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譯 者 作 品

古埃及探祕: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絲綢之路:東方和西方的交流傳奇
吸血鬼:暗夜裡尋找生命
亞歷山大大帝:在版圖的最前線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十字軍東征(XB0030)──以耶路撒冷之名
L'orient Des Croisade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Georges Tate
       Georges Tate
譯者:吳岳添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6年05月20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96頁
ISBN:957131981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統治龐大帝國的是皇帝,稱為「巴西爾」(basileus),是羅馬皇帝的直接繼承者。拜占庭的皇帝是法律的體現、上帝選定的人,也是上帝和人類之間的媒介,正義在世上的最高代理人。實際上,他的權力達到了當時條件所能允許的極限。國家的權力形成網絡,企圖牢牢控制整個帝國。但由於帝國疆域遼闊,交通又不發達,所以沒能全面控制。

從9世紀中葉起,拜占庭帝國的各個城市開始興盛。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居民約五十萬人,相當於巴格達的一半,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突出,尤以建築物宏偉壯麗著稱:教堂、宮殿、富麗堂皇的住宅,以及建於5世紀,用來抵禦入侵者的城牆。這座城市是帝國的文化、經濟暨社會中心。靠著商人的努力,成為中世紀時世界的十字路口,與回教世界、野蠻的西方,以及俄羅斯平原都有聯繫。

帝國經濟繁榮,處於和平狀態

新的社會階級興起,軍人和地主貴族權勢日衰。皇帝不再四處征戰,解散了各地的軍隊。一些出身於城市的有錢人和受過大學教育的知識分子,進入帝國擔任官職。然而發生若干事件,貴族因而有了重新掌權的機會。入侵者逼近國境:從南到西有義大利的諾曼人(Normands),東面則有土庫曼人。土耳其人湧入小亞細亞,直抵馬爾馬拉海,並在這裡定居下來。

1081年,出身於亞洲康尼努斯(Comnenus)大家族的亞歷克西一世(Alexis Ⅰ)掌權。他反對前人的政策,排斥從事商業和金融的資產階級。為了收復失地,他要求教皇派兵。按照他的想法,他要的是外國傭兵,而不是西方軍隊的干涉。儘管信仰不同,但與西方人相比,拜占庭人還是覺得自己比較接近回教徒10世紀初,米斯蒂科斯(Nicolas Mystikos)主教寫信給一個信奉回教的埃米爾,宣稱世上有兩種最高權力,一是「撒拉遜人」(sarrasins,中世紀歐洲人對回教徒的稱呼)的最高權力,另一是羅馬人的最高權力。兩者的光輝充滿了整個世界。所以,他們應該親如手足,不應由於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敵視。經過歷次戰爭與和平時期的通商,拜占庭人和回教徒建立了關係,熟悉了對方。相反地,拜占庭面對西方人時,卻懷有優越感,既蔑視也懷疑他們。這種迥異的態度表現在宗教方面。1055年,教皇駐君士坦丁堡的特使,開除了主教塞呂萊爾(Michel Cerulaire)的教籍。這次開除與東正教教會無關,另針對主教本人。1204年,十字軍佔領君士坦丁堡,羅馬教廷後來說是為了防止教會分裂,好替佔領行動找藉口。但比這次事件更嚴重的,是拜占庭人和西方人互相誤解,產生嚴重的對立。

與東方相比,西方就好像一個野蠻世界。不過,即將發生巨變了

11世紀初,西方(東歐和西歐,人口並不多,農民既貧困又受奴役。木製城堡局限了人們的眼界。貨幣不流通,文化只見於王宮和修道院。權力分散和野蠻粗暴是此時社會的特徵。但在公元1000年之後,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終於停止了,人口逐漸增加。農民有了比較好的工具,他們開墾荒地,砍伐森林以擴大耕地。農業生產力提高,產品有了剩餘,食物也更豐富,不再有饑荒和瘟疫。城市的居民越來越多,開始有別於鄉村。不過,這些城市人口最多不超過一萬人,遠比不上東方富裕的都市。西方人再度遠行,北行通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平原;東面沿多瑙河穿過中歐,或者南向穿過地中海,到達義大利和今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catalogne)。他們出口原料和奴隸,進口奢侈品。在東方的各個港口,在君士坦丁堡、敘利亞海岸,以及埃及北部的亞歷山大(Alexandrie)港,都可見到他們的身影。

騎士階層出現

拜占庭帝國屢遭入侵,王權衰落,各地因此出現一些小領主。在名義上,小領主是國王的代表,也是「附庸」,以國王的名義,行使指揮、審判和懲罰等權利。但是實際上,他們是自己領地的主人和保衛者;在領地的邊界上擁有木造的城堡。

作戰的技巧也改變了。領主們身穿盔甲,改進了防禦和進攻的武器裝備。戰爭成為專家的事。要當軍人就必須從小訓練,而且只有富人才買得起裝備。所以長久以來,農民只能在田裡辛勤耕作。

11世紀,這些領主和他們的隨從被稱為「戰士」(milites);而由於只有他們騎馬作戰,也稱為騎士。他們處於上層社會等級,擁有與眾不同的特權、舉止和想法。騎士形成一個沒有女人的男性社會,一個家世並不顯赫的繼承者階級,價值觀是勇氣和力量。他們是挑選出來的文盲,以免教育讓頭腦遲鈍。除了勇氣外,他們還應具備忠誠心和榮譽感。騎士以大部隊作戰,常用的戰術是手持長槍猛衝,好讓步兵無法抵擋,不過須有合適的戰場──平坦寬廣,毫無遮攔。

上帝的和平與基督的騎士

神職人員往往和騎士有共同的理想,也願意和騎士一起打仗。羅馬教皇格利果七世(Saint Gregory Ⅶ)發起大規模的宗教改革運動,得以讓神職人員擺脫封建制度。因此有些教士得以建立「上帝的和平」,在某些時期內禁止戰鬥。修會裡的教士亟思改革,建立了一些新修會:格蘭德蒙(Grandmont)修會、查爾特勒(Chartreux)修會、普賴蒙特萊(Premontre)修會,和西多會(Citeaux)。由於無法制止戰爭,教會使賦予戰爭宗教意義。於是,騎士變成虔誠的英雄,應該保護教會的人員和財產,以上帝的名義濟弱扶貧,幫助婦孺,但最高目標則是反對異教徒。

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長期爭奪政治領導權。11世紀末,教皇暫居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烏爾班二世(Urbain Ⅱ)為了擁有統治聖地的權力,打算把基督教民族集結起來,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遠征。

符合教義的戰爭──朝聖和十字軍東征

教會的神父有了一種觀念:打一場符合教義的戰爭,也就是把基督教當成祖國,保衛她不受侵犯。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是耶穌生活和受難的地方,在基督徒心中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為去聖地朝聖,就能赦免所犯的罪過。與此信念有關的,是一整套關於天國耶路撒冷和人間耶路撒冷的想法:當世界末日來臨,天國的耶路撒冷將降落在人間的耶路撒冷上。若能死在聖地,末日審判時就能待在基督身邊。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向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讓步,西方才得以把聖地當成精神上的保護領地。由於一些招待所成立,到耶路撒冷去朝聖變方便了,朝聖的規模往往很大,看起來像群眾的集團活動。1064年至1065年,班貝格(Bamberg)地區的主教根特爾(Gunther)前往聖地,隨行者就約有一萬兩千人。

11世紀初,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爾-哈基姆迫害基督教徒;土耳其人征戰各地也帶來新的困難。到聖地朝聖稍告中斷。所以,教皇乃決定,務必要再能自由前往聖地。

十字軍東征,含宗教和政治意義的舉動

1095年,在法國南部克萊蒙(Clermont)舉行的宗教會議上,教皇烏爾班二世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號召十字軍東征。來自東方的各種消息顯示,基督教在東方處境危險,康尼努斯家族的亞歷克西一世要求派兵就是明證。另一方面,對西方基督教來說,若要把所有好勇鬥狠的人都集合起來,讓他們服從教皇的指揮,除了去征服聖地,從事這項艱巨而大膽的活動外,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當時的人看來,東征純然出於宗教動機。教皇向響應號召的人擔保,暫停法庭對他們提起的訴訟,由神職人員保護他們的財產。凡參加十字軍的人,軍服士都繡有一個十字,完成使命後,所犯的罪行將得到赦免。

 
書摘 1書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