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譯 者 作 品

無疆界市場
春藥
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
歐元世紀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
愛因斯坦的詭辯:解開十二個物理學的迷惑
EQ成功學
洗錢
非軟性趨勢:24種引爆生活革命的科技

評論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VS身分政治:《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身分政治》
殲-20空中威龍:揭密中國軍事崛起下亞洲第一架匿蹤戰鬥機
特務時代與他的人生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檔案羅密歐(IN0001)
The File : A Personal History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評論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提摩西.賈頓艾許
       Timothy Garton Ash
譯者:汪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25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57133058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前言

羅密歐?

「早安,」活力充沛的休茲女士說︰「你的檔案很有趣。」說著,她便將一個牛皮紙色的卷宗交給了我。檔案足足有 2 吋厚,卷宗上的橡皮圖章蓋上一排字︰OPK-Akte, MfS, XV2889/81。下面,則用手整齊地寫著︰「羅密歐」(Romeo)。

羅密歐?

「是的,你的代號。」休茲女士咯咯笑了起來。

我坐在休茲女士的小辦公室裡一張仿木塑料桌前。這裡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的國家特務機構的檔案管理局所在。我一面打開牛皮紙夾,心中不由自主地想到當年在東德生活時發生的一件怪異插曲。

1980 年,當我還在東德做學生時,有一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回到我在普倫茨勞貝格區(Prenzlauer Berg)威漢米內(Wilhelmine)公寓租用的破舊房間內。房間的陽台上,有一個大大的法國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觀—如果沒有窗帘的話,外面的人也可以把裡面看得一清二楚。

正當我們相擁在我那張狹小的床鋪上時,我的女朋友安德莉突然離開我,褪光衣服,走到窗戶旁邊,打開紗窗帘。然後,她把房間的大燈打開,回到我的身邊。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牛津之類的地方,我或許會對她打開窗帘和大燈的舉動,稍感奇怪。但是,因為是柏林,我也就沒有多想。

但是,當我知道檔案這回事後,事情就不同了。我想到了我們在一起的那一次,並開始懷疑安德莉是否替國安部(Stasi)工作,她是否故意打開窗戶,好讓對街的人可以照相。
或許那些照片就藏在檔案夾裡,已經先被休茲女士看過。她剛才不是說「你的檔案很有趣」來著?

匆促間,我翻閱過所有的夾頁,很寬慰地發現裡面沒有諸如此類的照片,安德莉大概不是線民。不過,檔案中其他的東西吸引了我的注意。

例如,裡面有一份觀察報告,對我在 1979 年 10 月 6 日 16 點 07 分到 23 點 55 分至東柏林一遊的行蹤交代得清清楚楚。國安部當時給我的代號比較不浪漫,只是一個數字︰246816。


16:07
「246816」離開腓特烈大道車站前面穿越道後,便進入監視範圍。被觀察者走到前站報攤,買了《自由世界》(Freie Welt)、《新德國》(Neues Deutschland)、《柏林時報》(Berliner Zeitung)等多份報紙。接著,該目標(就是我)在車站內游移張望。

16:15
在前站,「246816」與一名女性打招呼,握手,相互吻頰。此女代號為「小軟帽」。「小軟帽」攜帶一深棕色肩袋。兩人離開車站,一面說話,一面走到布萊希特廣場(Brechtplatz)上的柏林樂集(Berliner Ensemble)。

16:25
兩人進入餐廳
 甘尼曼(Ganymed)餐廳
 柏林中心
 造船廠街旁
大約 2 分鐘後,被觀察者離開餐廳,經過腓特烈大道和菩提樹下大道,到達歌劇院咖啡廳。

16:52
「246816」和「小軟帽」走進餐廳
 歌劇院咖啡廳
 柏林中心
 菩提樹下大道
他們在咖啡廳坐下,喝咖啡。

18:45
他們離開咖啡廳,赴貝別爾廣場(Bebelplatz),從
18:45
 直至
20:40
兩人饒有興趣地觀賞東德建國 30 周年火炬遊行。隨後,「246816」與「小軟帽」沿菩提樹下大道和腓特烈大道,到造船廠街。

21:10
兩人進入甘尼曼餐廳。在餐廳內,兩人不在觀察範圍之內。

21:50
兩人離開該美食機構,並直接前往腓特烈大道車站前穿越道。

23:55
兩人進入車站。「小軟帽」資料移至第 6 處進一步確認身分。監視結束。

「246816」人身描述
性別︰男
年齡︰20~25 歲
身高︰大約 1 米 75
身材︰精瘦
頭髮︰暗金色
   短
服裝︰綠夾克
   藍色馬球套頭高領衫
   棕色燈芯絨長褲

「小軟帽」人身描述
性別︰女
年齡︰30~35 歲
身高︰1 米75~1 米 78
身材︰苗條
頭髮︰中等金色
   卷髮
服裝︰深藍布外套
   紅色小軟帽
   藍色牛仔褲
   黑色皮靴
配件︰深棕色手袋

我坐在仿木桌前,訝異於有人竟然精準地為我重建起我生命中的一天,而且那寫作方式,令我聯想到學校的作業︰每一個句子都要有動詞,而且故意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誇張詞語,例如:「美食機構」。我還記得那間金紅相間的邋遢餐廳,甘尼曼,那間豪華的歌劇院咖啡廳,30 周年遊行隊伍中那些穿藍襯衫、臉上長著青春痘的年輕士兵,和他們手上高舉著的煤油火炬,如何在神祕的夜晚中,發出閃耀的光芒。我再度聞到東柏林那獨特的味道,一種混合著老式家用煤球爐的排煙、二衝程「拖拉笨」(Trabant,編按:即「人造衛星」之意,是當年東德的國產車)小型車的廢氣、東歐廉價香煙、潮濕的皮靴和汗水的味道。但是,我卻無法想起,她,我的小紅帽,到底是誰?或許我不該說她小,因為她有 1 米 75 至 1 米 78,幾乎和我一樣高。苗條,中等金色卷髮,30 至 35 歲,黑皮靴?我坐在那兒,在休茲女士詢問的目光下,不禁對自己的過去,油然生出一種尷尬的不忠感。

當我回到家,沒錯,在牛津的家以後,翻閱了當時的日記,終於發現了她是誰。事實上,我再度打開了對那段熾烈而不快樂的短暫情史的回憶,回想那段時候的日日夜夜,相互的電話與信件。而且,在日記後面,我還發現了兩封她寫的信,小心地保存在原始的信封中,有一封上面還特別註明著︰「貼著—這樣你才會保持連繫。」另一封信裡有一張她的黑白照片,是兩人感情結束以後,她寄給我的,讓我不要忘記她。蓬鬆的頭髮,高高的顴骨,相當緊張的微笑。我怎麼會把她忘記?

1979 年 10 月,我的日記上還記著她,克勞蒂亞的「時髦紅色小軟帽和藍色制服風衣」。「在腓特烈大道,」日記上記載著︰「他們把我鞋底都翻開了(我穿著杜克〔Duckers〕鞋,讓那軍官印象良深)。」是的,我想起來了。在腓特烈大道車站下的地下通關所,一名穿著灰色制服的軍官把我帶進一個有拉帘的小房間,命我掏出所有口袋裡的東西,放在一張小桌子上,非常仔細地檢查了每一件我攜帶的物品,甚至質問我隨身日記本上每一條記事內容。然後,他命令我脫下厚重的咖啡色皮鞋。那雙鞋是我在特爾街(Turl Street)的杜克鞋店(Ducker & Son)買的。軍官往鞋子裡瞄了瞄,又在手上掂了掂分量,說︰「好鞋。」

與克勞蒂亞手牽手,頰碰頰,到歌劇院咖啡廳,」我的日記上這麼寫道︰

反而變得更加親密……火炬遊行。東風冷冽。兩人的溫暖。迷宮—繞圈子。溜過柱子,躲過警察,終於來到甘尼曼。晚餐差強人意。克勞蒂亞又談到她的「打工」。她的政治活動。我們穿過腓特烈大道,回到迪納。大約凌晨 3 點,回到維蘭德街。丹尼爾(Daniel),滿臉發白,氣急敗壞地坐在公寓門前—他把自己鎖在外面了!

丹尼爾.詹森(Daniel Johnson),作家保羅.詹森(Paul Johnson)之子,現在已經是《泰晤士報》裡的要角。當時,他還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劍橋研究生,研究德國悲觀主義歷史,總是樂於再多找到一個樣本。我們同住在威莫區(Wilmersdorf)維蘭德街 127 號。當晚,他忘了帶鑰匙。

日記裡的迷宮和柱子,我猜想,是指著那些手持火炬的東德共黨中堅青年幹部,他們所屬的團體,德國自由青年團(Free German Youth),是多麼地名不副實。至於克勞蒂亞的政治活動,必須從她的年代談起。克勞蒂亞屬於讓人一眼就認得出來的年代,1968 年。當晚,她告訴我,過去他們在鎮暴警察前面反覆吟唱一句捕捉了 68 年政治與性抗議的口號︰「出外扮豬玀,床上無花果。」

我最後一次看到她,是日記寫完後不久的一天,在柏林──大棱區(Berlin-Dahlem)教堂的墓地,參加學生領袖魯迪.杜契克(Rudi Dutschke)的喪禮。她還是戴著那頂小紅軟帽。或者,這些細節只是出於我的想像?

國安部的觀察報告,和我的日記。我生命中同一天的兩個說法。祕密警察冷眼旁觀「被觀察者」的一舉一動,和滲入我個人主觀、情緒的描述。國安部的檔案,對我的記憶,是多麼大的一份厚禮。比普魯斯特(Proust)的瑪德萊娜蛋糕要好多了。


附註

* 瑪德萊娜蛋糕(Medeleina)係法德交界處,洛林(Lorraine)地區的傳統甜點,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幼年時期經常與姑母配著花果茶共享的扇貝型小蛋糕,在他撰寫《追憶似水年華》一書時,瑪德萊娜蛋糕的美味往往勾起他強烈的鄉愁,讓他文思泉湧。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