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中文版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追尋現代中國(中):革命與戰爭
追尋現代中國(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太平天國(上)
太平天國(下)
改變中國
康熙
追尋現代中國全集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康熙(作者親筆簽名書)

譯 者 作 品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
改變中國
鄧後中國大預測
追尋現代中國(中):革命與戰爭
追尋現代中國(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
改變中國
康熙
追尋現代中國全集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孫逸仙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興亡:中國兩千年治理得失
中華文化符號十七講


追尋現代中國(上)(BC0132)──最後的王朝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
譯者:溫洽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21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92頁
ISBN:95713337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追尋現代中國全集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中文版序第一版序第二版序推薦序 1推薦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推薦序 1

.許倬雲(中央研究院院士)

史景遷先生是中國研究的高手。在美國的漢學家中,他以文筆優美、敘事清楚著稱。他原籍英國,受過英國教育的經典訓練,因此語文根柢深厚,落筆文采斐然,不是一般美國學者能望其項背。史氏更令人欽佩之處,則是其洞察的史識,是以他能由一個焦點透視一連串的變化。他的早期著作,有一本是以清代一個民婦的生死當著眼處,鋪陳清代的社會與文化。他的《天安門》(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一書,其實是從天安門的學生運動,上溯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志業與活動。

史氏也擅長於由個別歷史人物作為焦點,上下左右,論述其時代的變化及諸於文化與社會因素交織為一時風流人物,他曾經描述康熙、洪秀全、毛澤東的生平,及其出現的背景、因素。在他的筆下,有宏觀的歷史大框架、歷史人物的行為與性格,於是歷史是活生生的人生,而不是乾燥的排比史事。

史景遷先生是西方文化孕育的漢學家。由於他有西方文化的修養及知識,他在觀察中國的歷史時,也會將西方的角度編織於中國的變化中。他有一本名著《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即介紹歐洲人對於中國的評價及不同時代人物對中國的愛憎與褒貶。史氏對於利瑪竇及在華耶穌會士的研究更是兼具從中國化與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中,找出一層一層的折射與映照,其中有過濾,也有選擇,甚至有誤解,以中國文化研究者的詞彙來說,他的研究正是將文化交流所發生的 discourse,一層又一層地揭開──這一工作,不是為了還原,而是彰顯歷史發展的過程。

有了這些專著的研究工作為基礎,史景遷先生才能寫成這一本中國尋索「現代」的歷史。本書分為五個大段落;在每一個段落,史氏都十分注意當代人物的思想背景及思維的方式。例如,為了處理中國近代的幾次革命,他花了不少筆墨討論達爾文生物演化論,以及這一理論與社會進化論之間互為影響的過程。於是掌握了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文化方面持「進步」的理念,在政治方面給予社會主義成長的溫床。

不過,史氏並不只以思想與文化為其主題,在近代的幾個分段,他都分別提出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數,既作當時情形的說明,也提供時間軸線上可為比較的尺度。例如,從清末洋務運動的業績,南京時代的十年建設,中共建國第一個 5 年計畫的成果,以至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合在一起看,讀者可有清楚的數據,觀知中國經濟發展的曲折途徑及其整體的方向。

正如史氏在他幾本專著中擅長的手法,在本書中,他描寫歷史人物的性格,也往往從細節見到性格,於是這些人物不是平面的面譜,而是有笑有淚的活人。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都在他的筆端復活了。中國的歷史學傳統,本來盼望史德、史識、考訂,與文筆四項並重。中國史學的祖宗,太史公司馬遷,其文筆之優美,使《史記》不僅是歷史記載,也是文學作品。這一傳統,自從清代考證之學獨擅勝場,文章之美,已不受重視。史景遷先生的著作,堪為我人借鏡。國內史學界同仁,當可見賢思齊,有所激勵。

一本好的歷史著作,當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太史公所謂「成一家之言」,亦是聲明其觀點自有獨特的角度。為此,我們不能要求任何歷史著作都滿足不同讀者的願望。雖然如此,我還是不能不表示自己的一些遺憾!我屬於在抗戰中長大的一代,我們對於那一時代的記憶刻骨銘心,永不能忘。有人詢問「抗戰的意義何在?」,我的答覆是「中國人九死一生,幾乎亡國,而不肯投降,只為了打出一個『國格』。」民族主義是中國當年歷史的主調。史景遷先生的大作於抗戰一役,著墨不多。抗戰八年,單以人命的損失、軍民傷亡即數千萬人,工業基礎全遭破壞,本書於中國犧牲之慘重沒有給予應有的敘述。這是我個人深以為憾的省墨!

本書的脈絡,把整個中國的發展線索放在大陸,於是台灣部分的中國,只佔了很少的比例。中國與中國社會的走向現代,50 年來的台灣發展,在中國歷史上仍是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遺憾,不能向本書求全責難,我們自己不能逃避補足的責任。

本書以魏京生出獄及朱鎔基矢志發展經濟為發展一章的結束。史景遷先生提出了一段期許,盼望中國人能從文化遺產與歷史教訓中尋求意義,走向和諧的現代化,並提供中國人的新視野,供人類世界抉擇。他在第五部的敘言中,也向中共提出忠告,要中共自己記得他們曾經許諾終結不平,開拓未來美景;他更盼望他們不要自己成為進步的最大障礙──這兩段結語,毋寧是全書精神所注。這一位畢生研究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的西方學者,畢竟不是僅將中國作為研究課題,他對中國一往情深,有耽憂,也有期許。為此,我向史景遷先生致敬,也致謝!

──2001 年 4 月 4 日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