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胡因夢序
卡特勒序
譯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摘 8
書摘 9

作 者 作 品

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1
工作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3

譯 者 作 品

情婦 VS. 妻子:一位年長情婦給年輕妻子們的忠告
小奇蹟大啟示
與天堂對話
生活愈簡單愈好
別為小事抓狂(2):快活人生 100 招
美麗人生十大守則
別為小事抓狂(4):甜蜜愛情 100 招
人間奇緣:50個關於神祕能量與智慧的故事
心靈花園:50個關於神奇體驗與激勵的故事
15分鐘創造奇蹟:行善 DIY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生活更快樂(CF0068)──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The Art of Happiness : A Handbook for Living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
       HH Dalai Lama , Howard C. Cutler
譯者:朱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7月22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2935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胡因夢序卡特勒序譯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摘 8書摘 9



  書摘 5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女人名叫奇莎格達萊,正在為她死去的孩子而傷心。她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到處求訪名醫,希望找到一種能讓她孩子起死回生的藥。據說釋迦牟尼佛就有這麼一帖藥,於是女人來到佛祖面前,要求道:

「你能給我起死回生的藥,讓我救活我孩子嗎?」

「我是知道有這種藥。」佛祖回答道,「不過我需要一些做藥的原料。」

女人鬆了一口氣,問道:「你需要那些原料呢?」

「給我一把芥菜的種子。」佛祖說。

女人答應給他,但就在她要離去時,他又說:「我要的芥菜種子必須來自一個從沒有孩子、配偶、父母或僕人死亡過的家庭。」

那個女人答應了,開始一家一家去要芥菜種子。每一家都答應給她一把芥菜種子,但當她問到這個家中有沒有人死亡過後,才發現原來每家都有人死過——一家死了女兒,一家死了僕人,另一家死了丈夫或父母。奇莎格達萊沒法找到一個能免於死亡之苦的家庭。她終於了解世間並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在受苦,因此她放下兒子的屍體,回到佛祖身邊。佛祖慈悲地對她說:「妳以為只有妳失去了兒子,但是死亡的律法是沒有人能倖免的,世間也沒有永恆不變的事。」

奇莎格達萊的追尋讓她明白世上沒有人能免於痛苦或損失,世上並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在受苦。這樣的觀照並不能驅趕失去帶來的痛苦,卻能減輕無謂的抗拒與掙扎。

雖然我們都明白人生是苦,但要接受痛苦卻不容易。人類想出了五花八門的一連串策略,來避免經驗痛苦。有時我們用的是外在的方法,譬如化學作用——用鎮定劑或酒精麻醉神經。我們的內在也有一套防禦作用——通常是無意識的心理防禦,以作為緩衝器,讓我們在面對折磨時,不要感受到太大的苦楚。有時候這些自我防衛會顯得很自然,譬如簡單地拒絕承認那個問題的存在。另一些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有問題,卻會讓自己分心去想其他事,以避免碰觸到事情的核心。或者我們會產生投射作用——我們不能接受痛苦的事實,便無意識地將痛苦歸罪於他人。「哼!我是很慘!但這不是我的問題。都是別人有問題。如果不是老板總是找我麻煩(或父母老是忽略我),我就不會碰到這樣的事了。」

但是痛苦只能避免一時,如果不加以治療,就會像疾病一樣越拖越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方法也無法讓我們真正痊癒。具有鎮定作用的藥物或酒精確實能舒緩一陣子的哀痛,但持續使用下去,卻會損害我們的身體與生活,讓我們陷入比原先的痛苦更難堪的境遇,或是再帶我們回到痛苦的起源。內在的自我防衛如否認或壓抑,或許一時之間會有紓解的作用,但畢竟不是常久之道。

藍道爾的父親一年前得癌症死了。他跟父親一直很親近。當時人人都很驚訝他是如此鎮定地接受了事實。「當然我很傷心。」他用一種壓抑的語調說,「但是我真的沒問題。我當然很想念他,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呀!而且我現在也不能將心思都放在想他上面,我要安排葬禮,替我媽處理他的遺產。我不會有問題的。」他向每個人保證。

一年後,就在父親的週年忌日後不久,藍道爾陷入一種沮喪的惡性循環中。他來看我,並解釋說:「我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出現?現在一切事情都上軌道了。這跟我父親的死亡應該沒有關係,他已經死了一年多,我早習慣了。」

經過短短的治療,事情立刻清楚了。為了要保持緊繃的情緒,為了要顯得「堅強」,他從沒有真正面對過自己感受到損失與悲傷的情緒。這樣的情緒不斷地暗中滋長著,直到大得他再也承受不了時,這種沮喪的狀態就出現了,讓他不得不面對真實的自我。

在藍道爾的案例中,當我們將焦點放在他因喪父所遭受的痛苦上時,他的憂鬱沮喪便很快消失了,他也能真正地面對自己的悲痛。然而有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去避免某些問題的防禦機制力量,卻要根深蒂固許多,而深植於我們的人格中,最後成為難以拔除的習性。我們都認識一些人或朋友、家人,將自己的痛苦歸罪於人,認為都是別人的錯才造成自己的痛苦。這當然不是消除痛苦的最好方法,而且只要一個人持續這樣的想法,他一生可能都無法快樂了。

達賴喇嘛詳細地說明了他對痛苦的想法——他相信人類應當有免於痛苦的自由,但一開始必須要能接受痛苦,當作是生命的自然現象,然後勇敢地面對痛苦。

「在我們一生當中痛苦不斷。一些最大的痛苦如變老、生病或死亡,是人人都得面對的問題。不去想這些問題,或是避免這些問題,都只是一時的紓解。我想更好的方法是直接面對這些問題,或許你會因此感恩自己捱過痛苦而有所體悟呢!就好像你在打仗,如果你對敵人或現況一無所知,你就會先被自己的恐懼心打敗了。當你知道對手的實力,知道他們用的是什麼武器後,你打起仗來就得心應手多了。同樣的,如果你能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就更容易解決問題了。」

這是非常理性的解決問題方法,但是我把話題談得更深入了一點:「的確沒錯,但如果你在面對問題時,卻發現沒有解決之道,那時你要怎麼辦呢?」

「就算是這樣,你還是要去面對它!」他勇敢地回答道,「舉個例子,你可能會覺得變老或死亡是不好的事,你也不想要這些事,或是根本當作沒這回事,但是這些事還是會發生的。如果你避免去想這些事,那麼當這些事發生時,你會像受到驚嚇一般,很難接受事實。如果你能花些時間想像年老、死亡或其他不幸的事,那麼當這些事真的發生時,你就會有心理準備,你能面對這些問題,也知道這是遲早都會發生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相信一個人在面臨這些問題之前,最好能先做準備。你對迎接痛苦的情境做好準備,就像是在進行軍事演習一樣。一個從沒聽過戰爭、槍砲的人,一到戰場上可能就會昏倒了。但是透過軍事訓練,你會大約知道有哪些事要發生,當戰爭真的發生時,你也比較容易接受。」

「嗯,我可以了解我們如果對即將面臨的痛苦稍做準備,可以讓我們減低恐懼與憂慮。但是有一些兩難的狀況,使我們除了受苦以外,別無他法。我們要怎樣避免這樣的狀況呢?」

「你說的兩難狀況指的是什麼?」

我停下來想了想說:

「譬如一個女人懷孕了,經過羊水診斷或超音波測試,發現這個孩子有先天性的缺陷。他們發現這個孩子不是在腦部就是身體上有殘缺。當然這時候這個女人心中充滿疑惑,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她可以選擇墮胎,讓這個孩子不要到世間遭受痛苦。但是她也會感受到喪失孩子的痛苦,甚至還有一些罪惡感。或是她也可以順其自然,生下孩子,但她必須面對一生的痛苦折磨,孩子也不例外。」

我在說的時候,達賴喇嘛專心地聽著,然後他跟著意猶未盡地說:

「不論是從佛家的角度或西方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都不容易解答。你的例子牽涉到一個有先天缺憾的胎兒——沒有人能知道,就長遠觀點來說,哪種處置會是最好的。即使一個嬰兒生下來就有缺陷,但長程看來,對家庭、母親或嬰兒卻可能是好事。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若考慮到往後的結果,讓這個嬰兒流產或許更有正面的意義。只是要由誰來決定呢?這是最難的。即使從佛家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決定也已經超過理性的判斷能力。」他說著停頓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想,一個人的背景與信仰對這樣的兩難之境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我們沉默地坐著。

他搖搖頭最後又說了:「就像我們所提的這種困境,你可以在心中做一些預習,提醒自己可能在未來會碰到類似的問題,所以你可以在精神上先做準備。但是要記住,事前準備並不能減緩事情發生時的衝突感,這只能讓一個人對類似的事件不陌生,比較不那麼害怕而已。譬如一個有先天缺陷的孩子要誕生了,無論你事前心理準備有多充分,你還是得找出一個方法來面對,這真是很困難的事。」

他邊說著,在他的腔調中出現了一種悲傷的調子——與其說調子,不如說情緒吧!但最重要的是,這並不代表絕望。有好一陣子,達賴喇嘛不再說話,只是凝視著窗外,彷彿在望向遙遠的世界。然後他再繼續:

「沒有人能避免生命之苦。當然我們的天性都不喜歡受苦受難,但是一般人卻沒有想到,正因為痛苦,我們的人格才得以完成……」達賴喇嘛突然笑了,「我的意思是,在你生日那一天,人們會說:『生日快樂!』但事實上你出生的那一天就是你受苦的開始,但是沒有人會說:『生日痛苦!』」他開玩笑地說著。

「要接受生命是苦這樣的概念,你平時就可以開始檢驗造成不滿足或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譬如當你或親人接受讚美、名望、財富或任何開心的事時,你就會覺得快樂而滿足。如果你沒有獲得這些東西,或你的對手獲得了這些東西,你就會不高興、不滿足。如果你每天反省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有許多因素與狀況造成痛苦、憂傷與不滿足,能讓我們覺得幸福快樂的因素反而少之又少。不論我們喜歡與否,這都是我們要面對的生活。也因為這是我們的生活真象,我們對於受苦的心態就要加以修正。我們看待受苦的心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痛苦發生時,我們的心態會影響到我們接受痛苦的程度。通常我們面對痛苦時會覺得滿心憎惡,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我們能改變對痛苦的態度,變成能寬容、接納痛苦,就會減低我們覺得不快樂、不滿足或不公平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