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編輯緣起
序 1
序 2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民間教育改造藍圖(BA0147)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四一○教改聯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29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56頁
ISBN:957132175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編輯緣起序 1序 2



  序 2

最可喜的是全國弱勢團體最近正式成立了「社會立法運動聯盟」,利用監督及公佈各立委的立法品質,促使各立委儘速制訂及修訂與人民權益息息相關之各項法案。這充分說明了,唯有當人民知道了自己應有的權利是什麼?怎樣才能獲得這些權利時,人民的力量才能展現出來。但這些往往也是在學校教育中學不到的!

吳部長上任以來連續推出許多教育改革的新構想,從高中學區制到高職免試入學、高中課程不分流、大學聯考不分系組、體能好聯考加分等,使教育部官員們追趕得難以適應。而在李總統接見吳部長時,對吳部長的教育改革政策也表示「全力支持」,並且提示了重新評估十二年國教的可行性。一時之間,「吳京旋風」吹遍了全島。不過,吳部長提出構想時,並沒有說明具體的步驟及相關條件的配合,如:實施高職免試,主要關鍵在於目前的高職有一半以上是私立學校,且設備與師資水準參差不齊。因此在高職聯考當中依舊存有競爭壓力,如改以在學成績作為分發依據,是否公平?

廢除聯考,實施學區制,必須瞭解在台灣最關鍵的入學考試是高中聯考。大學聯考決定你唸那個學校,而高中聯考卻決定你能不能唸大學。在教育部計劃不斷擴充技術學院的情形下,可能會刺激學生讀高職五專的意願。但是以社會的趨勢而言,多數家庭都希望子女讀大學,多數國中畢業生也都希望讀高中。在目前高中容量不足,職業教育尚未步入正途,職業證照制度亦未落實,重視文憑而非工作能力,各校品質仍相差懸殊下,廢除聯考後,如果也是用在校成績來決定誰進高中,誰進高職,誰進較好的高中或高職,將來在國中的升學競爭一定比現在高中不分學區還要激烈。

實施高中課程不分流與大學入學不分組、不分系有密切關連。但至今尚未見根據不分流的理念修訂的課程,亦未見國中與高中課程之整合。對高中及大學容量的增加亦未定時間表,其他如師資的培育,教學資源的分配,都未見全盤的規劃。最近又聞吳部長提出大學聯考以「選系代替選校」的新主張,與大學入學不分組、不分系的主張恰恰相反,這不免使人懷疑吳部長是否對所提的各項構想已經審慎思考或對台灣教育改革已有整體認識?

實際上,台灣教改的條件不論在主觀與客觀上都已具備,而且民間及教改會對教改的整體規劃亦已完成。廢除聯考,讓想讀高中大學的都能按自己的意願進入理想學校已不是奢望。所欠缺的只是執政者對教育的重視與決心而已!從吳部長對教改的熱情,及近日和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李遠哲博士,新達成之共識:將在教育部設置「教育改革推動委員會」以協助教育部瞭解並推動教改會研究的成果觀之,深信吳部長對教改的決心。但是身為教育部長只有改革決心是不夠的,必須能認清台灣教育的深層結構,釐清何者是基本問題,何者是枝節問題?對所提的改革構想應有清楚的概念與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法。對教育整體的改革更應有清晰的改革藍圖,本書在這些關鍵的問題上或許能提供吳部長另一種思考!

可能有很多人認為,吳京部長有教改的熱誠與決心,並且獲得李總統的「全力支持」,台灣的教育改革應是水到渠成了。實際上,這是很難預測的。兩年前李總統及連院長為了推動教改,特禮聘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出任教改會召集人,李院長為了減少國中小教師的負擔,希望每個學校增加一兩名行政人員,曾向行政院提出七千億元的預算,竟遭到連院長的拒絕。這樣不免令人擔心,將來民間或教改會若提出幾千億的教改特別預算,行政院會同意嗎?這說明了只有決心是不夠的,必須要具體的行動。但誰有能力讓政府付諸行動呢?毋庸置疑的是人民。必須要有更多的人覺醒,更多的人發聲,更多的人參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革的工作,這是唯一有效的路。

在台灣,每天都有四百餘萬的青少年在殘害身心、扭曲人性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全國一半以上的人都在陪著這些孩子過著煎熬的生活。您的孩子可能已離開了學校。但是,除非您決心「出走」,否則您仍會繼續生活在這個社會裡。面對著這樣惡劣的環境、扭曲的社會及不確定的未來,我們還要繼續靜待政府的「德政」與「恩惠」嗎?

我們決不能再蹉跎時間了,要善用我們原有的基本人權,主動出擊,平時要多關心國事及公共事務,養成閱讀、思考、反省以及與人討論的習慣,同時也要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進而積極地加入教改及社改的行列。具體的作法是:利用家庭、學校、教師與家長成長班、研討會、研習會、公聽會、雜誌、電視及廣播節目、報紙專欄、電腦網路,宣揚、討論教改的理念與實際作法,並分析及公佈官員及代議士們的言論、立法與施政的表現。更草根性的作法是將家庭、學校與社區密切結合、發揮每一個人做為潛在教育工作者的潛能。將自己成長中所獲得的進步經驗與心得提供出來,相互交流、切磋,一起成長。利用現代教育理念與方式,逐漸解構這根深蒂固的一元僵化的意識形態與教育體系。同時與全國各界的民眾透過各種社運團體緊密的團結起來,主動地向行政院、教育部及立法院提出共同的改革訴求,依照人民的意願立法與施政。

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鉅大的教育改革運動,它不再是枝枝節節地改革,也不是侷限於學校或只由一些所謂菁英主導的改革,而是結構性、根本性的改造,全民教育的改造。經由這樣的教育改造,能使民眾的心智漸趨成熟,帶動社會改造,主導國家重大政策的走向。把台灣發展成世界上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那時台灣的公民才真正是自己及國家的主人。

正如吳部長所說「教育需要國家資源的整體配合」,要撼動體制的教育改革是要「大家一起來」,這是台灣邁向廿一世紀的全民教育改造與社會改造的契機。我們如果真心希望一個美好的社會在台灣出現,除了每一個人都必須奉獻出她(他)自己最大的潛力外,我們沒有其他更真實的依靠了。不論您目前是在讀書還是在工作,您對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革的文字、聲音與具體的行動都將是教改的後盾與動力。朋友們!讓我們就自今天起,永遠攜手前進吧!

最後對本書編寫過程的感受及心中的夢做一簡單的說明。關於此書的編寫,開始時為了使讀者閱讀方便,並有整體的感覺,希望撰寫格式能夠相近,但到了初稿完成時,發現每個人寫作的方式都不一樣,各自呈現了自己的風格,這時反而覺得多樣性的可愛,但為了論文的嚴謹及完整性,編輯群對各章之內容的批評,卻毫無保留。所以各章雖然各自獨立,但各章皆能切實掌握人民為教育權主體及社會正義的共同理念,並盡量能納入民間進步的意見。本書文稿都在「四一0教育改革白皮書討論會」中發表,會後並融合了與會的意見並做適合的增刪,本書雖離嚴謹完整尚有一段距離,但在編撰過程確實已盡到反覆批判—反省—批判的責任。這本書並非創作,只是匯集了民間教改的意見與想法,如有任何創意,創意的靈感也是來自民間。因此,付梓後,仍希望繼續接受各方的批評,使這本書真正是出自民間並匯集了民間教改進步的意見。

本書由八位作者合撰,除本人外其他七位皆年輕有為,思路清晰,極富批判性。編輯群為此日夜辛勞,從無懈怠。從他們的認真、熱情、深深感到他們對台灣的熱愛及對教育改造,社會改造的殷切期望。能有幸與他們有半年多的時間在一起切磋討論,實在是一段珍貴而美好的回憶!

我常常盼望有一天在路上看到的都是健康、活潑可愛的上學或回家的孩子,不但讀書成為快樂的事,而且能深度學習,並富有批判力及創造力。全國上下只要有意升學或進修的人,都能獲得入學或進修的機會,按照自己生命特質的需要,利用各種學習方式不斷培育自己。父母和老師不再對孩子排名,把孩子當成朋友,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與孩子一起成長。朋友見面時除了關心自己和孩子的事,更能關心到社區的發展與國家的未來。路人相遇,不再冷漠猜疑。每個國民都有相當程度的知識與哲學藝術修養。每個社區、鄉鎮、城市,都有公園、圖書館、文物館、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身心障礙教育資源、體育及醫療設施、及規模完善的育嬰中心、幼兒園、青少年文康中心、安養中心。使嬰兒自出生就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及教育;青少年能有一個不同於學校的學習與創造的園地,及精力紓解與認識新朋友的地方;高齡的人仍能奉獻智慧,並過著安祥快樂而有尊嚴的生活。成人工作之餘可至社區大學進修,學習自己想學,或貢獻所學,或參與社區服務。隨時可藉網路與社區內外聯繫,找到和你一起討論問題的人,並能獲得最新資訊,掌握國內外一切的脈動。

至於我們的生態環境也將大幅改進,山區森林密佈,面臨絕種的鳥獸再度找到棲身之地,每一條河溪都可再見魚兒戲水,鄉村都市綠意盎然,隨時可以盡情呼吸。居住環境清潔溫馨寧靜,不必擔心蔬菜水果中的農藥及重金屬,肉類中的抗生素及荷爾蒙。每年能有一定的假期,可到國內外訪問、遊學、旅遊。一方面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可以進行文化交流並增進國家與私人的友誼。勞心勞力的再無貴賤之分,不同的族群、性別、身分、宗教及身心特質的人都能互相尊重、協助、寬容,過著自由、自主,有創意的生活,每一個人對社會都有責任心,對建立美麗的世界都有信心,並願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這可能是我們所嚮往的文化國的初步面貌吧!到了那一天,一定又有新的編輯群籌劃第二本民間教改藍圖了!

最後要感謝,從「四一○工作隊」到「四一○教育改造聯盟」成立以來,參與推動各項工作的伙伴們,三年多來的思考辯論與實踐行動,使改革的主張得以具體成形,也促成了本書的出版。如今,教育改革已然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帶給教改運動更多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