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緒論

作 者 作 品

中西文化的衝突(精裝本)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中西文化的衝突(ORN0030)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時報悅讀
作者:陳傳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15日
定價:399 元
售價:315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384頁
ISBN:978957138016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緒論



  緒論

緒論
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


    真正的學者要能把握風氣,而不可趨尚風氣。前幾本書出版後,我一直說:寫這些書時,我有點不合時宜。書出版後,又覺得有點趨奉時尚,其實都是我一貫的觀點。我寫這本書,仍然是如此。


    本書的書名原來就叫《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副標題是「中西文化的衝突」。寫好之後,有關人士說,這個標題容易引起爭議,爭議不怕,但如果影響出版就麻煩了。幾經商議,決定以副標題為正題,並易以書名。書名變成《中西文化的衝突》,但我寫作時,內容和思路都是以「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來寫的。

    每一章內容經過論證後,最末一句都是這句話。現在也不再改了,希望讀者注意。當然,這個內容也是「中西文化的衝突」的內容。


    日本在 1868 年明治維新之前,學習的是中國文化,是個非常謙卑、溫順而又非常講究禮儀的民族。明治維新開始,改學西方文化,不久,就併吞、侵略了很多國家。攻打中國,攻打朝鮮,和俄國開戰,和德國開戰,把本為中國屬國的琉球強行併入日本版圖,佔領朝鮮,佔領臺灣等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是軸心國的重要成員。而中國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導,講究「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西方文化是「富國強兵」、「弱肉強食」的文化。一位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經過研究,寫了一本論述日本的書,叫《菊與刀》,菊是美麗、清雅、文明的象徵,刀是武力、殘殺的象徵。我總結了一下:

菊=中國
刀=西方
菊+刀=日本

    日本既有中國式的彬彬有禮、溫順恭敬,又有西方式的崇尚武力和弱肉強食的觀念。

    在別人沒有刀的時期,中國是菊花,很好;當別人有刀的時候,便可以劈開你的大門,把菊花砍掉,還叫你割地賠款。英國學者藍詩玲寫了一本《鴉片戰爭》的書,論述了英國強行賣毒品鴉片給中國,還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強迫中國政府割地賠款。

    所以中國溫和的哲學不能救中國,必須採用西方的哲學,鑄刀,練刀,富國強兵,但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用刀,那就是殘殺,戰爭,世界大戰。如果全世界都放棄刀,而變為「菊」,遍地鮮花,而無鬥爭和暴力,世界將是何等美好。所以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而且能使世界更美好、更安寧。


    本書中所說的中國文化、中國道德都指的是傳統文化、傳統道德。

    中國傳統文化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在國家中,在世界上,應該以民為主;《尚書.五子之歌》中也說「民惟邦本」,民的追求僅僅是生活的幸福指數提高,古今皆然。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民的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舉世公認的不是強大的美國,更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法國、英國等品牌老牌國家,而是北歐的一些國家,那裡的人民生活安逸舒適,平等自由,無憂無慮,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該讀書的讀書,該幹事的幹事,該休息的休息。其實那裡並沒有很多億萬富翁,國家也沒有高端的核武器,也沒有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等。億萬富翁的錢能花的了嗎?

核武器能使人生活幸福嗎?
    這使我想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社會,《禮記.禮運》記孔子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戶外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和北歐的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現狀相同,但孔子講的是天下大同的狀態,而不是一國一地的幸福。孔子還提出「去兵」、「去食」,他對強大的武裝設備和力量不感興趣,對能使人人富足的生活措施也不感興趣,他只贊成他學生曾子說的,成年人和孩子們在沂水裏洗洗澡(游泳),在雩臺上吹吹風,唱唱歌而回家的生活(見《論語.先進》),不要十分富足,不要十分強大,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身心暢快,無拘無束的生活就行了。其實這就叫幸福,北歐人不就是這樣嗎?你如果天天要強兵,經費都用在軍備上,人的幸福指數便降低了,所有國家都在強兵就可能發生戰爭。你如果天天要富國,就可能競爭,就會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人的幸福指數也不會太高。但是你不強兵,人家強兵,你的國家,你的幸福就難保。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強就是憑著「船堅炮利」打入中國,強迫我們割地賠款。像北歐那些國家雖然幸福指數很高,但是如果軍事強國派一支武裝部隊,很快便可打敗它。所以中國的哲學「去兵」、「去食」不能救中國,必須採用西方的「富國強兵」的哲學,國家強大了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但是,全世界如果都採用中國的哲學,都不從事軍事競爭,都各自安逸的生活著,洗洗澡,吹吹風,唱唱歌,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十分美好,十分自在。所以中國的哲學能救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然十分推崇:「偉哉造化」,「偉哉夫造物者」,「天與人不相勝,順物自然」(莊子語);「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語);「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莊子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語)「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語);「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語)。中國人對自然的親和,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荀子說:「制天命而用之」(遵從自然而用之),所以,中國人親和自然,保護自然,反對破壞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族與萬物並」、「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以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加幹預)。但西方人以為人是宇宙的中心,認為「自然必須作為一個奴隸來為人類服役」(卡洛琳.麥茜特《自然之死》),「人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和統治者」(《笛卡爾的人類哲學》)。卡普拉《轉折點—科學、社會和正在興起的文化》中說:「培根認為對自然必須在她漫步時窮追不捨,令她提供服務,使她成為奴隸,她應當被加以強制,科學家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奧秘」。所以,西方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結果,各種農藥、化學藥劑、核武器、直到轉基因,大自然遭到無窮的破壞,直接受害的便是人類。現在全世界人都已認識到破壞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對人類的害處,有的已無法挽回。

    尤其是軍事競爭,各種導彈、核武器、化學武器等等快速發展。快速中,人類的壽命、地球的壽命,也快速走向滅亡。當人類即將滅亡之前,也許會想到,早知採用中國自然的哲學,人類和大自然和睦相處,共存,多好啊。但那時為時已晚,「春風雖欲重回首,落花不再上枝頭。」

    柬埔寨由於戰爭和其他問題原因,十分落後貧窮,但吳哥窟卻成為世界奇觀之一,原因便是那裡七百多年來無人光顧,無人建設,也無人破壞,所以成為世界上難得的奇觀之一。這就叫無為而無不為。
    但全世界都在破壞自然,利用自然,從大自然那裡索取很多,佔領市場。中國人如果不研究自然,不利用自然,還仍舊擊壤而歌,抱甕灌園,便會落後,落後可能還會挨打。所以,中國人必須放棄自己的哲學,利用西方的哲學。但如果全世界人都採用中國的哲學,都親和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睦相處,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所以中國的哲學能救世界。


    自信到一定程度,便會自大;自大遇到挫折,便會自卑。中國人本來是十分自信的,1840 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人自稱「天朝」,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國家皆是「夷狄」,只能「恭順」天朝,「傾心向化」,「傾心效順」,一切外國人外國高官見到中國的皇帝,必須下跪磕頭,接受「敕諭」,外國人到中國,都是來進貢的,來仰見天朝天威的。中國「撫有四海」、「德威遠被」、「萬國來朝」。此外,文學藝術各個領域都看不起外國人的。
    外國人一切都不行,連形象也醜陋,頭髮醜,眼睛醜,面貌醜,身體醜,都不如中國人。中國人認為「鬼」最醜,唐書.盧 傳》記盧 「貌陋……人皆鬼視之」。因為盧的相貌醜陋,人看他是鬼。諺云,「醜得像鬼一樣」,故稱外國人為「鬼子」,或「某國鬼子」,或統稱為「洋鬼子」。

    但鴉片戰爭失敗後,又打了多次敗仗,中國人由自信而自卑,開始認為中國的器械不行,船不堅,炮不利,後來認為中國的社會制度不行,最後認為中國的文化不行,於是要全盤西化,「打孔家店」、「廢孔」、「廢除讀經」。其實,打了敗仗,並不能說明中國文化不行,中國的歷史和世界歷史都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春秋戰國時,齊魯文化最先進,產生了孔子、孟子、墨子、孫武子等一大批聖賢,荀子也是在齊成名的,還有「稷下學宮」,在世界上都是十分先進的,但卻被文化落後的秦打敗了。楚文化也很先進,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文化人創作的《楚辭》,對後世影響巨大,但也被秦打敗了。南朝文化也大大先進於北朝,結果被落後的北朝打敗了。宋文化的先進超過了唐,在世界上也是無可比擬的,但被文化非常落後的金打敗了,後來又被文化更落後的元滅掉了。

    在世界上,希臘文化是非常先進的,結果被落後文化的羅馬打敗了,羅馬又被文化更落後的蠻族打敗了。
    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證明,先進文化被落後文化打敗是常事。所以,因為打敗仗而論證中國文化落後,是沒有根據的。這一問題,從五四到現在的學者都認識錯了。(本段內容我在書中還有詳細的論述)
    學習西方,還是對的,西方也學習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文官治政的國家,西方一直是貴族和教會把持政權,後來學習中國,也實行文官治政。現在世界上,凡先進的國家,都實行文官治政,而且又有所發展。西方學習我們很多,我們當然也要學習人家。

    日本學習西方,學其長處,但仍然保持自己的傳統,儘管這種傳統來自中國,但已成為他們的傳統,所以,必須保持。美國的魯思.本尼迪克特著的《菊與刀》中《引言》部分說:「他們傾慕西方文化,同時又保持著良好的傳統……菊花與刀,兩者構成了同一幅畫」。

    中國人的思維很奇怪,或者認為自己最偉大,是人類的中心,其他國家都是夷狄,連「天朝」的塵埃都不如,或者認為西方一切都好,中國的一切都不好。胡適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中說:
   
    只有一條生路,就是我們自己要認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胡適全集》第4冊)

    按照胡適的說法,中國人真是沒法活下去了。如前所述,原來中國人認為外國人身體不行,像鬼,遠不如中國人,現在胡適們又認為外國人身體比中國人強了。人一自卑,一切都不行了。

    所以,必須一切學習西方。

    宋人《鐵圍山叢談》卷三記:「王黼……面如傅粉,然鬚髮與目中精色盡金黃……大抵皆人妖也。」王面白,頭髮鬍鬚與眼內皆金黃色,這和西方人差不多,但當時人視之為「人妖」,亦鬼之類也。當然,是很醜的。現在年輕人又把頭髮染黃,身體也要學西方,不但學習西方,而且還要打倒自己,消滅自己的傳統。「中國的書一本也不要讀」(魯迅語),「把線裝書全部扔到茅廁坑裡」(吳稚暉語),最後要廢除漢字,就是因為漢字記錄中國的傳統,把漢字廢除,一了百了,但還不放心,還要廢除漢語。(皆見本書)漢語廢除,漢字廢除,中國實際上就亡了。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如果中國的文化價值是100,日本學了得70分,這70分實際上已經成為他們的傳統。西方文化價值也是100,日本學了又得 70分,那麼日本就得到了140分。而中國學習西方得了70分,又把自己的100分打倒拋棄,那只有70分。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首先要繼承自己的100分,然後再把西方的70分學到手。


    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和民主是對的。但五四運動,「打孔家店」、「廢孔」、「廢除讀經」等,把中國傳統文化貶的一文不值,力主「全盤西化」,對後世產生極壞的影響。我在本書中已分析,這些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其實,五四那一批人,除了魯迅寫了一本《中國小說史略》外,幾乎沒有人做出什麼像樣的學問。創作方面,除了魯迅寫了一篇《阿Q正傳》外,也沒有見到有什麼特別好的文學作品。胡適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寫了一半,但治哲學史的學者都認為這不是哲學史,根本沒有哲學,而且其中有幾百年的哲學,他一字未提,對後世沒有太大的影響。徐志摩名氣很大,但我看到所有介紹他的書和文章,都是他如何追求女人,鬧三角戀愛的事,沒有一個人說出他在文化上有什麼貢獻,好容易找到他的幾首詩,也十分平常,有的讀不下去。胡適寫新詩名氣最大,他的新詩幾乎沒有一句可讀,《胡適全集》收入他的第一首新詩《孔丘》,「知其不可而為之,亦不知老之將至。認得這個真孔丘,一部《論語》都可廢。」這叫什麼詩。

    還有他書寫傅斯年撰的對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叫對聯嗎,這就是「五四」名人的水準。

    我甚至懷疑五四部分名人連基本常識都沒弄懂,讀五四時很多文章,他們經常把儒家學說和道教並稱,要扳倒儒學和道教,如錢玄同在《中國今後之文學問題》中說:「欲廢孔學,欲剿滅道教,惟有將中國書籍一概束之高閣一法。何以故?因中國書籍,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這兩類之書故,中國文學,自來即專用於發揮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故。」他顯然把道家學說理解為道教了。儒道學說都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道教創始於東漢。連道家學說和道教這最簡單的區別都未弄懂,就天天批判,這五四一些名人的水準,也真可以。

    但新文化運動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破壞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破四舊」其實是這種運動的繼續。傳統文化中主要是道德文化、愛國文化。傳統文化中斷,人的道德水準迅速下降,愛國反而成為人嘲笑的對象。世界上只有中國人否認自己的傳統,日本的傳統來自中國,但他們從不否認;中國人要廢除漢字,日本不廢除,而且日本是頂著美國的壓力不廢除。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人不尊重甚至嘲笑辱罵自己的民族英雄。這些都是五四及其繼承者反傳統影響的後果。

    我在書中說,中國人的素質下降,並不是學習西方文化的結果,而是自己傳統文化缺失的結果。我們需要認真的、準確的研究西方文化,尤其是其哲學和科技。我們需要繼續富國強兵,壯大自己,提高自己。但同時更需要保存、繼承好自己的文化傳統。但五四以來否認自己傳統、否認自己文化的思想一直存在,中國其實需要一次大的文化變革。中國的傳統很豐富,但現在我們需要「移風易俗「(《禮記.樂記》語),更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語)以我多年來對歷史的研究,可以判定:中國在2026年、2027年會有一場大的文化變革,同時帶動社會的大動作。

    《周易.系辭上》有云:

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至動」就是動盪,說明有活力有生機,生氣勃勃,這是變革所必須有的氣魄,但「至動」到一定程度,能不亂嗎?亂就不好嗎?大亂必有大英雄出現,大英雄必能「移風易俗」,必能控制局勢,但最終要達到「天下大治」,應該是好事。我的最大願望便是恢復傳統文化的地位。沒有自己獨立文化的國家,算不上真正的大國。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也正確的對待西方文化,倘能如此,則吾國幸也,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再補充說明,本書論述中有時用「文化」,有時用「哲學」。固然,文化中包括哲學,哲學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二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似不必浪費筆墨再加解釋,唯讀者以意會之,以意見之。


陳傳席
2016年7月於中國人民大學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