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
譯序 2
前言
導讀

作 者 作 品

走向語言之途
林中路

譯 者 作 品

走向語言之途
林中路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路標(BD0041)
Wegmarken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譯者:孫周興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3月03日
定價:520 元
售價:41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12頁
ISBN:957132459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譯序 2前言導讀



  導讀

.陳榮華(台大哲學系教授)

海德格在本書的前言中指出,本書所收集的文章「讓讀者對一條道路有所體察。」不過,這條道路是什麼?海德格在解答這個問題時的語言是相當曖昧的。在這個導讀中,我首先嘗試用較簡單的語言說明這個問題,然後再指出海德格在這條道路上「體察」到一些什麼?

海德格在前言中接著指出,「這乃是一條通向對思想之實事的規定的道路。」這是一句非常難懂的話。其實,他所指的「思想之實事」基本上是指哲學思考的對象或哲學思考要瞭解的那個東西而已。在海德格,哲學思考的對象就是存有。並且,在哲學思考的過程中,當然就是不斷的瞭解存有,而瞭解存有就是對存有作出種種規定了。

然而,存有不是一個早已完全顯示的東西,它是既顯示又隱匿的。這是存有的奧祕。當思考者只看到它所顯示的,而又忽略它所隱匿的,則他就會走上歧路而犯錯。不過,思考者不能因為害怕犯錯而不走上思考之路。人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在路上小心謹慎,邊走邊反思了。海德格的一生就是這條思考之路上的行者,並且,他把在路上的所見所聞付諸文字。所以總括而言,這本書的文章是海德格在思考之路上,對存有的種種瞭解的證言。

推動思考者走上這條思考之路的,不是思考者本人,而是存有。思考者必須接受存有的指引,放棄以自我為中心,才能踏上思考之路。存有似乎早已在天壤之間指引著人。它是一切的基礎,自古而回存。所以海德格說:「它(思考)乃在老中之最老者之前進行。」可足,由於存有是隱匿的,故無論思考者如何小心謹慎,他總只能部分的瞭解存有。所以,他必須在思考之路上繼續往前走,祈求存有更進一步顯示它自身,以獲得更多的瞭解。在這條路上,他雖然對存有作了不同的瞭解,但這些瞭解都是同屬於存有的。所以,思考者是「逗留」在「持續地被尋的同一者(按:即存有)之同一性中。」

然而,現代人受到科技的影響,總是將知識視為一種由人所掌控的資源,而資源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的。那麼,人就根據他的需要去獲取知識。在這種自我為中心的要求下,知識就淪為人的工貝或用品。它成為一種基於人的自我需要而規劃出來的信息。現代人就運用他的理性,不斷的追求信息,以滿足他的需求。在這個情況下,現代人的自我膨脹促使他不再接受存有的指引,亦即無法走上思考之路了,所以海德格說,「思想也已然在信息的裝置中一命嗚呼」了。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已經遠離存有了。我們所關心的,往往就是自己的需求,且在這種需求的支配下,追逐著世界中的事物。海德格的哲學至少能讓我們暫停追逐自己的需求,反思我們和萬物的根源——存有,且在存有的指引下,開闢一個新的生命領域。

本書收集了海德格從1919到1961年的作品,而本書的前言更是1967年所寫的。在這約五十年間,海德格在他的思考之路上,當然對存有作了不同的瞭解。我認為,基本上的改變就海德格從「以人為中心」的觀點轉變成「以存有為中心。」

在1927年,海德格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從此奠定了他在哲學界中的地位。在此書中,他認為哲學的思考方法是現象學,而當他定義現象學時,他認為現象學是:「讓那顯示自身者,正如它在它自身顯示出來般的被看見。」這句話是說,在瞭解一對象時,思考者不自設固定的立場,而當對象如何顯示它自己,他就如何地描述。換言之,這種方法論強調對象的主導性。它指出,在思考的過程中,必須排除人為的干預。但海德格在這本書中是否能徹底執行他的現象學方法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他在本書中指出,瞭解存有必須在時間的視域中。換言之,海德格本人早已規定了存有必須在時間的視域中出現。這顯然違背了現象學的定義,因為海德格沒有讓存有「正如它在它自身顯示出來」,而是以一個固定的立場——時間的視域——來限制存有。並且,這個立場是誰制定的?那當然就是海德格本人了。這是「以人為中心」的觀點來限制對存有的瞭解。由此亦可以看出,為何海德格無法完成他在《存有與時間》一書中的寫作計劃了。

在1930年出版的《論真理的本質》裏,我們可以發現海德格哲學的改變。他在本文中有一段文字提及思考的性格。在這裏,我們可以發現思考者不再先將自己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立場上。換言之,思考成為開放性。他說:

那個往著奧祕的視祭……,乃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詢問,即詢問存有者之為存有者整體是什麼。這種詢問思考了存有者之存有的問題……。
在這句話中,海德格不是說,這個詢問引起了思考,而是說,這個詢問思考了(Dieses Fragen denkt)。換言之,這樣的詢問就是思考,而思考是在詢問中的。但是,詢問是什麼意思?這是指,思考者只有一個詢問的方向,但卻沒有預先設定立場。那麼,當思考改變成詢問性時,思考者只是讓思考對象顯示它自己。他接受它、順從它而不以自己的意志去統治它。於是,在思考中,以人為中心的觀點消失,隨之而來的就是思考者接受思考對象的支配。

在1940年出版的《柏拉圖的真理學說》,海德格指出柏拉圖的真理學說就是西方哲學的以人為中心的開端。他分析了柏拉圖《理想國》裏的洞穴寓言。他認為,洞穴中的囚犯在掙開鎖鍊往上爬到洞穴外的過程裏,他經過好幾個階段。在到達每個新的階段時,囚犯都因為受到強光的刺激,無法立即看清對象,所以,他必須調整他的視線。這裏隱喻了在思考的過程中,思考者必須不停的調整自己的方向,才能瞭解對象。於是,柏拉圖以後的哲學家為了能正確的瞭解對象,便不斷的以自己的方式去調整自己的思考方式,以求得到真理。可是,這樣的哲學預設了以人為中心的觀點,因為他們似乎認為,只要由人自己去調整自己,就能得到真理了。在這個觀點下,思考者不再開放自己以接受存有的支配,而反過來以自己的方式去設定各種方法或立場來限制存有了。

在1946年出版的《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裏,海德格批評這種以人為中心的哲學是人本主義。思考不是以人為本的,它以存有為本,所以由人本主義不能正確認識存有。海德格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在思考的過程中,存有是根本,它促成思考。他說:

思考是存有的思考,這個屬格[的]有兩個意義。思考是存有的,是由於思考從存有而出,歸屬於思考。同時,思考是存有的,是由於思考在歸屬於存有時,它聆聽存有。
這段話中的「聆聽」一詞,非常恰當的指出了存有的根本性和思考的順從性。人必須不預設立場、開放自己、等待聲音進來,才能聆聽到對象。並且,若聲音不進來,則人無論如何也無法聆聽。當思考被海德格詮釋為聆聽時,思考就必須不預設立場,而等待存有的呼喚。存有若不呼喚,則思考無法進行,但若它呼喚我們,則我們就只有完全開放自己,讓存有正如它自己顯示自己那般的聆聽它了。

通過對以上幾篇文章的分析,讀者大概明白海德格的思考之路了。基於這條思考之路,就更易明白海德格在路上所遺留下來的路標。

海德格的思考之路是曲折的,因此他在路上看到的景象也是多樣的。然而,這條路也是單純的,它是一條指向存有之路。海德格給我們多個路標,但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說的,人可以在路上有不同的瞭解。不過,無論各人的瞭解如何差異,他必須親自走在路上,並且正如海德格那樣,留下路標,讓後人得以參考。

199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