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生命的線索(BE0112)
The Common Thread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約翰‧薩爾斯頓&喬琪亞‧費莉
       John Sulston & Georgina Ferry
譯者:潘震澤、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23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57133919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推薦序 1

創造一頁人類最輝煌的歷史

◎文/魏哲和

本書由薩爾斯頓和費莉以說故事的方式,詳實記載薩爾斯頓自七○年代末期至九○年代末期從事基因體研究的歷程。雖然有關人類基因體研究各種面向的報導已汗牛充棟,但一般人對於孕育這項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生命科學成就的大環境,及參與之人類歷史的科學家,在推動基因體計畫過程籌措研究經費時,所遭遇的困難與曲折卻所知不多。

這本書對於分子生物學發展的時代背景及幾位前後獲頒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倡導人類基因體計畫的歷程、危機和轉折都有極為生動而詳實的記載。薩爾斯頓深入淺出地介紹他個人自七○年代末期加入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設於劍橋的分子生物實驗室,在布瑞納(Sydney Brenner)主持的研究室參與模式動物線蟲(C. elegans)的分子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他特別推崇布瑞納選擇線蟲探討載錄在DNA分子內的基因表現與生物發育的關係為研究主題。

當時風雲際會造就了一批自稱為「劍橋線蟲小組」的分子生物學家,他們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與線蟲全身九百五十九個細胞的發育過程有關的基因,這不但使布瑞納、薩爾斯頓和該研究室出身的霍維茲因獲得二○○二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也間接促進人類基因體計畫的推展。

薩爾斯頓讓我們回到五○年代初期的劍橋大學卡文迪希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從歷史觀點帶領讀者暢遊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分子生物實驗室,述說在那裡建立第一個蛋白質立體結構和DNA雙螺旋結構的故事。六○年代初期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在劍橋南方為分子生物實驗室蓋了一棟六層樓的建築,請皮魯茲(Max Perutz)擔任實驗室主任,在他卓越的領導及慎選重要的生物研究課題下,不斷吸納世界上優秀的結構生物學家,組成當時最堅強的研究團隊。在人才薈萃的劍橋,這一批「散發著幾近自大的驕傲而感到吃驚」的科學家,就此開啟了分子生物學的新研究領域。

本書主軸以薩爾斯頓早期從事線蟲基因體研究貫穿他主持英國人類基因體計畫的歷程,深入介紹他及幾位關鍵性人物在這個跨國合作計畫的形成、推動及爭取經費等過程所扮演的角色。薩爾斯頓特別花了很大的篇幅敘述塞勒拉公司加入DNA定序的競爭,及對成果發表與使用權的爭論,促使人類基因體草圖提早完成,共同發表的這一段重要歷程,並表示他和博格(Paul Berg)對人類基因序列資訊不應申請專利,而應作為公共領域資訊的看法。

今年適逢華生與克立克確立DNA雙螺旋結構五十週年,科學界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慶祝活動和學術演講紀念此一歷史性的科研成就,而薩爾斯頓和費莉以第一手基因體研究的史實資料合著的這本書,使許多分子生物學和基因體研究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與事物,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關心生命科學發展的人士回味與深思。 本書再次揭示跨領域研究的重要,若不是幾位有遠見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在五○年代初期進入生物學的領域,參與生命奧祕的研究,也許分子生物學不會如此快速的發展,並且在二十世紀末因為人類基因體的解碼而大放異彩。本書說理清楚,深入淺出地介紹基因體的科學內涵,不但一般讀者可以得其精髓,從事分子生物學和基因體相關研究的人士也必能深受啟發,洞悉參與這一橫跨半個世紀之DNA研究的傑出科學家是如何創造這一頁人類最為輝煌的歷史。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