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閃耀台灣一:台灣城市建築1860-1960
閃耀台灣二:台灣鄉村景觀1860-1960
閃耀台灣三:台灣山鄉原民
閃耀台灣五:台灣原生物產1860-1960
閃耀台灣八:台灣古早容顏
閃耀台灣六:台灣自然生態1860-1960
閃耀台灣七:台灣往日生活

臺灣史

【類別最新出版】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閃耀台灣四:台灣近水部落(VL00083)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臺灣史
叢書系列:HISTORY
作者:徐宗懋圖文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10日
定價:480 元
售價:379 元(約79折)
開本:菊6開/精裝/112頁
ISBN:978626335424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邵族人與日月潭的神話夢境
    
1910年,邵族人在日月潭行舟,湖光山色,湖面明亮如鏡,景致充滿了詩意,亦如美麗的夢境,孕育了許多美麗的邵族民族起源的神話故事,包括先民追逐白鹿至此,隨之滿載魚穫,未婚懷孕的少女化身為貓頭鷹……等等。在台灣原住民中,邵族傍湖而生,發展出淡水捕漁、獨木舟製造,以及富浪漫色彩的文藝形式,綜合不同民族的特色而成為本身獨有的特色。日本時代,日月潭興建水庫,水位提高,邵族人集體遷村,原有村落遺址均沉入水中。

邵族乘坐日月潭的刳舟
    
1910年代,數名邵族人帶著獵器乘坐刳舟,四周群山繚繞。刳舟意即為獨木舟,邵族因為名稱類似、發源地也在阿里山,邵族家族內幾乎每戶都擁有1-3艘的船,也有最多可承坐30幾人的中型船隻,他們稱呼日月潭為Wazaqan,並會定時舉辦拜鰻祭。

幾位族人準備乘舟?航
    
1910年代,幾位男子在沙灘上準備將船隻入海,木頭槳板已安置好等待使用,船上還有簡易的風帆。紅頭嶼是以往蘭嶼的稱呼,因為島上的巨石狀似男人頭部的側臉,且在夕陽西下時分巨石會被照的艷紅,故稱為紅頭嶼,居住在紅頭嶼的達悟族的族人正準備將拼板舟下水,拼板舟的每個部位會根據功能需求而使用不同的木材,船身則會雕刻圖紋,最有名的即是船眼紋,他們相信船眼能消除災難,且在製造船隻的過程中須遵守許多嚴格的儀式,可見達悟族對待船的態度是神聖而恭敬的。由於達悟族的拼板舟造型優美,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

紅頭嶼的海岸
    
1910年代,紅頭嶼的海灘上停放著待出航的拼板舟船隻以及製造用的材料,族人都回部落裡休息了,沙灘看起來安寧寂靜,浪平穩而湛藍。紅頭嶼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島嶼,四周海岸由珊瑚礁包圍。達悟族以「日出」和 「日落」來表示東西方,而達悟族在這個小島上與世無爭且是最晚和外在文化、漢人等等接觸的一族。

年輕族人造舟的技術
    
1910年代,幾名年輕男孩坐在簡易搭建的涼亭下,打造船隻的骨架,表情尚未擺脫稚氣,造舟是每個達悟族的男人都必須學習的技能。大船被稱為Chinedkulan,會由整個部落共同建造,小船名為Tatala,屬於家庭私人船。船的材料來源都會截取自不同的木材,這樣可以避免單一木材耗竭,畢竟島山大樹樹量有限,而且每一棵樹的長成都需要數十年,因為有必要控制砍伐的總量。船身紅色的來源是紅土,白色部分則是使用貝殼灰;黑色則是蒐集木材燒製的飯鍋鍋灰,船體由21至27塊不同的木板組合,整個船隻不用一根鐵釘,都是使用木釘固定的。

一位頭戴銀盔的族長與家族具有強烈造型感的組合
    
1910年代,一位頭戴銀盔的達悟族貴族與家族合影。達悟族世居台灣東南外海的蘭嶼島,以捕魚為生,具有捕捉飛魚和造舟的技能,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海洋民族。由於住在島上,四周為汪洋大海,達悟族人無需與其他原住民部落進行殘酷的資源爭奪,加上人口少,內部社會結構較鬆散,達悟族沒有經歷頻乃慘烈的部落戰爭,無需展示戰功以懾服敵人,達悟族是台灣唯一沒有出草習俗的原住民族,其戰鬥裝備更多是儀式性的。以銀盔?例,蘭嶼並不?銀,據信是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乘船經過蘭嶼時,留下的銀幣,再由族裡的工匠做成銀片,在模具上一片片黏貼出來的。製作銀盔是神聖的工作,工匠需有適當穿著以避邪,銀盔做成後要依習俗舉行慶典。而且,在新屋落成或新船下水儀式中,一定要戴銀盔,以示貴重。簡單說,銀盔有如王冠般的尊貴,戴銀盔的男性也必然是地位崇高的族長。此外,由於蘭嶼接近熱帶地區,氣候炎熱,達悟族的傳統服飾比賽輕便,沒有裹全身的厚重衣物,也不披獸皮。左一的男子頭穿藤盔,身穿盔甲,下穿丁字褲,屬於武士的穿扮。不過,達悟族戰事極少,這種裝扮主要是在祭典、驅邪等儀式上。男子的丁字褲並非內褲,而是正式祭典活動穿的外褲,跟日本人的習俗近似。左二的女子頭戴椰鬚禮帽,外形似廣東漢人的斗笠。椰鬚笠通常經過煙燻,以利於長期保存,故呈黑褐色。椰鬚笠是由年長女子戴著去工作或參加慶典,既可遮陽,也可作為禮帽。此外,她身穿藍白相間簡便的衣服,不過胸前掛滿了貝?、瑪瑙和玻璃珠做成的大項?。最右邊揹著孩子的婦人胸前也掛著許多大項鍊,不過仔細看,她其實是赤裸上身。這張照片十分珍貴,因為目前雖然有關於達悟族婦女赤裸上身的文字紀載,但相關影像十分稀有。簡單說,達悟族與外界隔離,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他們的穿著呈現民族獨有的特色,造型感非常強烈,而且今天包括丁字褲以及赤祼上半身掛滿大項?等裝扮,幾乎都是時尚雜誌封面潮男潮女的時髦造型了。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