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達賴喇嘛序
倪炎元序
自序1
自序2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覆面部隊:日本白團在台祕史
戰慄土石流
水的政治學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最後的達賴喇嘛(BC0128)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林照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17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57133263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達賴喇嘛序倪炎元序自序1自序2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4

第三章 西藏流亡政府

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後,印度政府將他安置在北部一個荒涼的小山頂上。從此,這個遺世獨立的小丘,不但是達賴喇嘛駐錫地,也是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藏人稱之為「小拉薩」的達蘭莎拉,41 年來成為藏人人心歸向的指標。

達蘭莎拉在觀光指南中,是一個極具西藏風味的旅遊勝地,西方人對它極為嚮往;但對流亡藏人來說,它是逃亡的終點站,是復興民族的基地與跳板。達蘭莎拉雖是個難民集中地,但卻看不到髒亂的帳篷。小鎮上,藏語是通用語,從外表看去,根本就是典型的西藏城市。

達賴喇嘛領導的流亡政府,無間斷地負責流亡藏人的教育與生活。因為藏人認同達賴喇嘛,因而達賴領導的流亡政府,就政教合一的體制而言,是屬於西藏人的唯一政府。而流亡政府也自認它的管轄範圍,尚包括大西藏全部 600 萬藏民。因此在流亡社會民主投票設計當中,就是以境內西藏藏人地區比例選舉產生人民代表。

達賴的流亡政府

達賴喇嘛雖然被迫流亡,但在西藏政治運作中,西藏政府一直存在,沒有中斷。藏人對政府的認定完全是依據達賴喇嘛,達賴喇嘛自己也說,他和他所任命的西藏政府從來沒有分開過。

達賴喇嘛離開拉薩到倫子縣時,就宣布倫子縣為西藏政府的臨時首都;從那裡逃到印度時,西藏政府都在行使其權力和命令,出來時也一直對手下藏人發布命令,行使政權。當然逃到印度後,行使命令的範圍就只剩下流亡藏人了。

當時與達賴喇嘛一同逃亡過來的共有七十四人,除了達賴母親、姐姐、弟弟之外,其他全部都是西藏政府官員。

流亡之後,西藏政府在民主的大前提下,逐漸有了轉變。根據達賴喇嘛的一貫理念,西藏政府必須是一個民主的政府,因此首要條件就是三權分立,以便真正實施民主。西藏流亡議會身為立法機關,也建立了法規、章程,以及《未來憲法》,從 1991 年制定西藏流亡法規後,流亡社會一切都是根據法規來執行。這些法規由噶廈執行,另外也要有解釋機構,所以就要有法院。西藏政府的框架原是一個噶廈和一個布達拉宮的僧官院,但後來僧官院已在達賴喇嘛的政治改革中消失。又例如原來西藏有各種爵位,但到了印度後,除了噶廈、代本等名稱外,這些爵位不但實質完全改變,甚至亦被宣布取消。

1972 年流亡政府制訂公務員章程時,正式取消所有爵位名稱,並將公務員分為十等,即達賴喇嘛、總理、內閣、內閣部長助理、秘書長、助理秘書長、副秘書長、科員、助理科員、一般送信者等,爵位已不存在。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在達賴喇嘛之下原應設總理一職。達賴喇嘛曾經提過,他和噶廈之間應該還要有一個人,但由於外界無人承認流亡政府,總理一職一直很難任命;又有人認為如果非要在噶廈之上加個人的話,也最好是個喇嘛,更增加了選擇的困難度,所以就一直延宕下來。

但目前情況有了新的發展,目前西藏流亡政府已決定採取新制,即自下一屆(第十三屆)流亡議會起,將由議會選出首席噶倫一名,由其自行組閣,換句話說,閣員不須由議會一一選舉產生。這項政治新制很快就獲得達賴喇嘛的批准。

噶廈分別設立宗教與文化部、安全部、內政部、文宣部與國際關係部、教育部、財政部、衛生部等七個主要部會。由於流亡政府不被國際承認,在對外關係上最為敏感,本來單獨設置的外交部因為來自印度與其他方面的阻礙,被迫關門,後與新聞部門合併成為「文宣部與國際關係部」。

所有現任噶倫(部長)都是由議會投票產生,而在其他工作幹部上,有關幹部的招收、級別提升等都是靠獨立機構「幹部選拔委員會」來執行。凡有關招收新幹部、提高幹部能力、幹部任命的調動都要由內閣來決定,內閣中有一個由各秘書長組成的小組負責此事,討論後再上報內閣,由內閣決定,所以很難憑個人好惡用人。

以民主方式組成的西藏流亡政府是達賴喇嘛實踐民主的具體力量,但從西藏問題獲得解決的那一刻起,流亡政府的運作就必須宣告結束。根據達賴喇嘛的想法,一旦西藏境內自由化,西藏將成立過渡政府,由達賴任命總統。在新總統產生後,達賴喇嘛會將其執政領導大權交出,西藏境內現有的藏族領導幹部也將續任原職,那時,達蘭莎拉的西藏流亡政府亦將隨之解散,原流亡政府各級公職人員屆時將完全恢復一般公民身分,除非過渡政府需要重用流亡政府官員,否則他們將無法享有任何政治權益或待遇。

而在流亡無國土的階段,西藏流亡政府要能夠正常運轉,必須建立在一定的財政基礎上,每年還要編列完整預算與執行計畫。但與一般國家不同的是,預算歸預算,能不能達成還得視當年的募款情況而定。

流亡政府財政部長索巴嘉措指出,以 1999 年到 2000 年的財政預算來看,流亡政府包括七個部門、三個獨立單位,以及其他非內閣領銜的單位預算 ,全部加起來一共 9 億 4,200 萬盧比,約是兩千萬美元。但其中 8 億 3,900萬盧比只是書面計畫,也不一定能募到,若募不到錢,事情就無法推展。另外,經常性支出則是 1 億 300 萬。

講經募款

流亡藏人為求生存得找經費,達賴喇嘛每每為此傷透腦筋,也因此必須四處弘法講經或是公開演講,所得善款經常用來資助流亡政府支出,並且占政府收入的很大比例。例如,1997 年達賴第一次訪問台灣時,所募得的 50 萬美元,即捐給流亡政府以應日常支出所需。以今年(2000 到 2001 年)來說,達賴喇嘛交給流亡政府 1800 萬盧比。

除了達賴喇嘛每年固定撥款外,流亡藏人雖不能像正常社會納稅,但幾乎每個藏人手中都有一本《自由手冊》,就是類似繳稅的本子。此一制度肇始於 1972 年 7 月 30 日,流亡社會發起西藏自由正義運動,當時第十一屆議會通過決議,在流亡藏人支援捐獻與募集的相關條款上,規定具有西藏籍者,須根據志願經常性捐獻,由此產生人手一本的《自由手冊》。流亡社會在各地都有一個組織叫「自由小組」,小組成員由選舉產生,三年輪替一次,平時財政部負責把稅票寄出去,由自由小組負責收款。

一般而言,流亡社會規定藏人 6 至 18 歲,每年要徵繳 36 盧比,18 歲以上每年增加 10元,教師或公務員則以工資總額的2 %或基本工資的 4 %為繳交金額,哪個多就交哪個。流亡藏人則是每人每年繳交 50 美元。財政部長索巴嘉措強調,以 2000 年為例,人民納稅錢是 200 萬盧比。這些都是出於自願,不會有人催繳,但可由此證明納稅人是在流亡政府的管轄範圍內。同時,藏人以《自由手冊》的納稅證明,在選舉時,方能獲得投票權。

除此之外,由流亡藏人開設的手工廠、地毯廠,每年也會將所得的 15 %上交財政單位,這個比例是由工廠老闆自行開會決定的。在噶倫坡的攤販也都是自願上稅,以示他們對流亡政府的支持。

為了開闢財源,財政部也在幾個國家進行商業活動,利潤全部歸政府。目前在美國、澳洲等國共開設有 6 家飯館,3 間地毯廠、若干商店,販賣藏人商品,工作人員約 400 多人,以往都有 2000 萬盧比的利潤,今年最少,只有 600 萬盧比。

流亡政府有些捐贈則是來自各國政府;如印度政府每年都撥款提供藏人定居地與學校經費,而歐洲聯盟議會、挪威、瑞典、丹麥、美國等政府都會根據不同項目提供經費。另外,為爭取國際民間友人的支持,西藏流亡政府更設計了《藍本子》,以供國際關心西藏的人士固定捐獻所用。索巴嘉措說,這些《藍本子》在美國最多,許多美國人都會以之定期捐獻給流亡社會,主動幫助流亡政府。他說:

「各國捐獻一直持續增加,現在愈來愈多,歐洲聯盟,美、英都一直在增長,達賴的國際聲望對我們的募款行動影響甚鉅,但每個捐獻者都會要求提出資助計畫,我們必須認真地執行,建立互信,帳目更要清楚,這些單位才會長期資助。

在十五、廿年前,大型組織來達蘭莎拉的很少,現在則是源源不斷,但要得到資助,還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捐贈者的疑惑很多,每次都來十幾廿個人,要我們帶他們到現場去看,讓他們了解錢是怎麼花的,要做到很詳實、很明確,這樣才能成為長期的援助。」
開源既然不易,能做的就是儘量縮緊肚皮節流。流亡政府官員的薪水,就只能達到最低水準,如西藏流亡政府秘書長每月待遇是 5,000 印度盧比,議會議員六千以上,大法官、部長等獨立單位主管 6,000 以上。以 100 美元相當於 4,300 元盧比來估算,部長級官員一個月領不到 200 美元,就可知流亡政府的窘境了。由於幹部工資低,因此為他們準備了退休金,政府也提供他們宿舍,孩子上學不須繳學費。對此宗教與文化部部長札西旺杜說:
「我們的薪水無法和印度比,印度政府內打掃衛生的工友待遇都可能比西藏噶倫還要高。除非太太也工作,否則藏人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自己的妻、子,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環境如此,但流亡政府官員從未抱怨,一直在為自己的民族與國家而努力。反觀在其他國家,當公務員可能有利可圖,但在流亡政府,則正好相反,如果不在公家做事,另外尋求出路,收入可能更多,但藏人都認為到流亡政府工作是一種效勞的機會。」
在噶廈各部門中,教育部的工作最受重視,預算也最多。達賴剛流亡過來時,就最為強調要建立自己的學校,讓每一個藏人小孩都去上學。當時印度有很多學校,如果每個學校安插 15 個藏童,就不必花那麼多力量、金錢,更何況那時又是西藏最艱難的時期,人民一無所有,窮苦潦倒。但達賴卻把教育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在最需要資金時,還把這些錢都投入學校建設,而不是救濟最貧窮的難民。

最讓西藏人感激的是,印度政府支持藏人建立學校。在藏人一無所有時,是印度政府率先資助了第一筆錢,這對藏人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流亡初期只設有六個西藏學校,現在已發展到 87 所學校,分別在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藏人流亡初期,許多孩子與家人失散,更有許多人成為孤兒,如今情況雖然有所改善,第三代流亡藏人均已不乏父母照顧,但經濟情況仍然不好,因此由學校負擔學生的一切費用。至今,87 所學校的經費,有 3 成還是由印度政府支付,其他 7 成則要靠流亡政府自行籌措。

在教育普及率上,87 所各級學校一共有 27,000 多名學生, 8 年級和 10 年級退學率各有10 %左右。其中 12 年級畢業的一年有 650 餘人,這 650 名畢業生約有一半得以進入印度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