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人生大事之最好的工作:每日一分鐘,啟動工作小革命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單冊精裝版):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佛陀與惡棍:矽谷工程師打造上億身心靈企業的經營心法
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我願意陪伴你:點亮生命的九堂課
資訊焦慮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世界古文明之旅:來一場有趣的歷史大冒險吧!


血、汗與淚水(BE0089)──人類工作的演化
Blood, Sweat and Tears: The Evolution of Work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理查‧丹肯
       Richard Donkin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26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36頁
ISBN:957133522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1

第一章 工作的源起

森林中遇到兩條叉路,
我選擇人跡稀少的一條,
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
         ──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 至 1963 年)


幾年前我和兩個兒子到英國大湖區登山,走到朗黛山谷前端的歐史地柯山時,我們決定捨棄正路,走小道攀爬南邊的碎石坡。這陡坡佈滿青灰色碎石,有些明顯看得出是人力造成的。這是石器時代製造石斧的採石場遺跡,山頂還露出堅硬的石塊。

沒有人知道這些石塊是如何開採削下的,礦層距谷地兩千呎高。附近的石壁被鑿出一個小小的棲身之地,是否與採石工作有關不得而知,只知道採石製斧的工作在此經常進行。

可不可能這裏是人類最早的生產線,專家製作工具後交給族人或與臨近的社區交易?不論這工作是由個人、團體或家族合力完成,絕對符合產業的定義。

然而在新石器時代這種組織的出現絲毫不讓人意外,畢竟,此時期的人類已有能力建造史前巨石群(Stonehenge)。要追溯工作的起源必須更往前尋找,因為我們的祖先在石器時代之前就已具備相當程度的技術,甚至可追溯到人類的祖先開始向非洲以外的地方擴散時。當時的生活果真如湯瑪士‧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說的那麼「孤單、貧窮、骯髒、野蠻、短暫」嗎?

有些人認為人類的進化史必然是有進無退的,當然很容易將人類早期求生存的歷程想像成非常悲慘。從很多方面來看歷史的演進似乎也是往前走的,尤其是科技方面,唯一被人們忽略的是生火、結繩等早期發明。然而,坦尚尼亞奧德威峽谷出土的石器顯示,我們的祖先早在二百五十萬年前就已懂得使用簡單的工具。

當然,現代人使用工具的能力進步太多了。然而,這中間究竟經過何種歷程?難道永遠是向前向上發展的嗎?現代人的生活與人獸界線不明的遠古時期相較真有天壤之別嗎?愈來愈多的考古發明顯示(尤其是距今五十萬年以上的歷史),人類祖先的生活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困苦。我們對進步與退步的定義或許也有修正的必要,甚至有人認為兩腳站立也有其缺點。當然,像人類學家葛拉罕‧理查斯(Graham Richards)的說法可能失之太過,他說兩足站立雖讓雙手獲得自由,這項優點卻無法彌補兩腳被限制的缺點。

不過,理查斯的觀點卻可以提醒我們,某方面的進步往往造成另一方面的退步。某些人的科技革命可能造成另一些人的技能失去作用,這樣的發展一定是好的嗎?理查斯的說法或許帶有戲謔的意味,直立走路的能力讓我們的祖先能夠伸展到更遠的地方,能夠隨心所欲地從樹上爬下來。經過進化,步行慢慢變成本能,對某些人而言甚至是一種樂趣。一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覺得是樂趣。然而,人們為什麼總是執迷於走捷徑?

這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一個根本問題,也是一般人及企業老板有時會問自己的問題。如果你能體驗步行的樂趣,為什麼要走捷徑?答案是我們有時候必須忘記步行的樂趣,為了更快到達目的地,為了超越那些不知為何寧可選擇荒僻小徑的人。然而到達以後呢?結果比過程更甜美嗎?太空人阿姆斯壯跨上月球時,他說那是「他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顯然他心裏想的是跨越的過程。

我們不可能從史前文物得知祖先全部的生活方式與重心,卻可拿來與目前尚未完全脫離集獵生活的種族做比較。

在澳洲北部約克角半島的科曼河口住著依尤倫(Yir-Yoront)原始部落,在 1903 年與歐洲傳教士接觸以前還停留在製作石斧的技術層次。這些人是真正的集獵民族,以打獵、捕魚、採集野果為生。製作斧頭的石材開採自南方四百里的石礦,可能經過一連串中間商的交易而得到,他們的貨幣是尖端嵌有海鰩魚倒鉤的長矛──類似的交易不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歐洲?

這種集獵生活必然是很辛苦的嗎?人類學家理查‧李(Richard Lee)曾與喀拉哈里的叢林部落共處十五個月,他發現部落的成年人平均每週只花兩三天的時間覓食。打獵時運氣欠佳的人便乾脆放棄,與鄰居聊天或跳舞。非洲的哈茲達人平均一天打獵兩個小時,其他時間寧可花在賭博之類的娛樂。人類學家馬歇爾‧沙林斯(Marshall Sahlins)說:「哈茲達人對睹博的興趣似乎勝過打獵」,他甚至形容集獵民族為「原始的富裕社會」。不知到霍布斯聽了作何感想?

伊尤倫族對工作與玩樂沒有明確的畫分,他們有一個字「Woq」代表各種雜務,但不包含打獵。在集獵社會中打獵自是最主要的活動,卻不被視為工作。他們似乎認為工作是寧可不必做的事,這不正符合多數現代人對工作的定義?那又如何?有些人會說,現在社會是何等文明複雜,我們能從這些生活簡單的原始人身上學到什麼?遠古人類的需求與欲望怎能與現代人相提並論?人類昂首闊步走過幾千年,早期的經驗至多只是在基因裏留下一點印記。然而,可不可能我們與祖先的關係比我們所想的更密切?也許我們可以從祖先留下的些許證據中找到一點啟示。

不久之前我們還形容早期的人類是次人類(subhuman)。有些人更批評用獵人來形容早期的人類太過浪漫──如英國詩人約翰‧德萊敦(John Dryden)所謂的高貴的野蠻人──認為早期的人類其實是食腐動物,與鬣狗及其他食肉動物一起爭食剛死的動物屍體。關於人類在食物鍊上的位階向有不少的爭議,但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原始人類縱使曾經爭食死屍,在移出非洲時也已經成為獵人。

1997 年考古學家在德國香寧根(Schoningen)發現三件 40 萬年前的木製長矛,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完整的打獵工具,這批古物的出土應已足夠讓人類回復獵人的地位。這些雲杉所製的長矛有的長達七呎,周遭有至少十四匹被屠宰的馬的遺骸,顯示出這裏可能是某種食物料理站──用尖銳的長矛打獵,然後將獵物切割,甚至煮食。

看來最早移居北歐的原始人並不是因勢利導偶然移民的食腐動物,他們不但是獵人,而且做事方法頗為複雜並具組織力。換句話說,原始人不只是獵人,更是工人。如果不嫌太過誇張,我們甚至懷疑這些原始人可能組成某種拓荒殖民團隊,且其中包括當時最具技能與冒險精神的一群。

木矛的製作頗見巧思,尖端採自樹幹木質最堅硬處,切割出最適合投擲的重量。在石器時代末期,大湖區也是因盛產優良石材而獲青睞,但也要經過高難度的攀爬才能取得。

早在五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便已能從事高技能的工作,最有力的證據是英國西索塞克斯郡巴克斯葛羅村發現的一處採石場,考古學家在此挖掘出八百樣石斧。有些製作精細,有些比較粗糙,英國博物館石器工具專家尼克‧艾許頓(Nick Ashton)說:「彷彿可以看到專家與新手在此並肩工作」。

製作斧頭需要相當的技巧,在石塊上慢慢削出所要的形狀與尖銳程度(通常是使用骨槌),這個過程叫做碎石(knap)。考古學家法蘭西斯‧溫班史密斯(Francis Wenban-Smith)深諳碎石的技巧,他稱之為一種藝術,而且可與下棋相比擬,因為製作斧頭時必須先想好後面五至六個動作。

巴克斯葛羅村的斧頭多半是橢圓形,一端較尖銳,像鐵餅一樣逐漸朝邊緣削尖。考古學家請專業屠夫拿去切肉,證明非常好用,斧頭的形狀可輕鬆揮動,不致因用力握緊而割傷手。這裏的斧頭也可能有其他用處,但從各種證據看來屠宰的可能性很大。

管理這個遺址的馬克‧羅伯斯(Mark Roberts)形容這裏是肉類處理場。證據非常明顯。這個古生物遺址與其他地方不同,保存得非常完整。在崩塌的斷崖殘礫與層層冰河沉積物掩埋下,幾乎五十萬年不曾更動。發現斧頭的地方就是它們被棄置的地方,甚至可清楚判斷製作者所坐的位置。

碎石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常教授學生的碎石專家約翰‧羅德(John Lord)說,一個新手就算經過一個星期的練習,也很難達到巴克斯葛羅村工匠的水準。「這些遠古人類擁有一項東西是我們所沒有的,那就是時間,他們可以慢慢地精雕細琢。」製斧者的性別不得而知,羅德相信有些可能是女性,「女性學習製斧的能力似乎高於男性」。

羅伯斯與麥克‧皮茲(Michael Pitts)合著了一本《晴天伊甸》(Fairweather Eden),描寫考古學家在巴克斯葛羅村的發掘過程。他們根據環繞馬骨的石器重建當時人類工作的情形──堪稱是最早的組織工作。馬骨上切割的凹痕清晰可辨,「沉重的馬被拉得立了起來,周圍蹲著一群人正磨刀霍霍。」這群考古學家驕傲地說:「這幅景象從來沒有人在其他地方看到過,至少五十萬年內不曾有過。」

這個遺址座落在一處白堊懸崖腳下的平原,在更早之前這裏可能全部被海水淹沒。我們無由得知那些工作者是住在旁邊或附近地勢較高較安全的地方,但挖掘出的遺址裏並沒有人類被埋葬或居住過的遺跡。倒是發現了兩顆牙齒與一塊脛骨,證明這裏確實有過人類。這些人可不可能是最早的通勤族,經過一天的打獵或覓食後步行回家?他們的技術顯然不能與低階動物的野蠻行為相提並論,人類在數百萬年前就已經能夠運用腦力做事。考古學家在東歐發現二十萬年前用象骨建造的房屋遺址,證明建築的藝術經過多麼漫長的演變。也許當時已有某些工作被視為極具專業性,如建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