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平路推薦
南方朔推薦
林佳龍推薦
代導讀 (1)
代導讀(2)
學運世代組曲:治國篇(1)
治國篇(2)
學運世代這種人(1)
學運世代這種人(2)
五人教授團的左右透視
台獨運動新世代綱領
學運新生代參與立委選舉的期許
相關網站連結

作 者 作 品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學運世代(BC0138)──眾聲喧嘩的十年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何榮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04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494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當年搞學運的人很多,我不過其中的一員罷了。學運對於我的小說並沒有什麼影響,那次的學運倒是讓我「對於文字失去信賴」。例如,有一個字眼叫做「革命」,當時我們一聽到這個字眼就心跳加速,興奮的不得了,覺得這個字眼非常正確、有正義。但事情過去後才發現,「革命」不過是個「語彙」罷了;我因此對於「好聽的語詞」不再有信心,從此我也不想借用人家的語言,我只想創造自己的新語彙。──村上春樹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學運後第一個十年,他們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是回顧 80 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的書。

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三月學運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的認知圖騰。但若觀照學運世代身處的台灣 80 年代巨變結構,羅大佑的黑色異議歌聲,或許更飄盪貫穿了學運世代的成長背景。

在某種程度上,羅大佑的吶喊批判與誠實情歌,象徵著學運世代年輕人在那個年代被社會辨識的重要特質:反抗威權體制與萬年國會,要求民主改革與校園自治,充滿素樸的正義感與理想性格。

然而,回到「人」的本質來觀察,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原狀、不做變化。連羅大佑都在九○年代拒絕再被定位於「抗議歌手」,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生命歷程中出現各種轉變甚至「變形」,毋寧也是極其自然的人性成長過程。

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 者 簡 介

何榮幸

1966 年生,台北市人,台大社會系畢業。學生時代曾任《台大法言》等多份刊物總編輯、台大學代大會首任議長、創立「傳真社」並兼任社長與總編輯。

踏入新聞界十年,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記者、市政組組長,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自 1994 年起致力媒體改革運動,先後擔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

長期進行政治觀察,曾與同業好友合著《破曉──2000 陳水扁勝選大策略》等書。由於適逢後青春期與前中年期的尷尬夾縫,一年前開始進行網路創作以排解焦慮,2001 年 6 月與網友合著《五年級同學會》。《學運世代》是作者單獨創作的第一本書。


目 錄

自序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

代導讀眾聲喧嘩──學運世代的第一個十年

學運世代組曲

八卦篇:從八0年代絕食到二十一世紀緋聞

運動篇:一場未完成的革命

參選篇:學運世代是改革急先鋒?

治國篇:「總統府高層」馬永成首度披露學運世代治國密辛

第一篇:眾聲喧嘩

第一章:學運世代這種人

 學運世代的特質

 五人教授團的左右透視

 一代不如一代?

第二章:看見學運世代

 左派的失落與重生

 學運世代中的女性

 外省第二代的心情

第三章:惡魔黨被打倒了,然後呢?

 學運世代的政治不歸路

 他們快速墮落了嗎?

 民進黨執政後的集體焦慮

第四章:學運世代的腳印

 社運中的執著身影

 學術做為一種志業

 媒體時代的掙扎

第五章:下一回風起雲湧

 兩岸關係是學運世代的新舞台?

 學運世代有必要串連發聲?

 學運世代的未來願景

【結語】和自己賽跑──學運世代的下一個十年

第二篇:學運世代的第一個十年

學運世代檔案總說明

執政新貴

【檔案一】林佳龍:我給自己兩年時間來瞭解國家運作

【檔案二】馬永成:現在沒有「政治正確」的問題了

【檔案三】郭文彬:不要老記得做過什麼,革命是論件計酬的

【檔案四】曾昭明:外界過度誇大我們的決策權力

【檔案五】周奕成:我除了造反、選舉,其他什麼都不會

【檔案六】顏萬進:我的人生哲學是「隨波逐流」

【檔案七】鍾佳濱:我是在選垃圾袋,不是在選國代

【檔案八】田欣:台灣四百年移民史,有誰不是外來移民?

【檔案九】陳俊麟:我們把自己捧得太高,把過去講得太低

地方官員

【檔案十】羅正方:我們這一代還沒有獨立人格

【檔案十一】林正修:馬英九找我當民政局長,其實蠻凶險的

【檔案十二】許傳盛:九二一時,我是社會局長也是受災戶

【檔案十三】丁勇言:我已經不會想當馬克斯或列寧了

【檔案十四】周克任:我曾在崩潰的邊緣中尋找自我

【檔案十五】翁章梁:老闆的政治命運和幕僚息息相關

民意先鋒

【檔案十七】賴勁麟:我被安排在第四批準備被關名單

【檔案十八】王雪峰:感謝學運成就我的姻緣

【檔案十九】郭正亮:我在追求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

【檔案二十】羅文嘉:我不會再自我膨脹,搞得傷痕累累

【檔案二十一】沈發惠:這個社會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改變了

【檔案二十二】李建昌:人頭黨員每個人都有,但不能用金錢選舉

【檔案二十三】段宜康:你會發現自己喪失的東西愈來愈多

【檔案二十四】鄭文燦:學運世代以前像鬥魚、現在像鱒魚

【檔案二十五】劉坤鱧:我在北大的同學都是中共中上層官員

社運健將

【檔案二十六】王時思:我想走出一條專業社運的路

【檔案二十七】邱毓斌:工人應該組黨,起碼組一個左一點的政黨

【檔案二十八】顧玉玲:如果沒辦法自我改造,還談什麼改變社會?

【檔案二十九】陳尚志:有些朋友想法沒進步,連笑話都一樣

【檔案三十】台邦.撒沙勒: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和「原奸」對抗

學術執著

【檔案三十一】范雲:我回家就像在做族群田野觀察

【檔案三十二】林國明:我們一直在找學術與政治間的平衡點

【檔案三十三】陳志柔:我不會放棄中國研究這個領域

【檔案三十四】徐永明:單靠熱情燃燒,不夠照亮前方

【檔案三十五】孫瑞穗:我們這一代女人比男人更堅強快樂

【檔案三十六】施威全:罵他們「統派」是侮辱了中國人民

專業力量

【檔案三十七】陳正然:網路沒辦法改變真實世界的不公平

【檔案三十八】方凱亮:每個人都該問自己,到底想過什麼生活?

【檔案三十九】劉一德:跟周伯倫去酒家,才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

【檔案四十】陳裕鑫:寫了上千萬字,到底改變過什麼?

【檔案四十一】周家齊:我以前兇的不得了,缺乏應有的厚道

【檔案四十二】陳豐偉:現在校園反而更加退化保守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