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中國地理

【類別最新出版】
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
長江文明
詩裡的大唐.上:由詩人的命運與詩作交織成的大唐史
詩裡的大唐:由詩人的命運與詩作交織成的大唐史(全套上下兩冊)
詩裡的大唐.下:由詩人的命運與詩作交織成的大唐史


中國建築備忘錄(BA0034)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地理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王鎮華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4年03月15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37頁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



  序 1

事實仍然是寬寬的事實

.王鎮華

傳統文化的際遇

整理平時筆記,收集到幾首詩,都是不同時間隨手記在紙片上的,含在一起,互相之間隱然有一脈絡: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

蜂蝶紛紛過橋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王駕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杜甫

廟門燈火盡,徘徊獨多時。——王安石

直到目前,仍有數億人住在中國建築裏,但有關中國建築內容的瞭解,卻像冰山浮現的山頭,有待開發以及與別的學科整合之處實佔大部分。在這篇序裏,我想把這幾年,在當前的環境研究中國建築碰到的一些更基本的問題提出來,或許有助於整座山的早日浮現。這幾句詩,大概觸動了我內心相關的一些感受吧。「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文化的發展,原本有損有益。無需放棄的精華或主體竟隨現實被遺棄,這是傳統文化的際遇;「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清末以來的人心,這兩句算是抓到癢處的描寫了;「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中西文化有形無形的衝突、爭論,有的人視為挑戰,樂之不疲,有的人覺得不必要,卻又憂之無益,不知如何化解;「廟門燈火盡,徘徊獨多時」趨勢雖然分明已去,無礙全性保真的深情者,在廟前徘徊不去。更有甚者,如王國維與梁巨川,以身殉之,雖不合中國「明,不可息也」的「明夷(夷,傷也)」作法,但抉擇明志,真是緣盡情未了。這是整個傳統文化在時代環境中的境遇;也是習持傳統文化者的境遇。

缺乏共識各走極端

七年來,我接觸中國建築的體驗,似乎更鮮明的印證了這幾首不同時代的詩句。個人的感受不足論,建築上的爭辯本自然,但是為什麼建築的兩極化,像是無法超越的障礙?仿西式與仿古式的建築,各走各的,判然雜陳;學校裏的師生,或注意國外理論與作品,或注意傳統建築,開闊並蓄的態度談談有之,在系務與設計作業上,實行者幾無,建築與理論的融合自然也就長期闕如。在各式各樣潮流的沖擊下,個人如何自處?不同路線的同行,彼此又如何相待?

也許不只建築界吧,由於不認真面對眼前的真實,不認識歷史有其客觀公平的交代,以致談什麼問題都掉進同一死胡同裏,出的毛病也一樣;這連帶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職業,總是飄浮在某一層面,而得不到真正價值上的肯定與滿足。這些現象反映了背後存有共同的問題——我們缺乏整體而長遠的各種人生共識,以及這種性質的制度做法;各行各業想得到、想不到的癥結,於是紛紛出籠,多少年來,我們渾似處在文化癥結的展示場上。

文化界的各種力量,總覺得在某種困惑中相減相除,那麼,自自然然相加相乘的情況,會是什麼情況?所謂橫有橫的整合,縱有縱的傳承。其實,人人都喜歡親切互益的相處,是什麼因素阻礙了我們?

吸收外來文化的問題

外來文化的湧入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自己的吸收始終未能做到「平正」的地步,這裏面的卑屈隱忍,固然不堪聞問,但不夠平實、缺乏消化調適所造成的後果,卻非常浪費學習者的心力,而一些習氣的影響尤其得不償失。例如由於「貴遠賤近」的心理,把人家事實上不怎麼的東西想的很重要,這種不到家的虛誇,不必多說了;在人家真正好的地方,往往卻又因想得太高太遠,看不到事實「有路可尋」的平實面,也就是功夫著力的地方,那種好自然就成了我們永不可及的「遙想」;又或把真正的好講得太深,所謂以深奧折服別人,這種好也成了我們無法傳播活用的「奧想」。這麼多年來,一方面,我們的建築在實用上已給人不切實的印象,另一方面,我們又蓋不出幾幢造形真美、觀念真行的建築,學院教育一味遙想與奧想,難辭其咎。

面對社會現實的問題

其次,面對自己社會的種種現實問題,需要平時累積觀察以及談話時專心誠意,才能深入,我們卻常因論者抓現成的角度(如強調所有人都強調的民主、自由、社會、輿論等)以及怪整體的落後。問題的討論每每就癱瘓了。關於前者講現成話,胡適先生早年「多談問題,少談主義」的呼籲,仍被一種強大的聲音淹沒;余英時先生去年演講中「嚴格說,我們近代只有意識型態史,而沒有思想史」的痛陳,點出了這個巨大卻單薄的聲音是什麼。我們如何對抗這種通俗而未必契理的聲音呢?

「吸收外來文化」、「面對現實問題」有這些糾纏,已使情況相當複雜,但有更令人無力正乾坤的,那就是這個時代誤導出來的「個人的自我發燒」,以及傳統社會長期偏導產生的「價值觀的沉迷」。

個人的自我發燒

法國讀書雜誌選出最具影響力的學者,李維史陀說過,這是一個自發主義的時代,連許多受歡迎的哲學家、社會學家都「表現出『個人自發性』頭腦發熱現象,竟令人覺得不安於份和秩序是對立的了,而事實上不安於份應該誘發人們去尋找更深層次的秩序才對。」這個自發主義應指自我的發燒、作怪,與值得鼓勵的自動自發同源異流;人的自我潛能,正導與否,毫厘千里之謬竟至於是。本來為了鼓勵自動自發,我們甚至要包容一些自我發燒,那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的,但當它由自發而外用,成為社會的主流,沖毀了我們相當多人還是認為必要遵守的紀律、原則時,日子就過得有點怪了,風氣所及,人人寧可脆弱的自己孤立起來,也不肯厚實的與別人溝通;自外於傳統居然成了時髦的英雄行徑,而自己的種種卻又要人尊重望人承傳。

積非成是的價值親

自我發燒雖然膨脹自己,未必與人相斥,有一種價值觀上的沉迷,最是曲折隱晦,在社會上造成各種難解的對立,令人防不勝防。

民國七年,國父寫心理建設自序時,即有感於思想革新一環最弱,當時急欲解開的結是「知之非艱,行之維艱」的成見。如今同顧溯源,中國人思想的價值觀念一項,長時間的積非成是,恐怕才是病根。人生在世,找個金飯碗走條容易路,原是人性之常「好逸惡勞」的心理,但是透過傳統變質的科舉與門第思想,卻將這種心理推到極致,腐蝕了價值觀念。科舉提拔人才、考試公平競爭原義都是好的,但是讀聖賢書幾經刻意安排,成了公然要人玩物喪志的做八股文,這對國人尊嚴的折損與心志的消磨,積累漸深,但這猶可察覺,變質的制度由整個社會的接受推動下,間接的養成了國人「一勞永逸」懶惰的價值觀,卻無形無臭,深入人心。

人生價值的高低,原本應由自己努力的多少決定,努力是為了自己的人生意義能不斷開展;傳統社會「先行後獲即崇德」的價值觀,現代社會「以個人成就(包括事業與公益)為報酬依準」的精神,基本上是與之一致的。不幸即便在今天,由於一般社會仍然習慣性的有「一勞永逸」的想法,我們自然把教育辦成了升學考試,把留學進修(尤其博士)看成了進士出身。把傳統社會奔競、請託的風氣,變本加厲,發揮到「關係至上」的地步,而這一切我們社會習以為常,竟至不覺有異的地步。

一勞永逸到入主出奴

想一勞永逸者多自然真才實學者少,兩者惡性循環的後果是:不論走那種傳統路線,或那種外國路線,很容易「入主出奴」的對立起來。一個人,只要這種價值觀一進入心裏,是非之心就被委曲了——為了生存與自以為是的名位,當然自己所學的一套是不容懷疑的主。別人所學的一套是不足並論的奴——這時,他反而成了他所接受的知識與價值觀的奴隸。從好逸惡勞到一勞永逸、到入主出奴,這是多可怕的沉淪與迷失啊!

有了以上種種現象,加上臺灣人口密度的競爭壓力,時代變遷的失向快速,我們建築界的教書、做設計、建管執法、乃至業餘生活,如何能在平實和諧的氛圍中「自自然然相加相乘」?我們的生活缺乏興緻,露出倦怠,我們需要過一種豐潤、蘊藉、有餘地的生活。感覺它就在旁邊,卻又遙不可及。問題出在那裏呢?直覺上,客觀條件越是艱難,我們越需要一種整體而長遠的態度、行為的紀律,才不致於自亂腳步,確保生活的品質——這乃是文化所要處理的一種問題。就像交通秩序之於擁擠混亂的交通狀況一樣,有點智慧的民族早晚必要覺悟;只是這種文化態度比較交通秩序,問題更大。性質更複雜。多年來,無論在私下談論或公開座談,遇到不少如上的幻想、糾纏、發燒、對立,我幾乎已放棄解法的尋求。

進步的保留態度

幾年前,讀到一位美國建築師范求利的一句話:「不下決斷的態度是令人尊敬,而且相當前進的」很有感覺,但還不盡意。最近,我從一位學生的話裏,聽到了在我心中呼之欲出的一個對待文化相涵、時代遽變的態度——進步的保留態度。

進步,容易瞭解:西方要求「創新」,中國要求「日新」,涵義有所不同,但在進步這一點上是相同的。保留是什麼呢?

 
序 1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