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傷心問東亞海權
北伐至抗戰前的中央海軍重要戰績

其他

【類別最新出版】
武士的日本史
中日關係的光和影(海外增訂版)
屠殺
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
文言津逮


青天白日旗下民國海軍的波濤起伏(1912-1945)(WJPF0160)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其他
叢書系列:獨立作家
作者:金智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15日
定價:660 元
售價:521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502頁
ISBN:9789865729707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傷心問東亞海權北伐至抗戰前的中央海軍重要戰績



  北伐至抗戰前的中央海軍重要戰績

一、北伐戰爭
民國 16 年 3 月 19 日,海軍協同友軍圍攻淞滬的直魯聯軍,直魯聯軍聞 訊撤離,僅吳淞砲台為敵所控制。22 日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率海容艦攻 克吳淞砲台,我各艦艇陸續駛入高昌廟,警戒吳淞等地。之後陳紹寬率艦溯 江追擊潰逃的直魯聯軍。旋海容等艦與永績艦會合,在南通及長江一帶捕獲 泰安、鈞和、策電、決川、浚蜀、楚振等敵艦艇。23 日海軍長江上游總指 揮楊慶貞率楚有、楚謙、楚振等艦,會同友軍夾擊南京直魯聯軍褚玉璞部, 褚部欲渡江北逃,遭海軍各艦射擊,敵船沉沒,落水者甚多,留在江南被俘 者達 3 萬餘人,均經繳械遣散。27 日北洋海軍海圻、鎮海等艦乘夜抵吳淞 口,潛伏英國航空母艦旁,於 27 日拂曉,襲擊海籌、應瑞 2 艦,經我艦開砲還擊,吳淞砲台亦助戰,敵艦不支潰逃。是役海籌艦略有死傷,敵艦損失 較重。之後海軍以主力艦隊掩護陸上友軍作戰,以一部兵力防禦敵艦侵擾長江。民國 16 年 8 月 14 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下野,先前敗退撤往江 北的新直系軍閥孫傳芳重整部隊,密謀渡江,占領南京。時海軍預料江北敵 軍必定渡江南犯,除陳軍事委員會請於沿江主要地點派傾兵扼守外,並調度 艦艇嚴為戒備。18 日晨,浦口的孫軍砲擊江面我艦艇及獅子山砲台,我艦 艇發砲還擊。24 日孫軍從大勝關、犢兒磯、太平府等處運兵潛渡,楚同、楚 謙 2 艦沿江攔擊,殲敵甚眾。25 日孫軍約 1 師之眾,乘黑夜向烏龍山、燕子 磯一帶偷渡。 3 月 26 日拂曉,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親率楚有、楚謙 2 艦,掃射烏龍山 的孫軍,陸軍第七軍適時加入協同作戰,孫軍傷亡頗多,奪回烏龍山。孫軍 雖遭我海陸軍截擊,頗有傷亡,仍成功渡江,攻占龍潭及棲霞山,南京形勢 岌岌可危。 3 月 28 日,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率楚有、楚同、楚觀 3 艦砲擊大河 口、龍潭的孫軍,通濟艦亦駛入大河口參戰,終挫敵鋒。29 日盤據龍潭的孫 軍因退路被海軍切斷,惟恐孤立無援,紛紛向江邊潰退。陳紹寬率楚有、通 濟 2 艦在大河口、三江口上下游截擊孫軍,斃敵甚多。30 日敵勢更窘,航路 既梗,歸路後斷,通濟、楚同 2 艦對龍潭、棲霞山的孫軍砲擊,通濟艦遭敵 砲反擊,官兵多人負傷。 3 月 31 日拂曉,陳紹寬率楚有旗艦駛往龍潭、棲霞山,協同陸軍第一軍 及第七軍向孫軍進攻。在浦口的孫軍得知海軍在南京附近巡弋,不敢渡江增 援,僅隔江砲擊下關。午後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率海容艦駛抵大河口,通濟、 永健、聯鯨各艦,陸續趕赴三江口策應。當晚敵援軍從烏龍山、八卦洲間偷 渡,楚有、楚同、楚謙 3 艦發砲截擊,江北孫軍開砲反擊。敵我交戰至 9 月 6 日,南渡的孫軍悉被我軍殲滅,龍潭戰役結束。至此孫傳芳再已無力渡江南犯。

自 8 月 15 日起至 31 日此期間,海軍拱衛國都南京,最初即請兵扼守江 濱要塞,繼而調艦與孫傳芳部拼死掙拒,在作戰最烈之數日中,敵勢甚張, 國都震撼,終借海軍艦砲威力,沉舟斃敵,截追俘虜,而首都克保無恙。

二、西征唐生智
民國 16 年 10 月 10 日,唐生智在武漢反叛中央。19 日南京國民政府命 令海軍第二艦隊協同程潛第六軍及李宗仁第七軍,討伐唐生智。第二艦隊司 令陳紹寬率楚有、楚同、永績、永健、江貞 6 艦組成西征艦隊,由下關向蕪 湖出發。20 日駛抵蕪湖,唐軍劉興部猝不及戰即潰逃,我軍肅清荻港唐軍。 23 日拂曉,楚有、永健、永績、江貞,及湖、鄂、列、張各艦艇,攻略大通, 唐軍除在大通港內敷布水雷外,並分遣楚振、濬蜀、江平、江通、江壽等艦艇, 布防江面,力圖抗拒,經與我艦接戰,敵艦潰逃,我軍攻克大通,因陸軍尚 未到達,暫時負責當地治安。 10 月 26 日,永健、江貞 2 艦追擊唐軍至華陽,東流、華陽第次收復。 30 日楚有、永績、湖鄂等艦艇開赴九江,永健、岱州及張字各艦艇駛抵湖口, 先後克復九江、湖口,唐軍退守武穴布防,欲阻西征艦隊前進。11 月 2 日, 楚有、江貞 2 艦冒險突進,敵楚振艦中彈遁逃,於 7 日攻克武穴。8 日永健、 永績、楚有、楚同、江貞等艦進抵田家鎮要塞,唐軍雖作抵抗,終告不支潰逃, 西征艦隊於 11 日拂曉,攻克田家鎮。西征艦隊繼續協同友軍西進,唐軍僅作 微弱抵抗,我海陸軍於 12、13 日先後收復石灰窯、黃石港、黃州,14 日攻 抵武漢近郊劉家廟,唐生智見大勢已去,先行離開。此時唐軍已潰不成軍, 惟恐後退被截斷,遂放棄武漢。西征艦隊於 14 日駛入漢口,15 日抵達武昌, 因各路陸軍均未到武漢,武漢秩序暫由海軍維持。18 日陸軍進抵武漢。西征 艦隊奉命駛往嘉魚、新堤,掃蕩唐軍。22 日增派張字雷艇向岳陽掃蕩,沿途 收復金口、嘉魚。23 日江貞、張字 2 艦艇攻克新堤。25、26 日楚有、江貞、 楚同、張字等艦艇協同陸軍攻克岳陽城陵磯。26 日之後,因唐生智與國民政 府議和,西征艦隊中止進攻,各艦艇駐泊新堤、岳陽間,嚴事警戒。

民國 17 年 1 月 4 日,蔣中正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時唐生智部自 退出武漢後,即進入湖南。中央對唐生智歸附乙事,接洽未能就範,決議於 15 日,對唐軍展開全線進攻。海軍先於 12 日派江貞、江鯤 2 艦,向城陵磯、 岳陽一帶進擊。14 日江貞艦陸續赴入前線,楚謙、楚同、湖鵬各艦艇,分別 部署新隄、漢口、湖口之間,執行後方接濟,傳遞電訊各事。16 日江貞、江 鯤 2 艦復向城陵磯唐軍進攻。是晚楚有、江貞、江鯤、江犀等艦艇,協同陸 上友軍徹夜砲擊,於 17 日上午,復攻克城陵磯,進占岳陽,收降敵楚振艦。 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出示安民,維持秩序,派艦扼要布防,嚴防偷渡。同時 抽調江鯤、江犀 2 艦,溯江進擊唐軍。19 日唐軍浚蜀、江壽、江通、江大、 江平,以及駁船、大小火輪等 28 艘悉數歸降。21 日江鯤、江犀 2 艦上駛掃 蕩,於 22 日協同陸軍攻克湘陰,唐軍向長沙潰退,我艦沿江急追,於 26 日 協同陸軍收復長沙。時據報有唐軍所屬砲船向上游逃匿,經派艦前往湘潭、 株洲一帶截擊,捕獲敵輪船 5 艘。自是戰事日趨順利,海軍各艦一面掩護陸 軍渡江掃蕩唐軍,一面在長沙、岳陽之間嚴密巡弋,防範唐軍侵擾。2 月初, 中央與唐生智雙方停戰。3 月 11 日,唐生智接受中央和平改編,海軍西征任 務方告結束。三、討逆戰爭 民國 18 年 3 月 26 日,盤據鄂、湘、桂、冀諸省的桂軍(李宗仁)與粵 省李濟琛聯盟,稱兵梗命,國民政府遂下令討伐。時海軍奉命巡弋九江、漢 口間,阻擊桂軍,支援友軍作戰及渡江。29 日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率楚有、 咸寧 2 艦,護送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赴前線。途次,分派楚觀、湖鷹 2 艦駛抵武穴,江鯤艦游弋蘄春一帶,江犀艦駛進黃石港,楚有、咸寧 2 艦 駛抵潯陽後,護送蔣總司令至武穴視察,並電令誠勝艇擔任運輸,江貞、湖 鴞、公勝艇參列前線。 4 月初,楚觀、江貞、公勝 3 艦在蘄春、武穴間與桂軍交戰,掩護陸軍 前進。時桂軍分布陽邏上游,形勢緊張,陳紹寬司令率楚有、咸寧、江犀、江鯤、湖鷹各艦艇向黃州、團風集中,掃除葛店、陽邏阻礙,派楚同艦扼守 鄂城,楚謙艦馳赴龍坪策應。在葛店、白滸山、陽邏各處桂軍經我艦隊協攻, 相繼潰退,我軍克復劉家廟,乘勝於 5 日收復武漢。江鯤艦續向金口、嘉魚 一帶追擊,楚同、楚謙、咸寧、江犀各艦,復溯長江西上搜索,德勝、勇勝 2 艦亦加入。陳紹寬司令乃派楚同艦回屯湖口,鞏固後方。咸寧、江犀、江 鯤各艦分向荊河、沙巿進擊。13 日陳司令率楚有艦由漢口兼程急進,指揮各 艦猛攻,郝穴、馬家寨、觀音寺 3 道防線先後被擊破,迫使桂軍後撤,對中 央軍收復鄂省,起了重要的作用。18 日,桂軍第四路總司令胡宗鐸、第五路 總司令沙陶鈞向中央乞降。21 日鄂省桂軍全部投降,蔣總司令電令暫停進攻 沙巿,洎監視新降軍隊改編完畢後,陳紹寬司令率楚有、威寧 2 艦進巡鄂西 枝江、宜都,直抵宜昌,另派咸寧、江鯤 2艦於 27 日,護送蔣總司令返回漢口。 5 月初,第二艦隊司令陳紹寬乘江鯤艦上巡長江入三峽至南沱,奉蔣中 正總司令飭令回南京。6 日由宜昌率楚有艦下駛,瀕江妥為部置,留江鯤艦 在宜昌駐防,楚謙調宜陽協防,沙巿由楚觀、江犀 2 艦屯守,誠勝、勇勝 2 艇擔任運輸,巡弋宜昌、沙巿附近,荊河以下各艦艇分扼要隘,首尾聯絡, 互為策應。兩湖桂軍潰敗後,退往桂粵。海軍部派練習艦隊司令陳訓泳率海 容、應瑞、永健、永績、楚泰、江元各艦,於 5 月 14 日出發,先後抵粵海, 協同友軍作戰。海籌艦由淞滬護送裝載商輪入粵之李明瑞部,赴虎門登陸。 此時擁護桂軍之粵軍徐景唐盤據汕頭,楚泰、江元 2 艦掩護蔣光鼐部赴 汕頭,永績、永健 2 艦封鎖汕口。海容艦星夜馳援,5 月 25 日收復潮汕,叛 軍輸誠中央,兩廣軍事遂告結束。旋陳訓泳司令率海容、海籌、應瑞 3 艦北返, 於 31 日抵南京。永績、永健、江元、楚泰 4 艦分駐廈門、汕頭、廣東巡防。 此次討逆戰役歷經 2 個月,海軍艦隊馳援驅敵,迅奏膚功,肅清湖廣,蔣中 正總司令特加犒勞,各艦艇迭當前鋒,機件多受毀傷,楚有艦尤為嚴重。民國 18 年 9 月,國民政府命令駐湖北宜昌、沙巿一帶張發奎部,調防 隴海鐵路增援中央軍討伐西北軍。張發奎抗命不赴,陰謀叛亂,進犯湖南。海軍先期聞警,電令咸寧、威勝 2 艦赴漢口屯防,江鯤艦進扼湖口,通濟艦駐守南京,為先期部署。因形勢緊張,海軍部立即派威勝艦運送陸軍新編第 一師官兵赴宜昌、沙巿一帶防範,咸寧艦向荊河西進,協同威勝艦追擊。宜 昌、沙巿方面張發奎部,受我軍水陸夾攻,倉促潰退,至 24 日肅清宜昌及沙 巿張軍。當我軍與宜昌、沙巿張軍交戰之際。西北軍在安徽伺機蠢動,第二 艦隊會操各艦艇自浙江海面急駛返,分赴長江布防。海軍部調海容、咸寧 2 艦會同通濟、江犀 2 艦,護送陸軍第六師部隊馳往蕪湖、安慶,平定皖省兵變。 陳紹寬代部長以鄂皖不靖,風雲日急,於 9 月 24 日,親率永綏艦赴前方指揮。 皖省西北軍負隅頑抗,誘執第六師師長方策。蔣中正總司令下令進攻叛軍, 第六師全師出發,楚同艦聯絡策應,並在安慶嚴密防衛,省垣以安。民國 18 年 10 月,中共紅軍賀龍乘皖南兵變情勢方緊,侵擾鄂西宜昌、 巴東。海軍派威勝艦會同當地駐軍清掃紅軍,於 10 月 3 日,抵達宜昌。適逢 陸軍新編第一師第五團叛變,威勝艦協同該師戡平。時駐鄂西張發奎部謀圖 叛變,接獲情資將來犯宜昌,戰雲四起。我沿(長)江艦隊縝密部署,扼要 固守,以楚同艦增防漢口,楚觀、江鯤 2 艦巡弋華陽、東流、安慶、大通一帶, 江犀艦駐防蕪湖,在小河口、魯港一帶,掩護新編第一師第六團圍剿張軍, 旋即將兵變平定,恢復蕪湖秩序。又因宜昌、沙巿各地張軍軍心浮動,鄂西 防務吃緊,咸寧艦奉命留守宜昌鎮壓兵變,江貞艦扼守沙巿,宜昌、沙巿治 安遂告恢復。10 月下旬,因豫鄂情勢緊張,陳紹寬代部長率楚有及永綏 2 艦, 護送蔣中正總司令赴漢口,指揮軍事。民國 18 年秋,安徽省主席方振武與西北軍馮玉祥勾結反叛中央,11 月 方振武所屬余亞農旅在鄂東蘄春、武穴、龍坪、華陽、望江一帶稱亂,海軍 部派江元、咸寧、楚觀等艦先後圍剿,旋即就範。同時有萬倚吾、鮑剛等叛 軍分據施南、彭澤等地,海軍部派威勝、義勝、公勝等艦艇兼程進剿,鄂省 各地兵變經海軍艦艇在協助友軍下次第肅清。12 月宜昌張發奎自湘邊兵敗 退往廣西後,與桂軍結合,窺伺廣東。海軍部先期派聯鯨、永健、永績、楚謙、 楚同等艦,由魚雷游擊隊司令曾以鼎率領駛粵,另派靖安艦護送何應欽總監 赴粵督師。

各艦抵粵後,曾司令派楚謙赴青歧一帶警備,永績、靖安、楚同等艦赴 黃埔、白鵝潭防衛,永健艦駛往汕頭,曾以鼎司令乘聯鯨艦,趕赴三水前線 指揮。桂軍分道來犯,企圖偷渡,被楚謙等艦在青歧、木棉、馬房一帶擊退, 改向內地繞進。自 12 月 8 日至 13 日,廣州防務吃緊,曾以鼎司令率聯鯨艦 馳返白鵝潭附近巡弋,指揮扼守三水軍艦奮勇作戰。何應欽總監督促各路國 軍進擊,水陸夾攻桂軍,激戰 3 晝夜,桂軍敗退。海軍艦艇掩護蔡廷鍇部及 各路國軍沿西江進擊桂軍,曾司令改乘楚同艦赴西江指揮,逼進梧州。17 日 兩廣軍事結束。聯鯨、靖安 2 艦送何應欽總監返京,其餘援粵各艦先後駛返 原防地。當兩廣告警之際,西北軍企圖攻占鄂西宜都,宜昌情勢吃緊。海軍派江 貞、威勝 2 艦協同策應友軍夾攻清剿,叛軍不敵向當陽敗退,宜昌卒告穩定。 駐浦口石友三圖謀叛變,預定 12 月 2 日晚襲擊南京。因駐京各艦艇嚴密戒備, 其陰謀不得逞。時西北軍一部突襲攻占安慶,於 12 月 3 日包圍安慶。海軍知 悉立即派楚泰、咸寧 2 艦星夜馳援。戡平皖局。石友三一部由浦口乘唐山、 仁和 2 輪下駛,企圖占領鎮江,侵擾我後方。海軍先期聞警,派通濟、楚有、 永綏等艦,於 9 日晚間,密泊潘家營、謝家店間,截擊繳其械彈,俘獲及投 降之叛軍,分別編遣,至此完全肅清在長江沿岸擾亂的西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