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自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健康的修煉:在病苦中生起智慧
明心見性:六祖壇經法要
在疫病中生起智慧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觀心自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要(VPY0065)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VIEW
作者:陳琴富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12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78957137867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自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觀空次第
 
《心經》的架構主要在彰顯空性的義理。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全經已經說完了,在這一句裡已經涵蓋了整個修行架構。「觀自在菩薩」是能觀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所修的法,「照見五蘊皆空」是所證的果,「度一切苦厄」是所得的益。
 
接著開始根據「遣執、顯性、破妄、證果」四個層面分別解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句是遣執,也就是遣除執著,不執有亦不執空。「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句是顯性,說明自性的清淨圓滿。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分別從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破除凡夫執著於我相,透過蘊、處、界的觀照體證無我。這是破除我執妄想。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破緣覺的十二因緣法相;「無苦、集、滅、道」是破聲聞的四諦法相;「無智亦無得」是破權教菩薩的法相。三句連起來就是破除空執妄想。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菩薩在破除我執、法執、空執之後,進入中道第一義諦所證的果。「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諸佛所證果。
 
前一大段是顯說般若,後面「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是密說般若,最後則是密說咒語「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可以知道全文短短二百六十字卻是架構細密、完整,從凡夫、進入二乘到菩薩地所應該破除的執著,以及修行直至成佛證果的境界。從顯說到密說般若的義理,讓顯密兩道的行者各取所需,各有所證。

法要解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這句是指所修的法。行深的解釋通常有兩種,一是將「行」做名詞解,指般若智慧甚深廣大,觀自在菩薩功行圓滿,一切無礙。一做動詞解,是說進入很深的修行,指觀自在菩薩此時進入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之時。雖然觀世音菩薩早已消盡了我法二執,了卻分段與變易生死,但因為此處要彰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次第,以動詞解較合乎全文經義。深是何義?佛說:「空是其義,無相、無願、不生不滅是其義。」也就是說觀自在菩薩此時進入甚深般若空義之中。
  
若將「行」做動詞解,此處的行是指觀行,依照佛法的修行,主要有「止」和「觀」兩大行門,按下文照見五蘊皆空,當然是指觀照的功夫,要透過觀照才能生起智慧。在佛法的修證體系中,佛陀在阿含道中教導的觀照方法是以四念處為主,所謂四念處是指:身觀念處、受觀念處、心觀念處和法觀念處,漢傳佛教中將四念處簡約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依照《大念處經》,修四念處可以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依《楞嚴經》,修行成佛的體系要經過五十二位階,亦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若依照唯識的修道五位來說,首先是資糧位,這一位就包含十住、十行、十迴向,通稱三賢位,修行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第二位是加行位,即將進入初地之前,修四尋思觀:名尋思觀、事尋思觀、自性尋思觀、差別尋思觀,經歷「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得到四如實智。第三位是通達位,此時已能印持二取空,這是進入初地通達我法二空之理,也就是無智亦無得的位階。第四位是修習位,指初地到十地的修行,通稱為十聖位,要修十波羅蜜,歷時兩大阿僧祇劫。第五位名究竟位,此時三惑盡斷,大覺圓滿,無煩惱、不可思議,已到達佛位,又稱為無修道。
  
般若波羅蜜多是指智慧度,一般而言,菩薩道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其中的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就涵攝其他五度,「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就是表明般若的重要。般若漢譯是智慧,但智慧不足以說明出世間的般若智,所以不翻,直接從梵語音譯而來。世俗的智慧,包括科學家、藝術家、哲學家都有一套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看法,但都是相對的真理,不是究竟真理,無法涵蓋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又稱勝義智,是相對於世間智慧而說的。
  
有關宇宙人生的真理,直到如今,科學家和哲學家們仍在尋找答案,科學家們從量子物理學尋找最小粒子,也就是物質的本質,還沒有答案;天文物理學家尋找宇宙的源起,知道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宇宙無量無邊依然在膨脹中,但還是沒有答案。佛陀解釋宇宙的源起和真相,只有三句話,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印:
  
一、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在因果法則下變遷流轉,世間所有一切都是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從生命現象的生老病死來看,的確是無常的;從氣候變化的春夏秋冬來看,表面上看似不斷的循環,春去春又回,但今年的春天完全不同於去年的春天,雖說景物依舊,但人事全非;事實上景物也已經不依舊了,去年枝枒上的嫩葉早已長成茂盛的綠葉,隨著秋去冬來而凋零,今春的嫩葉已經是另一株新的生命。正因為無常,生命繼續綻放,宇宙繼續運轉。從更微小的變化來看,人體細胞的生生死死是無常,一巴掌拍下去,立即有幾萬個細胞生死替換。人的念頭起落也一樣,一個思緒幾百個念頭齊飛,下一秒又立即以其他的念頭替換,這就是無常義。諸法沒有永恆不變的究竟義。
  
二、諸法無我:一般以為我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但依照佛法的義理,不但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也沒有獨立存在的萬事萬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緣合和的假象,不是實有的。人如果分為五蘊、六根,就找不到一個叫做我的實體,世間萬物也是因緣聚合的假象,緣起之前沒有,緣滅之後離散。六根接觸六塵,衍生出十八界的情器世間,三界唯心,離識無我。在佛法的修行上,主要是要體證人我空和法我空。
  
三、寂靜涅槃:在諸行無常的背後是寂靜平等的,也就是說,在變動不居、因緣合和的背後其究竟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雖然水會因風掀浪,但水性本是平靜的。雖然我們處在變化萬端的社會,會有是非善惡、長短差別、美醜好惡等等分別,但我們內心深處的本質是寂靜無分別的。如果我們能找到這個本體,也就是自性、佛性,並安住在寂然不動的自性上,就可以達到解脫痛苦煩惱的境地。
  
以上三者就是佛法中很重要的觀念:三法印。小乘的修行就是要慢慢透過觀照五蘊空、十二處、十八界空,而證得苦、空、無我的境界。大乘菩薩道就是以一個「空」字涵蓋此三法印,當然,大乘菩薩都是體證三法印的行者,才能從空性之中行六度萬行,迴小向大,行利他行,度一切眾生。印順長老解釋此三法印,認為了解「空」要從三方面去理解:世間沒有「不變性」的東西,世間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世間沒有「實有性」的東西。
  
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提出四個問題: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誰屬。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分別提出解說。首先,什麼是般若?般若略分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
  
一、實相般若: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所謂實相,就是究竟的真理,是不可以用有無、長短、大小衡量的,實相無相,也不能用形象去描繪的,正如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實相離一切語言、文字相,是無可取、無可執著的。禪宗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不可說。《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唯有佛才能通達究竟實相。
 
二、觀照般若:觀照是在實相上所起的一種智用,透過觀照可以趨近實相,行者從觀照身、受、心、法,觀察我法並無自性,名之為空觀。如能進一步徹悟諸法空相,就名般若,所以觀照也可以透顯實相,大智度論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般若能引發妙用,名為方便,善巧方便才能度生。「般若入畢竟空,方便出畢竟空」前者絕諸戲論,後者嚴土熟生。
  
三、文字般若:就是佛所說的經典,佛陀的言教也能展示般若精義,尤其是《大般若經》,更是直接展示般若的文字。而後世解說經典的論也算是文字般若,畢竟佛陀後世的行者可以依據經典契入般若智慧,雖然禪宗不立文字,但從釋迦捻花,迦葉微笑以來,禪宗心法所傳的揚眉瞬目、豎拂擎拳、搬磚砍柴、喝粥喫茶……,哪一樣不是文字般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前面聽聞、思維的階段莫不需要透過文字般若,才能進入修行階段,透過觀照般若,最後契入實相般若。
 
蕅益大師云:「實相般若,達此現前一念即實相。觀照般若,照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文字般若,顯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變,故名為經。」《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若能了達心、佛非一非異,眾生之心即是佛心,心佛兩者毫無差別,即是實相般若。若能觀照現前一念,雖是水上生波,但全波無不是水,凡有動念何不是實相,這就是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則是顯示本體與照用,顯此當前一念即實相。
 
廣而說之,由聖教啟發清淨智,依解悟諸法皆空之理,是教也,名文字般若。若依法空無我慧,觀察覺照,所行與所解相應,是行也,名觀照般若。若自性虛靈不昧,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是理也,名實相般若。文字是解悟,觀照是實踐,實相是體證。文字、觀照,是相似義,屬方便般若;實相,是真實義,屬究竟般若。
又般若有境、行、果:「境」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行」是照見諸法皆空,廣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之行。「果」是三身,四智。
 
「一切智」,是聲聞、緣覺了達諸法性空之理,所證的但空般若智。「道種智」,是菩薩通達種種道法,出假化導所證的般若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於一切性相,事理、因果、染淨等,洞徹無遺,所證的大覺圓滿般若智。
 三般若與三德、三因佛性、體相用相關內涵之會通:實相般若,在「三德」謂法身德,在「三佛性」謂正因理佛性,於「體相用」是體也,為觀照、文字之體。觀照般若,在「三德」謂般若德,在「三佛性」謂了因慧佛性,於「體相用」是用也,為實相、文字之用。文字般若,在「三德」謂解脫德,在「三佛性」謂緣因善佛性。於「體相用」是相也,為實相、觀照之相。
 
以唯識行而言,實相般若,即心之本體屬自證分;觀照般若,即心之妙用屬見分;文字般若,即心之勝相屬相分。三者一心中具,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三者圓具不可偏離。
 
從四識轉四智論:
 
一、「成所作智」:轉有漏五識為無漏時,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能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成就本願力應所成辦之事,名成所作智。如來之現化身土及諸神通皆為此智之用。《八識規矩頌》云:「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第八識圓明初發,轉為大圓鏡之一剎那,五根五識才能轉成無漏,五識轉為無漏,其所應作應斷應修的,皆已成辦,所以名為成所作智。如來化作三類分身,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之眾生,息其生死之苦輪。
 
二、「妙觀察智」:轉第六識有漏為無漏時,通達一切諸法,善觀諸法之實相,得能為一切眾生應機說法之智,名妙觀察智。《八識規矩頌》云:「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名究竟位。在此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第六識即轉成妙觀察智,故曰「觀察圓明照大千」。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即化身,文字般若也。
 
三、「平等性智」:轉第七識之有漏為無漏時,泯人我差別之相,成就諸法平等作用之智,能平等普利眾生,普濟一切有情,名平等性智。《八識規矩頌》云:「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第七識藉第六識綿密觀察斷執的力用,於三番轉,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現行俱盡,證得佛果究竟位,這時平等性智轉為上品。菩薩證得平等性智,不住涅槃,不住生死,進而隨順度化,示現各種不同的身相和國土,為十地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故曰「十地菩薩所被機」。平等性智即報身,觀照般若也。
 
四、「大圓鏡智」:轉第八識之有漏為無漏時,眾垢既盡,實相顯現,所得的一種智慧,光明映十方,普攝萬象,能轉凡夫依正有漏之身土,而成真常無漏莊嚴之身土,所具一切功德,如大圓鏡中應現一切色像,故曰大圓鏡智。《八識規矩頌》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到十地滿心,於金剛喻定現前,剎那之間,二障種子斷盡,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清淨無垢識亦同時生起,與圓鏡智相應,故曰「普照十方塵剎中」。大圓鏡智即法身,實相般若也。
 
接著談何名般若?為什麼叫般若?「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般若是實相,智慧不足以稱之。此為梵語,直接音譯成漢文。而般若何用?般若的作用就是讓眾生從迷轉悟,導萬行以入智海。也就是先解脫個人的生死輪迴,再度脫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可以透過般若自利然後利他。那麼,般若誰屬?般若是三乘所共證,經中有說:「欲學聲聞地,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辟支佛地,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地,亦應聞般若波羅蜜。」但是佛陀二轉法輪說般若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知般若空慧是三乘解脫生死不二法門。
  
波羅蜜多的梵語,意思是到彼岸,凡事做到圓滿就是波羅蜜,也就是佛經中說的「所作皆辦」,能夠達到這個境地的只有阿羅漢以上的證量才有可能,佛經上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所謂「到彼岸」就是「度」,過渡到另外一邊,不是具象的此岸彼岸,而是無形的,也就是解脫,所以解脫可以是現世的、當下的,不待來生的、不是他方世界的。可以說是一種心念和心境的轉變。度的意思就是轉化,所以波羅蜜的現代語言是「轉念」、「轉境」。
 
這裡講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是,進行深妙的智慧空觀。十地菩薩分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六地菩薩智慧已現前,所以稱現前地,目標在斷除「粗相現行之業障」,以除去「執有染著」之業障,證「無染淨真如」,般若波羅蜜雖然是六地菩薩專修,但智慧有不同層次的認知,每一地菩薩都必須深觀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