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平路推薦
南方朔推薦
林佳龍推薦
代導讀 (1)
代導讀(2)
學運世代組曲:治國篇(1)
治國篇(2)
學運世代這種人(1)
學運世代這種人(2)
五人教授團的左右透視
台獨運動新世代綱領
學運新生代參與立委選舉的期許
相關網站連結

作 者 作 品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學運世代(BC0138)──眾聲喧嘩的十年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何榮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04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494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平路推薦南方朔推薦林佳龍推薦代導讀 (1)代導讀(2)學運世代組曲:治國篇(1)治國篇(2)學運世代這種人(1)學運世代這種人(2)五人教授團的左右透視台獨運動新世代綱領學運新生代參與立委選舉的期許相關網站連結



  代導讀(2)

眾聲喧嘩,各領風騷

整體觀照學運世代第一個十年的生命歷程後,本書作者必須回答的一個核心命題是:學運世代現階段的最大特質究竟是什麼?

作者綜合過去十年新聞工作的觀察,以及整體檢視本書所有深度專訪後發現,「眾聲喧嘩」可能是最貼切的意象。

儘管學運世代共同擁有解嚴前後極其特殊的成長背景與集體記憶,但是,學運世代進入社會後卻不斷分殊裂解,從政者普遍深受政黨與派系的制約與束縛,投入社會部門者則在多元社會價值中更加異質發展;學運世代雖然有著共同的過去,但卻難以找到共同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認為,學運世代對於現在、未來的看法固然有不少交集,但尚未形成一種足以被台灣社會清楚辨認的集體價值;因此,儘管學運世代在外觀上足以形成一個社會觀察切面,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但在實質內涵上卻相當多元異質,難以尋覓現階段足以代表、象徵整體學運世代的集體價值。

但是,就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呈現出來的嘈雜喧鬧、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而言,其整體面貌與最大特質,說是「眾聲喧嘩」並不為過。

作者必須強調,就探尋一個年輕世代的整體面貌而言,作者本來就不打算刻意尋求一種「共識」,而希望順其自然體會這個年輕世代特有的氣息。在清楚感受到「眾聲喧嘩」這個核心意象之後,作者不但沒有失望,反而有些意外的驚喜。

或許,台灣學運史從來就是一種「眾聲喧嘩」的過程,只是這種「眾聲喧嘩」到了學運世代身上,變得更為清晰明朗、生猛有力而已。

回溯台灣學運史,自由主義、左翼文化兩種聲音始終不絕如縷。從戰前台灣留學生組成的「新民會」,到戰後的左翼學運事件(例如「台大麥浪歌詠隊」與「四.六事件」),再到冷戰時期的自由主義與反對運動,一直到 1970 年的保釣運動,以及其後爭取言論暨學術自由、國會全面改選、民族主義論戰的「革新保台」思潮,學運世代正是在這種隱而不彰但源遠流長的台灣學運史脈絡中,同時得到自由主義與左翼文化的滋養,從而在得天獨厚的野百合學運中綻放光芒,並且累積淬煉為今日的「眾聲喧嘩」。

從當年劉大任筆下的「浮游群落」、張系國筆下的「昨日之怒」,到三月學運時強調的「台灣野百合」圖騰,再到今日學運世代集體呈現的「眾聲喧嘩」,學運世代已經展現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世代風貌。

學運世代的「眾聲喧嘩」,一方面彰顯其「同中存異,異中存同」的多元包容精神,一方面也意謂著學運世代在各個角落發出的聲音愈來愈吵、愈來愈值得重視。

「眾聲喧嘩」固然包含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以及學運世代在尋求個人與台灣社會出路的苦悶;但是,其中卻也孕育著由青澀到成熟過程中的堅強與自信,以及昂然面對未來的旺盛生命力與樂觀鬥志。

當然,「眾聲喧嘩」也意味著,學運世代必須接受社會各界更嚴格的監督與批判。如果學運世代在「眾聲喧嘩」中不能提出有別於「舊世代」的新觀念、新價值與新論述,則學運世代與舊世代終究沒有任何差異,不過是台灣社會各領域最新一批掌權者罷了。

整體而言,學運世代的生命情懷並不需要「定調」,那是過於傳統與封建的想法,在迎向不可知的未來之前,如同「日本學運世代」村上春樹所言,就讓「眾聲喧嘩」成為台灣學運世代邁入新世紀時「創造自己的新語彙」。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在本書一開始的「學運世代組曲」部份,作者希望以比較故事性的筆法,透過八卦、運動、參選、治國等四個彼此不相干的面向,來整體彰顯學運世代本身具有的多元異質風貌。

在「第一篇:眾聲喧嘩」部份,作者希望呈現出學運世代在社會各領域走過的足跡,及其對於台灣社會的深刻觀察與建議;至於在「第二篇:學運世代的第一個十年」部份,作者則透過這四十二位學運世代以第一人稱表述的心路歷程,完整呈現其離開校園至今的人生轉折與自我反思。

受限於作者的寫作方向與時間心力,本書在學運歷史定位與採訪取樣上皆有明顯缺憾,在此必須一併說明。

在重回當年三月學運現場與學運歷史評價方面,作者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鄧丕雲著《八○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前衛)、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前衛)、何金山等四人合著《台北學運》(時報)、林美挪編《憤怒的野百合》(前衛)、楊渡著《強控制解體》、《民間的力量》(遠流)等著作。

至於採訪取樣方面,作者訪談者多為容易被「看見」的學運世代,也多集中在政治部門。前者,主要是因為作者在過去十年記者生涯中,在工作上較常與這些容易被「看見」的學運世代接觸,因此有更多近距離的觀察與感受;後者,則是因為學運世代在畢業後大量投入政治部門,並且從中央到地方政壇迅速扮演重要角色,在台灣社會仍然極度泛政治化的氛圍中,作者希望讓讀者更加了解這些國家未來領導人的內心世界。

儘管如此,較不容易被媒體與社會各界「看見」的學運世代,以及非政治部門而在社會各領域默默耕耘的學運世代,依舊是本書無法兼顧的學運世代重要成員,作者期盼有心者能共同努力,在未來持續挖掘學運世代在民間部門的深刻足跡與成長印記。

另外,由於學運世代的社會位置仍在不斷變換當中,本書中觸及的學運世代社會位置僅供讀者參考。僅以受訪的四十二位學運世代而言,在短短四個月之內,就有四、五位工作已經異動。

而「人名」在本書中也僅具參考意義,因為篇幅字數、寫作方向及無法遍尋而未被本書提及的學運世代,其重要性與本書中被提及的人名並無二致。

如同本書寫作存在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一般,本書以下篇章觸及的學運世代種種改變,在某些人眼中或許會被視為「妥協」、「墮落」,但回歸到人性的本質,學運世代當年不過是一群充滿正義感、尚未歷經現實嚴酷考驗的熱血青年,他們在過去十一年出現的種種轉變,何嘗不是人性在現想與現實之間必然存在的擺盪?更何況,在台灣社會如此快速轉變的過程中,學運世代又何德何能可以維持高度純潔而不做任何改變?

作者認為,沒有人有資格在真空情境下指控其他人妥協、墮落,而不必面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同樣焦慮與掙扎。但是,基於學運世代曾經展現過的高度理想情懷,以及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不吝付出的鼓勵厚愛,逐漸掌握更多權力的學運世代,的確應該受到社會各界更嚴格的監督與檢驗,學運世代也應該相濡以沫、彼此勉勵,共同面對社會各界的高度期待。

本書的出版,希望有助於學運世代與台灣社會的彼此「看見」,看見彼此的變化,也從中看見自己的變化。希望學運世代在社會各領域逐漸崛起接班、在可見的未來更有能力決定台灣發展與願景之際,不要自我膨脹,也不必妄自菲薄,能夠在某個安靜面對自己的時刻,記起自己年少時代曾經有過的進步觀念、改革理想與素樸正義感,記起那種在壓抑苦悶中追求生命意義、人生價值的執著,記起自己人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