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以醫學與科普的角度重現歷史的吉光片羽
秦始皇焚書坑儒皆因佝僂症?
畫眸高手顧愷之
蔣公之齒,未老先衰

作 者 作 品

歷史課本不能說的祕密:世界一流人物的暗黑病史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 + 病榻上的龍
現代診間裡的古代病人
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
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
世界史聞不出的藥水味:那些外國名人的生老病死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興亡:中國兩千年治理得失
中華文化符號十七講


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那些你不知道的醫療外史(VLK1012)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HISTORY
作者:譚健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3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36頁
ISBN:978957136457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以醫學與科普的角度重現歷史的吉光片羽秦始皇焚書坑儒皆因佝僂症?畫眸高手顧愷之蔣公之齒,未老先衰



  蔣公之齒,未老先衰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韓愈〈落齒〉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隆冬凌晨,西安臨潼華清池突然響起凌厲槍聲。東北軍張學良所部攻入民國首腦的下榻處,當士兵打死蔣中正衛士,衝進他的臥室時,發現制服、帽子還在,被窩還是暖的,看來才剛離開,他們還發現桌上的假牙沒帶走。蔣委員長倉皇出逃,可真狼狽啊!

西安事變的小細節
上午時分,躲在岩石後,凍得瑟瑟發抖的委員長還是淪為階下囚。曾有傳聞稱蔣絕食抗議,但當事人回憶,他其實是因為沒帶假牙,不能咀嚼東西,無法進食而已。西安事變,筆者自小便耳熟能詳,不過只大致瞭解歷史的梗概,等到長大後,才注意到一個令人頗為詫異的細節。

假牙?蔣中正當時不過四十九歲,正值壯年,又是堂堂一國元首,怎會如此未老先衰?裝全口假牙就意味著滿口牙齒差不多都掉光了,現在看到那些裝假牙的老人大多已是耄耋之年,蔣中正為何這麼快就把整排牙齒透支掉?

其實,蔣中正在歷史上的「病友」真不少。中唐大詩人韓愈三十多歲時便自謂「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祭十二郎文〉)。雖不算老,卻著有〈落齒〉詩:「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想必韓愈心中滿是無奈。他曾有一首詩誇讚別人一口好牙,又充滿自嘲之情,「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韓愈享年不過五十六歲,不知道去世時還剩幾顆牙。

有些患有牙疾的名人就沒這麼豁達了。據《晉書.溫嶠傳》記載:「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時年四十二。」原來那位晉代名臣溫嶠因不堪忍受牙疾之苦,痛不欲生時,自行將病牙拔去,結果因感染細菌而死,可惜可惜!

類似的病例很多,這些名人要嘛身居高位,要嘛衣食無憂,為何自己賴以生存的牙齒,自己和食材接觸的第一道門戶,竟然壞得一塌糊塗呢?

牙周病,動搖牙本
牙齒是人類最堅硬的器官,貌似堅不可摧,不過這說的是牙冠上面那層琺瑯質而已。和任何政權、制度一樣,談到腐朽崩塌,通常還是從根基開始。

這就不得不說說牙周病了。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影響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不僅影響美觀、損害咀嚼功能,嚴重者還會對全身構成威脅。

該病可怕之處在於掉的往往不是一顆牙,而是一組牙、整排牙,甚至是滿口的牙!因為牙周是牙齒賴以生存的土壤,如果水土都流失了,樹木要長在哪兒呢?牙周病的病因很多,主要是口腔衛生做得不夠,導致局部的牙菌斑(指黏附於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以水沖洗來去除,現已公認它是引起牙周病的致病主因)、牙石(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物質)、食物軟垢等物質堆積,長期刺激引起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並誘使牙槽骨退化、牙根外露、牙齦萎縮,進而牙齒鬆動、脫落。

此外,咀嚼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也會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加重病情。

在古代乃至近代,多數人的口腔保健意識較差,許多科學護牙用品尚未發明,口腔衛生自然不到位,再加上生活習慣不佳,遂早早透支了牙齒的生命力,並非只是年老體衰的自然規律才導致掉牙的。

掉以輕心,自食惡果
回過頭來再談蔣中正。青年時代的他也是吃過苦頭的,當年,他在日本上的是軍校—振武學堂,而且還是肄業,該校與蔣一貫自稱就讀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相比,等級低得多,伙食常是日本兵不屑一吃的舊糧陳米(比老家浙江奉化的境況還糟),條件苦不堪言。在當時的日本軍隊裡,每個士兵每餐規定只能吃一碗米飯,而且僅有幾片鹹魚和鹹菜下飯,只有特殊節慶和週末,他們才能吃到新鮮蔬菜和肉。過分粗糙的糧食、單一的飲食結構,很可能對牙齒、牙周組織都產生不良的影響。

此外,與宋美齡女士結婚前,蔣中正的私生活頗為浪蕩,生活習慣更是惹人詬病,十里洋場、風月場所據說都留下他早年的瘦長身影,這也對口腔健康相當不利。

牙周病早期毫無症狀,等到出現症狀時,往往病情已經不輕,刷牙或吃蘋果時牙齦出血,是最常見的早期臨床症狀;接著牙痛、牙齦溢膿、咀嚼無力、口臭等隨之而來,如果一再貽誤治療時機,那麼牙齒鬆動、掉牙就不可避免了。許多人由於對此掉以輕心,等到嚴重不適就診時,早已回天乏術,蔣中正大概就是這樣的病人。

史書記載,蔣中正的牙齒早就有問題了。一九二六年他率軍北伐,六月下旬,軍隊到達長沙安營紮寨時,他牙痛難忍。有人推薦了湘雅醫院,該醫院是美國醫師胡美(Edward H. Hume)博士在二十年前一手創立的。那時中國才剛引進西醫,中西醫之爭正趨白熱化。在牙痛的問題上,蔣中正並不排斥西醫;於是,湘雅的醫師很快為蔣拔掉壞牙,而蔣也表示感謝。胡美等人請求蔣中正擔任湘雅醫院的資助人。蔣說:「感謝你們西方人為幫助中國人所做的一切,但是我們不能再支持帝國主義了。」此時正好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蔣希望教育部選擇一組醫學院進行國有化,於是他問如果被選中,湘雅董事會的成員會同意改名「國立湘雅醫院」嗎?美國醫師聞之,爽快答應。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還對西醫抱持懷疑,對西方文明既排斥又害怕。蔣中正很精明地將西醫中的科學成分和意識形態區分開來,對西醫進行一番新的政治包裝:西醫不再也不應該是是西方的、洋人的、充滿陰謀的,而應該是中國的、現代的、日常的。

此行,蔣中正可謂一舉兩得。不過此後,他病齒的頹勢仍難以阻擋,遂迫不得已,裝上假牙。

即使裝了假牙,也不見得一勞永逸。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中央航空學校第六期乙班飛行生畢業,蔣原本打算親臨會場訓話,無奈牙病再犯,只好作罷,撰寫了一篇〈革命空軍的新精神〉,讓人代讀,文中還不無遺憾地說:「本校長因為牙疾沒有痊癒,不能親自致訓。」

因禍得福,禍福相依
鑑於早早罹患牙疾,蔣中正貴為一國之尊後,對食材的要求很是嚴格。為了確保其營養攝取,侍衛們絞盡腦汁,經常翻新花樣,做一些適合他口味的菜餚。芋頭質地細軟,入口軟爛,便於下嚥,具有滑、軟、酥、糯的特點,製作菜餚適合煨、燒、燴、烤,也可以炒、拌、蒸,是非常利於人體健康的食物,尤其因為軟爛易嚼、營養豐富,同時含氟,對牙齒有好處,於是成為蔣府菜譜的主要食材。有一道「雞汁芋頭」,做法是將奉化的芋頭烤過後,再用雞汁熬製,入口非常軟糯。對這道菜的喜好伴隨了蔣的一生。

西化很深的宋美齡在各方面都對蔣中正的影響很大,也由於身體因素,蔣在飲食上更趨於科學化、精細化,逐漸成為節制主義者,他曾說:「少食多得。」認為很多疾病都是由於吃得太多引起的,這在當時非常難能可貴。

基於同樣的原因,蔣中正很少吃肉,結果吃雞蛋就成了解饞、補充蛋白質的辦法。他愛吃「黃埔蛋」,做法是把雞蛋打碎,用力打勻,加蔥花、料酒、胡椒粉,等油六分熱時用急火煎炒而成,蛋既炒又煎,外焦裡嫩,算是相當特別的一種做法,味道很鮮美。國民政府時期,在他的指示下,這道菜還被列入接待外賓的國宴菜單。製作黃埔蛋的特別之處,多少帶有蔣本人的懷舊情懷吧!

從日常習慣看,蔣中正比較刻板;但從食療養生角度看,他不乏科學合理之處。據說「少食忌飽,適可而止」就是他的長壽心得。因為青壯年時身體出狀況,他對膳食、作息格外講究,最後活到將近九十歲高齡,多少帶點因禍得福的味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是政治家,但蔣中正似乎並未從政治上記取牙周病的教訓。國民政府的根底是否牢靠,他知道得有多深?西安事變不就敲響了警鐘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代表江浙財團利益的蔣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並不算很好。抗日戰爭勝利後,官吏貪汙成風更讓國民政府的形象掃地,但蔣政府輕視民意,導致民心盡喪,統治根基每況愈下,雖自恃兵力強大,但幾年時間,擁有美式裝備的八百萬軍隊就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共武裝打得滿地找牙,最終退守臺灣,豈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