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十章 蔣介石引退 架空代總統李宗仁

臺灣史

【類別最新出版】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立法院風雲錄(WJPC0418)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臺灣史
叢書系列:獨立作家
作者:羅成典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12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8頁
ISBN:9789865729288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第十章 蔣介石引退 架空代總統李宗仁



  第十章 蔣介石引退 架空代總統李宗仁

一九四八年(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七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選前美國輿論與民調一面倒看好的總統候選人紐約州長杜威,竟意外落選。選前押錯寶的蔣介石既失望又尷尬,攜帶美金四百萬親赴美國為杜威助選的立法院副院長陳立夫,更是懊惱不已,不僅白費功夫,還幫了倒忙,得罪杜魯門。在國共內戰中節節失利的國民黨政府,把希望寄託在杜威當選總統後,美國能支持國民政府,援助國民黨作戰,這一下子,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十一月九日,國民黨政府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寫信給杜魯門要求繼續支持國民政府,協助國民政府作戰。三天之後,被結怨已深的杜魯門斷然拒絕。就在這時,東北全境也被共軍攻陷。十一月二十八日,蔣介石決定由夫人宋美齡親自出馬,出訪美國,協商美援事宜。十二月一日,宋美齡飛抵紐約,十天之後,杜魯門夫婦很不情願的約見宋美齡,見面時,宋美齡向杜魯門提出了再提供三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杜魯門回答說:「美國只能付給已經承諾的援華計劃的四十億美元,這種援助可以繼續下去,直到耗完為止。美國不能保證無限期地支持一個無法支持的中國」。蔣介石急需得到的美援沒有盼來,宋美齡的訪美又大吃杜魯門的閉門羹。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暗中受到杜魯門支持的桂系,其大將白崇禧又自武漢發來逼宮電報,要求蔣介石下野,以利國共和談,因為桂系大將均認為蔣介石是國共和談的絆腳石,蔣介石不下台,和談無法進行。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一月,百萬共軍已陳兵長江北岸,南京情勢岌岌可危,在這種情勢下,美國對華政策已有國府中樞換人的打算。桂系也在美國暗中支持下,不時發動逼蔣下台的強大攻勢,面對重重危機,蔣介石焦慮萬分,於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六日,召集國民黨、民社黨及青年黨代表開會,商討如何應付時局的對策。在座談會上,包括國民黨的部分人士,主張「政府應迅速向中共求和」,甚至連國民黨高層,一向為蔣介石信任器重的邵力子,也公然主張無條件接受毛澤東的八項和談條件,這八條件是:(一)懲辦戰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四)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這些條件等同於要國民黨政府無條件投降。因此,一月十六日,蔣介石邀請邵力子、張治中、張群、吳鐵城、孫科及民社黨和青年黨領袖,在自己的官邸就毛澤東所提八項條件徵詢意見時,孫科首先就說:「中共所提八項條件,是要我們無條件投降。」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上午,國民黨中央政府開會討論與中共和戰問題,蔣介石沒有參加,由孫科主持,邵力子、張治中主和;谷正綱、張道藩主戰,雙方尖銳對立,一場舌戰,不歡而散。蔣介石看邵力子、張治中主和立場堅決,而自己也需要贏得時間整頓軍備,以爭取喘息時間。因此,一月十九日,國民政府行政院舉行政務會議,決定「願與共方進行無條件停戰,並指定代表進行和平談判」,與此相呼應的是社會輿論普遍表示,「非蔣介石下野,則和談不能進行」。蔣介石深感形勢已無可挽回,便準備「引退下野」,於是在一月十八日,重新佈置人事,擴大京滬警備總部為京滬杭警備總部,任命湯恩伯為總司令,統一指揮蘇、浙、皖及贛東地區軍事;派朱紹良為福州綏靖公署主任,余漢謀為廣州綏靖公署主任,陳誠為台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從蔣介石的人事部署,已可看出把重點放在經營台灣,一旦大陸無法確保時,以台灣為國民黨寄身以待復起的基地。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蔣介石於正午約宴五院院長,正式宣布引退,下午二時在黃埔路總統官邸,召集國民黨中常會臨時會議,出示他和李宗仁的聯名宣言,並依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自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起,由李宗仁副總統代行總統職權。當時場面至為淒惋,此情此景,似有無限哀傷,正是所謂「最是倉皇辭廟日」,與會眾人中有人已潸然淚下,甚至放聲痛哭。這時谷正綱忽然含淚起立,大聲疾呼「總裁不應退休,應繼續領導和共產黨作戰到底。」蔣介石以低沉語調說:「事實已不可能,我已作此決定了,我今天就離開南京。」這是蔣介石的第三次引退。蔣介石下野之前,國民黨政權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時局一天比一天緊張,國民黨大員早已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了,蔣介石的兩大親戚孔祥熙帶頭滯留美國治病,宋子文把巨額家產轉移到國外。就在這時,陳果夫的病情也一天天加重,逐漸走到生命的盡頭,一些親友紛紛來勸陳果夫到台灣養病,儘快離開多災多難的是非之地。陳果夫內心掙扎了很久,直到一九四八年(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才向蔣介石寫了報告,請求到台灣養病,蔣也很快就予批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六日晚,陳果夫偕妻子與老父陳其業及家人數人,於暮色蒼茫中登船離開上海,前往台灣。十二月七日,陳果夫一家到達台灣基隆港,再坐火車,第二天抵達台中,住在台中市雙十路八號的一間公寓,陳立夫則留在大陸,協助蔣介石維持國民黨搖搖欲墜政權。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對蔣介石的下野感到痛心疾首,可是蔣介石的內心卻認為大陸局勢會走到這般田地,是二陳壞了他的事,是二陳兄弟把持黨務,把黨搞壞了,二陳搞特務政治,激起各方的反感。因此,把責任一下子推到二陳身上。當蔣介石退出會場時,陳立夫為示忠心,跟著出來送行,蔣卻扳著臉怒斥:「共產黨沒有打敗我,打敗我的是自家的國民黨。」接著用手指著陳立夫,恨恨地說:「就是你們一班人」,並發誓再也不登中央黨部的大門。這不就是史書上所說的:「朕躬無罪,罪在群臣,是群臣誤朕矣!」大陸丟失,二陳兄弟或許與有罪焉,但若把責任全往二陳兄弟身上推,稍有歷史常識的人,恐怕會覺得有失公允。

離開中常會後,蔣介石驅車先到中山陵拜別,面容嚴肅地站在中山陵前,默然無語,悲從中來。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一月十二日午後四時十分,蔣介石乘美齡號專機,從南京明故宮機場起飛,蔣吩咐駕駛員衣復恩,繞空一周,向首都作最後巡禮,心中不免感嘆:「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誰想到這一別二十六年,蔣介石再也沒有機會重歸故里。蔣介石離開南京,先回老家奉化溪口。過了一段時間,陳立夫又去溪口晉見蔣介石,這一次,蔣顯得和顏悅色許多,對陳立夫說話也客氣多了。在隨後的談話中,蔣告訴陳立夫,他還要東山再起,要陳立夫在政府中運作孫科院長和其他要員,「不要與李宗仁合作,拆李的台,造成混亂,使李陷於為難境地,我們才有希望。」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九日,蔣介石在溪口召見行政院秘書長黃少谷,要他將中央黨部先行遷到廣州,名義上是對國民黨現況加以整頓,以圖根本改革,實質上是蔣介石想在幕後以總裁身分操控國民黨不與南京的李宗仁代總統合作。此事經陳立夫的督促勸說,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行政院院長孫科將行政院遷到廣州,孫科對外聲稱,這一舉動是反對李宗仁代總統在一月二十七日致電中共主席毛澤東,同意接受毛提出的八項條件,為國共和談基礎,骨子裡也是孫科為報副總統競選時被桂系打敗的一箭之仇。

孫科此舉,使府、院正式分家,南京石頭城只剩下一個代總統辦公室,李宗仁代總統這一下子,被架空了。堂堂一個國民政府,總統府在南京,行政院卻遷往廣州,李宗仁又氣又惱,一面打電話給蔣介石,指責他不顧大局,暗中拆台,一面給孫科打電話,要他把行政院搬回南京,孫科不予理睬。李宗仁見廣州方面按兵不動,知道行政院遷回南京已無望,便使出最後一招,決定在南京召開立法院會議,宣佈行政院遷廣州是非法行為。這時陳立夫出手了,他以立法院副院長身分表示,對立法院在何處開會有權決定,李宗仁要在南京開會,他便提出在廣州開會。為了拉攏更多立法委員離開南京到廣州開會,陳立夫使出經濟手段,凡願意到廣州去的立法委員,每人送船票一張及美金一百元,抵達廣州後,每月再給三百元港幣做為特別津貼。李宗仁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下,只好派張群到廣州做說服工作,孫科由於有陳立夫的背後撐腰,乾脆不見張群,李宗仁無計可施,只好親自屈尊就駕去拜會行政院長。二月二十二日,李宗仁親赴廣州,陳立夫與孫科虛與委蛇,到機場迎接李宗仁,見面後李宗仁藉口視察工作,閉口不談行政院遷回南京的事。到了晚上,李宗仁避開陳立夫,單獨去見孫科,向孫科攤牌說:「現在華盛頓支持的是南京,不是溪口。」李宗仁同時運作粵系軍頭歸向他,孫科在廣州待不下去了,只好再把行政院搬回南京。孫科一回南京,在廣州的立、監兩院立即發起對孫科的彈劾,立、監委員指責孫科及其內閣為「和平之障礙」,「民國以來最惡劣無能之內閣」,孫科招架不住,只好於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八日向李代總統遞上辭呈。孫科內閣垮台後,李宗仁在蔣介石的壓力下,推出何應欽組閣,府院合作進行和談,何應欽院長夾在蔣介石與李宗仁之間,左右為難,於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日,宣布內閣總辭,李宗仁提名居正組閣。

居正是國民黨元老,前任司法院院長,居正接到李代總統的電報後,立即前往求見蔣介石請示,蔣不便當面阻攔,表面上贊成。於是居正向蔣提出上台組閣後,希望蔣給予實際支持,把存在台灣的黃金美鈔運到廣東,撥充軍政費用,蔣未明白反對,居正乃從台灣飛抵廣州謁見李代總統,請示組閣事宜。居正與李宗仁關係不錯,居正一旦組閣,李、居合作,對蔣不利,蔣介石乃決心全力阻止居正組閣。陳立夫在其回憶錄(成敗之鑑)裡提到:「……此時立法院已搬到廣東,如經該院通過此一任命案,由李、居二人互為表裡,政府麻煩就大了,那時立法院新當選不久的院長是童冠賢,副院長劉健群,我們盡力拉立委至廣州開會,結果對此案贊成反對各占一半,因童院長傾向李宗仁,我乃正告劉健群必須投反對票,乃在表決中以一票之差否決了任命居正為行政院長的人事案。」據說,蔣介石為阻止居正出任行政院長,曾派袁守謙從台灣飛抵廣州,會同保密局(原為軍統局,抗戰勝利後改為保密局)局長毛人鳳一個個向親蔣立委打招呼,要他們投票否決居正組閣,親李宗仁的立法院院長童冠賢,也受蔣的特務威脅躲到香港去,而同意權投票時,由副院長劉健群主持。另外,桂系立委韋永成、張岳靈和陳逸雲三人居香港,未能趕上立法院參加投票,因此,在三百零三張立委選票中,居正只得一百五十一票,離過半數只差一票,如韋、張、陳三位委員趕上投票,局面將改變。居正組閣遭否決後,李宗仁思之再三,決定與蔣介石妥協,轉而提名閻錫山組閣,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六月三日,立法院以兩百五十四票贊成,五十六票反對,通過閻錫山出任行政院院長。六月十一日,國民黨中常會決議通過蔣介石提議設立最高決策機構──非常委員會,由蔣介石任主席,李宗仁任副主席,居正、孫科、于右任、何應欽、閻錫山、吳忠信、張群、吳鐵城、陳立夫、朱家驊為委員。蔣介石通過「非常委員會」這個臨時機構,重掌軍政大權,代總統李宗仁成了有職無權的空殼代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