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圓頓的力量
內文試閱

作 者 作 品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貳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參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中英對照)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YA11512)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永本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20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78986972296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圓頓的力量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摩訶止觀》梗概

智顗大師眾多實踐門著作中,前期代表作是金陵瓦官寺所講的《次第禪門》,後期代表作則是於開皇十四年(五九四)四月二十六日在荊州玉泉寺(今湖北當陽縣)所講說,弟子灌頂聽記後,經再三整理修治成書的《摩訶止觀》。

現行本的《摩訶止觀》原題名為《圓頓止觀》,十卷,此書內容是從佛陀以來,印度及中國佛教傳承種種煩雜的行法中,以雄大教相理論的體系為基礎,透過大小、偏圓、絕待等觀點來論述,是佛教全體止觀法門之集大成,更是天台圓教實踐之極致,由灌頂所撰的〈序分〉和智顗大師講述的〈正說分〉兩部分組成,在〈正說分〉中,概論與廣說前後重疊交互,形成「五略、十廣」的嵌套式結構。

一、五略、十廣的組織
所謂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發大心是以「四諦」、「四弘誓願」、「六即」等來說明真正發大心的內涵。修大行則攝盡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四種三昧等行法。感大果是說明修習四種三昧等行法當能斷除無明,證得中道之果報。裂大網是說透過證得中道能破除煩惱,發大獅吼,必能自覺覺他。歸大處總說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為其歸依處。

十廣是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修、果報、起教、旨歸。

第一大意:簡單說明五略的內容。

第二釋名:詳細說明止觀的含義,以「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等四種來顯示止觀的深廣。

第三體相:所詮釋的道理,名之為「體」;分別權實、大小不同,名為「相」。即顯示止觀的教相、智眼、境界、得失等。

第四攝法:說明止觀之體相能廣泛攝持一切法。

第五偏圓:對於攝法的內容區分為「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等。

第六方便:在實踐門中,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

第七正修:修習十境、十乘、四種三昧等行法。

第八果報、第九起教、第十旨歸,這三者只有列章目但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自古以來有兩種說法:
(一)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西元五九四年,智顗大師在荊州玉泉寺結夏安居中說《摩訶止觀》,講至第七正修時,適逢結夏安居結束,所以後三章就停講了。
(二)    
(二)從修持的境界來說:後三章的內容是證道後自然會知道的境界,所以不須說明。這是從十境中,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此三者沒有敘述的原因來推測的。
以上兩種說法都具有其道理。

二、正修行之體系
《摩訶止觀》體系的架構在於二十五方便與十境、十乘觀法,而此觀法為智顗大師所倡導,亦是實修典型的天台圓教三昧,即四種三昧所不可或缺的觀法,也即是說,行人修四種三昧,如未實修二十五方便與十境、十乘觀法,則不能稱之為天台圓教三昧。今將圓頓止觀所闡述的正修方法作一簡述。

(一)二十五方便
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更具體的說,對於生活環境、方式、心的把握等,所定下來的一種理想的生活方法。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個是「具五緣」,這是對於生活方式的一種一般性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是「呵五欲」, 這是克服生活中所現起的內心動搖,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是「捨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在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是「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便保持健全的身心。第五是「行五法」,是為了確立追求菩提的意志所作的督促精進的規定。如果依循這種生活方式,那麼整個身心行為就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二)一切法的觀察──十境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顗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的究盡其實相,其餘的九境是將眾生現有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其他九境,亦即陰入界境的後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的。

(三)觀心的方法
甲、四種三昧
智顗大師對於正修行的方法,規定為四種三昧、一心三觀。四種三昧是在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行的外在形式的規定,當然它也有對內心的把握方法,但重點還是在外在形式,其內容為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常坐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心稱念一佛名號,顯發實相之行法。

常行三昧:也是以九十日為一期,身常旋行繞佛,口念阿彌陀佛、心亦常想阿彌陀佛,而於定中見十方諸佛顯現於行者之前的行法。

半行半坐三昧:依據《大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而修的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後者稱法華三昧,皆以七日為一期,持咒、思惟、觀實相,反覆之行法。

非行非坐三昧: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之行法。

此四種三昧都以法界、中道實相為緣,最終目的都是要達到凡聖等齊、同一法身的平等境界。

乙、十乘觀法──一心三觀的實踐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助道對治、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
十乘觀法以「觀不思議境」為主體,同時又以「陰入界境」為中心。所謂陰入界境,其實即以觀「一念三千」不思議境為主旨的觀心,而不思議境則是對「一心三觀、一念三千」學說的如實修行,從中領悟「十如是」中道實相。依此觀不思議境之觀法實踐,將十乘觀法用於日常現實之五陰境上,自我體悟一念三千之妙理,同時也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這是智顗大師強調止觀門之妙理,具現實利益之特色。

三、結語
智顗大師晚年所教示圓頓止觀的《摩訶止觀》來看,不僅組織細密宏偉、思想圓熟,在智顗大師諸多講說中可謂獨樹一格,是為天台圓教法門的不朽之作。其內容所說的二十五方便、十境、十乘觀法乃集佛教止觀之大成、開創天台圓教之禪法,無怪乎灌頂在《摩訶止觀》之前言,謂「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極其讚歎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