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胡因夢序
卡特勒序
譯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摘 8
書摘 9

作 者 作 品

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1
工作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3

譯 者 作 品

情婦 VS. 妻子:一位年長情婦給年輕妻子們的忠告
小奇蹟大啟示
與天堂對話
生活愈簡單愈好
別為小事抓狂(2):快活人生 100 招
美麗人生十大守則
別為小事抓狂(4):甜蜜愛情 100 招
人間奇緣:50個關於神祕能量與智慧的故事
心靈花園:50個關於神奇體驗與激勵的故事
15分鐘創造奇蹟:行善 DIY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生活更快樂(CF0068)──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The Art of Happiness : A Handbook for Living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
       HH Dalai Lama , Howard C. Cutler
譯者:朱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7月22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2935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胡因夢序卡特勒序譯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摘 8書摘 9



  書摘 8

若考慮到達賴喇嘛的身世背景與他所接受的佛家哲學與冥想訓練,那他的觀點就顯得饒富興味了——他認為學習與教育是內在改變的第一個起因,比超自然的靈異經驗還重要。雖然一般來說,教育對學習新技巧或找新工作是有幫助,但如果說教育對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也有幫助,這倒是個常被忽略的觀念。不過一些研究確實顯示教育程度與生活是否快樂有關。許多調查報告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有較好的健康狀態,也較長壽,同時能避免陷入沮喪的情緒中。科學家也指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注意健康危機的問題,比較願意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較有自信心,解決問題的技巧也較高明等,證明受教育確實能讓一個人活得更快樂、更健康。如果一般的高等教育能讓人獲得快樂的生活,那麼達賴喇嘛所說的教育的力量就更大了——教育能讓我們開發無盡的潛能,帶引我們到永恆的快樂之國。

改變自我的第二步則是要產生「企圖心與熱忱」。這在西方的科學家眼中,也是一個人要達到目標的必要條件。教育心理專家班傑明.布魯姆曾做過一項研究,他檢視所有美國成功的藝術家、運動家、科學家的生活,發現並不是天賦,而是企圖心與驅策力使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獲得令人尊敬的地位。由此可知,同樣的企圖心與驅策力也能讓人追求到快樂。

行為科學家研究過許多有關人類行為的起因、持續性與方向性的結構變化,稱之為「行為動機」研究。心理學家找出三種基本的動機。第一種是原始動機,由人類的生物原始需要所驅策的求生存行為,譬如我們對於食物、水與空氣的需要就是屬於這種。另一種動機是來自人類對於刺激與資訊的需求。研究者假設這是一種直覺的需要,當我們的神經系統的功能成熟發展之後,就會有這種動機出現。最後一種動機稱為次要動機,根基於學習的需要與驅策力。許多次要動機與成功、權力、地位或成就感有關。在這種行為動機中,一個人的行為與企圖心會受到社會壓力與學習的影響。也是在這個層次上,心理學家的學說與達賴喇嘛所說的「熱忱與企圖心」有了交集之處。不過在達賴喇嘛的概念中,這種熱忱與企圖心不是用在追求世俗的名利上,而是用來追求人生真正的快樂,追求更高的生命目標,譬如仁愛、慈悲與靈性的成長。

「努力」是完成改變的最後一個步驟。達賴喇嘛認為,努力也是建立新習慣的一個必要因素。其實不只西方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能經由建立新習慣,改變舊有的負面行為,但這確實是當代行為治療理論的基石。這種治療法的基本概念是:人們有無窮的學習能力,只要創造出一種新的情境,人們就有可能經由學習而改變,同時解決一些問題。

雖然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遺傳基因對一個人的個性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大多數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認為我們的行為、思想、感覺是由學習而來的,跟我們出生的背景、社會、文化都有關。這表示人類的行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與左右,又被「習慣」所加強與擴大。就如同達賴喇嘛所說的,要消除負面的思想與行為,就要先建立起正面、積極的習慣。

持續的努力不但能夠改變外在的行為,克服我們的壞習慣,同時能夠改變我們的態度與感覺。研究顯示,不只是我們的心理狀態能影響我們的行為,相對的,我們的行為也能改變我們的心理狀態。調查人員發現,就算只是皺眉或微笑這樣小小的動作,也可能引發生氣或快樂的相應情緒。這表示我們只要「貫徹行動」,並不斷從事正面行為,就能真正改變我們的內在。這對達賴喇嘛的追求快樂生活理念有相輔相成之處。如果我們能簡單地開始幫助別人,即使我們不覺得特別仁慈或關懷,我們也會發現內心有一些改變,因為我們已漸漸發展出慈悲心了。

真實的期待

談到內在的轉變時,達賴喇嘛強調持續努力的重要性。這是一個漸進的程序,與西方非常流行的「立即速成」的自我幫助技巧或治療法大異其趣——這些技巧從「肯定自我」到「發現內在」等都有,而且已經流行了幾十年。

達賴喇嘛所強調的卻是緩慢的成長與成熟。他相信人的心智有驚人的無窮能量——但是這樣的心智卻需要系統的訓練,專心一致的培養,經歷長時間的感受與經驗,才能變化氣質。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養成某種會造成問題的思想與行為;相對的,我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讓我們得到快樂的新習慣。要養成習慣的基本要素包括:企圖心、努力與時間。這就是快樂的真正秘方。

我們想要有所改變時,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期望不能脫離現實。如果我們好高鶩遠,期望太高,結果就會對自己很失望。如果我們的期望太低,會沒有企圖心向自己的潛能挑戰,也不能發揮出自己的長才。在我們的談話當中,達賴喇嘛還解釋了改變過程的問題:

「你絕對不能忽略了實事求是的重要性,也就是在你追尋人生目標時,你必須非常敏感地知道自己真實的處境如何。你了解到人生之途中的種種困境,就會明白你需要花時間與不斷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在評斷自己的進展程度時,你也必須很清楚明白你的理想目標與標準目標之間的差距是多少。譬如身為一名佛教徒,你將自己的理想設得很高——成佛是你最高的期望。想要成佛並不是什麼錯事,但是想要一步成佛就不對了。如果你將一步成佛的理想當作是你的標準,你就會非常失望,而且會因為無法一步成佛而信心全失。所以你需要有一種實際的期盼。另一方面,如果你說:『我只要關心現在,我只注意實際的一切,我才不管什麼成佛的深奧哲理。』這樣也是另一種走極端。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中心點,一個平衡點。

「期望是一項很弔詭的事。如果你期望過高,卻沒有堅實的基礎,很可能你的期望帶來的是煩惱。相對的,完全沒有期盼與希望,沒有抱負,你可能會一無進展。有些希望是本質的需要。總之,要找到適當的平衡點並不容易。而這也是我們評估每個不同狀態的重要依據。」

我的心中還是有些疑點。雖然我們花了時間與精力在修正自己的負面行為與態度,但是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清除了負面的思想?我又向達賴喇嘛提出了了質疑:「我們談過永恆的快樂來自消除內心負面的思想與情緒——譬如生氣、憎恨、貪婪等等……」

達賴喇嘛點點頭。

「但是這些情緒是我們生理的自然反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那樣的情緒低潮。如果是這樣,那麼消除這些感覺豈不是等於否定我們自己嗎?我的意思是,要完全消除原本就屬於我們的一部份特質,這樣的想法不太實際,也不自然。」

達賴喇嘛搖著頭說:

「的確有人認為生氣、憎恨或其他負面情緒是屬於我們天性的一部份,就因為屬於我們的天性,所以我們沒法完全改變自我。但是這是錯的!舉個例子,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無知的,無知應該也是很自然的吧?小時候我們是無知,但是當我們長大,一天天接受教育,我們學會了許多知識,就遠離了無知。然而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無知中,不去發展我們的智慧,也不學習,我們就會永遠無知下去。如果我們讓自己保持『自然狀態』,不去理會它,那麼另一種思想或是教育自然也不會無中生有的。同樣的道理,經由適當的訓練,我們會慢慢減輕負面的情緒,增強正面的能量,如愛、慈悲、寬恕等。」

「但是如果這些是屬於我們的一部份,我們怎能成功地將自己的一部份天性改正過來呢?」

「要了解如何對抗負面的情緒,首先要知道我們的心智是如何運作的。」達賴喇嘛說,「人類的心智是非常複雜的,但也很巧妙,可以同時應付許多不同的狀況與情境。譬如我們的心智能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找到解決的方案。

「在佛家的修行中,就是利用這種心智的功能,將你自己由自身分解出來,在冥想中與自己對話。譬如有一種冥想是用來幫助增加利他精神,你要跟『自我中心的態度』對話。這時你有一個自我形象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你自己則是一個靈性的修練者。這是一種自我對話的關係。所以,雖然負面的思想如憤怒、憎恨都是你思想的一部份,但你可以跟它們戰鬥,努力克服改變它們。

「除此之外,在你每天的生活當中,你也會發現自己經常責備自己或批評自己。你會說:『哦!就是那一天,我簡直丟臉到家了!』然後你會批評你自己。不然你就是責備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或是沒做什麼事,而懊悔不已。這些都是在跟自己對話。事實上,並不是有兩個你存在,而是同樣的你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從個人的經驗中你可以得知,你就是會批評你自己,對你自己生氣。

「所以,雖然我們只有一個獨立的個體,卻可以發展出兩種不同的觀點。當你批評自己時,是誰在批評?是你的『自我』。你的自我從一個整體的觀點來看這件事,而對你有所批評。所以我們是有能力發展出『與自我對話的關係』來的。

「要發展這個觀點,我們可以由對自我的認定開始。我們以西藏的和尚做個例子,這個和尚可能認為『自己是個和尚』,但是除了做個和尚之外,他也會想到自己的出生背景,所以他也會認為『自己是個西藏人』。而除了和尚、西藏人之外,他還有些其他的重要角色,他會想『我是個人』。由此可知,在一個人心中可能有這麼多不同的自我。

「這表示我們有能力從不同的觀點去看同一件事。而且這些不同的觀點是很有選擇性的,我們可以由一個特定的角度、特殊的觀點,去看某一件特別的事。當我們要檢定自己的負面行為或正面思想時,這樣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就因為我們有能力從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某些部份孤立起來,與它們戰鬥,將它們驅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