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譯 者 作 品

基因騙術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基因、女孩、華生:雙螺旋二部曲
Linux 傳奇:讓比爾‧蓋茲坐立難安的天才
死亡原因:法醫之神奇案祕錄
天使墜落的城市
正宗CIA詐騙術

其他

【類別最新出版】
武士的日本史
中日關係的光和影(海外增訂版)
屠殺
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
文言津逮


戰之華(BC0146)──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
Warrior Politics: why leadership demands a pagan ethos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其他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
譯者: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02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16頁
ISBN:957133656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2

第二章 邱吉爾的《河流戰爭》

  英國歷史學家齊更(John Keegan,英國最著名戰史專家,二○○○年獲頒騎士爵位,現為《每日電訊報》防衛版主編)寫道:「在人類史上最惡劣的第二千年紀最後一世紀裡,堪稱眾所公認的英雄者,莫過於邱吉爾」。齊更認為,邱吉爾和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道德意志源於盎格魯撒克遜的法治與個人自由傳統,而兩人所以能維護傳統,乃是因為兩國都有海洋保護,阻隔邊界上隨時可能入侵的敵人」。

  一九四○年六月四日,英軍撤出鄧寇克(Dunkirk)之後,法軍也節節敗退,邱吉爾在下議院發表告同胞書演說:「我們要捍衛我們的島國,我們要不計一切代價在登陸地點決戰,我們要在戰場和街頭作戰……我們決不會投降。」寥寥數語就能激勵全國,世所罕見。牛津哲學家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說,邱吉爾使英國同胞「理念化」的方式「張力十足,到後來他們都接受他的理念,開始以他的看法來看待自己……」。

.知古鑑今大格局

邱吉爾的能力和大格局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解釋,其中尤以柏林的說法最為貼切:「在邱吉爾道德與知識世界的主要領域裡,有個單一、集中、組織原則,極為堅實而廣泛,能涵容現在與未來,形成豐富而多彩的過去。」由於邱吉爾「能知古鑑今」,特別是熟讀古代史,因此他也「深知黑暗面……」。

  邱吉爾很早就看穿希特勒,他對窮凶極惡之徒的了解,不是張伯倫所能企及。張伯倫是膚淺的現實主義者,只知道百姓要的是和平,希望把自己納稅錢花在內需上,不要用來整軍建武,所以他給民眾的也是這些(張伯倫跑到慕尼黑去安撫希特勒返國後,國人視他為英雄)。邱吉爾的了解更深入,也少了些幻想,這有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求學時代之外,大半輩子用在讀史和寫史,以及以軍人和記者身分親身經歷多次英國殖民戰爭。因此,他深悉人類極為剛愎和不理性。他跟所有的智者一樣抱持悲觀看法:我們所以創造出道德標準,無非是為了調和自己的不足之處。

  當然,邱吉爾並非十全十美,尤其是在對希特勒政策方面;張伯倫也絕不是公認的大笨蛋,若是事態發展稍有不同,後世對他的評價可能比現在好很多。張伯倫是時運不濟,不能說他不智。他一面建設國防,一面試探希特勒意圖的作法,對英國十分有利,因為他以時間換取空間,整合民意作為政府的後盾,最後才展開反希特勒之戰此外,邱吉爾也有事績堪稱表率,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肇興的歐洲,到十九世紀末葉的蘇丹酷熱漠地,是一段漫漫長路,但也就是在這裡,邱吉爾在許多我們今天仍面臨的問題上流露他的思想。我們也要從這裡展開以古鑑今的旅程,擷取當前所需,自立自強。

.悸動的少年記憶

  一九八○年代中葉,筆者在蘇丹首都喀土木(Khartoum)採訪肆虐「非洲角」(Horn of Africa)的饑荒災情時,偶然發現一本描述一百年前的蘇丹的書:《河流戰爭:再征服蘇丹的歷史紀事》(The River War: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Re-conquest of the Soudan)。這是邱吉爾第一部歷史巨著,一八九九年出版,分上下兩卷。

  《河流戰爭》一書談英國殖民史二十年,時序從一八八一年英國軍隊介入發生民眾暴動的埃及,保住統治者托費克總督(Tewfik Pasha)的王位開始。英國海軍砲轟亞力山大港後成功登陸,從此展開治理埃及和當時仍為埃及一省的蘇丹任務。同一年,穆罕默德.阿赫米(Mohammed Ahmed)的伊斯蘭反抗軍「救主」(Mahdi)起事,蘇丹偏遠沙漠地區動亂蜂起。英軍派出功勳彪炳的戰爭英雄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將軍,前去處理喀土木衛戌部隊撤退事宜,在「救主軍」圍城下堅守數月,待英國首相葛雷斯東(William Glaston)遲疑再三後派遣的援軍抵達喀土木時,戈登已在二天前死在「救主軍」戰士手中,死時仍手持長劍。這一次挫敗導致英國自由黨政府垮台,開啟保守黨長期主政局面。

保守黨以間諜滲透、沿尼羅河向南開闢鐵路、派遣遠征軍等種種方法,展開收復蘇丹大業。一八九八年,齊欽納(Herbert Kitchener)將軍終於在尼羅河左岸與喀土木遙遙相對的恩圖曼(Omdurman)一役中擊潰「救主軍」。工業時代之前的戰爭與騎兵戰術一脈相承,「恩圖曼之役」就是這類戰爭的最後一仗,當時擔任「第二十一槍騎兵團」軍官的邱吉爾猶能躬逢其盛。這些悸動的少年記憶,使得邱吉爾能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英國的命運,這是張伯倫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