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天皇蒙塵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世界古文明之旅:來一場有趣的歷史大冒險吧!


現代世界六百年:15-21世紀的全球史與環境史新敘事(WT02016)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 A Global and Environmental Narrative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春山出版
作者:馬立博
       Robert B. Marks
譯者:向淑容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定價:550 元
售價:43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32頁
ISBN:978626961290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一章】物質世界與貿易世界,約一四??年

我們出生、成長的環境並非我們自己選擇或創造的,而人文界與自然界都包含在這些環境裡面。我們面對的人文界是由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結構組成。這些大結構通常改變得非常慢,而且極少是由單單一個人有意識的行為所造成,幾乎都是由難以察覺的大規模進程所導致;這些進程,或是由持久的大型社會運動促成,或是在我們將看到的種種歷史偶合(historical conjunctures)中發生。此外,世界在一四??年時是一個生物圈,包含地球上所有生命,以及人類;人類從周遭環境取得充足的能量與養分,不僅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盡可能增加自身的數量,也因此改變了環境,並使得環境愈來愈人性化。

若要瞭解伴隨現代世界起源發生的巨大改變,我們得從一四??年的人自出生、生活到死去的過程中所面對的一些自然與人文結構談起。當然,我們不可能檢視當時人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面向,所以必須精挑細選。我選擇著重於世界在一四??年時的兩個主要結構性層面:第一是多數人生活的物質環境與自然環境,那個以農業為主的世界也可稱為「舊生態體系」;第二則是將舊世界大部分地區連結起來的貿易網絡。因此,本章要介紹兩種世界:一種是物質與環境的世界,多數人在這個世界裡過著相當局限的生活;另一種是貿易或商業的世界,這個世界讓全球各地有了愈來愈多的接觸。為了證實這兩種世界之間的相互關聯,本章的結論會探討十四世紀中期西歐與東亞黑死病大流行(人類社會遭遇過的大災難之一)的原因及後果。

本章也會介紹幾個貫穿全書的關鍵概念。這一章大部分的內容著重於物質世界,尤其是人口規模,以及多數人賴以生存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條件。這裡要介紹的概念包含文明的崛起和農業革命、城鎮或都市與鄉村的關係、統治菁英與農民(也稱為務農者或鄉下人)的關係、文明與游牧民族的關係,還有人與環境的關係。這些關係綜合在一起,組成了舊生態體系,其運作結果在十四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備受考驗。

我們也會檢視一四??年左右的世界體系。今日,針對全球化的利益與威脅,相關討論相當多。在這個脈絡下,許多人似乎將全球化視為一種新現象,無論他們認為全球化的影響整體說來是有益還是有害。然而,我希望閱讀這本書能帶給讀者一個觀念,那就是「全球化」並不新:它已經持續發展了非常久。本章的關鍵概念包含多中心(用來描述具有多個中心的世界),還有核心與周邊──核心與周邊無論是套用於單中心或多中心的世界體系皆可。

還有一個關於十五世紀世界的重點是,當時大多數人──無論他們居住的地方、文明、甚至各式各樣的民間習俗──所處的物質世界在本質上相當類似。那是因為人必須進食,而在一萬一千年至四千年前轉為務農之後,多數人都是以農業為生。可以肯定地說,無論主要作物是小麥、黑麥還是稻米,所有農民在面對大自然、統治菁英,以及彼此的時候,遇到的難題都很類似。因此,本章主要著墨於若欲瞭解約一四??到一八??年的物質世界時,所必須知道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結構,以及環境限制。後面的章節會繼續描述一四??年之後發生的故事;我們在本章要先建立一條物質生活的基準線,作為評估世界變化的尺度。

■舊生態體系
地球上的人數是重要指標,可以指出人類在創造物質條件上的成功程度;在這些條件下,人口可能會增加,也可能會減少。當然,人口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存有極大的差異,我們也會考量其中一些。不過,首先我們可以從基本的大略數字,也就是單純的全球總人口談起。

▌數字的壓力
這裡我們要審視數字的壓力來知道整體狀況。現在地球上有七十幾億人口。六百年前,也就是一四??年時的人口只有那個數字的六%,三億八千萬人左右,略多於二?一?年的美國人口三億一千萬。到了一八??年,人口已增加超過一倍,來到九億五千萬。此外在一四??到一八??年的四百年間,有多達八?%的人口是農民;他們以務農為生,是自己與非農業人口的糧食直接生產者。當時的世界以農業為主,而生產糧食所需土地及養分的可用率,無論何時都對活人的數量形成一種限制。那段時期的大半時候,人口增減波動很大,而且每次都持續數個世紀,不過從長遠的趨勢來看,增加的幅度很小,減少卻總是發生得又猛又急。寬泛地說,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一千年間有三波人口大幅增減。人口從大約九??到一???年開始增加(可能在中國與歐洲同時發生),直到一三??年左右,然後在大約一三五?年時由於黑死病而遽減。另一個人口增加的時期始於一四??年左右,持續到十七世紀中期才往下減少。第三次人口增加大約從一七??年開始,至今尚未停止,不過人口專家預計人口會在二?五?年達到九十至九十五億的顛峰。

▌氣候變遷
現在看來,氣候變遷是前現代時期人口增加的一個普遍因素。有鑒於我們現在面臨的全球暖化問題備受關注,歷史學家與氣候學家重建了過去的氣候,也確實發現一些溫度和降雨的重大變動。4氣候變遷與人口變化之間的關聯很複雜,但其主要的連結必定與糧食生產有關,尤其是在一個八到九成人口都以務農為生的世界。溫度、輻射和降雨的變動會影響所有植物,無論是樹木、小麥還是稻米。較溫暖的氣候條件會提高收成,而寒冷或乾旱導致的歉收則可能引起災難。因此,長期的轉冷趨勢會嚴重縮減糧食供給,進而削弱社會維持既有人口的能力,導致人口減少。另一方面,氣候整體暖化便可能意味收成增加、人口成長。5然而,我們也會見到從一七??年開始,氣候變遷對人口成長的影響就減少了,因為新大陸的資源和工業化讓限制人口成長的因素開始緩和。

▌人口密度與文明

生活在一四??年的三億八千萬人並沒有平均分布在地球各處,而是集中在極少數人口稠密的小塊地區。事實上,地球上六千萬平方英里的陸地中,大多數人居住的部分僅四二五萬平方英里,只占七%。原因無疑是那些土地最適合耕作,其他的都是溼地、乾草原、沙漠,或者覆滿了冰。

此外,地球上那些人口稠密的區域只能對應到十五個高度發展的文明,最著名的是(由東到西)日本、韓國、中國、印尼、中南半島、印度、伊斯蘭西亞、歐洲(包含地中海與西歐)、阿茲特克,以及印加。一四??年時的三億八千萬人幾乎全都生活在少數幾個領土只占地表極小部分的文明裡,相當令人訝異。更出乎意料的是,情況到現在仍無甚變化:全世界七十億人口中,有七成住在和當時相同的四二五萬平方英里土地上。

我們在第三章會看到,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在一四九二年之前有幾個很大的人口中心。除了美洲以外,一六??年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在歐亞大陸(現在大體上還是):東方的中國、西方的歐洲、南方的印度;中國與歐洲的人口在歷史上的許多時期都大致相當。那三個區域的人口相較於其他區域實在顯得太多,光是中國就占了全球人口的二五%到四?%(後者是在十八世紀達到的),歐洲則有二五%,印度大概占二?%。換句話說,一四??年時光是那三個中心就包辦了全世界約七成的人口,一八??年時則增加到八成左右。那些驚人數字非常有助於說明中國、印度和歐洲的發展為什麼在本書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那十五個人口稠密且高度發展的文明有幾個共同特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糧食的鄉村居民與消耗餘糧的都市居民之間的關係,即便都市中的菁英可能設計了不同的手段來確保鄉村生產的糧食會進入都市。這種榨取式的城鄉關係由來已久,源自農耕剛出現的時候。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