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我與文錦──李行
序/陳耀圻
序/朱延平
代序/倪重華
序/廖本榕
序/林仲宏
自序
內文摘錄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掌鏡人生:金馬獎攝影師林文錦自傳,見證1950-1980年代台灣電影發展史(PEY0447)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林文錦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3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78957138250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我與文錦──李行序/陳耀圻序/朱延平代序/倪重華序/廖本榕序/林仲宏自序內文摘錄



  序/林仲宏

序/林桑,謝謝您──林仲宏

我頭頂著紗窗,手抓著窗沿,眼淚不聽使喚的倏地奪眶而出。
夜深了,我壓抑住不安的情緒沒敢哭出聲,怕吵醒同房熟睡中的兄弟。
我捱著窗子,哭紅的雙眼在陰暗巷弄中不斷的搜尋與祈盼。
想著,父親怎麼還沒回家?

那時我幾歲?忘了。父親是中影的攝影師,有時會因為拍夜戲很晚都還沒回家。那一陣子中影積極拍攝《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等戰爭愛國片,拍攝過程中有很多爆破場景。有天父親回家,一隻胳臂纏著厚厚的紗布,原來是沒計算好火藥量,意外炸傷現場一票工作人員,包括我的父親。換藥時解開紗布,父親一整隻胳臂紅通通的像曬傷,不過上頭還有黃色、白色的其他很難形容的液體,黏答答的看了就覺得好噁,即使小心翼翼剝開已結成硬塊的紗布,一整片薄薄的皮還是黏著被扯下來,血水流成一片。

會痛嗎?他沒說。我看著看著都覺得好痛。
那時還小,不知道原來那個就叫做心痛。

那天之後,父親每次出門拍戲我就很惶恐,生怕他再受傷或就此無法回來。尤其是大夜班的戲,我會擔心到睡不著,一個人爬起,坐在上鋪,倚著窗子,痴痴的等待父親回來。等著等著,等到恐懼在黑暗中慢慢越擴越大,把我整個包圍,然後,眼淚又像斷了線珍珠開始流個不停。

直到遠遠巷口出現一道強烈的光線,趕走了黑暗,計程車緩緩停在家門口,助理七手八腳把攝影器材搬下來,我確定看到父親掏出鑰匙開門,才匆匆抹去臉上的淚水,躺平,拉上被子,假裝睡覺。

這個畫面,即使過了數十年,仍然清楚烙印在我的腦海中。自有印象起,父親就是中影公司的攝影師。我從小常常在放假時跟著父親去片廠看大人拍電影,也見過許多大導演跟大明星;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是書櫃中一整排的電影腳本跟瓊瑤小說;家中一直有寄宿的攝影助理來來去去。親友中多人也在圈內:舅舅是攝影助理,舅公是燈光師,他的兒子也是攝影助理,乾爹是攝影師,姨丈、表弟也是劇組人員,還有一個堂姊是演員,眼裡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盡是電影;大銀幕上一般人心中遙不可及的璀璨光環,對我來說卻像是呼吸空氣般稀鬆平常,我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
高中開學前的暑假,父親擔心我跟著朋友學壞,於是把我帶在身邊,擔任劉立立導演新片《彩霞滿天》的第二攝影助理。這部片的主角正是當紅明星林青霞跟秦漢。我這個攝影助理的頭銜當然是假的,其實我對攝影一知半解,只管搬運鏡頭箱、腳架,最多只能校正攝影機水平與看顧攝影器材。每天跟著劇組更換地點拍攝,從白天拍到晚上,從天黑拍到天亮,雖然累,倒也覺得新鮮,就此開啟我對電影工作的興趣。高中三年甚至到畢業之後,我一直持續在課餘時間跟著父親參與影片拍攝。

片場人員通常稱父親為「林桑」,他沉默謙遜、認真負責,對畫面的要求絲毫不肯妥協,不斷嘗試突破現有條件,絞盡腦汁依劇情需要設計更流暢、更優美的運鏡。我看著他在片場氣定神閒指揮若定,設定拍攝鏡位、調整燈光強弱角度與演員走位,每個細節都要求到滴水不漏。試鏡若不滿意,就再要求一次,直到所有演職員都清楚知道自己的責任與動作,才告訴導演可以正式拍攝了。每每一個鏡頭拍完,導演喊卡,現場演員停頓不動,劇組人員全看著林桑,導演也看著父親徵求意見,直到父親口中吐出一聲OK,寂靜的片場才彷彿又活轉過來般充滿生氣,七手八腳準備下一個鏡頭。

父親把畢生心力全貢獻給台灣電影,從黑白到彩色到寬銀幕,他參與了台灣電影的銳變與進化,三十多年職涯中完成超過百部電影,跟諸位大導演一起創作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片,在國內外都得到不少殊榮,也在台灣電影史上留有一頁歷史。深受父親的影響,我以為我將來也會以電影為業,沒想到在我赴美之際,他卻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台灣電影沒前途」,我感到錯愕且不以為然,之後雖然進了藝術學院,卻選擇平面設計,從此跟我小時候的電影夢漸行漸遠。

其實父親並沒有錯,台灣電影產業的確曾經沉寂多年,直到《海角七號》問世,才重新把台灣電影帶上另一個高峰。
辛苦數十年之後,父親在一九九八年自中影退休,全賴他不眠不休的努力工作,加上母親持家有成,讓家中四個兄弟都順利在美國完成大學或研究所學業,分別成家,也都有正當職業。而他認真負責、求好心切的敬業精神,在無形中潛移默化,深深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在國外轉了一圈,回到台灣成為領薪水的上班族,並未因沒能從事電影工作而感到遺憾(也許有一點點)。我曾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苦思活動企劃卻找不到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我沒有放棄,嘗試用反向思考,也順利解決了問題。這個感覺並不陌生,我突然想起幼時看著父親不斷尋求突破,只為追求更好,原來,這種擇善固執的態度也是會遺傳的。在成長過程中我曾叛逆、迷惘,也差點走上岔路,多虧了父親的教導,讓我沒有迷途。父親的話不多,但給我的影響讓我畢生受用,如果我有達到任何成就,全得歸功他的身教言教。
林桑,謝謝您。