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深度閱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虎口餘生
失業不是壞事: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堂課
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影子交易:全球商業的黑暗面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植物靈藥: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又為何成為毒品?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政治軍事

【類別最新出版】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理論何以自信
制度何以自信
道路何以自信
文化何以自信


從難民到國務卿(BC0162)──歐布萊特回憶錄
Madam Secretary: A Memoir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政治軍事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麥德琳‧歐布萊特
       Madeleine Albright
譯者:鍾玉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29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616頁
ISBN:957134087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深度閱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3

進軍華府

當上國務卿,有人認為我盤算已久,其實不然,我大半輩子來想都沒想過。事實是,既然喬無望坐上《新聞日報》發行人寶座,我便開始想能做什麼,好同時滿足我對外交政策與政治的熱愛。這有可能嗎?

我景仰的女性在各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我不敢奢望和他們並駕齊驅。伊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起草了「世界人權宣言」如此重要的文件,雖是女人,但多虧她是總統夫人。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是印度第一位女性總理,雖然難得,但多虧她父親是總理。美國教師高達.梅爾(Golda Meir)是遷居以色列之後,才被人發現潛藏的領袖特質。我當然無意覬覦總統或總理之位,只希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最好和外交政策相關。但放眼外交政策領域,女性並不多,雖有若干女性大使,但他們多數起步極早,而且是職業外交官。

反觀我,並沒有一套清晰的藍圖,但我的確希望有所作為。為了踏出順利的第一步,我需要相關文憑與有力人士支持,這些人因為看重我的實力而舉薦我,非出於人情或好心。我決定繼續博士學業,把握所有可能的機會,累積實力與人脈。

我到一所小學校擔任A級志工、幫學校募款、辦校園通訊。加入各式各樣的諮詢委員會,提供教育乃至管理方面的意見。協辦拍賣會。站在投票所之前,呼籲大家踴躍投票。提供民宿給臨時來訪的捷克斯洛伐克外賓。在維吉尼亞州佔地四十六公頃的農莊開派對、舉行野餐。我也做了很多母親該做的事:替小孩縫製休閒服、戲服,督促他們做功課,安排汽車共乘,保護在喬治城治安欠佳的街上義賣餅乾的女童軍。這些活動讓我忙得很快樂,但沒有重心。我的人生有如拼圖,我努力東拼西湊,卻不知會拼出什麼結果。

一九六八年喬和我返回華府,由於喬仍是被人吹捧的記者,我們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我們對未來、對華府的憧憬大不如前。甘迺迪盛世已逝,圍繞越戰、民權運動打轉的抗議活動攪亂了華府的秩序。金恩博士遇刺身亡後,紀念碑豎立在華府林蔭大道上,提醒政治人物別忘了「窮人運動」(Poor People掇 Campaign)。喬和其他記者採訪街頭抗爭的新聞時,必須戴上安全帽。喬的母親、弟弟亞當來華府參加遊行,和大家一起秉燭守夜,回來時猛用水洗掉眼睛沾到的催淚瓦斯。某次抗活動爆發嚴重的警民衝突,愛莉絲與安妮從臥室往外瞧,看到學生撿起路邊的磚塊權充武器,砸向警方。家裡的車子有一次被示威者徒手移到別的地方,害我到處四處尋找,至於示威者為何要動我家的車子,至今讓我百思不解。一九六九年初,打開電視看到的不是甘迺迪迷人的風采,而是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安格紐(Spiro Agnew)的怒容。

早年在華府認識的朋友多半選擇離開,但我們決定留下,盡量去適應。我是個自由派,出於社會良心,希望能為四分五裂的社會做些什麼。經濟、社會、種族撕裂華府的程度甚至超過今日。我嘗試參與地方性的政治選舉,加入公立學校募款活動。為公立學校奔走之際,卻讓兩個女兒念波瓦(Beauvoir),讓我多少有點心虛。波瓦是從托兒所一直念到小三的私立學校,華府許多政要與名流小孩皆在此就讀。雖是一流名校,但欠缺多元性。

為了彌補罪惡感(或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我發起一項運動,鼓吹學校網羅非裔老師與非裔學生,並提高獎學金補助。這是我宣洩精力的全新管道,進而發現自己剛好有這方面的天分。我以前從未辦過募款,後來發現募款的成敗關鍵在於組織能力-我正是這類型的人,這可從我唸書時做筆記、標重點、整理索引卡得到印證。

一九六九年秋受邀加入波瓦的校董會,負責年度募款活動。說來大家也許不信,若非這些歷練,大家現在可能讀不到這本書。人生際遇有如九連環,環環相扣。在華府,推薦人(personal recommendation)亦有牽線之宏效,但得是正面評價才有用。我打定主意,無論碰到什麼事、什麼人,一定要做得有聲有色。

和我一起募款的搭檔是另外一位學生的家長-哈利.麥佛森(Harry McPherson),一名政治傳奇人物。麥佛森做過詹森在參院與白宮的幕僚,充滿與生俱來的德州式魅力,在募款活動上,兩人搞笑、講故事、唱鄉村歌曲,有時候麥佛森興致一來,還會開開詹森總統的玩笑。

由於募款成績有目共睹,進而受邀擔任波瓦校董會的主席,麥佛森也和我一起加入,成為校董之一(註 1)。有一次,我們必須處理另外一位校董的問題,該董事在我們這個學區聲望頗佳,但據傳涉及一宗詐財案。事情雖然棘手,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當惡人要求涉案者辭職。當我把壞消息告知當事人時,麥佛森也在場。事後他跟我說:「麥德琳,套一句德州話,妳是可以一起下井的人。」這是生平第一次聽到男性如此對我美言,日後只要有需要,都會請麥佛森擔任我的推薦人,而他每次都慨然應允。

在波瓦表現不俗,有人聞訊跑來找我,問我是否願意幫有意在一九七二年問鼎白宮的緬因州參議員姆塞基(Edmund Muskie)籌備募款餐會?我欣然應允,原因有二:一,天性好動;二,希望民主黨能重新奪回白宮寶座。自此人生再次出現重大轉折。

一九六八年姆塞基以清廉、聰慧的形象被韓福瑞(Hubert Humphrey)選為競選搭檔,不過最後敗北。姆塞基滿臉皺紋,加上六呎四吋的瘦高身材,常被人拿來與林肯相提並論。一九七○年期中選舉前夕,姆塞基在電視上疾呼端正選風,聲勢扶搖直上。一九七二年多位爭取民主黨提名的候選人齊聚一堂,不論從政經驗或知名度,姆塞基均勝人一籌。越戰仍是選戰主軸,姆塞基深思熟慮的反戰立場贏得黨內大老廣泛支持。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登場前兩週,立場保守的《曼徹斯特工會領袖報》(Manchester Union Leader)刊登一封信函,謬指姆塞基放任幹部使用歧視性字眼「Canuck」稱呼法裔加拿大人,這類選民在新州不在少數(註)。該報也在社論上抨擊姆塞基的妻子「欠缺大家閨秀的樣子」-據傳她嚼口香糖、口出穢言。

姆塞基怒火中燒,爬上停在《曼徹斯特工會領袖報》辦公室前的平板拖車,極力為自己辯護,並痛斥該報發行人誹謗自己的妻子。場面激動感人,又碰到下雪,記者聲稱看到姆塞基流淚。換作今天,政治人物為了妻子挺身而出並流下男兒淚,聲望可能不降反升。不過在一九七二年,男人不該在公開場合掉淚,總統候選人尤該有淚不輕彈。姆塞基堅稱記者所見是融化的雪水而非淚水。最後他還是贏了新州的初選,不過未如預期大勝。選情突然急轉直下,陷入困境。

新州初選與我負責的募款餐會僅六週之隔,姆塞基出師未捷讓我壓力倍增。起先大家只關心餐會能募到多少錢,新州初選後,餐會也成了觀察華府民主黨大老對姆塞基支持與否的風向球。

我馬不停蹄投入籌備工作,加上朋友鼎力襄助,最後訂出一張餐券一百二十五美元的天價。會場的佈置、一千多份的餐點都出自我的主意。至於邀請卡的設計,接手後才發現學問多多,不但得用再生紙,還得請工會的工人印刷。距離餐會還剩數日,餐券已銷售一空,心想應可募集一筆龐大的資金,甚至有助提振姆塞基低迷的選情。

當天一早,我接到一通查德大使館打來的怪電話,代理大使表示,競選團隊已邀他出席,問我:「你何時會派大禮車來接我?」我請代理大使稍候,接著打電話給競選幹事(註 2),他們不記得有這麼回事,不過告訴我:「還是讓他來吧,但跟他言明,沒有禮車。」我將此話告知對方,旋即忘了此事。

餐會在華府的希爾頓飯店舉行,幾乎每一位民主黨大老均將與會。我穿上自認為最眩的晚禮服,金光閃閃,價錢也貴得嚇人-三百美元。頭戴一頂搬回華府前添購的金色披肩假髮(生了雙胞胎後掉了不少頭髮,尚未全長回來)。我安慰自己,別人應該看不出我戴假髮,不過翻出當天的舊照,顯然沒有人會被騙。


註 1:身為董事會主席,我花在校務上的時間之多連母親都看不下去,抱怨道:「你這麼拼命幹嘛?波瓦不過是托兒所至小三的學校,又不是哈佛大學!」

註 2:數年後真相大白,這封信的操刀人是尼克森總統的副新聞主任肯尼斯.克勞森(Kenneth Claw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