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原版序】面對生死的指南 /慧開法師
【自 序】安頓生死的線索
【推薦序】善終之前要如何善生與善別 /許禮安
內文試閱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限量贈送反思筆記】催眠療癒新手村(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
菩提伽耶那一夜


貪生不怕死:念念分明 來去自如(YA12514)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曾廣志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15日
定價:340 元
售價:269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78986979683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原版序】面對生死的指南 /慧開法師【自 序】安頓生死的線索【推薦序】善終之前要如何善生與善別 /許禮安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

到自殺防治研究所拜訪舊同事,走入會議室,看到桌子中央有一枝點燃的蠟燭,昏黃的燭光,營造了一份肅穆的氣氛。我向研究所的秘書探詢,才知道我的前任指導教授 Diego 博士的兩個兒子,在義大利發生致命車禍,一夜之間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貴的兩位親人,讓 Diego 博士哀傷不已,研究所的同事心情也隨之很鬱悶。

飛來噩耗總是令人措手不及,博士及家人的悲慟更是讓人感同身受,我趕忙到書局挑了一張慰問卡,期望薄薄的一紙問候,至少能提供一絲關懷,不敢奢望能減輕對方的哀傷,只是想傳達對哀傷者此刻的艱困及悲慟的同理。

「準備」是如此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我們總是為很多事情做準備,有時候事情也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是一旦發生意外,往往讓我們無所適從。

參與安寧照顧、生死學、悲傷輔導以及生死教育的研究推廣工作二十多年了,許多長輩不解的問我什麼是悲傷輔導?世間有那麼多悲傷嗎?為什麼總是討論死亡的議題?

過去還會為這樣的說法介意,但現在的想法已有轉變:正因為一般人還是有這樣的想法,所有我更要努力推廣悲傷輔導、死亡覺醒,希望做到生死兩相安,在生死之間不過度執著於生、不迷惑畏懼於死。

簡單的說,我們是經常在為人生做準備的,早年的教育是為知識做準備,職業技術教育則是為工作做準備,每個人都忙著為種種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卻忽略了「死亡」才是生命中絕對會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甚少為死亡做準備,或說現代人很少願意談論與生死有關的話題。

為生命做準備非常重要,生死學最後的目標其實是「回歸當下」的生命,而不是過於執取虛無飄渺的死後世界。畏懼死亡的生活,那不單是一種不真實的生活,也是一種沒有活到生命應有深度的生活。罹患絕症的患者,因為時間有限而覺得分分秒秒都格外珍貴,抱著這樣的態度,他們很可能每呼吸一口空氣,都可以感受到空氣的甜美,連清晨清脆的鳥鳴,都認為宛若天籟,因為在體認生命有限的同時,生命原有的活潑美麗就變得更為真實了。這不是道理,而是事實,只是這其中的體會,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說到這裡,該如何準備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每個當下都要儘量把握,在人我之間儘量表達關懷,有能力的時候,考量自己身後的安排規劃,認真面對以及學習規劃生命中最應該準備的事情,對人、對己都會有幫助。

不久前,為大學校區開公車的司機 Tony 因心臟病猝逝,聞訊的當下自然感傷,不過進一步尋思,Tony 向來為人嚴肅,我總是會尋找機會跟他寒喧幾句,他也幾次有所回應,萍水有逢若我倆,也算是生死兩無憾,而這一份無憾,正來自於思考死亡的生命體悟。

透過生死思維,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幽深恐懼之中,蘊含了寧靜祥和的玄機;原來當我們可以接受死亡事實,才是生命真實美好的開始。因為生命有限,更要格外珍惜;因為你我有緣,彼此更應把握。

念念分明 死亡無懼

有些讀者看完我二○○四年出版的第一本書《與死神喝下午茶》(已絕版) 後,覺得更懂得珍惜生命,認為非常受用。但家鄉有位長輩看完後對我說:「你雖然把死亡的議題挑了起來,可是我還是很害怕死亡,你並沒有指示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不怕死啊!」

這是一個好問題。在傳統信仰及文化之中,有關死亡的儀式提供了很多幫助,讓生死均能相安。但值得留意的是,當儀式的功能被無限擴大解釋,會讓人錯以為這是死亡解脫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路徑。

人們常冀望在死亡邊緣的當下,是不是能有些特別的方法,可以逃離死亡的恐懼,這也就是長輩所謂的「什麼方法才可以不怕死」。但過度關注臨死之前的儀式,只會淡化生活態度對死亡恐懼的影響和重要性。人們認為死亡的解脫應該完全仰賴專業的宗教師,卻不了解其實生命和死亡是一體兩面,其實我們面對生命的方式,往往就是最後能否無懼於死亡的關鍵。

不同的宗教文化,對死亡前的儀式、活動均各有主張,而臨終者和家屬通過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會獲得內心的平安、信心、依靠、清楚、自在等感受。各個宗教無不堅持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得救道途,但生死學的觀點則是:當事人的生死信念,以及心中對生命的體悟,才是最根本的關鍵。

我的長輩信仰虔誠且相信死後有生命,我自然是順應鼓勵她繼續從事其宗教活動。但是當她提及有什麼不怕死的方法時,我們必須釐清的是,生命態度和死亡品質的關係密不可分,除了關注宗教儀式,更重要的是應領悟如何把宗教的精髓,如大愛慈悲、光明智慧等心法,和自己的生命真實誠懇的結合。

舉例來說,一位平日經常抱持感恩心的人,在面對死亡時,縱然護士態度比較不禮貌、實習醫師技術較生疏,但因為常懷感恩心的習慣,患者不但不容易起煩惱,反而可以輕易的從感恩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如此照顧者的壓力,無形中也會減少。一位在平日生活面對種種問題考驗時,都能真正心平氣和的人,走到生命盡頭也會是一位好相處的病人。當然如果這個人平日是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話,在生死關頭之際,也會因為沒有心力偽裝而表露其真面目。

已故的生死學倡導者傅偉勳教授的理念是,生死學不排除死後有生命的說法,但生死學認為生命的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生命的當下是寬恕過去的樞紐,也是創造未來光明的通路。如果對自己每一天、每一個當下的念頭都能儘量分明,更能將正面的信念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傅偉勳教授建議現代人應抱持純一簡易的生死信念,也就是簡單有力的生命態度,例如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倡導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詞句簡單清楚,個中的妙用,也唯有力行者才能真正體會領悟。

一棵往西邊生長的大樹,被砍伐後必然會朝西方倒下,砍伐的角度或許會稍微影響樹倒下的方向,但是大樹本身經年累月生長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當我們煩惱死亡的恐懼時,更應該關注的是心中的大樹正朝著哪一個方向生長。如果生命一直都朝著真善美生長,如果活著的目標是學習寬恕、分享愛與希望,如果生命沒有遺憾,想必對死亡也就沒有那麼多恐懼了。

除了思想上面對生死的調整,我們也須在身體上下工夫。簡單的深呼吸,多透過身體感官接觸大自然,眼看藍天、耳聽鳥語、鼻嗅花香、臉拂清風,如果我們能讓身體多與自然共鳴,即使心中偶爾會有生死的恐懼,但恐懼駐足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為身體的安穩會引導心靈的沉澱,讓妄念無法生根。

話說回來,我不敢說自己不怕死,尤其這幾年母親罹患肺癌,父親也因為腸道大出血而住院,死亡可說是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常相左右。正因為對死亡的畏懼,我們必須更努力體會生活,擁抱真實的生命經驗,從自然中體會生命的流序,從人我相處中圓融自己的修養,把自己信仰的真實精神在生活中實踐,這才是解決死亡恐懼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