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評
前言
導讀
書摘

作 者 作 品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譯 者 作 品

科學之終結
汽車大戰
科學簡史
記憶流沙:當健忘來敲門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科技反撲(BE0046)──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Why Things Bite Back : Technology and the Revenge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蘇采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259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



  前言

這本書要從它最後安身的地方——紙張講起。大概十年前,我看著個人電腦出現,一台接一台的盤踞了我們的辦公室——一家專門出版學術刊物的出版社。未來學家很興奮,托佛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暢銷書《第三波》(The Third Wave)中甚至宣稱「影印只是使用電子文字處理機器最原始的形式,而且違反它的基本精神。」然而廢紙回收筒中,永遠裝滿用過的紙張,即使辦公室已經裝上網路,用電子郵件取代以往的備忘錄,紙張充斥的情形依然如故。我沒有親眼日睹這種情形,而是以前的同事說給我聽的。大家已經利用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代替打電話,不過對電子紀錄還是持著懷疑態度。此外,有些檔案得在三、四個部門流通,採用電子檔案的話,各部門簽註的意見將無法保密。因此,網路興起,反而增加了紙張使用量。Staples和OfficeMax的分店在普林斯頓附近開張時,顧客看到的第一件東西,亦即它們目錄上介紹的第一件商品,都是五千張一箱的各式紙張,供給影印機、雷射印表機、傳真機等電子器材使用。

紙張用量持續上升,有點打了未來學家一巴掌的味道,我寫了一篇文章討論此事,題目是「用紙激增的迷思」,從這裡開始,我重新思考每樣東西帶來的後果,很奇怪,幾乎所有結果都沒有道理。紙張好像自有生命,藐視試圖控制它的人類,我們製造的東西好像都會回過頭來打我們。

未來學家似乎不了解平凡事物和系統都很頑固,自由派認為絕對可靠的市場運作,環保分子預言的饑荒和環境毀壞,都不符合真實的未來,但兩種觀點也都不容反駁。首先,困難和災害確是種挑戰,但還難不倒人類無限的智慧;其次,生活水準每提高一點,將來就得付出一點可怕的代價。人類築起高樓固然離星星越來越近,但跳出窗口墜地的話,也非死不可。我們只能告訴自己:「目前情況還差強人意。」不過也僅此而已。

我無意解決爭論,法國詩人瓦雷里(Paul Valery)的這段話,很值得一聽:

利用科學征服現在的世界,不論在那個領域,後果都難預料。知識展開大規模的攻勢,意圖改變人類的環境及人類本身,可能到什麼地步、冒什麼危險、是否偏離生存及保存生命的基本條件,我們其實一無所知。簡言之,生命變成了一種實驗對象,我們只確定一件事,它會讓我們日益遠離未來的面貌或想像中的自我,引導我們走向……走向那裡?我們並不知道,也無從想像。

瓦雷里 1944 年的這段話,讓人想起 1890 年時,曾有一群思想家試著預測五十年後的世界,結果大錯特錯。這些錯誤並非只是假設,而是如假包換的歷史,只是瓦雷里不知道而已。1890年代初期,美國一家報社曾請七十四位名流想像 1993 年的生活,並在 1893 年芝加哥的美國博覽會中公布結果,華特(Dave Walter)還把這些人的預言編成一本有趣的書。其中讓人注意的倒不是他們遺漏了核子武器或微電子的應用, 19 世紀末很多公眾人物已經預見將有新式武器和通訊器材問世,他們不再重複倒無可厚非。讓人驚訝的是,沒有人看出汽車將變成普遍交通工具,沒有人想到朋馳(Karl Benz)1886 年取得專利的內燃機載具,會帶來一連串科技、商業、社會和政治的改變。即使是當時哈佛大學的物理教授,也沒有看出本身的領域即將跨進全新的境界,1880 年代,哈佛設立傑佛遜實驗室(Jefferson Laboratory),主旨在促進未來的物理學研究,但它鎖定的研究目標是地磁。不過正如一位聰明的音樂家說的:「如果我知道未來爵士樂的風貌,早開始演奏了,還等什麼未來!」


打造科技夢

我並不知道未來的爵士風貌,所以這本書無意預測未來,只想用不同的角度看一些明顯的問題。科技把很多東西變得比較好,就是很明顯的事情。這裡我所謂的「科技」(technology),是指人類修改周遭的生物和物理情況。但同時明顯的是,我們對周遭情況仍然不滿,甚至認為不如以前較差的環境。我打算探討四大領域,分別是健康和醫療、環境、辦公場所和運動,除了敘述科技在應付人類問題上真正的收穫外,也討論伴隨這些收穫而來的挫折。

科技夢想打造一個能自動修正錯誤的世界,可能和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於 1955 年所做的預測一樣,純粹出於幻想。馮紐曼當時曾說,到了 1980 年,能源會便宜得根本不必計較收費。希望重造一個雅典社會,或者由機器人取代人力,以便讓人更有閒暇,今天已經證明這只是一種崇高的幻象,科技需要人類更加辛苦工作,才能發揮作用,而且引進更加複雜和潛藏的問題,取代了以往一眼可明的尖銳問題。事實上,尖銳的問題也未真正消失,只要我們一個疏忽,它就會帶著新的力量捲土重來。我們好像上了磨的騾子,一刻都不能卸下重擔;我們也不能重回看來比較健康的過去,只因過去雖有時顯得合宜,其實比我們所了解或能了解的更糟糕,單只寫泥濘或寫塵土,都可以寫上一整本書。

我想,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有二:第一,控制災難之時,我們也把自己陷進無從捉摸的長期問題裡,而且比以前還要難解決;第二,我們雖然越來越安全,卻不能不更加提高警覺。只有極少數情況,我們確實把事情變簡單了,例如以前要錄一捲錄影帶,會讓人弄得滿頭大汗,現在機器內部有精巧的裝置,只要按幾個鈕,就可以把電視節目錄下來。不過大多數情況是,在科技帶來的簡便之下,隱藏了越來越難診斷處理的問題,不論汽車或個人電腦都是如此。我個人的經驗讓我懷疑,汽車的電子系統只要開始故障,就不可能再修回原狀。而新式「友善」的電腦介面,或許隱藏了損壞檔案的致命接觸,更不必提看不見的毛病了。長期的問題,意味著維護比修理更重要;長期的警戒和照料,到頭來會變成人類長期的煩惱。

我看不出有什麼跳出困境的方法。斯巴達式的訓練以求生存,或信任市場的力量,都不可能幫我們脫困,這本書不是為決策者寫的,而是希望寫給踏進迷離世界,又苦無頭緒的人參考。我並不反對改變,只是希望接受改變之時,能多一點謹慎、猶豫和懷疑。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