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王家瑋
作者序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從難民到國務卿:歐布萊特回憶錄
虎口餘生
失業不是壞事: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堂課
影子交易:全球商業的黑暗面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植物靈藥: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又為何成為毒品?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CK00083)
Guynecology:The Missing Science of 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雷內.阿爾梅林
       Rene Almeling
譯者:鍾玉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5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36頁
ISBN:978626335737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得 獎 紀 錄

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入圍

強 力 推 薦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甫看到書名《父產科》(Guynecology),瞬間就吸引以生殖醫學為志業的我。女性持續接收可能損及生育力的訊息:不能飲酒、抽菸、熬夜……。難道男性真不需因此被提示?精子只要「有」就「好」?百年來不孕診治總以女性為主,男性在生殖醫學長期「被忽視」,是否有意無意削弱其重要性,終導致女性須承擔生育成敗的偏頗結局?作者為您揭開生殖醫學事實:不孕症男性因素占比不少,生育下一代,男女同樣重要!本書值得您一讀再讀。
——朱伯威|生殖醫學博士、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

婦科蓬勃,男科無力,生殖醫學專科的發展為何男女有別?高齡產婦的風險人盡皆知,高齡生父對新生兒的傷害已有證據卻不受重視,性別化的身體觀如何形成?這本性別研究與醫療社會學的開創之作,探索當代男性生殖醫學的知識發展與流通,分析生殖健康的性別傾斜。社會學家阿爾梅林具體示範如何靈活運用調查分析的探照燈,望向邊緣科學,也聚焦常民男性生殖敘事,串起攸關梅毒、有毒環境傷害精子、男性備孕……的「父產科」。在少生晚生的臺灣,仍普遍將生殖與女性單方面連結,本書特別值得一讀。
——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在婦產科門診遇到無法順利懷孕的伴侶時,對於男性伴侶的建議,通常就是「驗精子」,檢查看看精蟲數目、活動力有沒有問題。擔任婦產科醫師近二十年來,以往大部分的男性,對於檢查精子這件事情,是抗拒的,而今接受度越來越大。但是,除了驗精子與規律生活、多元飲食這樣老生常談建議,似乎就沒有什麼針對男性的檢查建議了。相較於女性,可說是非常貧乏。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在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男性生殖知識的「被忽視」,是不分性別都應該要關心的議題。
——陳鈺萍|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好孕工作室負責人

為什麼我們對男性的生殖貢獻所知甚少?這不只是一個經驗之謎,也是對「無知」(non-knowledge) 如何被系統性產製的理論探問。本書精彩論證了政治、社會與醫學的性別化,何以讓男性在生殖醫學發展中成為「失落的一角」,連帶鞏固了將生殖風險與生殖責任落在女性身體的規範性現實,並呼籲發展一個能納入「所有身體」的生殖健康架構來取代。作者行文深入淺出,每個關心醫療、性別,以及科學社會學的讀者都能從中享受知識的樂趣與洞見。
——曾凡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看到「男科」或「男性學」(Andrology) 一詞,相信絕大多數人不是感到陌生,就是聯想到男性性功能、精子、或是性病治療,這本好書讓你了解男性在生殖醫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鄭丞傑|臺北秀傳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臺灣性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

從婦產科到父產科,作者犀利顛覆傳統生殖領域,全書饒富趣味的帶入不少重要原創性觀點。相較傳統現代醫學將婦產科逐漸發展成一門專科,以及女性主義對生殖領域父權宰制批判性的觀點,現代醫學知識與女性主義研究二者共同強化了生殖與女性的關連性。這本書打破既有性別的二分,帶入性別關連性的動態分析取徑,深刻反省生殖領域對男性身體缺乏認識的嚴重後果,透過書中男性各種敘事與經驗彌補這塊重要的空白。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陽明交大、北醫、國防人文講座師資

讚辭

阿爾梅林檢視了為何沒有關於男性生殖健康的醫療專科,也就是『父產科』為何不存在。關於陰莖的研究,科學長期虧待了男性同胞。
——《美國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本書是拓展讀者知識與眼界的關鍵之作,詳細揭露了在有關性別的生醫領域與大眾想像中,性別意識形態如何地自然而然地植入與內化。
——《醫學人類學季刊》(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多層次分析男性生殖健康知識如何被產製以及不被產製,可為醫學知識的性別研究設定新的議程。
——莎拉.理查森(Sarah Richardson),《性本身》(Sex Itself)作者

本書仔細紀錄了社會長期以來漠視男性生殖健康的現象,影響所及,大眾對於父體健康與生殖結果之間的關聯性缺乏知識。本書是生殖健康界具前瞻性思考民眾的必讀之作。
——珍妮佛.豪斯(Jennifer L. Howse),出生缺陷基金會(March of Dimes)榮譽主席。

需要絕佳技巧才能解釋缺席的知識。本書引人入勝的調查與分析,揭露了男性生殖健康這門科學如何在行動中銷聲匿跡,也顯示這樣的知識真空足以影響所有性別。
——史蒂文.艾普斯坦(Steven Epstein),《包容:醫學研究的差異政治學》(Inclusion: the Politic of Difference in Medical Research)作者

內 容 簡 介

婦科蓬勃,男科無力?
生命的孕育來自精子+卵子,
母體的年齡、健康、生活環境會影響胎兒,那父體呢?
為什麼沒有「父產科」?
男性生殖健康遭到漠視,是真的不重要,還是我們不想談。

揭密男性生殖醫學的重要性,翻轉母親決定胎兒健康的迷思,
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凍卵話題延燒,關注女性要在黃金生育期留住健康的卵子,
但會影響卵子健康的因素同樣也會影響精子——不過似乎沒人在意,
婦產科單獨成科已有百年歷史,
但男性生殖醫學卻似乎銷聲匿跡,
導致生殖的風險與責任都落在女性的錯誤迷思。
本書將引領讀者認識「男性生殖」的重要與影響,
進而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更健康的未來。

一百多年來,醫學界為了解以及治療女性的生殖,莫不全力以赴。而有關男性的生殖健康卻長期遭到輕忽,近期才開始從一些基本問題著手研究,諸如父體(精子)對流產與兒童遺傳疾病等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知識上的巨大鴻溝?

本書作者雷內.阿爾梅林爬梳了整個男性生殖醫學的發展,從這個學科的誕生、傳播到被民眾接受的狀況。她從十九世紀有心人士努力建立一個名為「男科」的醫學專科,結果以失敗收場,講到當代生殖醫學關於父親方面影響的研究。一直以來,人們對男性年紀、健康狀況以及接觸環境風險對於生殖健康的重要性長期缺乏關注。不僅僅在專業領域內,作者還透過蒐集文獻與實地訪談,呈現出社會大眾普遍對男性生殖醫學無知的景況。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激勵大家針對這個遺失的環節提問。在我們的社會裡,生殖風險與生殖責任主要落在女性身體裡,若能調整光圈,讓男性在生殖中的角色也能成為清晰的焦點,不僅可能改善男人與他們孩子的健康,也能重塑社會對於女性與生育之間的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性別不平等待遇。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若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家瑋|王家瑋婦產科院長
朱伯威|生殖醫學博士、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
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鈺萍|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好孕工作室負責人
曾凡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黃于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鄭丞傑|臺北秀傳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臺灣性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陽明交大、北醫、國防人文講座師資
謝昌志|王家瑋婦產科副院長

作 者 簡 介

雷內.阿爾梅林(Rene Almeling)

雷內.阿爾梅林是耶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研究興趣圍繞醫藥領域當中的性別議題。

她擅長融合質化、量化與歷史文獻等諸多研究方法,來探究醫療科學下的人體與文化規範之間如何互動,進而影響到科學知識的產製、醫療市場的發展與個人醫療經驗等議題。

雷內教授的上一本得獎著作《性細胞:卵子與精子的醫療市場》(Sex Cells: The Medical Market for Eggs and Sperm)深刻洞察了美國的精卵捐獻市場,而《父產科》一書則試圖回答為何醫學界鮮少重視男性生殖醫療,以及這樣的結果塑造了怎樣的生殖政治。

譯 者 簡 介

鍾玉珏

臺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

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跑出全世界的人》《長勝心態》等。

目 錄

推薦序
緒論

第一篇 醫學專業化與生物醫學知識的形成
第一章 父產科何去何從?
第二章 再論男科

第二篇 推廣有關男性生殖健康的知識
第三章 產製有關父體效應的知識
第四章 半數人口的生殖健康

第三篇 男性對生殖的看法
第五章 性、精子、為人父
第六章 健康的精子
結論
致謝
附錄一  研究方法
附錄二  訪談者名單
註釋
參考書目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