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中文版作者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上)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套書)

譯 者 作 品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上)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套書)
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
大英博物館250年
革命狂潮與化學家
不願面對的金融真相:經濟殺手的告白3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興亡:中國兩千年治理得失
中華文化符號十七講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下)(WT02012)
Making China Modern: From the Great Qing to Xi Jinping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春山出版
作者:余凱思
       Klaus Mühlhahn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21日
定價:560 元
售價:4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48頁
ISBN:978626955568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中文版作者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十二章 雄心與焦慮:當前中國】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期間,中國必須接受其高速崛起的後果並想辦法處理。二?一二年,習近平領導的新政府上臺,其施政似乎仍被黨若無法維持經濟成長、施展政治實力、嚴格控制日益富裕且多元的社會,黨在中國的統治可能落得和蘇聯一樣熄燈下臺的憂心推著走。習近平政府繼續大力推動民族復興、中國重拾其應有世界地位的願景,並加緊對可能與黨爭奪權威和權力者的監視,包括商業部門、網路、出版業、學界、軍隊、其他公權力部門──以及八千九百多萬名中共黨員。中國開始向全球施展龐大的經濟影響力,開始以更高調、更雄心勃勃的對外政策保護其在全球的利益。此地區和此外的許多鄰國開始憂心中國強勢捍衛其所聲索之領土的作為。習近平政府也再度致力於將軍隊打造為向全球投射的第一流戰鬥單位,大幅提升軍事支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國外基礎建設,以取得新盟邦,把新盟邦的經濟與中國經濟串連在一塊。中國四處尋找資源,建立全球性勢力,從而開始改變世界均勢。

對內,中國必須處理已劇烈改變且變得多元的社會和長年積累的未解決問題。黨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且「不充分」。1過去幾十年的高速成長的確令許多人受益,但也創造出新的緊張和衝突。貧富不均日益惡化,環境汙染威脅生活品質。有些社會群體,例如女人、老人、少數族群,遭遇新式困難和歧視。醜聞揭露治理和公共責任方面的弊病。多種公共抗議和透過網路發起的維權行動,呼籲政府解決這些弊病,要求建立問責制,但只招來官員的鄙視。總而言之,人們日益憂心中國所走的方向不夠周全,日益擔心若不修正方向和大幅改弦更張,不可能走得長久,有時甚至為此心生憤慨。令中國許多人惴惴不安的最迫切問題,是中共的統治正當性如果受到威脅,中共會如何回應。中共會擁抱更民主的制度,還是重拾「強人」統治?黨在意識形態和政治上心態保守,而遠比以往複雜、關心國事、騷動不安且活力十足的社會則講求實事求是,兩者之間的不和日深。

習近平主政

二?一二年後期,以習近平為國家主席的新政府上臺。隔年,二?一三年,李克強被任命為總理。新政府意識到中國需要繼續經濟改革,需要解決經濟失衡,以使經濟成長的好處為更廣大的人民所共享。習近平以經濟政策的總設計師自居──經濟政策的設計通常是總理的職責──誓言使經濟改頭換面。二?一三年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根據他的提議,通過名叫「六十條」的大膽改革綱領,其中二十二條勾勒了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新經濟政策。具體經濟目標,是擴大市場在能源、自然資源領域的作用,增加家戶投資和消費,鬆綁貨幣、金融市場。其他三十八條著墨於法律改革的延續(有十一條聚焦於此目標)、社會政策(九條)、環境(四條)、軍隊(三條)。也有數條宣布要加強社會控制,強化落實黨的政治思想。

習李上臺兩年後,政府遇上中國經濟成長愈來愈慢的局面。經濟成長速度為二十五年來最低且似乎還會更低,令政府官員驚恐。二?一五年八月,領導階層大貶人民幣,貶值幅度為二十多年來之最,全球股價隨之下跌。此舉說明中國領導階層對經濟前景的憂心。中國的領導人,出於顯而易見的政治考量,似乎害怕經濟衰退,不管衰退期多短皆然。他們讓低利信貸充斥經濟體系,促成股市一片大好,試圖藉此支持國內需求。政府也力撐股價。大股東不得賣股;國有機構和國營企業受命買股;許多股價下跌的公司獲准暫停交易。這些政策未能化解對中國經濟體質的憂心,反倒,由於債務日增和「影子銀行」部門的存在,憂心更濃。「影子銀行」基本上不受規制,而且很可能遭遇一波銀行擠兌。政府忙於處理當下多方面的經濟問題,因此,二?一三年宣布的大膽改革措施,只有少部分落實。

習近平政府也宣布打擊可能危害國家治理和黨正當性的貪腐。貪腐成風與較深層、較系統性的弊病有關。此現象可以說點出一件事,即一直以來是由內部的利益團體而非公共利益,在推動特定的經濟結果。由政商人士組成,根深蒂固且盤根錯節的一批利益團體,已開始奪占許多機構,例如國營企業和政府機關。例如,來自大有賺頭之土地交易的收入和國營企業的獲利,往往不是流入國庫,而是被局部、乃至全部輸送到利益團體手裡。這些沉?不只吸走重要資源,而且危及政權正當性,而提高透明度、競爭性、公共監督(乃至私有化),可能可以解決這些弊病。但習近平的解決辦法,是打「老虎和蒼蠅」。他開始大力反腐,把國內一部分最有權勢的人(即「虎」)拉下來,把十萬多名較低階官員(即「蒼蠅」)打入冷宮,反官場貪腐運動的持續時間之長,觸及的層級之高,成果之豐碩,超乎大部分人預期。為此遭起訴者,包括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幕僚長令計劃(1956- )和曾主掌國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周永康(1942- )。令計劃是胡錦濤的人馬,周永康則靠江澤民提攜而青雲直上。習近平也拉下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來(1949- )。這三人都因藉權牟取私利遭判長期徒刑。許多人認為習近平用反腐運動除去一部分他最強的政治對手和政敵。查貪行動甚至及於軍隊最高層。郭伯雄將軍(1942- )二?一五年四月正式受到調查,二?一六年七月被判無期徒刑。他曾是軍中最高階現役將領長達十年,二?一二年才退休。徐才厚將軍(1943-2015)也遭起訴,但死於因賄賂罪名等待軍法審判期間。其他很有勢力的中國軍方領導人也受到調查。二?一五年,據報導,十四名將領因藉權牟取私利被定罪或受調查。

反腐運動和其他作為,使習近平得以比此前的諸位國家領導人更牢牢控制軍隊,使其得以任命新指揮官。二?一二年十一月成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之後,習近平與人民解放軍走得甚近。與江澤民、胡錦濤不同的,習近平躋身領導階層之前在軍中待過。一九七九年中國與越南打了短暫但慘烈的戰爭,習近平於該年起擔任國防部長秘書,一待數年,就此開始其在黨內的爬升之路。他常走訪軍事單位,以和軍人聊天,以督促軍隊擁抱改變,同時將軍隊譽為黨的支柱。

習近平更進一步強化民族主義論述,提倡「中國夢」──追求民族復興和軍事強大的感性訴求。在二?一二年十一月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的第一場公開講話中,習近平說「中國夢」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為那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復興」一詞,此前的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就用過,意指中國必須恢復國家的強大和社會穩定,以重拾居於領先的世界地位。他強調他的「中國夢」事關每個人,因為只有靠「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中國才可能復興。只有實現中國共產黨所制定的國家共同目標,中國人民才能指望實現其共同夢想。就在中國人民對黨統治之正當性的主要來源──黨促成經濟成長的能力──開始失去信心之際,習近平揭櫫這個目標,繼續推動民族主義大業。

在習近平領導下,黨也開始強化政治思想。習近平似乎刻意重拾並重新組合毛澤東式象徵和宣傳手法的重要成分。二?一六年春節假期,習近平走訪井岡山,並透過電視向全國播放其行程。一九二七年,毛澤東就在井岡山成立第一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為受中共控制的自治區。影片中,習近平展現大家長似的作風,和人民群眾在一起,在毛主席海報前和農民一同用餐。一般來講,黨強調革命遺產和革命用語依舊攸關當今政治。此後,「紅色文化」的重新發掘和重新運用會持續不斷。

透過反腐運動、「中國夢」之類的運動,習近平的權勢和影響力之大,超越此前諸位國家領導人。他也掌控了黨內許多中央領導小組。這些領導小組成立於一九五?年代,負責黨政之間特定政策的協調,從臺港事務到內部安全、法制、「維穩」等種種事務都屬於其業務範圍。最重要的小組制定政策,例如以涉外事務為重點的小組。小組收集資料,作研究,然後作出重要決定。也有些小組職司較具體的任務或暫時的重要施政,例如三峽大壩或掃貧。最後,為了處理非常情況或救災,黨中央成立一些短期小組。習近平權力愈來愈大,儼然要打破自毛澤東去世以來得到黨內廣泛共識支持的集體領導原則。習近平不再只是領導班子裡居首位之人,而是成為黨宣傳機器所大大吹捧的黨「核心」。

二?一二年,習近平走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闡明兩個要點:教育機構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培養黨的未來領導人,黨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應該加強而非減少。自此大學教師的言論自由受到更嚴格限制。黨宣揚「七不講」──避免與學生討論的七個主題。這意味著大學教師不該談中國共產黨過去的失敗。司法、行政分立、人權、新聞自由、公民社會的自由也在禁談之列。大學教師甚至被禁止談中共是否該受中國憲法管轄。這些限制對學界言論和知識分子環境的衝擊極大。對印刷版或線上的批評性出版品的審查也加強。二?一五年,中國頒行一涵蓋範圍極廣的國家安全法,以保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核心利益」指的是中國領導人眼中國家的三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支柱:維持政治體制和不容質疑的中國共產黨統治;保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經濟發展。這也代表中國眼中無商量餘地的事物大幅擴大。

在習近平時代,中國的高成長率下滑,國家需要繼續進行社會、政治改革,與此同時,政府對內採行較高壓保守的政策。就連政治改革議題的提出都是禁忌。這點出一個觸及根本但未解決的問題,一個隱隱然聳現且可能使經濟、社會發展脫軌的問題:改頭換面後的中國適合哪種政治體制,中共未來會如何?只要這些根本問題未得到處理,中國就似乎確有可能「走不出過渡期」,似乎可能不知不覺走入緩慢的政權衰敗過程。「走不出過渡期」一詞意指這樣一種情況:黨明知某些制度性改革勢在必行,但又擔心這些改革會危害其政權、其根深蒂固的利益、其取用國民財富的管道,於是無法施行這些改革且必然會忽視這些改革。中國或許能避免上述危害,能維持現狀,但這些可能性顯示中國的未來開始蒙上更多不確定性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