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增訂版前言
關於費滋傑羅
張大春書評(上)
張大春書評(中)
張大春書評(下)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我沒有你們所有的
咆哮山莊(精裝版)
我們,再次重逢的世界
洗大象的女人
理想的讀本:國文 7


大亨小傳(AA0068)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費滋傑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20日
定價:199 元
售價:15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524X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增訂版前言關於費滋傑羅張大春書評(上)張大春書評(中)張大春書評(下)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關於費滋傑羅

著者生平

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這兩樣東西他一度都曾享有,可是沒有好好保管,結果少年得志,而晚年──不能說是晚年,因為他四十出頭就過世了──窮途潦倒、江郎才盡,一度輝煌的聲譽幾乎被廣大的讀者全部勾銷。他再也想不到,文學批評界也沒有人能預卜,四、五十年後他竟然會被「平反」,躍登二十世紀美國小說家數一數二的地位。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生於美國中北部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父親原籍美東馬利蘭州,祖先上溯殖民地時代,「佛蘭雪斯.司各特」的名字取自一位相隔三代的表親、也就是美國國歌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1814)的作詞者 Francis Scott Key;母親出身愛爾蘭移民家庭,經營雜貨生意,家道殷實,可是到了費滋傑羅入學年齡,家中經濟情況已不如前。

司各特從小就有文藝興趣,喜歡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十幾歲時進紐澤西州一家天主教學堂住讀。中學時期,他愛出風頭但並不出人頭地,倒是勤於寫作,深得神父Father Sigourney Fay的關注,鼓勵他上進同時教導他辨別是非善惡。日後他在處女作《天堂的這邊》裡把費神父寫進去;在成功作《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裡,女主角黛西也姓 Fay。

他大學讀的是東部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頓。起初他雄心萬丈,妄想做足球隊員,追求美貌的富家女,可是幻夢成空。他勇於課外活動,投稿校刊,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文友如 Edmund Wilson 和 John Peale Bishop,日後都成為文壇健將,對他的寫作頗有影響。他熱中參加校園社交團體「小屋俱樂部」,替大學劇團「三角社」編寫音樂喜劇,自己也粉墨登場,但由於荒誤功課,不得不暫時退學,增加了他的挫折感。

1917 年美國參戰,費滋傑羅 21 歲離開學校從軍,軍階少尉被派到南部軍事基地,卻始終沒有機會渡海上前線。在這期間,他結識當地名門淑女賽爾妲(Zelda),彼此相愛以至訂婚。歐戰結束後,為了經濟能力不足,小姐和他解除婚約,給他沉重的打擊。他短期去紐約廣告公司工作,隨即回老家發憤寫小說。1920 年他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 This Side of Paradise,一舉成名,財源大開,於是和賽爾妲終成眷屬。

《天堂的這邊》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自我紀錄。費滋傑羅把他大學時代的日記、劄記、詩詞、文稿,一古腦兒裝進去。書中描寫普林斯頓優游自在的校園生活,敘述主角追求異性的經歷,還穿插一些不成熟的哲理和宗教思想。全書雖然顯得幼稚但充分流露青春的活力,出版後一紙風行,被讀者認為反映時代的傑作。

司各特和賽爾妲新婚夫妻春風得意,成為大眾眼中的金童玉女。倆口子揮霍無度,一天到晚呼朋喚友、花天酒地──從曼哈頓到長島、從巴黎到法國 Riviera 海濱,到處招搖闖禍。一面他繼續寫作,以供愛妻嬌生慣養的生活。其實賽爾妲有她自己的文藝天賦,日後也發表小說、學芭蕾舞,對丈夫不時透露嫉妒和競爭的心理狀態。

費滋傑羅第二部作品《美麗和毀滅的》(The Beautiful and Damned)講的是一對富家子弟夫婦,一味追求物質,生活糜爛,終致毀滅。小說的結構和文筆比以前進步,但沒有《天堂》寫得活潑、多趣。Scribner‘s書局照例緊接每部長篇小說,出版一個短篇小說集以招徠讀者。他的先後兩本,書名叫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註 1) 和 Tales of the Jazz Age。從此他就被視為第一次大戰後「爵士時代」的典型和代言人。

為了入不敷出,他經常大量生產迎合庸俗趣味的短篇小說,投登銷路廣大的期刊如《星期六晚郵報》,稿費高至四千美元一篇(相當今天兩萬多美元的價值)。他自我解嘲,說這是用粗製濫造的東西來換取時間,以便精心創作。1925 年,他出版第三部小說《大亨小傳》,就是闢劃多年,在家庭不斷攪擾的情況下,騰出工夫嘔心瀝血的產品。然而時移境遷,儘管編輯柏金斯(Maxwell Perkins)和許多英美名家一致讚為出類拔萃的傑作,可是銷路不佳,跟他早先的兩本書不能相比。

如果費滋傑羅是所謂 Roarin Twenties(狂飆的二○年代)的風雲人物,三○年代全世界的陰暗氣候也象徵了他的時乖命蹇。賽爾妲醞釀已久的精神病狀暴發,逼得她出入瑞士療養院,加重他的經濟負擔,加深他的酗酒積習。由於一般閱讀興趣的轉變,通俗雜誌不再歡迎他的小說。他下一部也是自傳性的嚴肅作品《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幾度難產、數易其稿,好不容易面世而終歸失敗。接下一個時期他一蹶不振,寫下一批自我檢討的沉痛文章,身後由他老友批評家威爾森結集出版,題為《崩潰集》(The Crack-Up)。

進入四○年代,他淪落好萊塢,作他以前所不齒的工作,編寫電影劇本──就連這份工作他也不能勝任。他的精神和體力,跟他的銀行存款一樣,都已「透支」,但他還是勉強負起嚴父的責任,不斷通信遙控遠在東部瓦薩學院就讀的女兒 "Scottie"。對他兩地分離的歡喜冤家──這幾年留在南部養病的賽爾妲──他依舊負責按月寄錢贍養。在他的「老伴」英籍專欄作家 Sheilah Graham 的愛護下,身心交瘁的費滋傑羅作最後的掙扎,進行創作一本以好萊塢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影射當年飛黃騰達也是悲劇人物的製片家 Irving Thalberg──《最後的影壇大班》(The Last Tycoon)。

1940 年 12 月聖誕節前三日,費滋傑羅以長期貪酒導致的心臟病復發逝世。《最後的影壇大班》初稿完成四分之三,計得四萬四千字。1948 年,北卡羅來納州「高原醫院」有一場大火;賽爾妲葬身其中。

費滋傑羅生前收到的最後一張版稅單上,《大亨小傳》半年中只賣掉七本。相形之下,他的好友海明威,在該年出版的 For Whom the Bell Tolls(《戰地鐘聲》),頭一年就暢銷 27 萬本。諷刺的是,1925 年兩人在巴黎締交時,費滋傑羅已是走紅的小說家,曾經慷慨寫信給柏金斯介紹這位「後起之秀」。成名後的海明威對費滋傑羅一直存有模稜兩可的戒心;在費滋傑羅方面,海明威始終是個畏友。

他們之間有不少掌故和傳說。流傳最廣而最不可靠的故事出現在海明威的短篇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的期刊版本裡。那篇小說虛擬「司各特.費滋傑羅」其人的話道:「大富的人家跟你我不同。」又引聽者的話冷冷地回道:「不錯。他們錢多一點。」

在他最倒楣的時候,有一回費滋傑羅對海明威說:「你是成功的權威,而我是失敗的權威。」

1940 年費滋傑羅死後不得葬在馬利蘭州蒙郡洛城天主教墓地,由於他生前不是一個好教友。1975 年,他的身後文名如日中天,當地教區收回成命,准許他的屍骨移葬洛城聖瑪利墓園,墓碑上刻的是《大亨小傳》書中的結語: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於是我們繼續往前掙扎,像逆流中的扁舟,
被浪頭不斷地向後推入過去。



注釋:

註 1 Flapper「劈啪女郎」:指二○年代放浪不羈的新派女子。參看高克毅(喬志高)、高克永合編《最新通俗美語詞典》,香港讀者文摘,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