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圓頓的力量
內文試閱

作 者 作 品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貳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參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中英對照)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YA11512)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永本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20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78986972296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圓頓的力量內文試閱



  前言‧圓頓的力量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十乘的修證法則,開創出「教觀雙美、乘戒俱急」的新天地。天台大師的教學思想,是將教相門之教理組織與實踐之觀心門融合而成一個體系,此種性格最鮮明的莫過於《摩訶止觀》,其宗教實踐的目的,則在究盡「諸法實相」。

《摩訶止觀》所教導「行」,即宗教的實踐,稱為「止觀」。「止」即「心的平靜狀態,去除情念」的禪定行;「觀」即「正確的認識」。即在禪定的基礎下,詳細的觀察世間的真實相。智者大師站在此種立場,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此書將「止觀」作為禪定的行法,整理出一種有系統的修行體系。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預備的行(二十五方便),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

菩提心、方便行

天台教學要得知「諸法實相」,為達成此目標的宗教實踐,則是「正修行」的修習。所以,第一步即是「菩提心的發起」,若不具備菩提心,佛道便無法展開。

但「菩提心」是什麼?書中,有多方面的論及。

僅有菩提心,也不能作為正修行的基本條件。為了追求菩提,更要對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的把握方法等等,作為接近佛道生活方式之確立,此即「二十五方便」。「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具五緣」,是對於修道生活方式的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呵五欲」,是對感官生活所現起的內心動搖的克服,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棄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第五「行五法」,是為了追求菩提的自我要求。

如果依循上述生活方式,即是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正修行

《摩訶止觀》究極的教學目標,是要了知諸法實相,其中不可欠缺的宗教實踐就是「正修行」。將心制於一處(止),把對象以如實的態度來把捉(觀)。但是將所觀察的「諸法」與能觀察的「止觀」之關係加以整理,就成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即智者大師所立的「十乘觀、十境」。

一切諸法的觀察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者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陰入界境」特別受重視,其餘的九境是將我們眾生現有的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而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這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九境的。

第一境的「陰入界境」是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五陰是指「包含我們在內的現象界的所有存在」,其構成要素為色(一般物質)、受(感覺作用)、想(表象作用)、行(心的意志作用)、識(識別作用)。十二入,指「一切的存在是由主觀的感覺器官(六根)與客觀的知覺對象(六境)組成」。十八界,指「六根、六境,加上以六根六境為條件而產生的六識」。簡單的說,這三者是人們內在的一切存在要素,因此陰入界境即指「一切諸法」。

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再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地究盡其實相。其中,最重要的是觀察識陰,智者大師認為「識陰即心,即一切諸法」,故而「觀心」即是「觀一切諸法」;將觀心予以徹底的發展,即能把握一切諸法的實相。

觀心的方法

觀心的方法,即四種三昧、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四種三昧,指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從外在形式的規定,進而把握內心的方法。就形式來看,即是坐禪、行道。透過三昧的修持,引發內在的自覺心,即是「觀心」。所謂觀心,即不依特定的形式,自在的隨意觀察自心。面對所觀境時,如何能觀心?智者大師的解答是「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對治助道、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最初的「觀不思議境」,是教學思想上為了理解諸法實相,所作的最直接的實踐態度,其具體方法為「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

「一心三觀」是逐漸達到體悟諸法實相的一種實踐態度。首先為了得知實相,煩惱的對治是不可缺少的,天台宗將此煩惱分類為「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其對治方法,即「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目的是要破除「對有的取著、對空無的偏執、墮於極端的智慧」。因此為了破除煩惱所作的「三觀」,實際上就是智慧的內容。修習三觀時,能得到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了達諸法實相時,也就對治了三惑。因此修三觀、破三惑、開發三智,如實知諸法的「空、假、中」之相狀,即是掌握諸法實相的三個階段。

在智者大師的教學思想根源中,諸法的實相是無法以思維來表現的。因此正修止觀還有更深一層的實踐,引導行者悟入實相的境界;與此相對應的教說,即是「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指我們眾生的一念心中包含一切法(即三千諸法)。它的主題是在探究一切法的真實相,方法則是提出「心與一切法的關係」。

要了解「一切法」究竟是什麼,首先將「心生一切法」這個命題,用「四句推檢」來探究能生的心與所生的一切法之關係。這個方法是將一切存在的生起關係,以龍樹菩薩的四句「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檢索。「一念三千說」透過四句推檢的方式,解說一切法的究極相。這裡要注意的是,以「不可得」、「不二」來表達一切法的究極相(實相)。

因此,所謂「正修止觀」若以四句推檢來表示的話,即是要觀察除了「不二、不可得」以外,無法再用其他言說來表示的「絕諸言說、思議」境界。對智者大師來說,正修行的方法並不只是「一心三觀」,還包括解說用的「四句推檢」。

本書的四種三昧中的「非行非坐三昧」,及五略中的「歸大處」,亦有關於一念三千的說明。前者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探究心的實相,後者則說實相的極至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體悟。這幾點是第七章正修章的主要論題。

一般人以為所謂的「一念三千」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諸法」,這其實並不正確。如前所說,作為一法的本身並不能稱為「有」,而是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證明一切都是「不二、相即」的關係。因此「一念三千」的骨幹,即是「四句推檢」與諸法「不二、相即」的關係。

後語

一九八一年因為恩師星雲大師及長老慈惠法師的引薦,向慧嶽長老(一九一七─二○一六)學習天台學。之後,因自身的資質愚鈍、懈怠放逸,致使對天台宗教義無有所成。為了顧念長老對我的期許,自二○○七年開始,連續四年在《人間福報》以單篇、料簡的方式,依次解說《摩訶止觀》的內容。寫作過程,主要參考湛然注釋智顗《摩訶止觀》之《止觀輔行傳弘決》來說明,同時參閱湛然之《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之《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一來自我督促學習,二來希望藉此止觀的修行方法與觀念,提供給現代禪修者參考。敬請 教界大德,不吝指教!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