的幾位遠親。那時候都是大團,我們幾位近親遠親湊起來也不到團體中的多數。一路走馬看花,到觀光工廠就買點土產。愉快地想著,原來人家說出國觀光旅遊就是這麼回事啊。

一日晚上,那幾位遠親找我去他們房間玩撲克牌。玩完之後,我回到房間,看到媽媽氣得都哭了。

她省吃儉用讓我們出來「看世界」,是她也是我第一次出國。而我居然以打發時間的姿態,用玩撲克牌揮霍了在國外應該珍惜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國外玩撲克牌,居然還是跟臺灣人玩,做著在臺灣也能做的事情,便是浪費。因為去別的房間打撲克牌,我彷彿大逆不道地敗光了家產,家產不是團費,而是要靠出國經驗累積的文化資本與獨特氣質。
‧‧‧
我在國外生活第十一年了。頭五年在美國,接著三年在香港,第九年開始,搬到了英國。我曾經也以「和臺灣的距離」來定義自己走了多遠,與臺灣的生活愈不相同,彷彿遠行就愈有價值。但是只要在外地夠久,總有一日會面臨一個奇異的時刻,那就是,國外的一切已經成為了日常,如果一直待下去,免不了要做那些「在臺灣也能做的事情」,那麼,究竟要如何持續地以獵奇的眼光,觀看自己的普通生活?

就算保有獵奇的熱情,在外地生活,很多時候,也僅僅就是生活,根本無奇可獵。洗衣、做飯、等待天氣好的時候出門採買,這些生活基調,不論在哪裡都差不多。有時候聽不懂人家說的英文,覺得沮喪,突然想起,在臺灣,也不是每句中文我都能正確無誤地理解。有一次看到不懂的英文生字急著查字典,發現中文是「天竺葵」,我也不曉得該不該有恍然大悟的心情,畢竟「天竺葵」究竟是什麼,用中文我也沒能真正明白。

有時候我會想,父母親嚮往的那種因為見過「外面的世界」才有的獨特氣質,是不是真的存在。我們見到的外面的世界,其實也只是別的國家的日常風景。在別人的地方生活得夠久,久到忘了自己身在國外,可能是飽經了旅途的風霜,也可能只是換個地方庸庸碌碌。

或許還有第三種可能。因為生活足夠動盪,漂泊得夠久,知道生活與期盼不能等到全然安頓好了才開始。不知道會在一處多久,也不確定之後要往哪裡去,總是在路上,只好把浮光掠影的片刻也體驗出幸福來。

住美國伊利諾州時,我每周開車到一家大型超市 Meijer 採買,必經之路是林肯大道。林肯大道的車流不多,兩旁綿延著高大的落葉木,非常壯觀。秋天是最美的季節,葉子轉黃轉紅,偶有一陣風吹來,各色樹葉便像旋轉的萬花筒一樣不斷變幻出各種風情,有時候,也下起金黃色的小雨。那片樹木那麼華美、那麼飽滿,還有彼此摩娑的沙沙聲,很能撫慰人心。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了去採買才開上林肯大道,還是為了開上林肯大道而去採買。

喜歡林肯大道兩旁樹木的不只我,我看過很多人專程停車取景拍照。最美的季節只有兩、三周,之後葉子便漸漸掉落。也就是說,秋天的景色我欣賞兩三回之後,就要進入美國中西部嚴酷無生機的冬天。

有年入冬之前,我又經過林肯大道,看到一家人專程來拍照。我為他們覺得可惜,那一周的葉子不是最美的,如果他們早來一周就好了,我這樣想。對於觀光客來說,旅遊有最好的時令,去日本看櫻花,去加拿大看楓紅,或是去香港吃大閘蟹,都有最合適的時間。錯過了,那趟旅程就不免遺憾。當時我住在美國已經三四年了,我發現,對我來說,沒有所謂林肯大道最美的時節。春夏時分綠意盎然的時候,我覺得這片樹林很美,而且可以想像它到了秋天將呈現另一種更豐厚更多彩的景致。冬天,葉子掉光只剩枯枝,我又想,聖誕節就要到了,慶祝之後,樹枝很快又會長出新芽。林肯大道的美對我來說是進行式,我因為知道這片樹林過去、現在,和以後會有的樣貌,而總是充滿期盼。每一周,我都懷抱著珍惜的心情開上林肯大道。當一個地方對我有了連貫的意義,我就不再是過客,我屬於這裡,這裡也屬於我,那是我身心得以安歇的平靜時刻。

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像這樣因為把一處新的地方住成舊的,而對我產生連貫意義的細小事物。在初來乍到與落地生根之間,我沒有老掛記著臺灣,因此少了走得太遠的擔憂;我也沒有就地安家的覺悟,因此不會把任何經歷當成理所當然。這些細小的片刻,逐漸浮現的連貫意義,讓人看清楚生命被塑造的始末與軸線,讓人安頓身心,是我在每一個地方認真生活了夠久之後,所留下來的紀念。
‧‧‧
這些意義被顯明的方式有很多。

一開始在美國,天寬地闊、杳無人煙,生活可以非常孤獨。博一的時候,每周只有周二到周四三天課,每周五、六、日、一,我可以連續四天沒開口說話。四周是無邊無際的大豆田和玉米田,想回臺灣,要搭一趟巴士加兩趟飛機,包括全球最長的客機航線之一,從芝加哥到香港,超過一萬兩千公里,飛行時間十五個小時。在足夠遠的美國中西部獨自生活,自我的概念清晰得像是平原上唯一一棵高聳的樹木,每一件事情與自我的關係顯而易見,在這裡,一場派對,做一次指甲,或是一場大風雪,都能讓人更認識自己,連路邊的樹木也有無盡的意義。

就在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時候,我搬到了香港。美國都是樹,香港都是樓。廣東話我聽不懂,食物我吃不慣,每個月超過一半的薪水付了房租,另一半讓我偶爾上館子打牙祭,讓服務生把盤子丟到桌子上。在美國生活久了所享有的餘裕與生活情趣,在香港消失殆盡。我總是很慌張,總是很擔心,覺得自己總是落後,總是苦苦追趕。薪水很好,但是房間很小;離臺灣很近,但是我抽不出時間回家。那是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慣常信守的價值被挑戰得體無完膚,這時候少數無論如何都想捍衛的事物,大概就是非常核心的自我價值。

在美國,認識自己的方式是「慎獨」,透過「即使沒人看的時候,還是想要做給自己看」的那些事來定義自己。在香港認識自己的過程則非常「入世」:人潮都往一個方向走,你跟不上那樣的腳步,便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是另一種生活。

後來,我落腳英國。我住在英格蘭中部,這裡大部分的事物,都可以在香港和美國中西部的對比光譜上找到一個落點,也就是說,這裡是很中庸的,介乎兩者之間。氣溫在兩地之間,交通便利性在兩地之間,城市尺寸在兩地之間,離家的距離也在兩地之間。不曉得是英國真的太中庸,還是我已經出來混得太久,明明和英國沒有什麼淵源,適應期倒是相當短,或許根本沒有。

服務的學校旁邊有座公園,我常常去散步,那公園的面積和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差不多。有一天,我在公園一角走著,突然想,走那條直直穿過公園的路好了,這樣天黑前就可以回到信義路三段,跳上捷運就可以回家了。

這樣空間錯置的混亂,或許是因為在這裡活出了穩定的日常,也或許只是因為想家。

我父母親說的那種獨特氣質,反映的是本地與異地的二元思維,只有待在臺灣與離開過臺灣這兩種可能。我們從未想過,我會在臺灣以外的好幾個地方,輪流過上好幾年,不是旅遊,也不是移民,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過著沒有故鄉的安穩、也沒有異鄉的疏離感的生活。在臺灣以外的地方,平淡地、普通地生活,不在我們的想像範圍之內。

關於好好生活,我喜歡作家畢飛宇分析的,人們過的並不是自己「想過」的日子,也不是自己「不想過」的日子。人們過的是自己「可以過」的日子。

「可以過」的日子究竟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對我來說,可以過的日子是踏實的日子,是有連貫意義的日子,每天醒來願意接起昨天未完的日子繼續過,晚上睡下之前知道明天沒有懸念地也要接著今天沒過完的日子過,有這樣的心甘情願,日子就可以繼續。在外地生活,有挫折、有驚惶、有疲憊,也有各種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代價,唯一沒有的,就是沒能試一把的不甘願。過去十年我走了一條陌生的路,這條路要再走遠一點我也不介意,對我來說,這就是可以過、也值得過的日子了。

二○二一年十一月
英國萊斯特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