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導讀

作 者 作 品

蛇杖的傳人
死亡的臉
器官神話
洗手戰疫
沒有終點的旅程:努蘭自傳
醫魂:努蘭的醫學故事集
死亡的臉(十七週年紀念版)
生命的臉(13週年紀念版)
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二十七週年紀念版)
醫魂:醫療現場的21則啟發(十周年紀念版)

譯 者 作 品

生命的臉(13週年紀念版)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生命的臉(BE0044)
The Wisdom of the Body : Discovering the Human Spirit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許爾文.努蘭
       Sherwin B. Nuland
譯者:林文斌、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09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2572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導讀



  前言

好幾百年前,在人類對科學仍處於懵懂無知的時期,身體內部的神祕運作不僅使一般大眾好奇,更使得好學之士為之魅惑。身體這個思想和行動的宮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蹟、凡人難以理解的謎團,卻不時留下一、兩個線索,暗示我們只要努力得法,還是有「參透天機」的可能。的確,之後人類不但找到了竅門,付出的種種努力也獲得回饋,然而原來的謎團非但沒有縮小,反倒擴大;我們對器官和組織認識得愈多,愈發驚異其中的機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擴展自己知識的版圖。

從我們對細胞認識的種種和其中有如波濤洶湧的化學作用來看,雖然狀似混亂,卻有一個凌駕在一切之上的原則,與神學或哲學無關,說來只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原則——為了生存。若是一個組織要活下去,組織內所有的活動都不會悖離求生的努力。此外,為了使生命延續下去,各個組織之間不得不合作無間,達成完美的協調。

這種整合可說是一種智慧,也就是把無數紛雜的活動化為和諧的整體。即使面臨最輕微的威脅,每個細胞都會起而抗敵,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為了整體的安全與平衡,這種動力就是生存的本質。因此,我們的體內每一次發生騷動,都有代償的機制來加以中和。說來,身體的穩定就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要配合得這麼天衣無縫,組織必須不斷地溝通,不管距離是遠是近。就動物而言,當然人類也包括在內,這種訊息的傳送是經由神經,也就是電脈衝,和血液中的化學物質——荷爾蒙;此外,身體局部也有某些專司訊號傳遞的分子。對於這種溝通的方式,科學家發現愈多,就愈讚嘆這個體系的完美,也更加了解身體的智慧。

第一個以「智慧」來譬喻身體的整合與和諧的是,發現荷爾蒙的史塔靈(Ernest Starling)。1923 年,他在遠近馳名的哈維講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以這個語彙來形容身體的調節機制、適應能力,以及荷爾蒙對於整個體系的統合之功。史塔靈援引《聖經》約伯記(Book of Job):「誰將智慧放在懷中,誰將聰明賜於心內?」(38:36)做為題詞,且將此次演講命名為「身體的智慧」。

九年後,對身體的自主控制多有研究的哈佛大學教授坎農(Walter B. Cannon),也以《身體的智慧》為名出版了一本暢銷小書,以感謝英國科學家在身體調節機制研究所做的努力。坎農在序言引用法國生理學家黎賽(Charles Richet)在1900年陳述的:「就生物體而言,沒有動亂就沒有安定可言。」

一個穩定的系統並非沈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地調適、再調適,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發揮到最大;穩定的前提就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動。所以頭來,穩定非得倚賴變動不可。

1937 至 38 年間,「身體的智慧」又再度現身,是為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薛靈頓爵士(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講座(Gifford)十二次演講中的第四回題目。幾年後,薛靈頓就因研究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而獲得諾貝爾獎。他在那次演講中提及,在研究身體這麼久之後,深覺人體結構之不可思議。

此時,你手中的《生命的臉》又是另一個親眼看見身體這個奇蹟而震懾不已的人的行醫心得。之所以把這本書呈現給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偉大的前輩,而是為了向他們超凡的眼界致敬。

過去三十五年來,身為外科醫師的我,這一雙手不知深入多少人體,我的心靈也隨之潛入探索。第一次解剖、凝視那在麻醉下沈沈睡去的肉體,我的心即翻騰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種震撼;以「天啟」(revelation)來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為過。摸索內在聖殿那五顏六色、質地各異的組織,感受生命力的悸動,真覺得這就是巧奪天工之作。而行醫,也就是維護身體各項功能健全這門藝術,就是引導我向前行的動力。

寫作這本書的靈感不只是想呈現身體這令人好奇的構造,我更想說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遠維持恆定的千百種動作——我希望把這三十五年來的行醫心得呈獻給各位。

本書雖然觸及科學細節,我仍以醫師這個身分來寫作,而不是科學家。身為臨床醫師,我的興趣自然是在人。從動筆的那一刻起,我有如踏上一趟身體之旅,企圖尋找人類特質的根源。

每個臨床醫師的個人觀察都是獨特的。以科學而言,情感上的距離、客觀和複製就是一切,而臨床醫學則大有不同,臨床醫師這個觀察者本身和其獨特的人生經驗有如一個透鏡、一面鏡子。不利於實驗室的,說不定反倒有助於病榻。

臨床醫師與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評估資訊的角度比較整體,以避免「見樹不見林」的缺憾;另一則是劍及履及、不容遲疑的態度。臨床醫師沒有科學家那種悠閒,有時間慢慢研究,他常面對的是急迫需要幫助的病人,即使沒有準備好,也得硬著頭皮上陣。身為醫生的我們,生吞活剝大量的知識以及一些不相關的資訊,藉以建立一種世界觀,並從這個觀點來診治上門求助的病人。雖然我們對人類生物學的了解不很透徹,還在努力學習的階段,卻已必須發揮功能,而且讓人信賴自己當下的決斷。若是出了差錯,有如覆水難收,再怎樣都無法挽救因自己的錯誤而受到傷害的病人。

在這漫長的行醫生涯中,我和所有臨床醫師一樣,已經習於在沒有準備好的狀況下立即做出決斷,因為病人的情況緊急不容許我們有任何遲疑,這也是醫學這門藝術的要求。因此,我策勵自己時時吸收科學新知,盡全力去捕捉每個病史背後的事實,看看其他人有無其他發現,並運用這一生好不容易才得來的經驗。不管如何,必須按照一定的道理來做。我對人體和人類心靈的了解大抵基於此。

本書就是個人行醫生涯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的記錄與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ane)在他的《隨筆》(Essaya)序言說的:「本書即以我本人為題材。」(Je suis moi-meme la matiere de mon livre.)

人不只是一些組織、器官的總合,更有超越自我的潛能,關鍵就在我們自己的作為。有幸成為外科醫師,得知這麼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傳奇,因此有一種訴說的衝動,好讓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肉體之軀的。

最後,我要坦白:我的確從寫作此書得到極大的喜悅,以往懵懵懂懂的,終於可藉這個機會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齊踏上這趟身體之旅,聽我訴說生命的傳奇,並從中獲得相同的喜悅和啟發。

 
推薦序前言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