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大師語錄
書評

作 者 作 品

巴黎隱士:卡爾維諾自傳
馬可瓦多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不存在的騎士
樹上的男爵
看不見的城市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帕洛瑪先生
命運交織的城堡
蛛巢小徑

譯 者 作 品

蜘蛛女之吻
不存在的騎士
樹上的男爵
蛛巢小徑
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乩童醫生
查理橋的象
我沒有你們所有的
咆哮山莊(精裝版)
我們,再次重逢的世界


分成兩半的子爵(AA0904)
IL Visconte Dimezzato (The Cloven Viscount)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譯者:紀大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8月14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1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60頁
ISBN:957132610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大師語錄書評



  書評

善惡之間的辯正

.蕭勝明

依卡爾維諾創作年表或自述合集《巴黎隱士》,這本《分成兩半的子爵》在往後彙集合成的『祖先三部曲』裡,是創作最早完成的第一部。卡爾維諾在前言裡或其他自述裡都一再表示:「......我本來只把《分成兩半的子爵》看成遊戲之作,想偷偷發表,並不打算引起讀者注意」。就因為是實驗性質濃厚的,為求自娛而毫無壓力下的創作,才更是恣意縱情,光華萬丈,開啟往後卡爾維諾在讀者心目中奇幻莫測又著實令人拍案的印象,以及文學宗師的地位。

《分成兩半的子爵》跟《不存在的騎士》一樣,很明顯擬仿歐洲中古世紀的騎士羅曼史,卡爾維諾原也直言不諱的。在《不》書裡,多次提到「屠龍」與「圓桌武士」,至於《分》書,則讓全文瀰漫神話傳奇的情調。讀者很清楚知道「那不可能」,但又興致盎然不斷走讀追隨。被作者騙得暈陶陶的,卻是「陶然共忘機」。

整個故事,主述者是主角的年幼姪子,在故事裡只以串場形式出現,重心完全放在主角梅達多子爵上。出場的場景還是戰爭,在子爵與隨從的對談和觀察裡,處處是誇大的意象。諸如:饑荒的程度,使鸛鳥、火鶴等都吃起人肉;污穢的軍妓身上不但有蝨子跳蚤,連毒蠍壁虎都寄生;而全天開火的加農砲竟能維持高溫不退,讓士兵用來煮開水或烹調食物。在這種處處荒謬又煞有介事的設定裡,隨後子爵被分為兩半還能存活的情境才能說服得人。

卡爾維諾在這些故事以「戰爭」「軍隊」開場,或許和創作背景有關罷。那時正值義大利戰亂之時,耳聞目睹都是這些戰事,想像世界裡自也躲不開這樣的意象。

子爵在混戰中驍勇爭先,挺身跳至加農砲口前要攻擊砲手,反而被一砲轟上天。誰知在屍堆中,只存齊整右半身的子爵竟還沒死,在醫師救治中活了下來。只可惜,這是梅達多子爵邪惡的一半,惡念沒有善意的牽制,便放縱起來。而梅達多的父親老子爵養鳥成癡,竟建造巨大鳥籠鎮日吃鳥食與鳥為伴,根本不問世事。讀到這裡,已經覺得卡爾維諾的寫作,實在已經達到「唬爛無礙」的境界了,但是還沒完呢。

子爵的邪惡半身有個奇怪的習慣:遇上的各種物事都要將它剖成兩半,不管有無生命。奇的是,無知覺的梨子、瓜果、蘑菇等全成一半也就罷了,青蛙被剖成一半還能自在跳躍。這卡通似的場景,相對強化讀者的閱讀概念:半身存活的子爵是可以存在的。隨從們在尋找每日出外遊蕩的子爵,便以此為線索。

比較值得討論的:全書後半出現的善良子爵半身,卻沒有這種遇見物事必剖成半的習慣。邪惡子爵對這樣殘缺的存活方式有了異樣的偏執,覺得這樣的生命形態反而才能理解人世的不完滿。在中譯本書背,引用了中譯本頁78至79,梅達多子爵跟主述者年幼姪子的對話,明白說明了這點。但是,善良子爵為什麼沒有這種偏執?

邪惡子爵遇見牧羊女潘蜜拉,宿命似地愛上了她。潘蜜拉看見雛菊、防風草小白花和蒲公英都成了一半,竟能知道邪惡子爵愛上了她。這一切都不合邏輯,但中古世紀傳奇的敘事方式就是這樣。像潘蜜拉看見某一種剖半的物事,就要慨歎同樣的一句:「要命呀,真要我的命!」,看見莫名其妙的,石頭上砸爛的半身蝙蝠和半隻水母,竟能解讀成正確的「今天晚上海邊約會」,這也是中古傳奇的特徵。至於後來善良子爵怎麼也愛上了潘蜜拉,一樣沒有說明。

對善良子爵只是一味用情節來說明他的仁民愛物,卻不著墨他是否也有偏執,也不說明愛上潘蜜拉的過程,這當然可以視為卡爾維諾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但是不是還隱喻了什麼?卡爾維諾讓邪惡子爵先登場,隨後才引出善良子爵的存在,為何不反過來:先讓善良子爵出場,發現後來另有邪惡子爵存在,再與之對抗?

當然「先善再惡」的寫法也可以,只是故事怕就不是那麼「好看」。先惡後善,善良子爵的行為有了對比,更顯其善;且利用對牧羊女的愛情,成為兩人最後對決的理由,不但符合中世紀傳奇的浪漫愛情形式,也顯得情節柔和些。若是善良子爵先出現,將國境調理得物饒人富,卻出現邪惡子爵前來擾民,為了「替天行道」而對決云云,那麼或許會寫成中世紀「武俠小說」也不一定,陽剛味勢必過重。這只是最簡單的解釋方式,卡爾維諾的考量諒不會這麼單純。

之後的情節進展就可以輕易想像了。兩個半身子爵決鬥後兩敗俱傷,各剖開了對方原來半身的傷口,被合併醫治救活後,還原成原來正常的子爵。

在這書中,卡爾維諾無疑要讀者思考(或他自己在創作中思考),「善」與「惡」、「殘缺」與「完整」這兩組對立卻並存的概念。卡爾維諾只是提出了疑問而不置可否,這種開放性結構,讓讀者有涉入的空間,從而興味無窮。

還要一提的,卡爾維諾在書裡描寫了中世紀麻瘋病的盛行,以及在傳奇裡這疾病的形象是如何。在《分》書中,麻瘋病患者是群荒淫無道、鎮日作樂的廢人,被世人所隔絕而自成一村。在現實裡,身為麻瘋病患,卻是極可悲可憫的。最近剛看完保羅‧班德以描寫麻瘋病患為主的《疼痛》,再來看這樣的描寫,感覺格外深刻。

香港作家西西,也是個狂熱的卡爾維諾迷。記得在她的讀書筆記《傳聲筒》裡,對這篇《分成兩半的子爵》有很詳細精彩的解讀。大家很可以找來看看,對於理解《分》書有莫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