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譯 者 作 品

基因騙術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基因、女孩、華生:雙螺旋二部曲
Linux 傳奇:讓比爾‧蓋茲坐立難安的天才
死亡原因:法醫之神奇案祕錄
天使墜落的城市
正宗CIA詐騙術

其他

【類別最新出版】
武士的日本史
中日關係的光和影(海外增訂版)
屠殺
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
文言津逮


戰之華(BC0146)──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
Warrior Politics: why leadership demands a pagan ethos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其他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
譯者: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02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16頁
ISBN:957133656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6

第十一章:羅馬皇帝提庇留

  我們的帝權規模越大,文化就會變得越複雜,加上科技官僚統治迅速擴張,政治家想必會更加高處不勝寒。我們的政治與經濟組織,規模既龐大又複雜,本身就已是個弱點,解救之道就在於通才而不被所屬專家唬住。   爬梳史頁,以史為鑑,最足以彰顯何謂勇氣和獨立思考。如邱吉爾從李維諸人著作中擷取道德愛國主義,使他得以維繫大英帝國於不墜。我們的帝國雖與英國大不相同,但這類的啟示對建立全球社會仍是大有裨益。

.對於人類宿命不存幻想

  高明的統御往往隱藏在奧妙的個性裡。劍橋大學古代史教授黎德(James Smith Reid)在一九一一年版《大英百科全書》裡,為頗受世人詆譭的第一世紀初葉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寫下這一段話:

  他喜怒莫測的刑罰廣招民怨,深受懷疑。但在他的辯詞之後,卻是位高權重者冷靜、清明、洞澈所有偽飾的睿智。擁有如此卓越心理見解的人並不多見,而且,他絕不會誤判別人或自己的缺點……提庇留不靠才情,而是憑著努力和用心證明自己有能力治國。他心思遲緩,習於深思長考,往往讓人誤以為他優柔寡斷,事實上,他為人極有主見……他早年為自己訂下身居要津的羅馬人應有何作為的理想,終身奉行不逾,……提庇留花在本分工作上的心思從未間斷。他的座右銘是,善牧者應該剪羊毛,不是剝羊皮。他過世後為帝國子民留下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繁榮。

  提庇留為國庫留下的財富,是他繼承時的二十倍。他廢止格鬥遊戲,禁止許多帝國名流的奇異時尚,如以皇帝名號為月令。他的惡名大部分來自他在位後半段時間,如在晚年將大權授予禁衛軍,「由於恐懼而隨時準備大動干戈」。從公元二三年到公元三七年他去世的這段時間,提庇留變成最惡劣的暴君,在卡普里島(Capri)莊園附近大興地牢,廣建行刑室,身旁盡是扈從和弄臣。這可能有部分是由於心理疾病使然。他在位的前半期,從公元一四年到二三年,堪稱有為領導的典範,可惜的是,當時並沒一個機制可以讓他在當了九年皇帝後和平轉移政權。

  儘管如此,提庇留仍守住前任奧古斯都(Augustus)的機制和帝疆,創出極為安定的局面,足供卡立古拉(Caligula)等後繼者揮霍:「他採取的是現實主義、甚至是悲觀主義者的態度,對人類宿命、人性和政治全然不存幻想。」當代牛津史家芭芭拉.李維克(Barbara Levick)寫道。他很少建新城、兼併新領土,也不作興投民眾所好,而是藉由增建軍事基地鞏固既有的領土,以外交和軍事威脅並用的手法維繫對羅馬有利的和平環境。「提庇留崇法務實,根源於他對人性嚴苛的看法,」李維克寫道。提庇留深知,唯有透過皇帝的強大軍力才能保護元老院,當然,最後使他精神失常和造成他許多失策和殘酷行為的,也是過度使用這絕對權力的結果。

.羅馬帝國霸權典範

  提庇留與邱吉爾、培里克利斯(Pericles)不同的是,他雖不是足以啟迪人心的角色典範,但他的能耐卻值得玩味。很多史家認為,羅馬帝國有了提庇留才能長治久安。未來我們的領導人的主見、洞澈人性的睿智,以及讓世界偏遠地區在美國柔性帝國勢力下繁榮富庶的能力,可能也會是毀多於譽。

我們的外交政策越成功,全球影響力就越大。因此,儘管我們跟羅馬帝國和歷史上其他大帝國不同,後世史家回顧二十一世紀美國時,很可能會把美國當成帝國,不當做共和國看待。再過幾十年幾百年,美國總統會有上百人甚或一百五十人,比現在四十三人高出許多,一長串名單跟以前的羅馬、拜占庭鄂圖行土耳其帝國統治者無異,是以和古代相提並論的情況只會增加,不會消失。其中,透過種種手段在紛亂世界中維持相當秩序的羅馬帝國,尤其是霸權典範,馬基維利、孟德斯鳩和吉朋對它極為重視,原因也在於此。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法學家,一九○二至三二年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早就以「當代羅馬人」稱呼美國同胞。

  當然,第一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之間的差異不一而足,寫也寫不完。但就統治者的特質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建立在正確評估自身極限上的謙遜態度,並從中衍生出狡黠精明的手段。羅斯福在堅定而悄然地把美國推向與希特勒一戰之路的同時矢口否認,因為,他知道孤立主義的共和黨國會必然不會支持他的作法。同樣的,公元五至十年提庇留在日耳曼和波希米亞的軍事行動,使他成為羅馬帝國在歐洲建制的主要擘畫者,但在成為皇帝之後,對這「邊區」則採取慎重的政策。公元二八年,羅馬因思慮不周而在攻擊下日耳曼(Lower Germany)行動中遭到重挫後,提庇留刻意隱瞞傷亡消息,以免在民眾壓力下再展開報復攻擊:提庇留最大的能耐就是他深知羅馬的弱點。在他統治之下,「羅馬邊界守軍的任務侷限在監視邊界另一端自相殘殺」;對羅馬而言,這種「高明的無為作法達到邊界長久安定的目的」。美國雖然不能採行同樣的無為作法,但越是謹慎將事,收效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