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自序
導言 1
導言 2

重大事件

【類別最新出版】
憂鬱的編年:電影《憂鬱之島》與香港的身分探詢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
調查員揭密:情治生涯四十年,揭開調查局神秘的歷史與過往


張學良與西安事變(BC0001)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重大事件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傅虹霖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9年06月15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16頁
ISBN:957130223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自序導言 1導言 2



  前言

.傅虹霖

本書宗旨在於描述張學良將軍的戎馬生涯,分析他對中國現代史的傑出貢獻。

張學良曾經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聲威顯赫、精明幹練、富有傳奇色彩而又頗具爭議的頭面人物之一。他為挽救瀕臨淪亡的中華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值得欣慰的是,他所做出的犧牲不是徒勞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海峽兩岸的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他像一顆流星,雖然轉瞬即逝,但它在劃破夜空時發出的奪目之光,人們將永誌不忘。

張學良以二十八歲少齡,繼承父業,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軍閥,聞名海內外的少帥。然而時隔不過八年,這位一度叱吒風雲的少帥便成為已故蔣介石委員長的階下囚,至今仍在台灣過著幽禁的生活。蔣介石之所以這樣做,是對少師曾試圖以兵諫逼迫他發動一場舉國一致的抗日戰爭所採取的報復。

兵諫後的第二年(1937年),蔣介石正式決定,以戰爭的形式抵抗日本的侵略。正是這場戰爭,使得中國各個政治、軍事派別捐棄前嫌,共赴國難,終於打敗了日本人,致使中國擺脫了自1895年第一次中日戰爭以來一直遭受日本凌辱的命運。此外,這場戰爭,加速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進程,最終把中國推進到世界民族之強林。

儘管張學良是位風雲人物,在中國現代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但關於他的論著還少得可憐。因此,研究這位唯一仍然健在的軍閥,對於研究中國現代史就顯得極為重要了。筆者根據新發現的檔案材料,再度調查了西安事變,將會有助於搞清歷史事件的真偽,重新再現張學良在整個中國現代史上的地位。

筆者在本書中採用忠實於史的手法,對少帥從少年時代到成年時期,從一個花花公子成為軍閥的一生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並且對他的政績和戎馬生涯給以客觀的評估。諸如,他與蔣介石的交往,他反對日本侵略的策略,他與共產黨人合作的背景及扣押蔣介石的歷史性事件等方面,都作了實事求是的探討,1937年,蔣介石最終決定抗日,中國實現了一致對外的局面,張學良在這其中的作用如何,本書也作了客觀的評價。

如何準確把握和理解張學良的政治觀點及未明確說明的政冶主張這一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本書主要是通過分析張學良的私人記述等,來給予回答。

為了寫好此書,筆者查閱了所有在美國可以找到的原始資料及第二手資料,並親自前往台灣、香港、北京、瀋陽和西安等地,發掘、收集有關張學良的原始資料,拜訪了許多歷史見證人。作者曾數次飛抵台灣,試圖與張學良直接會面。很遺憾,在與國防部長、警備司令部以及其他一些國民黨要員多次會晤交涉之後,親自採訪張學良的請求遭到了拒絕。不過,作者有幸得到了採訪張學良以前的部下以及曾參與這段重大歷史事件的一些國民黨領導人的機會。

為了把張學良刻劃得更全面、更真實、更準確,筆者除了遍訪天下活著的歷史見證人以外,還查閱了以下文獻資料:

.華盛頓國家檔案館存藏的政府文件;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記錄匯編;
.台灣青潭國家檔案館的官方文件;
.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檔案館的官方文件;
.日本外務省的官方文件;
.英國外交部機密檔案中國部分(1928-1937);
.德國外交部檔案,1918-1945年德國對外政策文件;
.張學良本人的「纖悔錄」;
.蔣介石《西安半月記》;
.蔣夫人宋美齡的《西安軍事政變》
.孔祥熙《西安事變回憶錄》。

本書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討了張學良的生平和處世,他與日本人、蔣介石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接下來五個章節涉及張學良扣押蔣介石(西安事變)的經過及後果。最後一章敘述了張學良被幽禁的情形。結論部分分析了張學良對中國現代史所做出的貢獻,同時也是筆者的結論。

有關張學良與西安事變的史料多如牛毛,且又褒貶不一,寫作中頗費思量。秉筆直書,避免各種偏頗,乃筆者始終信守的宗旨。筆者生於四川省,與張學良並沒有什麼同鄉之情。每當遇到帶有偏見的資料,筆者總是把它們與政府文件或中性的原始資料相對照,用相互參照的方法來辨認那些看上去似有偏頗之嫌的資料。對於個人寫的有關張學良、蔣介石和蔣夫人及其他人的引文,也總是從政府文件或從第二個、第三個學者的分析中求得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