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見機會:我在偏鄉15年(PER0440)
類別:
世界地理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須文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1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789571380544
|
|
|
|
線 上 試 閱
|
|
|
【內文摘錄|後記】
|
▼
內文摘錄
迷路的偏鄉
小看了花蓮的廣闊
二○○七年秋天,新學年剛開學沒有多久,接到一通來自教育部電算中心的電話,蔡悰安女士很客氣地問:「從同事那兒知道,須老師很認真帶動大專資訊志工團隊,不知道是否有意願承接『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DOC)輔導團隊?」
二○○五年我開始指導「編輯採訪社」的同學,結束了在水璉部落和壽豐國小的大專資訊志工服務,接到這通電話,讓我有些感動,一個文學院的老師,能從象牙塔般的大學校園,跋涉到濱海的阿美族部落服務,已經是一大突破了,竟然在短短兩年服務後,就受到關注?一種小小的成就感,頓時浮上心頭。
「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要提供那些服務?」我一無所知地提問。 「就是請大學的團隊,協助花蓮五個社區的電腦教學、文化記錄、產業輔導還有社會照顧。」
「五個社區!」我複述了一次數字,感覺還好,就是多了四個單位,應當可以試看看,於是就接下了這項挑戰。
接下挑戰後,從輔導西寶、秀林、花蓮市、鳳林跟瑞穗開始,一年後,又增加了新城和卓溪,一共七個鄉鎮。赫然發現,我太小看了花蓮,也太輕忽了輔導工作的繁複。
花蓮狹長一百三十七.五公里,當時為數不多的設置社區,最北的點在秀林鄉的西寶國小,最南的點在卓溪鄉的古風村,一天來回的話,絕對印證了「披星載月」這句成語。
西寶在哪裡?先從東華大學開一個小時的車,到中橫公路起點,看見太魯閣的牌樓後,沿著蜿蜒的山路四十分鐘後到天祥,再驅車八公里,才能找到西寶國小。西寶位在海拔九百一十五公尺的雲端之上,手機到那裡總是收不到訊號,要不是有室內電話和固接網路,可說是幾乎與世隔絕的一座「雲端孤島」。
花蓮最南的DOC在卓溪鄉,第一次拜訪古風村時,一時找不到藏在中央山脈之上的小村落,從九號線右轉,跨過秀姑巒溪,經過一大片美麗的稻田,再越過樂樂溪,沿著產業道路,不斷迷路與詢問,最終才找到布農族世代居住的部落。
總要分幾天,南北奔波,才拜訪完所有社區,很像公路電影中漫漫無盡的旅程,先體驗平面長一百三十七.五公里的概念,還加上海拔超過九百米的高度,晴天都是美景,颱風天偶有泥石流。走完一圈後的心得:輔導全縣「少少的」七個機會中心是道阻且長的工作。
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空間距離本來就是城鄉差距的天敵,教育、文化與經濟條件的差異,才是「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的輔導計畫最大的挑戰。
先搭乘時光機,回到二○○七年的臺灣,當時全國曾經使用過電腦的民眾只有七成,有上網經驗的也只有六成五,如果把焦點放到偏鄉,則曾經使用過電腦的比例降到五成五,換句話說,在花蓮的民眾中,幾乎有一半沒有接觸電腦的經驗,更不要說上網了。教育環境的差異,加上從事農林漁牧業的鄉親,根本沒有學習網路的意願,也就自然成為資訊素養不足的一群。
二○○五年和同學們服務阿美族部落的經驗,讓我發現,臺灣數位落差遠比想像中的嚴重,對家裡沒有電腦的孩子來說,他挑戰未來的競爭力已經輸在起跑點,絕對比過去更嚴峻!以前鄉下孩子只要把書讀好,熟習解題的技巧,還有機會跟都市孩子一爭長短;到了資訊時代,部落小朋友從小家中沒有電腦,社區沒有書店,學校圖書館沒有新書,缺乏尋找資訊、語言學習以及製作專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足,很難拉近與城市孩子的距離。
我是華文系的老師,要走進花蓮的社區,突破大學城與鄉鎮的文化藩籬,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當背景。所幸我大學讀法律,研究所學新聞,傾聽與採訪,是這兩個科目的基本工作,加上我本來就對田野充滿嚮往,也就不覺得苦。
花蓮是多元文化的縣,由閩南、客家、榮民與原住民組成多元特色的社區,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夢想和不同的理念,不少慢慢在社區總體營造上嶄露頭角。因此,從一開始我就不斷提醒同仁,社區輔導並不是去教導民眾,反而是現場向社區民眾學習,然後一起發現改變社區文化的可能性,或是運用數位科技協助他們顛覆一些主流偏見,然後實現夢想。
最大的衝擊來自到教育部的標案審查過程,我向審查委員簡報理想、願景與工作的模式,記得報告完畢以後,會場沒開燈,五位評審又背光坐著,他們的面孔是看不見的,只聽見主席說:「你知道,輔導團的工作要和社區發展協會或小學溝通,推動教育、文化、經濟和社會面的各項活動?」
「我知道!」 「請問你準備好了沒?在輔導一到兩年後,可以讓其中一個DOC就能自主經營?」 我心想:「天啊!我都還沒開始著手輔導,就要談『永續』,怎麼可能?」所以一時語塞。 主席顯然知道我答不出來:「我換個問法好了,花蓮五個社區中,哪一個在經濟上發展機會最大?」 「應當是富源DOC。」 「為什麼?」 「富源村所在的瑞穗鄉產茶和文旦,產業如果可以帶動社區成長,應當比較有希望。」
主席點點頭,不再發問。可是,這一段「快問快答」提醒了我,眼前的輔導工作不是單純的教育訓練,讓老人家或農民體驗資訊設備,具備基礎的操作技能都還不夠,我們要讓自己更為強大,還要具備電子商務、影像記錄、資訊傳播等各項技能。所以做中學,成為一項功課,也是一大樂趣,同時觀察:如何要能以各社區為主體,以他們的社區或生命經驗喚起熱情進行文化、社會或農業銷售的改革,運用數位科技達到目標。
在城鄉落差巨大的臺灣,小小的DOC力量畢竟有限。從一開始,我還是從人文和資訊融合的角度問自己:DOC是什麼?DOC可以是一間電腦教室,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小朋友一進來就會開始玩電腦,可能還沒學會文書處理就網路成癮了。所以我認為DOC也應當同時是一間小的圖書館,就跟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閱讀分享計畫」合作,募書放在DOC裡面,小朋友來這邊,要先讀書、寫心得、寫作業以後,才能玩電腦。
DOC有很多其他 的可能,當新觀念進入了電腦教室,DOC可以是農特產的個性商店、凝聚社區民眾情感的地方、讓老人在這裡編織夢想。最重要的是,因為臺灣每個農村的年輕人都出走,社區開始老化,有沒有可能因為DOC的連結,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讓年輕人有機會可以回家鄉服務?
明日的數位機會 朋友聽說我一面忙教學、一面忙研究還在學校兼行政工作,卻堅持在偏鄉陪伴DOC夥伴,一陪就是十二年,常會問我:「你那麼過動,動力從哪裡來?」
我多半的答案是:「同事都很優秀,有創意,能一起實現夢想。」能有一群青年朋友和我一起走遍村莊與田野,連結更多社會、企業和政府資源進入社區,培養更多新的社區組織,彷彿看到黑暗的山海間浮現了一絲曙光。
我心中其實有個真正的答案,就是想在花蓮實現溫世仁先生的夢想:普及數位科技,讓偏鄉從農業社會跳過工業社會,直接進入網路社會。
溫世仁先生喜歡說一個故事,北京有天突然下起大雨,一個賣蒜頭的老農夫躲在網咖門口避雨,天寒地凍,網咖裡好心的年輕人,邀他進去躲雨,關心他的生意。
老伯伯說:「這年頭蒜頭難賣!」 年輕人問老農夫:「你的蒜頭究竟有何特點?」 「我沒有加肥料。」 於是青年連上網路,到國外的討論區留言:「北京這兒有有機蒜頭,有人有興趣嗎?」
德國一家超商的採購員,正愁找不到貨源,看到這則訊息,喜出望外,聯絡了網咖。老農夫一舉賣掉了全部的蒜頭,還從此成了德國有機超商的固定合作夥伴。
溫先生在二○○○年前後,就點出了網際網路扶助老農的潛力,不僅如此,他投身黃羊川的扶貧計畫,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一處貧窮的小鄉鎮中,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最新的資訊科技,為他們編寫數位的各科教材,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溫先生倡言「西部開發十年可成」,創立了一個「千鄉萬才公司」,在黃羊川建立「千鄉」平臺,選擇最貧窮的鄉鎮,做網路基地,引進人才(萬才)教育當地,以學校做為硬體與軟體的基地,透過電子商務來改善農牧,促成農民從散居變成聚居,進一步發展服務業、遠距雇用和遠距服務,讓文明透過教育與資訊進入這個農作與運輸都困難的鄉村,而且以「黃羊川」為示範點,希望能把成功模式複製到更多村莊。
溫世仁先生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在二○○二年的春天,為東華大學籌辦畢業典禮時,我向校長提議,獲得同意,我們誠懇地邀請溫先生來為畢業生祝福。他答應了,但隨後爆發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危機,溫世仁提出「健康者隔離法」的概念,自己也身體力行,也就婉拒了來東華演講。在疫情結束後,我私心還是期待他能來東華,不料在二○○三年,他竟然英年早逝,留下了無限的悵然。
造夢者先走了,追夢的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延續溫世仁先生的夢想,就成為我內心中最大的動力。所以每次到訪每個數位機會中心,看見孩子們玩國外的電玩,或是線上遊戲,總覺得不安。DOC不應當是學童的網咖,但是要能夠帶領孩子們遠離線上遊戲,就要更精緻、生動有趣的數位出版品走進偏鄉的電腦教室。
幾年後,當時擔任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李進文大力支持,把一批文學名著的多媒體書捐贈給花蓮DOC,計有《銀河鐵道之夜》、《綠野仙蹤》、《變形記》、《頑童歷險記》、《快樂王子》等十二套,共計六十本。除了讓孩子們能以新鮮有趣的方式,自然而然讓學習數位化,並從明日工作室編纂的系列教材當中獲得深度的人文歷史及語言知識;也讓他們有機會走在數位閱讀潮流的前端,這讓我感到無比的震動。
李進文是著名的詩人,他來信時引用了溫世仁先生說過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人,就是需要關心的人。」明日工作室秉持著相同的信念,關心花蓮的孩子,讓我們倍感溫馨。
明日工作室設計的多媒體書,每一本除了有傳統的繪本,以精緻可愛的圖案搭配漫畫的編排方式,開創兼具質感與輕鬆閱讀的繪本風格,同時還利用3D動畫(DVD)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童話故事的魔幻世界,動畫以歐式繪風幽默呈現,創新的多結局,絕對顛覆孩子們的想像力。
記得當時收到這個好消息的時候,辦公室同仁貞育負責企劃,她給這個案子取了充滿希望的名字:「數位機會在明日」。
是啊!我們的初衷正是:希望在每個明日,能讓數位機會普及到偏鄉的每個角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