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描繪一個不存於任何地方的圓周 林志明
導論
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
一、擺設的結構
.傳統環境
.純功能解放現代物
.模範性室內
.元件
.牆壁與光線
.照明
.鏡子與畫像
.時鐘與時間
.邁向擺設的社會學?
.擺設人
二、氣氛的結構
.氣氛價值:色彩
.傳統色彩
.「自然的」色彩
.「函數」色彩
.溫暖與冷峻
.氣氛價值:材質
.自然木材、文化木材
.氣氛的邏輯
.模範材質:玻璃
.關係人和氣氛人
.座位
.文化性與檢查制度
.氣氛價值:手勢與形式
.傳統手勢:勞力
.功能化手勢:操控
.一個新的操作場域
.迷你化
.風格化——順手性——封套
.象徵面向的終結
.力量的抽象化
.功能主義神話
.功能性形式:打火機
.形式的延伸義:汽車的翅翼
.形式的 [不在場]無罪證明
三、結論:自然性和功能性
附錄:居家世界和汽車
非功能性系統或主觀論述
一、邊緣物——古物
.它的氣氛價值:歷史性
.它的象徵價值:起源神話
.「真確性」
.新-文化症候群:古蹟修復
.共時性、貫時性、時代錯亂
.反向投射:「原始人」心目中的技術產品
.古物市場
.文化新帝國主義
二、邊緣體系:收藏
.由功能中抽象出來的物品
.激情-對象物
.最美麗的家庭寵物
.系列遊戲
.由量到質:獨一無二之物
.物品與習慣:手錶
.物品與時間:被引導的週期循環
.禁閉物:嫉妒
.去結構物:變態
.由系列性動機到真實動機
.針對自我的論述
三、後設及功能失調體系:新奇的小發明和機器人
.技術層面的引伸義:自動化主義
.「功能化」的超越性
.功能錯亂:無意義的小發明
.偽功能性:玩意兒
.後設功能性:機器人
.技術的災難
.技術與潛意識系統
四、物品及消費的社會-意識形態體系
Ⅰ.模範與系列
.前工業文明物品與工業模範
.「個性化」物品
.選擇
.邊緣性差異
.模範的理念性性格
.由模範到系列
.技術缺失
.「風格」上的缺失
.階級差異
.現時性的特權
.人格的厄運冒險
.模範的意識形態
Ⅱ.信用貸款
.消費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先行消費:一項新倫理
.強迫購買
.購買的奇蹟
.家居事物的曖昧性
Ⅲ.廣告
.針對物品的論述和作為物品的論述
.廣告的命令式和直陳式
.聖誕老公公的邏輯
.母性作用元:艾爾朋扶手椅
.購買力的嘉年華會
.恩寵與壓制:雙重作用元
.集體的推定
.和平牌洗衣粉
.有廣告意味的競賽
.Garap
.新人文主義?
.系列性制約
.由欠缺產生的自由
.一種新的語言?
.結構與分割:品牌
.普遍符碼:地位
結論:邁向「消費」的定義
譯後記:一個閱讀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