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序1
序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摘8
中國時報華府看天下:兩蔣與哈佛

作 者 作 品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冊不分售)

譯 者 作 品

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
Z世代效應:改變未來企業經營的六股力量
政府正在監控你:史諾登揭密
買通白宮:柯林頓與北京的黑色交易
將門虎子:一個榮譽傳承的故事
裕仁天皇
李潔明回憶錄:美、中、台三角關係大揭密
東方驚雷
我的老闆是美國總統:祕勤探員獨家內幕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冊不分售)

政治軍事

【類別最新出版】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理論何以自信
制度何以自信
道路何以自信
文化何以自信


蔣經國傳(BC0127)──台灣現代化的推手
The Generalissimo's Son :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政治軍事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陶涵
       Jay Taylor
譯者:林添貴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29日
定價:390 元
售價:30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52頁
ISBN:957133237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1序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摘8中國時報華府看天下:兩蔣與哈佛



  書摘 6

陳立夫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過濾情報報告。他說,因此「他非常了解共產黨的勾當」。這些材料來自於陳果夫在青幫協助下佈建成功的線民網,陳氏兄弟把蔣氏在廣州及其他地區的敵人及潛在敵人之資訊,源源不斷提供給蔣。 3 月 18 日,中國共產黨執委會一名成員向蔣密報,有人醞釀陰謀對付他。兩天之後,國民革命軍的砲艇「中山艦」(譯按:即永豐艦改名)突然神秘地由廣州開往黃埔,甲板上的砲亦卸下砲衣。蔣介石當機立斷,採取行動,逮捕中山艦艦長(譯按:黃埔軍校畢業生李之龍)、船員以及周恩來等二十五個共產黨員。此時,蔣已牢牢掌控國民黨的軍、政大權。他向蘇聯方面擔保,無意破壞與蘇方或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關係—他只是對付犯錯的個人。他要求回到莫斯科開會的鮑羅廷提早回廣州,也請已經奉命回國的布魯徹將軍,再回廣州復任高級軍事顧問。蔣氏並發表公開信,昭告黃埔軍校學生,他和孫總理一樣,相信若不能容共,革命陣線就不能統一,他釋放了早先扣押的周恩來等一干中共黨員,並逮捕若干右翼軍官,以示平衡。

蔣介石原本認定國民黨的聯俄容共政策,不致於嚴重威脅到本身的優勢。但是,在中山艦事件爆發之前,他已接到陳氏兄弟提供的報告,起了疑慮,遂採取行動,掌控住他在同盟中的權勢。同時,蔣氏了解,北伐要成功,蘇聯的物資援助非常重要。因此,何時、如何與共產黨絕裂分手,要視事態發展而定。在蔣氏的盤算裡,國共合作也可以無限期持續下去,只要蘇聯和中共不挑戰他的權力就行。

事實上,蔣介石此時的世界觀依然十分左傾。我們可以從他和兒子在中山艦事件爆發前的信函往來中,看到這個左傾觀點。2 月 12 日,經國向父親問起,日前來函似乎反映出「不脫離宗法社會的語意」,他請父親說明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蔣介石答說,前一封信裡的舊式思想,意在測試經國,他很欣慰兒子本身的「思想、語言」,都很「正確」。他進一步解釋說,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就涵蓋了共產主義。他說,中國革命「只有在成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之下,才有意義。

蔣介石 3 月 16 日發出的信函,支持兒子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決定,並表示國民黨和共產黨原是「革命同志」。蔣介石曉得蘇聯秘密警察一定會攔截、閱讀他給經國的信函;恐怕也刻意要在信中如此表態。但是,它也充分反映出蔣介石在針對中山艦事件採取行動之前四天,仍然持有激進立場。

儘管發生中山艦事件,共產國際同意繼續與國民黨結盟合作。中共領導人雖然希望與國民黨分手,仍再度服從共產國際的決定,繼續維持國共合作。史達林最關心的是,如何犧牲中國東北權益,討好日本人(托洛斯基此時的態度與史達林無異)。蘇共政治局接受「今後南滿仍由日本掌控」,也同意蘇聯應與控制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的張作霖,維持「和平、穩定的關係」。史達林明白表示,此一階段的國共聯合陣線應該極力排斥以積極軍事行動統一中國的主張,也要迴避可能把「帝國主義者推向軍事干預之路」的一切行動。

1926 年夏天,蔣介石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吳稚暉代表中央授旗。陳果夫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此一要職。陳果夫在弟弟及他人密切配合下,開始改組廣東及鄰近省份的國民黨黨部,把多數中共黨員革掉領導職位及一些基層職位。陳果夫開始把他們的秘密「政治組織」滲透進入工會、農民協會及中國共產黨之內。 7 月,蔣介石說服廣州總商會,以大筆金額捐助國民革命軍。蔣掌握住豐厚財源之後,開始北伐行動,要把全中國統一在國民黨旗下。蔣氏面臨 10 倍於國民革命軍兵力的各路軍閥部隊。

蔣經國仍以相當正面的角度看待中國的局勢發展。他了解,他的父親必須堅實掌握力量,對付廣州的異議人士。中共黨員認為中國的革命,以及中國國民黨,終究要由他們的前鋒黨接管;蔣經國和他們看法不同,他相信,國民黨在他父親領導下,不僅將會擊敗帝國主義、統一中國,也將完成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大局勢之下,將是配角,最終將由國民黨這個真正的前鋒黨,把它吸收、整合。

蔣經國在中山大學的中文期刊上發表一篇〈中國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文章,抨擊中共阻礙革命事業,在國民黨內散播紛爭的種籽,集結遊手好閒、流浪漢起來反抗國民黨部隊。他指控中國共產黨進行滲透活動,擴大控制地區,並建立自己的武力。蔣經國認為,中共替中國真正的革命力量—他父親領導的國民黨,帶來麻煩。(註 4)他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自此開始惡化,也是可想而知的。

10 月,史達林把托洛斯基逐出蘇共政治局,譴責托洛斯基及其追隨者是社會民主黨偏離份子。可是,中山大學絕大多數中國學生、拉狄克以及若干老師,依然贊同托洛斯基的「不斷革命論」觀點,同學們開始稱蔣經國是托派的組織者。接著,消息傳來,蔣介石不顧蘇聯反對,率領人數微寡的國民革命軍,跨出廣東,展開北伐。蔣介石正是拉狄克經常鼓吹的革命黨人大無畏的表率。

大約就在這段時間,蔣經國處於早熟的 16 歲青春期,也有了一段羅曼史。他和馮玉祥的 15歲女兒馮弗能墜入情網。(馮弗能和哥哥馮洪國在 5 月間抵達莫斯科)馮弗能寫了許多情書給男朋友,芳心暗喜這樣一位優秀學生關心她。(註 5)當時,中山大學男生人數遠遠多於女生,而且絕大多數男生都比經國年歲要大,他竟然能獨獲美女芳心,的確在同學群中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蔣經國身材並不高大,在同學裡也稱不上英俊貌美,但是他具備農家子弟雄獷的面貌。雖然依然瘦削,他已練就一身強壯體魄。同學們都說他幽默風趣、活力十足、信心堅強。跟在上海唸書時期一樣,他是個天生的領袖,能高瞻遠矚,看清目標,鼓勵同儕努力達成目標。

中山大學少數已婚的夫婦檔學生,起初被迫分開居住。男生住在中山大學校內,女生則安置在彼得洛夫卡街一個舊俄貴族的宅第。在學生抱怨之下,校方一邊開始興建夫妻宿舍,一邊設立「幽會室」,供夫妻檔學生燕好之用;未婚的革命情侶也偶爾利用幽會室談情說愛。

蔣經國和馮弗能的幽會乃是此後他一連串羅曼史的開端。然而,他只追求與他地位相當的女性,不像他父親多年來淨與一些煙花女來往。蔣經國自幼在呵護得無微不至的女性照料下長大,到了青少年時期,又碰上年紀足可當他女朋友的年輕「上海姆媽」,對於女性,他有種崇拜的浪漫憧憬。終其一生,他都在追求完美的愛,且發現追求的過程遠比達致目標更留下美好記憶。

蔣經國和馮弗能旋即決定成婚。當時在莫斯科,結婚是很簡單的程序,甚至根本不必辦理婚姻登記,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同居一起,就算成婚。當年(1926 年)中山大學的學生名冊上指出,妮芝達諾娃(Nezhdanova,馮弗能的俄國名字)是「伊利札洛夫(蔣經國)之妻」。我們猜想他們也分配到一間夫妻檔的新宿舍。由於馮弗能並不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學生,蔣經國的一些社會主義派友人,並不贊同他們倆的結合。(註 6)

蔣經國和馮弗能小倆口經常前往莫斯科的中國工人俱樂部,那裡有全市蒐藏最完備的中文報紙;他們邊喝茶或開水,留心中國的局勢發展。蔣經國好幾次被請上台,就國內局勢發表演講。有一次,他對 3000 名莫斯科市民,以「中國(國民黨)北伐的目標及其最後成功」為題發表演講。後來,又對 3500 名鐵路工人以同一題目演說。

蘇聯原本擔心中國在國民黨領導之下統一,將會刺激日本與英國干預,現在疑慮已消。蔣介石在蘇聯武器援助和布魯徹將軍協助下,用兵神速,向北進伐。戰役往往十分激烈,傷亡人數很高,但是長沙首先克復,武漢三鎮旋即落入國民革命軍手中。蔣介石部隊打到長江時,已有 34 個各地軍閥見風轉舵,加入國民黨。這批雜牌軍日後對國民黨的發展,福禍難以一概而論。

1926 年 8 月,莫斯科報紙報導,蔣介石部隊攻佔華中重鎮長沙之後宣稱:「革命要成功,就必須聯俄以推翻帝國主義……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環……」蔣介石此時很可能還相信,蘇聯仍將繼續支持類似中國境內的反帝鬥爭,不會從中混水摸魚。莫斯科方面絕大多數人非常認真看重蔣介石這番革命言論。蔣經國尤其認為它們証實了他心目中的父親,乃是真正的列寧信徒,甚至是托派的信徒。

然而,國民黨的軍事指揮官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不像左派人士。中共的煽動家在國民革命軍部隊之前,先到地方上組織農民及工人團體。可是,國民黨將領一旦佔領某地區,立刻推翻原先沒收土地的決定,並取締解放區內由中共組織起來的各式團體和工會。周恩來培訓出來的政治幹部在國民革命軍部隊中據有團級以上的職位。理論上,他們的權位高於這些第一線指揮官。可是,前敵指揮官一再不理會政工人員的命令, 3 月 20 日之後,又自己派人換掉周恩來培訓的幹部。中國共產黨決定,命令在國民黨地區任職的中共黨員,辭去政府公職,不願對各地情勢發展承擔責任。然而,共產國際推翻這項決定。

蔣介石可以信賴國民革命軍中絕大多數的高級將領,可是共產黨員和左翼人士在國民黨中央裡勢力較大。蔣介石 8 月 12 日離開廣州之後,這些人的影響力迅速增長。國民黨內自由派人士(包括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在內)越來越擔心,蔣介石意圖建立軍事獨裁。政治顧問鮑羅廷留在廣州,在左派人士之中扮演重要角色。10 月間,宋慶齡等中央執行委員在廣州開會,通過決議暗批蔣介石緊抓政治大權。 11 月,中執會表決把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移到比較左傾的工業重鎮武漢,不接受蔣介石屬意的南昌(蔣的軍事總部此時設在南昌)。

武漢開始出現傳單,拿蔣介石和墨索里尼相比擬。但是,莫斯科的報紙和紐約等地的馬克思主義刊物,繼續讚揚蔣的戰果。史達林在 11 月間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七屆大會上,引用北伐成功,做為他政策得當的証明。史達林相信,國民黨會聽命行事,在國民黨領導下統一的中國,將會回應他的政策和利益。甚且,他相信國民黨的領導權,「無可避免」將落到勞工階級手中,中國的資產階級將會出走,或被清掃出國民黨陣營。地緣政治考量亦激勵史達林必須支持越來越強大的國民黨。史達林依然認為(他的看法正確),中國統一之後將刺激日本堅定掌握整個東北地區之霸權。當蔣介石向北挺進之際,史達林開始認為,在中國積弱、分裂之下,日本的擴張主義野心恐怕會更強大。因此,南方若出現國民黨一再擔保的友好強鄰,乃是符合蘇聯利益的發展。國民黨事實上亦派員以「副會員」身分出席十一月間在莫斯科舉行的蘇共黨代表大會。代表蔣介石向俄國「同志」提出報告的代表,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的首席秘書邵力子。

1927 年 1 月,鄧小平離開莫斯科,加入「基督將軍」馮玉祥部隊,擔任顧問。他回國的時機正是中國局勢大動盪的緊要關頭。桂系將領白崇禧、李宗仁率領的一支國民革命軍部隊剛剛解放了蔣介石的故鄉浙江省,通往上海之路已經敞開。起先,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包括共產黨人在內),希望繼續往北京進軍。蔣介石則堅持先攻略上海。如果他能掌握上海,就能掌握龐大的財政資源,可望獲得列強承認國民政府,也就不再需要事事仰承蘇聯鼻息。蔣介石部隊未經激戰,就在 3 月 21 日佔領上海。

註 4:見克萊恩(Ray S. Cline)著,《悼念蔣經國》(Chiang Ching-Kuo Remembered),一九八九年華府美國全球戰略學會出版,第 160 至 161 頁。這本雜誌可能是《國際評論》,參見潘佐夫(Alexander Pantsor)〈由學生到異議人士:中國托派在蘇聯,第一篇〉(From Students to Dissidents: The Chinese Trotskyites in Soviet Russia, Part I),載於 1994 年 3 月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之《問題與研究》,第 118 頁。原書註 33。

註 5:余敏玲,前引書,第 112至 115 頁。原書註 35 。

註 6:這份學生名冊曾在 1994年俄羅斯 RTR 電視台紀錄片中播報。 1927 年 5 月的一份文件顯示,米夫主張羈押馮玉祥子女,即稱馮弗能是蔣經國妻子。見註 4 潘佐夫〈由學生到異議人士:中國托派在蘇聯,第3 篇〉,第 79 頁。另,余敏玲於 1998 年 4 月 26 日傳真給本書作者,提到當年莫斯科的結婚方式。原書註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